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庄子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庄子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庄子,玄学,心性,自性,真性,仁义,易学。

庄子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赵俭杰[1](2019)在《“疏”的文学性:论成玄英《庄子疏》之文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成玄英《庄子疏》的文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一是提示和总结《庄子》所使用的辞格;二是对《庄子》名物、史实的文学阐释;叁是"成疏"本身语汇丰富、准确生动,句式多变、富于韵律,辞格多样、恰切得体,情景交融、意境饱满。(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二平[2](2017)在《成玄英《庄子疏》易学体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成玄英《庄子疏》强调通生、顺生,吸收了易学体用思想,用于对经典进行会通性解释,来深层次地融合儒、道的义理,还吸收了佛教叁论宗的四重二谛说,将易学寂感说解释为四重体用关系,从而在叁玄系统内发展出重玄学。(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强昱[3](2016)在《成玄英的自然观:从《道德经义疏》到《庄子疏》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唐着名的道教理论家成玄英的自然观,是中国哲学史上承先启后的创造性认识收获。既深刻地总结了魏晋玄学与前代道教的思想成果,又深刻地影响启迪了宋元老庄学的精神成长。人文蕴藏着自然的准则的判断以及围绕自我存在问题的中枢展开的系统分析,其丰富遗产值得我们在现代意识的观照下认真反思总结。(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6年10期)

赵丽霞[4](2014)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自然”义的歧异指向——以《庄子》、《庄子疏》、《庄子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自然"的指向,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解答。庄子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庄子"贵道贱物",认为"道法自然",而认为"物"不是自然的。郭象、成玄英则与庄子的"自然观"不同,郭象在《庄子注》当中表达了"物本自然",而成玄英则在《庄子疏》当中既承认"道法自然",同时又说明"物"本身就是自然的,具有二元的"自然"意义。(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4年18期)

蒲庆娜[5](2014)在《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阐释上的差异及其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又名《南华真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着,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历史上各家各派对《庄子》一书都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本文以清代郭庆藩所辑录《庄子集释》为底本,选取了晋人郭象的《庄子注》和唐人成玄英的《庄子疏》,两者都对庄子加以论断和改造,形成了独特的阐释风格。郭象是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庄子的注从“崇有”出发,目的是驳斥当时社会风气以“无”为尊而致使的过分虚无和空谈状况;而初唐的成玄英是一名受皇帝重视的道士,他博古通今,精通道、佛典籍,殚精竭虑叁十年撰得《庄子疏》,引用佛教中观思想,仍意在重新对原始道家思想进行重组。郭象的《庄子注》与成玄英的《庄子疏》可以说都是时代的产物,二者分别对《庄子》一书进行了不同方面的阐释,通过这种阐释宣泄了不同的理念。从二者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不是《庄子》的再现,而是注释者背后的时代风貌,可谓正是“六经注我”。从这个层面来说,郭象与成玄英不仅仅是对《庄子》进行解释,而是以注解《庄子》达到一种“重建秩序”的目的。本文试图通过梳理郭、成二人对《庄子》的继承和改造,呈现出注疏对《庄子》原文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正因为“差异性”的存在,才可以更深刻的感知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背景对同一着作《庄子》加之的影响,通过比较再创造后的文本探求产生差异的原因。由于任何思想的生成都不是单一的力量促使的过程,而是多种力量“合力”的结果,本文着手于此,试图扩大分析的眼界,进行多元化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4-04-15)

魏冬[6](2009)在《诠释与重建:成玄英《庄子疏》的哲学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成玄英是初唐着名道教学者,他的《庄子疏》在道教思想史和庄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经典诠释学为出发点,并立足于文献的系统整理和义理发掘,考察了成玄英对《庄子》的经典认同意识和诠释特色,展现了成玄英庄学建构的思想进路,并探讨了成玄英庄学思想体系内在的哲学意蕴。成玄英认同庄子是“道冠重玄”的圣人,认同《庄子》是“钳揵九流,括囊百氏”、“谅区中之至教,实象外之微言”的经典文本。“理身理国”是成玄英诠释《庄子》的现实主题,而追求圆满的生命境界,向往超越的理想人格,是其思想的价值归宿。基于对生命的现实关怀和对《庄子》的经典认同,成玄英以郭象《庄子注》为主,广泛地吸收各种思想资源,以疏解的方式来重构庄学的思想体系。他不仅对《庄子》作了整体的把握,认为《庄子》具有明确的思想主旨和严整的思想结构;而且在具体的疏解中借用道家、道教、玄学、佛学等大量的思想资源,对郭象《庄子注》作了有所区别的吸收认同和有效处理,充分显示了其思想渊源的多元性和义理取向的自主性。同时运用重玄双遣、自身否定、并照双非的思维方法和大言若反、浑化一体的言说方式,对《庄子》思想作了创造性的经典诠释。事实充分表明,成玄英的《庄子疏》并不仅仅是字词训诂和章句串讲,而是具有强烈的、自觉的思想创新意识的经典诠释文献。成玄英认为《庄子》内、外、杂叁篇是一个统一的意义文本,其中内七篇意义贯联,集中表现了成玄英庄学的思想主题。通过对成玄英庄学思想理路的考察可以看出,成玄英的庄学本质是以“逍遥”为内涵标致境界之学。在成玄英看来,人生的境界是不断层层推进的重玄妙境,而智慧转化和道德圆满是通达于最高人生境界的两块基石,人只有首先在智慧上实现心灵的两度转化,即心灵主体由分别是非的“妄心”转向澄明自彻的“道智”,心灵对象由追逐外在事物转向关注自我生命,并进而将生命的最高智慧落实于现实的人生处境,超越于肉体生死,投企于心灵安宁,才可谓是“内德充实”,精神圆满。这样的精神境界的道德圣人,具有内在之美和外化之功,所以堪为宇宙万物的宗师,应为世间社会的帝王,是“内圣”、“外王”和谐统一的臻善臻美的理想人格。成玄英庄学中的哲学宗趣,以“道德”、“重玄”、“无为”、“独化”为基本标志。所谓的“道德”,是从存在与价值的双重维度对一切存在者的本体性规定;“重玄”,是从智慧与道德的双重维度对人的境界层次的规定;“无为”,揭示了宇宙存在“自然而然”的属性,是修道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方面的基本原则;“独化”,则反映了一切存在者的存在都是依据于自我本性的存在,彼此之间不存在相互依赖的本体性关系。“道德”、“重玄”、“无为”、“独化”四个概念分别标致着成玄英庄学的哲学特征和意蕴趋向,又相互涵摄,相映成趣,共同体现着成玄英庄学的思想旨趣。从现代哲学的体系来看,“道德”、“重玄”、“无为”、“独化”四个哲学范畴体现于境界论、道体论、心性论、修养论、圣人论五个哲学主题,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哲学体系。在这个哲学体系中,以生命为本位的境界追求是现实关怀和理论起点,以虚通为内涵的道体是本体根据和终极解释,而以心性为核心的主体精神是贯通天人的桥梁。按照成玄英的诠释思路,就是由于有对生命的现实关怀,所以有境界内容的展示;有境界内容的展示,所以有对道体的认同;有对道体的认同,所以有道体与心性的贯通;有心性作为体道证道的内在根据,所以有修养工夫的说明;有修养工夫,而有理想的人格。境界论、道体论、心性论、修养论和圣人论彼此之间的相互支撑,共同体现了成玄英哲学的体系完整性和内容丰富性。(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李延仓[7](2008)在《成玄英《庄子疏》的易学思想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易学是成玄英《庄子疏》诠解《庄子》的重要文化因子。他不仅援引《易》文,而且熟悉汉易与王弼易。基于道教重玄学的宗教立场,他还对八卦方位进行了暗用。发掘《庄子疏》的易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来源于《周易研究》期刊2008年03期)

李大华[8](2003)在《自由、自然与境界——论成玄英的《庄子疏》》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庄子》的解释 ,迄今逾八百种之多 ,① 但在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式的解释 ,那就是郭象的《庄子注》和成玄英的《庄子疏》 ,以至于只要谈到《庄子》 ,就一定会联想到郭象和成玄英。郭、成二人的解释之所以有此地位 ,原因在于 :这二人对原着精神吃得透 ,以(本文来源于《中国哲学史》期刊2003年03期)

强昱[9](1998)在《成玄英重玄学思想述要──以《庄子疏》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成玄英的《庄子疏》为中心,全面探讨了成玄英重玄学的思想价值。由于成玄英处于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之间,故而重玄学能够在本体论、方法论、心性论、境界论诸方面,吸取玄学与佛学的宝贵思想资源,并有进一步的发展。它的不足,成为宋明理学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1998年03期)

蔡方鹿[10](1998)在《成玄英《庄子疏》“知与不知,通而为一”的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成玄英《庄子疏》“知与不知,通而为一”的思想蔡方鹿本文对唐代道教学者成玄英“知”的思想和认识论作了探讨。指出成玄英融合道、佛,以明道为认识目的,主张“境知两忘,能所双绝”,提出“知与不知,通而为一”的思想,并区分真知与俗知。其理论的思辨性,反映了唐代...(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1998年02期)

庄子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成玄英《庄子疏》强调通生、顺生,吸收了易学体用思想,用于对经典进行会通性解释,来深层次地融合儒、道的义理,还吸收了佛教叁论宗的四重二谛说,将易学寂感说解释为四重体用关系,从而在叁玄系统内发展出重玄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庄子疏论文参考文献

[1].赵俭杰.“疏”的文学性:论成玄英《庄子疏》之文学特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

[2].张二平.成玄英《庄子疏》易学体用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

[3].强昱.成玄英的自然观:从《道德经义疏》到《庄子疏》的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

[4].赵丽霞.中国古代文学中“自然”义的歧异指向——以《庄子》、《庄子疏》、《庄子注》为例[J].作家.2014

[5].蒲庆娜.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阐释上的差异及其根源[D].四川师范大学.2014

[6].魏冬.诠释与重建:成玄英《庄子疏》的哲学意蕴[D].陕西师范大学.2009

[7].李延仓.成玄英《庄子疏》的易学思想管窥[J].周易研究.2008

[8].李大华.自由、自然与境界——论成玄英的《庄子疏》[J].中国哲学史.2003

[9].强昱.成玄英重玄学思想述要──以《庄子疏》为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1998

[10].蔡方鹿.成玄英《庄子疏》“知与不知,通而为一”的思想[J].宗教学研究.1998

标签:;  ;  ;  ;  ;  ;  ;  

庄子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