论文摘要
选用真空微波干燥后的小米、怀山药作为主要原料,以普通粉碎的原料粉为对照,采用低温球磨机对小米、怀山药干进行1、2、3、4 h的超微粉碎,研究不同超微粉碎时间对粒径、休止角和滑角、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水合性能、色度、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微粉碎显著降低小米、怀山药粉粒径,经超微粉碎后,粒径不断减小,且分布逐渐均匀,粒径较小细颗粒比例显著上升。同时,也使得小米中胡萝卜素和怀山药中山药多糖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有所提高。水合性质和色泽改善,营养成分溶出增加,且超微粉碎3 h为佳,此时粒径分别为23.16μm和25.48μm,小米、怀山药粉的流动性可满足工业化的需要,样品的吸湿性较好,不易黏结。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雪,陈复生,邹建,丁长河
关键词: 超微粉碎,小米,怀山药,物化性质,功能成分
来源: 食品科技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
基金: 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7A550015),2017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72102110037),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8KYTD17)
分类号: TS205
DOI: 10.13684/j.cnki.spkj.2019.06.031
页码: 176-182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3889K
下载量: 224
相关论文文献
- [1].免淘米设备与超微粉碎系统在糯米粉加工中的应用探讨[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0(02)
- [2].高温蒸煮结合湿法超微粉碎对豆渣物性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 2020(11)
- [3].浅谈超微粉碎系统及其在糯米粉加工中的应用[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0(05)
- [4].浅析超微粉碎对中药活性成分溶出度的影响[J]. 同行 2016(15)
- [5].超微粉碎协同超声波法提取黑木耳多糖工艺的研究[J]. 食品界 2017(06)
- [6].湿法超微粉碎对脐橙全果浆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04)
- [7].超微粉碎粉煤灰用于建筑外墙用腻子粉研究[J]. 非金属矿 2020(02)
- [8].湿法超微粉碎程度对白蕉鲈鱼鱼骨架浆理化性质及内含成分的影响[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0(04)
- [9].超微粉碎法在藤椒腌料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食品 2018(24)
- [10].超微粉碎花生壳替代部分玉米对育肥猪的生长效果试验[J]. 畜禽业 2012(07)
- [11].超微粉碎对白附子中草酸钙针晶形态和数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1)
- [12].蒙药奶制黄精超微粉碎工艺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6)
- [13].超微粉碎对食品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01)
- [14].振动式超微粉碎对紫薯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6(04)
- [15].超微粉碎对红小豆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J]. 粮油食品科技 2016(03)
- [16].振动式超微粉碎对番薯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 2016(01)
- [17].低温超微粉碎对生物酶法制油豆渣蛋白结构影响的拉曼光谱分析[J]. 食品科学 2019(07)
- [18].超微粉碎对食品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J]. 现代食品 2019(06)
- [19].超微粉碎和发芽处理对玉米粉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18(06)
- [20].气流超微粉碎对桃金娘果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6(01)
- [21].水蛭的湿法超微粉碎提取及其工艺优化[J]. 中草药 2013(15)
- [22].湿法超微粉碎与挤压制备大豆膳食纤维粉[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10)
- [23].超微粉碎铁观音对育肥猪的影响[J]. 中国饲料 2018(09)
- [24].振动式超微粉碎对糙米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J]. 许昌学院学报 2017(02)
- [25].提高药物利用率的方法-超微粉碎[J]. 海峡药学 2015(06)
- [26].超微粉碎对黑蒜粉末物理性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0)
- [27].振动式超微粉碎对甜荞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16(06)
- [28].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05)
- [29].湿法超微粉碎法与回流法提取延胡索的比较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1(01)
- [30].基于超微粉碎工艺的残黄片质量稳定性提升[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