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服务论文_杨薇,靳宇弯,孙立鑫,孙涛,邵冬冬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系统服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消耗,南平市,土地利用,山区。

生态系统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杨薇,靳宇弯,孙立鑫,孙涛,邵冬冬[1](2019)在《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黄河叁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计算方法,包括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权衡关系判定、PPF曲线绘制和权衡强度计算四个步骤。以黄河叁角洲湿地为研究对象,对保护情景、现状发展情景及开发情景叁种土地利用发展模式下的主导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定量化权衡分析。结果表明:各生态系统服务间呈现显着相关关系(R2≥0.9,P<0.01),各发展情景下,栖息地质量与碳储量之间均为协同关系;物质生产与栖息地质量间均为权衡关系,排序为保护情景<基期<现状发展情景<开发情景;而对于物质生产与碳储量之间,在保护及现状发展情景下存在协同关系;而开发情景下转变为权衡关系。该模型通过灵活比较不同生态服务间权衡关系分析进行系列管理规划的方案优选,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吴建琼,王骥[2](2019)在《绿水青山有了“价值标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11月28日,市生态环境局在北京召开了《南平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专家验收会。会上,来自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5名专家组成员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观看了系统演示,并经(本文来源于《闽北日报》期刊2019-12-03)

张昌顺,甄霖,刘春兰,梁一行[3](2019)在《“一带一路”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格局与演变(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对于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FAOSTAT数据,以生物量消耗为主要指标,动态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全域及分区生态消耗格局、构成及其演变规律,揭示该区域生态消耗模式主要类型、分布格局与演变态势。得出以下结论:(1)全域生态消耗主要来自农田消耗,其次为草地消耗;生态消耗整体呈波动增加,消耗总量从2000年的12911.89Tg增加到2016年的16810.00Tg,年人均消耗量从2000年的332.28万g增加到2016年的363.92万g。(2)生态消耗及其变化在国家间、分区间及生态系统类型间差异显着,人均生态消耗以蒙古国最高,分区尺度以中东欧最高,东南亚最低,这是区域资源禀赋、生态消耗模式及生活水平等共同作用的结果。(3)农田消耗为主是该区域主导生态消耗模式,约占总面积的76.71%,其次为农草消耗,约占总面积的19.0%,仅少数国家为草地消耗为主、森林消耗为主或农林草消耗并重,这可能与该区域人口密度大且多为发展中国家有关。因此该区域在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发展农林牧产业时,应扩大贸易,互惠共赢,优化生态消耗模式,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6期)

梁一行,甄霖,贾蒙蒙,胡云锋,张昌顺[4](2019)在《老挝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利用强度成倍的增加使得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需求间的矛盾日益严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老挝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科学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是探究居民对生态系统影响程度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收获指数和料肉比等参数对老挝1961–2013年农产品、水果和畜产品消费数据进行转换,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老挝以农田、森林、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为主,其中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占比超过80%且有下降趋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占比高于10%且有上升趋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占比不足2%且基本不变,叁类生态系统服务消耗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波动、再增加的变化趋势;(2)老挝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在1961–2008年期间形成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一家独大"模式,在2008–2013年期间形成了"农田、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均衡发展"模式,并且有从前一个模式向后一个模式转变的趋势;(3)老挝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模式形成及变化受供给和贸易的影响,老挝在1961–2008年期间以发展农业为主,形成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一家独大"的模式;得益于农、林、畜产品进口种类的不断丰富、贸易额的增长、进口量的增加,2008年后老挝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一家独大"模式转变为"农田、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均衡发展"模式。本研究为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提供了实证参考。(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6期)

张碧天,焦雯珺,闵庆文[5](2019)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识别与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机制及其成熟的评价技术,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可以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不可持续风险的显性指标。识别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并进行周期性的评估和管理措施修订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高效管理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5项判据,提出了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识别方法,对比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并基于以上几点提出了包含识别、评估、管理措施制定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管理框架。(本文来源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陈菊红,王昊,张雅琪[6](2019)在《服务生态系统环境下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演化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服务生态系统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价值创造模式,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首先,在明确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的基础上,将价值创造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服务提供者、服务促进者和服务接受者。其次,引入演化博弈的方法,对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演化均衡状态及其收益进行刻画。最后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服务生态系统共创收益与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弹性在服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直接影响服务化的收益状况和系统的均衡状态;在不对系统收益分配进行调控的情况下,价值滑移降低了系统价值共创的效率,均衡状态的收益值低于系统最大收益值;对系统的收益分配进行调控能够提升价值共创效率,奖励策略能够决定系统的最终演化状态,而惩罚策略则能够加快系统的收敛速度。(本文来源于《运筹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杜可心[7](2019)在《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振兴带来的城镇化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动会使生态服务系统供需发生变化。研究生态服务供需关系及其空间量化,有利于识别土地利用变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助于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本文介绍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的具体步骤,并探索此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33期)

寻晨曦,张志卫,黄沛,王晶,丰爱平[8](2019)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钦州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评估海岸线生态服务价值(ESV)是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判别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级别,有助于优化海岸线的管理。本文以广西钦州市海岸线为研究对象,以海岸线向海陆两侧各1 km区域为研究范围,评估了钦州市海岸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索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编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ESV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茅尾海北部、七十二泾、叁娘湾以及大风江部分地区,ESV较低的区域分布在钦江入海口、金鼓江南部以及大风江西南侧部分地区;ESV评估可以从海岸线资源环境特征上把控其保护级别与开发利用价值,并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提供基础支撑。研究成果可为海岸线规划管理以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婷婷[9](2019)在《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资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土地利用变化在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分析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可以为土地规划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鉴于此,文章以安徽省为例,分析研究了2007~2017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同时建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联系,以期为缓和该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安徽省在2007~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显着,且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较为强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07~2012年由于湿地和林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149.59亿元;2012~2017年由于耕地和湿地面积的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17.46亿元。安徽省的生态压力较为严峻,政府应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贾艳艳,唐晓岚,杨阳,张卓然[10](2019)在《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芜湖区段1995-2016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指数、动态度模型、景观转移矩阵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模型等方法研究其景观格局和ESV动态变化,定量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对ESV的影响,以期为芜湖区段景观格局优化和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20多a间,研究区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增强,趋于均匀分布。2)耕地和林地面积显着减少,耕地斑块数增多,趋于破碎化;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呈增加趋势,趋于集中连片分布;湿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优势度和连通性趋于减弱。3)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动态度较明显,耕地减少部分主要流向建设用地,达48 414 hm~2,占耕地变化量的55.53%。4)研究期内总ESV呈持续下降趋势,减少了10.87%,生态功能衰减。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为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耕地对维持芜湖区段ESV起比较稳定的作用,而林地和湿地起主导作用。研究认为,必须重视对林地和湿地的保护,加强对自然山体林地的保护与修复和以长江为主的湿地生态保护,对提高芜湖区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生态系统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11月28日,市生态环境局在北京召开了《南平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专家验收会。会上,来自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5名专家组成员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观看了系统演示,并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1].杨薇,靳宇弯,孙立鑫,孙涛,邵冬冬.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黄河叁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J].自然资源学报.2019

[2].吴建琼,王骥.绿水青山有了“价值标签”[N].闽北日报.2019

[3].张昌顺,甄霖,刘春兰,梁一行.“一带一路”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格局与演变(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4].梁一行,甄霖,贾蒙蒙,胡云锋,张昌顺.老挝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5].张碧天,焦雯珺,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识别与管理[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

[6].陈菊红,王昊,张雅琪.服务生态系统环境下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演化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9

[7].杜可心.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格局研究[J].居舍.2019

[8].寻晨曦,张志卫,黄沛,王晶,丰爱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钦州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9

[9].张婷婷.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

[10].贾艳艳,唐晓岚,杨阳,张卓然.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采用补偿变差计量生态系统服务...采用等效剩余计量生态系统服务...用户需求引导能力的影响因素对图书馆...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经济价值的计...海洋生物多样性损害对不同收入家庭的...论文技术路线图

标签:;  ;  ;  ;  ;  ;  ;  

生态系统服务论文_杨薇,靳宇弯,孙立鑫,孙涛,邵冬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