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川二矿区采场巷道围岩与充填体收敛变形监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远[1](2021)在《金川高应力碎裂围岩巷道环境强化技术》文中认为金川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体破碎,地应力高,巷道支护难度大,维护成本高。本文对金川矿区以往关于巷道支护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根据金川矿区多年来的工程实践,总结出在金川矿区广泛应用的高应力碎裂围岩巷道环境强化技术,为类似矿山的巷道支护提供参考。
雷国荣[2](2021)在《双采矿方法协同开采条件下采场稳定性监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某矿西二采区原采用双中段同时回采的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进行回采,但由于上部中段充填法采场大面积胶结充填意外垮塌导致开采技术条件的改变,加之近年来矿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充填法采矿成本较高,致使矿山濒临亏损,上部中段剩余的矿产资源不再适用下向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法采矿。结合生产实际及需求,矿山在经过一系列深入分析研究之后,决定将上部中段余下矿体改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开采,而下部中段矿体继续采用充填法开采,由此在同一采区内形成了崩落法与充填法协同开采的复杂局面。确保各采场的稳定性是实现西二采区崩落法与充填法安全高效协同开采的前提。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实验、微地震监测、采场围岩位移监测及爆破振动监测等研究手段,对西二采区崩落法与充填法协同开采过程中采场稳定性进行分析及研究,主要开展的工作及成果如下:(1)利用FLAC3D软件对上部中段崩落法采场回采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明了崩落法采场地压时空演化规律及特征,并根据进路围岩受力状态分析得出崩落法回采时回采进路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数值模拟获取了崩落法与充填法协同开采过程中下部胶结充填体应力、位移等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得出下部胶结充填体在协同开采过程中整体较为稳定。此外,模拟计算了下部充填法采场间柱的受力状态,模拟结果表明下部充填法采场间柱受力不会超过间柱的承载强度,间柱较为稳定。(2)通过微地震监测数据分析,确定了采区开采过程中采场微地震事件时空效应。监测结果表明岩体破裂主要发生在上部崩落法采场崩落区域之上的原胶结充填体顶板,说明上部中段原采用充填法开采形成的胶结充填体顶板逐步冒落形成覆盖层,覆盖层的形成达到了上部崩落法采矿工艺的安全要求。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破裂事件发生,崩落法采场、下部胶结充填体及下部充填法采场是相对稳定的。(3)对崩落法采场回采进路围岩进行位移监测,基于监测数据探明了回采进路围岩在崩落回采过程的位移特征。此外,监测结果表明回采期间进路位移量及日均位移量较小,崩落回采对后方进路稳定性影响较小,崩落法采场回采进路较为稳定。(4)通过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上部矿体崩落法中深孔爆破对下部矿体充填法采场胶结充填顶板的爆破振动强度小于充填法采场自身正常生产的浅孔爆破振动强度,并且产生的爆破振动破坏效应较小,崩落法中深孔爆破未对下部充填法采场胶结充填体顶板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分析、评价了西二采区崩落法与充填法协同开采时,上部崩落法采场、下部充填法采场及下部胶结充填体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指导矿山安全生产。
贺耀文[3](2020)在《金川二矿区深部工程地质及开采稳定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金川二矿区进入深部开采后,面临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深部地下工程与浅部工程的明显区别在于深部岩石所处的特殊环境(“三高一扰动”),即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以及开采扰动。巷道岩体的变形表现为结构性大变形、非连续非协调变形等,变形进一步发展导致岩体破坏,出现片帮剥落、冒顶掉块、大面积的垮落失稳等工程灾害,威胁到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确保安全生产,降低矿山采矿成本,同时为采矿设计优化提供技术指导,有必要开展金川深部开采过程中的工程地质及稳定性研究工作。本次采用现场调查、物理力学实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二矿区深部工程地质及开采稳定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查明了二矿区深部工程地质条件,测试获得了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岩体质量分级评价。RMR分级结果为Ⅲ级,Q系统分级结果为Ⅳ级,岩体完整性差,水平应力大于自重应力,软弱结构面是影响矿区岩体与工程稳定的主要因素。(2)监测并分析了深部开采条件下围岩松动圈范围及变化规律、巷道支护结构的收敛变形规律、变形方式和变形机制,基于试验巷道围岩岩石力学测试、工程地质调查和监测结果,判断了巷道岩体结构失稳类型,评价巷道围岩体力学强度、岩体结构与支护设计方式和支护强度的匹配性。。(3)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巷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巷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规律,评价了现有巷道支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出不同失稳类型巷道的最优化支护方案。(4)建立采场矿柱支撑条件下力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采场矿柱在扰动应力场作用下的强度损伤规律,建立单一矿柱失稳的力学类型和失稳判据,提出矿柱临界失稳的前兆指标和潜在失稳矿柱的加固措施。
付琛[4](2020)在《基于能量法的充填体下保安矿柱回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久以来,在研究岩体的稳定性问题时,大多依靠经验或半经验的分析方法,用这种方法较难发现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随着工程规模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大,这种依靠经验的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的工程实际需要,难以有效解决岩体工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在岩土和地下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岩石力学问题是需要确定开挖前后的应力和位移及其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化,以便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然而已有的理论往往只能解决圆形或椭圆形等简单孔周应力场和位移场,对于几何形状复杂的孔洞如采场问题只能用数值模拟方法来近似求解。而能量法可以忽略巷道形状的影响,在处理形状复杂的采场应力应变问题有很大优势。本文结合三鑫金铜矿鸡冠咀矿区-370m水平充填体下顶柱回采项目,不同于以往通过监测应力和位移来进行采场采掘优化,而是通过能量分析角度,以能量法来进行采场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12#采场采掘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并得出一下结论:(1)提出了基于能量释放率、局部能量释放率、破损区、位移和应力的高地应力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的综合评价指标,克服了以往评价指标在综合预测高地应力下洞室群围岩多种破坏模式方面的局限性。(2)应用ANSYS和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分析了12#采场隔离矿柱回采前的应力分布情况与位移应变变化规律。并分析可知当留设较小厚度的护壁矿体时,护壁处应力集中,最大压应力较大,导致护壁被压裂破坏,集中的应力得到释放,应变速率较大,导致留设较小厚度护壁矿体时矿房最大水平位移大于不留设护壁矿体时矿房最大水平位移。护壁矿体厚度大于0.6m左右时,护壁矿体厚度越厚,矿房最大水平位移越小。(3)通过将-370m中段顶柱及间柱回采优化方案的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照可知,两者在位移、应力的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且变化值通过相似比转换后基本吻合,这表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即采用优化方案进行回采顶柱及间柱理论上安全可靠,同时得出了在回采间柱过程中第二层矿房开挖步骤及在回采顶柱过程中一层三步骤回采是整个残矿回采过程中相对不稳定的步骤,矿山在实际回采过程中需加强对这两个步骤的安全监测工作。
孙宇超[5](2020)在《某矿山崩落法采矿对下部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某矿山原采用上、下双中段同时回采的下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进行采矿,后因采矿条件发生变化上部中段需改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下部中段继续沿用原胶结充填法,从而在井下形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与胶结充填法协同开采的复杂局面。上部中段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过程中,必然导致整个采区地应力场发生重新分布并可能对下部中段胶结充填采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限于生产组织难度及产能压力,充填采场在回采过程中通常同时对若干条进路进行回采后再集中进行充填,因此充填采场会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成片的相邻非连续采空区,这种作业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充填采场的失稳风险。因此,研究上部中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对下部胶结充填采场稳定性的影响、充填采场相邻非连续采空区的稳定性及其失稳风险防控措施,不仅对于实现崩落法安全高效开采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下部中段胶结充填采场的生产安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更是确保矿山崩落法与充填法安全高效协同开采的重要基础。首先,对影响下部中段胶结充填采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进行了研究及排序,得出影响下部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分为4个大类共12个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表明,4大类影响因素的权重分配为:采区地压B2>充填体性质B1>爆破振动影响B3>其他因素B4;12个因素排序结果为:崩落法开采诱发的应力重分布C4>充填体力学性质C3>充填采场顶板埋深C6>充填采场浅孔爆破振动C10>断层活动C11>充填采场采空进路数目C5>充填体内部缺陷C1>侧压系数C7>崩落法采场拉槽大爆破振动C8>充填体内部结构C2>充填时间C12>崩落法正排中深孔爆破振动C9。研究表明,上部中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诱发的采场地应力重分布是影响下部充填采场稳定性最为关键的因素。针对这一结论,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如通过统筹协调崩落法与充填法的采矿顺序等减小二者采动压力叠加及爆破振动影响,以提升协同开采的安全性。其次,结合矿山实际开采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矿区崩落法与充填法协同开采过程中的采区应力变化情况,揭示了上部中段崩落法采矿引发的采场地应力变化规律及其对下部充填采场稳定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部中段崩落法采矿起到了明显的卸压作用,显着降低了下部中段充填采场所承受的垂向荷载,崩落法采场四个分段回采结束后,下部胶结充填采场间柱的垂向压力降低了35%左右,这说明上部中段的崩落法采矿能够有效降低下部充填采场压力,有利于提升充填采场的稳定性。同时,在综合分析影响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采场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充填采场易出现成片相邻非连续采空区群的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一系列胶结充填法采场稳定性风险防控措施,如控制空区存留时间、实现即采即充、隔二采一以及加强监测等措施,以提高充填采场的作业安全性。最后,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对整个采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全面、动态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上部中段崩落法与下部中段充填法协同开采过程中,微震系统所收集到的强微地震事件主要发生在崩落法采空区顶板以上,表明崩落法开采引发采区应力发生重分布导致空区顶板围岩发生开裂与冒落,而下部充填采场附近未监测到任何强微震事件,表明上部崩落法采矿未对下部充填采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充填采场处于稳定状态,实现了崩落法与充填法的安全高效协同开采。理论研究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所得结论用于指导生产实际有助于矿山实现崩落法与充填法的安全高效协同开采,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矿山提供了参考依据。
周小龙[6](2020)在《高阶段两步回采采场地压动态演化规律及其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楼-吴集铁矿生产能力为750万t/a,是国内大型的地下金属矿山之一,大结构采场、高效率无轨开采成为支撑矿山规模化开采的基本手段。李楼-吴集矿山采用两步骤嗣后充填采矿法,阶段高度100 m,矿房和矿柱宽度均为20 m,侧向暴露面积达到4000 m2~6000 m2。随着李楼-吴集铁矿在-400 m阶段大规模开采过程中,沿脉巷顶板冒落、围岩片帮、支护脱落等地压灾害严重制约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因此,本文以矿山-400 m阶段采场为工程背景,通过原位地应力测量、采场围岩地压监测、充填体内部应力监测、FLAC 3D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高阶段两步回采地压活动规律,重点解决矿山大结构采场的稳定性和结构参数优化等技术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前端数字化空心包体应变计对李楼-吴集矿区-300m分段、-350 m分段和-400 m分段水平的12个测点进行现场地应力实测,获得了矿区地应力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利用多元回归拟合方法,对矿区进行了地应力场拟合反演,建立了地应力场回归模型,并结合矿区地质构造,确定矿区属于逆断型转呈平移型应力状态。(2)结合李楼矿区-400m阶段的地压调查,确定了高阶段大结构采场的地压监测位置。通过对一步骤12-1#和二步骤10-4#矿柱采场四个分段水平采场围岩地压监测,揭示了采场围岩地压在同一水平有逐渐上升阶段、承压稳定阶段、卸压阶段三个阶段,在空间上两步骤采场围岩呈现相反的“分层阶梯式”传递规律:一步骤采场“自上而下”、二步骤采场“自下而上”。基于自主研发的在线应力监测装置,对26-1#采场4个不同分段胶结充填体中的三向应力进行全时段监测,揭示了胶结充填体的三向应力时空演化规律。(3)揭示了两步骤采场回采过程中地压活动规律随采矿作业工序的关系:一步骤矿房回采,采区应力场第一次重分布,主要由矿柱承力;二步骤矿柱一次回采,采区应力场第二次应力重分布,预留矿石矿柱、上下盘围岩为采区主要承力对象,胶结充填体承力不高,但胶结充填体起到了为采场围岩提供侧限压力、提高围岩自承能力的作用;二步骤矿柱二次回采过程中,采区应力场第三次应力重分布,上下盘围岩和南北端围岩为采区主要承力对象,弱胶结充填体和胶结充填体承力不高,但弱胶结充填体联系了两个胶结充填体采场,使得胶结充填体两向受力变为三向受力,改善了胶结充填体受力状态,使整个使得整个二步骤回采较为安全稳定。(4)通过Mathews稳定图法确定了高阶段大结构采场的合理暴露面积,结合FLAC 3D数值模拟,对大结构采场的回采顺序和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在保持原“隔一采一”采矿方法,在矿房和矿柱长度50 m、高度100 m不变的情况下,宽度均改为22 m。
张雯[7](2018)在《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宏观特性及协同支护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矿山大规模开采造成大面积空区和尾砂废弃物堆积,诱发地质灾害与环境破坏,严重制约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矿业健康发展。充填法将固体废弃物充填于地下,借以达到支撑围岩,防止地表沉陷的目的,起到保护环境和提高矿石利用率的双重作用。目前,开发低成本和高强度的充填胶凝材料,实现尾砂等固体废弃物胶结充填,解决大规模连续开采空区失稳破坏支护难题,是井下充填主攻方向,也是实现矿产资源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的关键技术。本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等手段与方法,研究全尾砂新型胶结充填材料微宏观特性,建立上向分层充填体强度模型,提出充填体、围岩与点柱协同支护理论,实现充填体与围岩、矿柱之间的相互匹配,为大规模充填开采空区安全稳定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不同灰砂配比、不同龄期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观结构特征和宏观力学特性进行测试,定量揭示出充填材料孔隙形态特征和不同条件下充填体强度随微观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灰砂配比降低,孔隙度增大、均一化程度降低、孔隙形状变得狭长、复杂程度增加、有序性及材料密实度减弱,充填体强度降低;龄期延长,孔隙度降低、平均孔隙面积减小、微孔隙比例增加、孔隙形状更加圆滑、复杂程度降低、定向性增强,充填体强度增大。(2)通过不同配比充填材料抗压强度实验,从宏观角度研究了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与料浆浓度、灰砂配比及龄期之间的关系,并对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充填体强度与三因素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对三者的敏感性程度为:灰砂配比>龄期>料浆浓度;构建了关于多尺度影响因素(从微观到宏观)的优于BP神经网络及多项式回归的高精度GA-SVR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将分层充填体分为胶结层和下部尾砂充填体两部分,分别建立了胶结层和矿体倾斜阶段内尾砂充填体力学模型,推导出胶结层及下部尾砂充填体强度计算公式,可根据空区内不同的充填强度要求优化充填配比。(3)基于复变函数法,推导出上向分层充填开采空区围岩应力计算公式,揭示出充填高度变化,工作面移动空区围岩变形破坏规律;提出回采空间移动理论,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地分析了充填高度不断上升,单一和三联跨采场围岩变形规律及其不同的破坏形式:单一采场底板底臌量、顶板下沉量及拉应力不断减小,两帮向内鼓起量逐渐增大,空区角部区域应力集中降低,稳定性提高;三联跨空区存在“群效应”,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变形最大时刻出现在充填回采前期,最危险部位则是回采区域的中间部位,需重点关注;并提出相应的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顶板支护、矿柱减跨、充填体参数设计、两帮加固、卸压开采。(4)从围岩、充填体、点柱支护机理出发,建立大尺寸空区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系统,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揭示出支护单元间的交互影响规律和协同支护机理,提出上向分层充填开采空区阶段性失稳判据。围岩-充填体-点柱支护系统各支护单元间并不是简单的叠加支护,合理的设计可使各单元取长补短,实现强度、刚度及材料互补协同,改善支护系统整体性能,达到协调围岩变形、保障大规模开采空区安全稳定的目的。(5)考虑水平矿柱顶底部均受到充填体的协同作用,建立充填体中不规则水平矿柱力学分析模型,基于接触单元应用FEM进行水平矿柱安全厚度求解,获得水平矿柱厚度与第一主应力、下沉挠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水平矿柱第一主应力与下沉挠度最大值均随矿柱厚度的增加遵循幂函数递减规律;基于最大拉应力准则,确定充填开采环境下水平矿柱的安全厚度,计算结果更贴合工程实际。(6)将创新优化后的点柱式充填采矿工艺与协同控制技术应用于矿山开采实例,采用GPS监测技术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充填开采地表移动监测体系及数值预测模型,开展了大规模充填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急倾斜矿体充填开采地表变形具有非对称性,损害位置集中、损坏范围不易扩展等非连续变形特点;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大规模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防控技术可靠性评价体系,获得矿山充填开采可靠性评分80.3534,较可靠;提出提高地表沉陷防控技术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优化充填工艺及充填配比,适当提高灰砂比和料浆浓度,做到随采随充,实时对充填各参数进行监测监控。
魏晓明[8](2018)在《高阶段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及充填体配比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楼铁矿是国内大型的地下黑色金属矿山之一,采用1OOm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分矿房矿柱两步骤回采。由于高阶段、高分段而形成的大结构采场,单个采场空区体积达10~16万m3,在高阶段两步骤回采过程中,一步回采与二步回采的时间衔接、充填体配比及其强度性能、充填体强度在采场中的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严重制约采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本文以李楼铁矿为项目依托,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室内力学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井下原位强度检测和电镜扫描等多种方法研究高阶段胶结充填体的强度特性及充填配比。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和室内力学试验,获取了矿区岩体优势结构面的产状与矿岩力学参数,经过对矿岩的力学参数分析,得到了相关岩体的力学参数,为后续的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奠定了基础。现场调查发现二步回采矿柱时,充填体破坏垮落严重,且破坏部位分布不均匀,突显了充填体料浆配比、强度性能、强度的空间分布及二步回采时间等对二步回采安全性有重要的影响。(2)通过全尾砂材料性能试验研究,建立了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固化强度与养护龄期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在高阶段嗣后充填法中,引入表征胶结充填体的变形比能与矿柱回采释放比能关系的能量匹配系数,获得了该系数与矿石的弹性模量、垂直应力与充填体固结强度的关系,揭示了胶结充填体固化时间与矿柱能量的内在联系,定量分析了二步骤回采矿柱的合理时间。(3)通过分析胶结充填体与围岩的力学接触状态,推导了胶结充填体强度极限侧压状态下的三维力学模型,揭示了充填体应力拱效应的分布规律。采用FLAC两步骤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配比参数下胶结充填体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破坏区。综合矿山充填工程布置、三维力学模型以及两步骤数值模拟回采,提出了高阶段采场充填配比设计方案。(4)基于李楼铁矿充填体强度检测和微观电镜扫描实验,对井下原位强度与地表试件进行差异化分析,获得了高阶段采场充填体强度呈“驼峰”分布规律,从微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揭示了自重压力与采场排水布置对高阶段胶结充填体固化强度的作用机理。在采场充填配比优化区内,实现安全开采的同时,降低了充填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张玉烽[9](2017)在《基于时效性充填进路采矿采场围岩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和睦山铁矿是一个典型的软岩矿区,其复杂的火成岩成岩环境,导致其围岩内赋存有大量软弱破碎带与高度发育的节理裂隙,且有高膨胀性的泥化闪长岩穿插其中?采矿进路随着时间的累积与工作面的推进变形破坏严重,显现出明显的时间与空间效应?因此,软岩进路变形破坏的时间与空间效应是矿井开采中不可忽视的现象?诸多研究表明,对于具有流变特性的软岩进路,很多时候其最终的变形破坏往往不是因为围岩的强度不足,而是由于岩体发生过大的蠕变变形导致的?针对采矿进路流变破坏问题,基于基本物理实验、蠕变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多个方面对基于时效性充填进路采矿采场围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时效性的进路支护优化,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工程实践中。论文获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和睦山铁矿-235 m水平矿岩和充填体试样,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试样在常规三轴试验下强度与变形破坏特征,分析试样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和残余强度与围压的关系,得到了矿岩和充填体的基本物理参数。(2)以和睦山矿岩常规三轴实验为基础,进行矿岩试样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研究和睦山铁矿矿岩基于时效性的破坏强度和变形特征,研究其蠕变速率与围压关系,通过分析岩石蠕变的破坏规律,建立了符合和睦山岩石蠕变规律的蠕变模型,并通过数学软件Origin进行回归分析,拟合获得了和睦山铁矿矿岩蠕变参数。(3)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和睦山铁矿采矿进路不同工况下的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进路围岩基于时效性的位移演化规律。研究了不同采矿进路开挖回采顺序对围岩稳定性的交互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进路开挖回采顺序下采场围岩应力?应变和位移变化规律,获得了基于时效性进路最优开挖回采顺序?分析了基于时效性不同分层充填开采进路开挖充填后的交互影响对采场整体围岩稳定性影响规律。(4)运用上文研究成果,对和睦山铁矿基于时效性进路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提出基于不同围岩和不同服务年限的支护建议表。并对-235 m进路不同支护类型下进路围岩变形规律进行模拟分析,优化了进路支护参数,确定了最合适的支护方式为顶支护帮支护四根锚杆,并通过了现场工程试验验证。
杨志强,高谦,陈得信,郭慧高[10](2014)在《大型镍矿深部高应力矿体充填法开采关键技术与对策》文中认为金川镍矿是我国最大的硫化铜镍矿,以地应力高、矿体厚大和矿岩不稳固着称国内外采矿界。该矿体开采难度之大、充填成本之高备受国内外采矿界关注。近年来,随着矿床开采深度逐年增加已接近千米,采场面积超过1×105m2,高温、高压和高渗压的"三高"采矿环境日趋显着,不仅提高了采矿成本,而且还给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带来巨大压力。本文首先概述金川深部矿床采矿技术条件,然后明确采矿生产面临巷道和采场稳定性控制技术难题,分析采场围岩变形和岩层移动所潜在的灾变失稳风险。最后提出了金川深部矿体安全高效开采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为金川深部资源开发能力和综合利用指明了方向。
二、金川二矿区采场巷道围岩与充填体收敛变形监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川二矿区采场巷道围岩与充填体收敛变形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川高应力碎裂围岩巷道环境强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金川矿区工程地质概况 |
3 金川巷道支护技术的研究历程及成果 |
3.1 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与支护机理研究 |
3.2 巷道支护型式的研究 |
4 金川巷道加固技术 |
4.1 高应力碎裂围岩巷道布置 |
4.2 支护型式 |
4.3 巷道支护设计和施工中考虑的空间及时间因素1)巷道断面 |
4.4 其他 |
5 结论 |
(2)双采矿方法协同开采条件下采场稳定性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场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地压监测应用研究现状 |
1.2.3 采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矿山工程地质及协同开采条件概况 |
2.1 采区工程地质 |
2.1.1 矿体特征 |
2.1.2 工程地质特征 |
2.2 矿岩及胶结充填体物理力学性质 |
2.3 崩落法和充填法协同生产时采场布置空间关系 |
2.4 采场结构参数 |
2.4.1 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 |
2.4.2 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 |
2.5 协同开采中影响采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3 采场稳定性模拟计算分析 |
3.1 模型的建立 |
3.1.1 几何模型 |
3.1.2 边界条件及基本假设 |
3.1.3 模拟力学参数 |
3.1.4 初始应力平衡 |
3.2 崩落法采场回采进路稳定性分析 |
3.2.1 首采分段(1595m)回采进路稳定性分析 |
3.2.2 第二分段(1580m)回采进路稳定性分析 |
3.3 下部胶结充填体稳定性分析 |
3.4 下部充填法采场非连续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
3.4.1 充填法采场间柱强度确定 |
3.4.2 充填法采场间柱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采场地压监测及稳定性分析 |
4.1 微地震监测及分析 |
4.1.1 微地震监测定位原理 |
4.1.2 微地震监测系统构建 |
4.1.3 微地震干扰波分类及识别 |
4.1.4 微地震强度识别 |
4.1.5 定位精度分析 |
4.1.6 微地震监测结果及分析 |
4.2 崩落法采场回采进路围岩位移监测及分析 |
4.2.1 进路围岩稳定性监测目的及意义 |
4.2.2 位移监测设备 |
4.2.3 回采进路围岩位移监测方案 |
4.2.4 监测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5 爆破振动对胶结充填体顶板稳定性影响分析 |
5.1 爆破振动对矿岩体破坏原理 |
5.2 爆破振动破坏判据 |
5.2.1 动态应力比 |
5.2.2 胶结充填体动态应力比破坏判据 |
5.3 充填法采场浅孔爆破振动监测 |
5.3.1 监测设备简介 |
5.3.2 监测点布置及设备安装 |
5.3.3 浅孔爆破振动监测数据 |
5.4 崩落法采场中深孔爆破振动监测 |
5.4.1 监测点布置 |
5.4.2 中深爆破参数 |
5.4.3 中深孔爆破振动监测数据 |
5.5 中深孔爆破对下部胶结充填体顶板稳定性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金川二矿区深部工程地质及开采稳定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山工程地质 |
1.2.2 矿山巷道支护 |
1.2.3 矿山岩体稳定性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矿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1 矿区地质概况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水文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工程地质条件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矿区岩体特性与工程地质岩组质量评价 |
3.1 850-700m水平岩体特性与工程地质岩组 |
3.1.1 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与岩体参数研究 |
3.1.2 850-700m水平岩石物理力学测试 |
3.1.3 850-700m水平岩体特征 |
3.1.4 850-700m水平节理裂隙分布与岩组稳定性分类 |
3.2 矿区岩体质量分级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巷道围岩及支护体变形现场监测 |
4.1 850-814m水平松动圈监测 |
4.1.1 监测点的选择与仪器布设 |
4.1.2 测试原理 |
4.1.3 850-814m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
4.1.4 松动圈钻孔内部位移变化监测 |
4.2 850-814m水平支护体应力应变测试 |
4.2.1 监测点仪器布设及测试原理 |
4.2.2 现场监测记录与结果分析 |
4.3 850-814m支护体收敛变形监测 |
4.3.1 监测点的选择与仪器布设 |
4.3.2 现场监测记录 |
4.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巷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规律数值模拟 |
5.1 8 14m试验巷道支护方案及数值模型的搭建 |
5.2 实际支护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及支护方案优化 |
5.3 其它支护方案下模拟结果分析 |
5.4 不同支护条件下模拟结果对比 |
5.5 矿柱稳定性分析 |
5.5.1 方法原理与模型搭建 |
5.5.2 矿柱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6 850-814m水平采场稳定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能量法的充填体下保安矿柱回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保安矿柱回采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能量法的矿山开采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工程背景与能量法理论 |
2.1 工程概况 |
2.2 矿区赋存及地质概况 |
2.2.1 矿床地质 |
2.2.2 水文地质 |
2.2.3 围岩蚀变 |
2.2.4 矿石性质 |
2.3 矿山采矿方法 |
2.3.1 采矿方法的选择 |
2.3.2 采矿方法的分类 |
2.4 顶底、间柱与充填体间的作用机理 |
2.5 回采工艺及设备选择 |
2.5.1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
2.5.2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 |
2.5.3 采掘设备 |
2.6 能量法岩体失稳理论 |
2.6.1 工程岩体系统破坏失稳的能量突变准则 |
2.6.2 采场开挖前后系统能量突变准则的建立 |
第3章 顶柱回采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数值模拟方法选择 |
3.3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及分析 |
3.3.1 矿岩模拟参数选取 |
3.3.2 数值模拟物理力学参数 |
3.3.3 建立数值模型及模拟方案 |
3.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4.1 位移分析 |
3.4.2 应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顶柱回采现场试验 |
4.1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4.2 试验与数据采集 |
4.2.1 试验采场的施工设计 |
4.2.2 试验监测设备 |
4.2.3 试验测试数据及分析 |
4.3 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某矿山崩落法采矿对下部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2.2 国内外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
1.2.3 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矿山生产及地质概况 |
2.1 矿山地质条件 |
2.1.1 矿山工程地质条件 |
2.1.2 矿山水文地质条件 |
2.1.3 矿床地质条件 |
2.1.4 矿岩体物理力学性质 |
2.2 矿山开采现状 |
2.3 矿山地应力分布特征 |
2.4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下部胶结充填法采场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权重分析 |
3.1 下部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现状分析 |
3.2 影响因素的选取 |
3.3 各影响因素的特点及理论分析 |
3.3.1 充填体力学性质及结构特征 |
3.3.2 采区地压 |
3.3.3 爆破振动影响 |
3.3.4 其他因素分析 |
3.4 下部胶结充填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
3.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3.4.2 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
3.5 协同开采过程中充填采场稳定性控制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4 崩落法开采对下部胶结充填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模拟工况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
4.2.1 模拟工况的设定 |
4.2.2 初始条件的设定 |
4.3 监测点的布置 |
4.4 下部胶结充填采场间柱强度的确定 |
4.5 下部胶结充填体最大主应力分析 |
4.6 下部胶结充填体最小主应力分析 |
4.7 下部胶结充填体垂直应力分析 |
4.8 下部胶结充填体水平应力分析 |
4.9 非连续采空区间柱受力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5 下向胶结充填法采场稳定性风险防控措施 |
5.1 下向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采矿方法的安全隐患 |
5.2 影响胶结充填采矿法采场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
5.2.1 采场压力 |
5.2.2 胶结充填体强度及稳定性 |
5.2.3 采场空间状态 |
5.3 下部胶结充填体及非连续采空区的状态分析 |
5.4 下向胶结充填法采场稳定性风险防控 |
5.4.1 采场胶结充填体的状态分析 |
5.4.2 采场稳定性风险防控 |
5.5 本章小结 |
6 采场稳定性的微地震监测研究 |
6.1 微震监测设备的现场安装 |
6.2 微地震监测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高阶段两步回采采场地压动态演化规律及其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2.1.1 选题背景 |
2.1.2 研究意义 |
2.2 文献综述 |
2.2.1 地应力测量技术研究 |
2.2.2 地压监测技术研究 |
2.2.3 两步回采采场地压活动规律研究 |
2.2.4 高阶段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
2.3 问题提出 |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4.1 研究内容 |
2.4.2 技术路线 |
3 矿区工程地质及巷道地压调查 |
3.1 自然地理条件 |
3.2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体特征及赋存条件 |
3.2.2 李楼矿区矿岩物理性质 |
3.2.3 水文地质条件 |
3.2.4 矿区地质构造概况 |
3.3 矿区地压调查 |
3.4 矿岩-充填体力学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矿区地应力测量及应力场反演分析 |
4.1 数字化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技术 |
4.2 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 |
4.2.1 应力解除试验结果 |
4.2.2 温度标定试验结果 |
4.2.3 围压率定试验结果 |
4.2.4 地应力实测结果 |
4.3 矿区地应力场数值反演分析 |
4.3.1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4.3.2 地应力场回归影响因素分析 |
4.3.3 各方向单位构造应力场拟合 |
4.3.4 影响权重系数计算 |
4.3.5 拟合结果分析 |
4.4 矿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与地质构造关系研究 |
4.4.1 实测地应力分布规律 |
4.4.2 矿区地应力场与地质构造关系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高阶段两步骤采动地压全时程监测及规律研究 |
5.1 采动地压全时程监测仪器 |
5.1.1 岩体采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 |
5.1.2 自主设计充填体内部三向应力监测系统 |
5.2 两步骤采场采动地压监测步骤 |
5.2.1 采场围岩采动地压监测点选定 |
5.2.2 采场充填体内部三向应力监测点选定 |
5.3 采动地压全时程监测结果分析 |
5.3.1 两步骤采场围岩采动地压监测数据分析 |
5.3.2 采场充填体全时程三向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5.4 两步骤采场实测应力全时程动态演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高阶段两步骤回采数值模拟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 |
6.1 三维计算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6.2 -400m阶段两步骤回采数值模拟分析 |
6.2.1 -400m阶段一步骤矿房回采数值模拟分析 |
6.2.2 -400m阶段二步骤矿柱回采数值模拟分析 |
6.3 高阶段两步骤采场地压活动规律及与实测对比分析 |
6.4 大结构采场回采顺序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
6.4.1 采场合理暴露面积研究 |
6.4.2 采场回采顺序优化设计 |
6.4.3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宏观特性及协同支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充填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
1.2.2 胶结充填材料研究现状 |
1.2.3 充填体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
1.2.4 充填体力学作用机理研究 |
1.2.5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技术发展概况 |
1.2.6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及预测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特性测试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块制备 |
2.2.1 尾砂 |
2.2.2 胶固粉 |
2.2.3 仪器设备 |
2.2.4 试块制备 |
2.3 胶固粉尾砂胶结充填体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 |
2.3.1 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对比实验 |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3 充填成本对比分析 |
2.4 胶固粉尾砂胶结充填体胶结效果对比 |
2.4.1 不同粒度尾砂胶固粉充填体强度实验 |
2.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宏观特性测试与分析 |
2.5.1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实验 |
2.5.2 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观实验 |
2.5.3 定量分析系统 |
2.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及配比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实验与分析 |
3.2.1 不同配比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测试 |
3.2.2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3 强度影响因素显着性与敏感性分析 |
3.3 基于GA-SVR的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 |
3.3.1 支持向量回归机(SVR) |
3.3.2 遗传算法(GA) |
3.3.3 遗传算法应用于SVR参数优化 |
3.3.4 基于遗传算法的SVR参数优化模型构建 |
3.3.5 预测结果与对比分析 |
3.4 分层充填充填体强度设计 |
3.4.1 充填体强度设计概述 |
3.4.2 胶结层充填体强度设计 |
3.4.3 阶段内分层充填体强度设计 |
3.5 全尾砂胶结充填配比优化 |
3.5.1 实验采场工程概况 |
3.5.2 胶结层强度设计 |
3.5.3 下部尾砂充填体强度设计 |
3.5.4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配比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分层充填开采围岩-充填体协调变形破坏规律 |
4.1 引言 |
4.2 矩形空区围岩应力分析 |
4.2.1 矩形空区力学模型 |
4.2.2 矩形空区围岩应力的弹性解 |
4.3 分层充填开采围岩力学解析 |
4.4 围岩-充填体协调变形规律数值模拟 |
4.4.1 单采场充填开采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
4.4.2 多采场充填开采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
4.5 分层充填开采围岩稳定性控制 |
4.5.1 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
4.5.2 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5 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理论体系 |
5.1 引言 |
5.2 支护单元作用机理 |
5.2.1 围岩 |
5.2.2 点柱 |
5.2.3 充填体 |
5.3 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理论 |
5.3.1 协同支护理论的提出 |
5.3.2 协同支护基本原理 |
5.4 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协同支护系统稳定机制 |
5.4.1 点柱式充填法协同支护系统 |
5.4.2 围岩-点柱协同支护系统稳定机制 |
5.4.3 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系统稳定机制 |
5.5 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机理数值模拟分析 |
5.5.1 围岩-点柱协同支护 |
5.5.2 围岩-充填体-点柱协同支护 |
5.5.3 围岩-充填体-点柱三者协同支护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6 上下充填体协同作用下水平矿柱安全厚度优化 |
6.1 引言 |
6.2 充填体协同作用下水平矿柱有限元分析 |
6.2.1 充填体协同作用下水平矿柱力学模型 |
6.2.2 水平矿柱及充填体分析单元的选择 |
6.2.3 基于Mindlin中厚板理论的有限元分析 |
6.3 工程背景概述 |
6.3.1 工程地质概况 |
6.3.2 水文地质概况 |
6.3.3 原岩应力 |
6.4 水平矿柱安全厚度优化 |
6.4.1 矿山水平矿柱留设形态调查 |
6.4.2 上中段充填体荷载计算 |
6.4.3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6.4.4 水平矿柱安全厚度确定 |
6.5 充填体中水平矿柱稳定性分析 |
6.5.1 水平矿柱安全厚度校验 |
6.5.2 水平矿柱FLAC~(3D)计算模型 |
6.5.3 水平矿柱稳定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大规模全尾砂胶结充填开采工程应用与评价 |
7.1 引言 |
7.2 大规模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防控技术 |
7.3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GPS监测 |
7.3.1 GPS监测系统 |
7.3.2 地表沉陷监测 |
7.3.3 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7.4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测与分析 |
7.4.1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模拟预测方案 |
7.4.2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模拟预测分析 |
7.4.3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实测与预测对比 |
7.5 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防控技术可靠性评价 |
7.5.1 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
7.5.2 可靠性评价体系 |
7.5.3 评价标准的确定 |
7.5.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7.5.5 综合评定标准 |
7.5.6 充填开采可靠性评价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1、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3、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其他成果 |
(8)高阶段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及充填体配比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发展历程 |
2.2.2 胶结充填体力学作用机理研究 |
2.2.3 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研究 |
2.2.4 胶结充填体强度设计研究 |
2.3 问题提出 |
2.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3 工程地质调查与矿岩力学试验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
3.2.1 矿区地层 |
3.2.2 矿区构造 |
3.2.3 矿床地质 |
3.2.4 水文地质 |
3.3 采矿工艺 |
3.3.1 采矿方法 |
3.3.2 充填工艺 |
3.4 岩石力学参数 |
3.4.1 结构面调查 |
3.4.2 矿岩力学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性能及其与矿柱能量匹配关系研究 |
4.1 全尾砂取样 |
4.2 全尾砂粒度和物理化学参数测定 |
4.2.1 粒度测定 |
4.2.2 物理化学参数测定 |
4.3 全尾砂沉降性能和塌落度测定 |
4.3.1 沉降性能测定 |
4.3.2 塌落度测定 |
4.4 水泥-全尾砂充填材料配比试验 |
4.4.1 料浆浓度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4.4.2 灰砂比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4.4.3 养护龄期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4.4.4 充填体强度敏感性分析 |
4.5 胶结充填体固化强度与矿柱能量匹配分析 |
4.5.1 胶结充填体固化强度与养护时间的关系 |
4.5.2 高阶段胶结充填体与矿柱能量匹配关系 |
4.5.3 全尾砂胶结充填二步回采时间的匹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高阶段胶结充填体三维力学模型及充填配比设计研究 |
5.1 同类型矿山充填现状 |
5.2 胶结充填体强度的二维力学模型及存在的问题 |
5.2.1 胶结充填体的二维力学模型 |
5.2.2 胶结充填体的二维力学模型存在的问题 |
5.3 高阶段胶结充填体三维力学模型 |
5.3.1 胶结充填体的承载机理 |
5.3.2 胶结充填体与围岩的力学接触状态 |
5.3.3 胶结充填体三维力学模型推导 |
5.4 高阶段胶结充填体数值模拟分析 |
5.4.1 计算模型 |
5.4.2 参数选取与力学本构 |
5.4.3 一步骤矿柱模拟计算分析 |
5.4.4 二步骤胶结充填体模拟计算分析 |
5.4.5 高阶段胶结充填体配比参数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高阶段胶结充填体强度空间变化规律及其设计优化研究 |
6.1 胶结充填体质量调查与检测 |
6.1.1 一步骤胶结充填体质量调查 |
6.1.2 一步骤采场胶结充填体取芯设计 |
6.1.3 地表充填试件与井下采场取芯强度检测 |
6.2 井下与地表胶结充填体强度差异化分析 |
6.2.1 充填料浆浓度对胶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6.2.2 井下与地表充填体宏观力学参数分析 |
6.2.3 井下与地表充填体内部微观结构发育特征分析 |
6.3 高阶段胶结充填体强度空间变化规律及微观机理分析 |
6.3.1 1:4充填采场的充填体强度变化规律 |
6.3.2 混合配比充填采场的充填体强度变化规律 |
6.3.3 高阶段胶结充填体强度变化规律的微观结构分析 |
6.4 高阶段采场充填配比参数工程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8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表6-1~6-6取芯台账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时效性充填进路采矿采场围岩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矿岩和充填体基本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试验准备 |
2.2 试验结果 |
2.3 试样强度与变形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矿岩蠕变力学行为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 |
3.1 试验准备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蠕变速率分析 |
3.4 蠕变模型建立和参数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时效性的进路采矿采场围岩稳定性分析 |
4.1 和睦山铁矿工程概况 |
4.2 采矿进路围岩蠕变变形机理及破坏分析 |
4.3 不同工况条件下采矿进路围岩稳定性分析 |
4.4 采矿进路不同开挖回采顺序交互影响分析 |
4.5 不同分层充填进路交互影响围岩稳定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不同围岩类别采矿进路时效性支护优化设计 |
5.2 基于时效性采矿进路支护参数优化分析 |
5.3 采矿进路净空收敛监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大型镍矿深部高应力矿体充填法开采关键技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金川镍矿深部开采技术难题 |
2.1 深部采场巷道稳定性问题 |
2.1.1 深部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2.1.2 巷道失稳破坏模式 |
2.2 无间柱连续开采超大采场整体稳定性问题 |
2.3 采矿诱发岩移对矿山工程稳定性影响 |
2.4 充填采矿工艺 |
3 金川深部开采关键技术与对策 |
3.1 深部巷道围岩支护成套技术研究 |
3.2 深部开采方案决策与开采工艺优化 |
3.3 井巷工程稳定性控制技术 |
3.4 开拓工程长期稳定性预测 |
4 结语 |
四、金川二矿区采场巷道围岩与充填体收敛变形监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川高应力碎裂围岩巷道环境强化技术[J]. 王志远. 中国矿山工程, 2021(06)
- [2]双采矿方法协同开采条件下采场稳定性监测与分析[D]. 雷国荣.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金川二矿区深部工程地质及开采稳定性技术研究[D]. 贺耀文. 兰州大学, 2020(04)
- [4]基于能量法的充填体下保安矿柱回采研究[D]. 付琛.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某矿山崩落法采矿对下部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孙宇超.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高阶段两步回采采场地压动态演化规律及其结构优化研究[D]. 周小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7]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微宏观特性及协同支护机理研究[D]. 张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8]高阶段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及充填体配比设计研究[D]. 魏晓明.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3)
- [9]基于时效性充填进路采矿采场围岩稳定性研究[D]. 张玉烽.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10]大型镍矿深部高应力矿体充填法开采关键技术与对策[J]. 杨志强,高谦,陈得信,郭慧高. 中国工程科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