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石化工业污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工业,石化,水污染,石油,数值,清洁生产,地下。
石化工业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成梅[1](2019)在《有关石化工业油气污染因素及治理方案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石油化工行业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表现为石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石化产品数量不断增长,这在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石油化工企业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其中企业的油品储运环节尤其应当加以关注,以减少环境污染,加强防治措施,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免受破坏。本文简要分析了油品储运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以及油气污染的危害,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治理方案,希望能对环保工作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4期)
路敬莉,刘楠,张晓宇,董伟龙,王志强[2](2018)在《石化工业对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研究——以天津南港工业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次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一次能源的生产与消费量增加,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石油,本文针对南港工业区石化工业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进行预测分析。在分析了研究区域概况后,采用地下水模拟系统软件GMS对研究区建立了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地下水流动模型和地下水水质模型,对地下水污染物运移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物环境容量,进行地下水环境量化专项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向下游地区扩散,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范围逐渐扩大,污染浓度由泄露点为中心向周围逐渐减小;石油环境容量在石化产业区内均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8年02期)
路敬莉[3](2017)在《石化工业对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及防治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北京产业结构转移,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华北石化工业基地,石油地质储量丰富,是重要的石油开采和利用基地。在石油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跑冒滴漏”对地下水环境污染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首先针对地下水污染过程开展了室内外试验研究,掌握了地下水石油污染的规律和重要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流模型和地下水溶质迁移模型,进行了地下水石油污染数字化模拟预测和地下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最后,根据地下水污染过程及数值模拟的结果,提出了地下水石油污染防治措施。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了包气带中粉质粘土和粉砂土的防污性能。在静态试验中,吸附等温模型研究表明粉质粘土和粉砂土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规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粉质粘土和粉砂土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4h,饱和吸附量分别是10.8mg/kg和4.7mg/kg。在动态试验中,通过室内土柱模拟降雨淋滤速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滤速度越快,越不利于包气带土壤对石油的吸附。通过现场抽水试验和测定孔隙度试验确定了研究区地下含水层的重要参数。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范围为0.05-0.14m/d;淤泥质粘土的孔隙度为0.12,粉质粘土的孔隙度为0.18,粉土的孔隙度为0.21。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地下水溶质迁移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石油污染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石油污染浓度最大超标距离达35.72m,污染范围1678.15m~2;在垂向上,石油污染物的最大污染深度达11.25m。对地下水石油环境容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石油环境容量最大值为10.9g/d,最小值为1.2g/d。为地下水石油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地下水石油污染模拟预测和石油开采区地下水石油环境容量研究结果,通过反演算求出石油开采区防渗层的渗透系数阈值为1.09×10~(-12)cm/s。据此确定了泥浆池防渗层结构由长丝无纺土工布、HDPE土工膜、天然砂砾保护层和表面浇筑混凝土组成,其中主体防渗层HDPE土工膜渗透系数为1.0×10~(-13)cm/s。并对防渗层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技术分析。(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4](2017)在《构建清洁生产技术体系 提升水体污染控制水平——“石化工业集聚区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成果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在加强工业污染末端治理的同时,必须推行清洁生产,注重污染预防,从源头和全过程减少工业污染物的产生。课题针对辽河流域石化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制约流域水污染控制成效的现状,提出流域石化行业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源头减量与过程控制的技术思路和整体方案;通过石化行业工业集聚区清洁生产的发展模式和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突破石化行业流域节水减排和水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构建流域石化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有效促进辽河流域水体污染控制目标的实现。(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期刊2017年07期)
马岩[5](2016)在《基于CALPUFF模型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污染贡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是兰州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撑企业,也是兰州市环保的重点关注企业,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也响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整改措施,近几年兰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逐步好转,但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为了解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的环境空气污染贡献,确定对主城区影响的主要污染源,本文收集2015年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有组织污染源常规污染因子排放资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02008),采用AERMOD模型和CALPUFF模型对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进而根据各污染源对主城区环境质量的贡献量确定各主城区相应污染因子主要污染源,同时分析重污染天气下,削减园区主要污染源后的大气环境影响和减排效果,本文研究内容包括:(1)以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2015年排污申报资料为基础,确定2015年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有组织大气污染源常规因子排放情况;(2)通过大气污染扩散模型AERMOD、CALPUFF对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有组织排放源的环境空气质量污染贡献进行预测;(3)通过CALPUFF模型计算园区各污染源对主城区的污染贡献量,确定重污染天气减排污染源,并计算减排效果。在确定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污染源排放情况下,通过模型预测了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的环境影响并计算了各污染源的贡献量,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统计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主要点污染源,共统计点污染源43个,其中炼油区25个,化工区18个,给出污染源源强参数和相应的排放参数。(2)根据兰州的特殊地形、模型扩散原理差异和预测结果与现状监测值的对比分析,本文确定以CALPUFF模型预测结果作为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的污染贡献。(3)根据CALPUFF模型预测结果,得出了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各主城区的污染贡献情况。(4)根据CALPUFF模型得到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各污染源对各主城区相应污染因子的浓度贡献量。(5)根据各污染源对各主城区相应污染因子的浓度贡献量,确定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影响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6)在重污染天气下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主要污染源生产负荷分别降低5%和10%,对前5大贡献污染源进行减排后,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各主城区贡献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当生产负荷降低5%时,NOx贡献浓度占标率下降百分比为2.52%-4.13%;当生产负荷降低10%时,NOx贡献浓度占标率下降百分比为5.04%-8.26%。近年来,对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污染的研究中尚没有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有组织排放源对兰州市主城区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主城区环境污染贡献量,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和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5-01)
魏颖[6](2015)在《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重污染天气下的特征污染物管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兰州市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的发展为区域经济腾飞提供重要助力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明显的环境问题,其中大气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如何有效的解决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的大气环境问题,已成为周边居民和兰州市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2012年兰州市全年的空气污染指数和对应气象条件,同时收集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2005年、2008年、2012年和2014年的采暖期区域大气现状监测资料,对区域近十年空气质量状况变化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确定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的特征污染物无组织源强,并结合兰州市重污染气象条件,采用Aermod模式预测特征污染物对区域敏感点的影响。根据污染物的相应环境质量标准分别设置近、中长期大气管控方案,并针对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部分主要特征污染物排放装置分别提出相应的近、中长期减排措施,以期为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的大气环境治理提供参考思路。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12年兰州市全年空气质量污染天数为95天,占全年的26.03%,其中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气共计6天,主要分布在冬、春季节。结合兰州市的河谷地形条件,对空气污染时段对应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冬季空气污染形成的主要气象原因是逆温和静风,春季空气污染还受到沙尘暴等天气的影响。(2)2005年至2014年区域采暖期常规污染因子SO2、NO2等的浓度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兰州市政府2006年推出修订版《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后,城市SO2、NO2大气污染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常规污染因子TSP和PM1o浓度虽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12年和14年的监测结果却有部分监测点反弹,并且区域各监测点超标现象一直较为严重,需引起重视。而特征污染因子NMHC、H2S、NH3等的质量浓度则呈现出先下降后反弹的态势,且在2014年的区域现状监测结果中均出现了超标情况。同时对比2014年采暖季和非采暖季的监测结果也表明,区域常规污染物SO2、NO2的控制效果较好,但特征污染物浓度存在明显的超标。这说明政府和企业在前一阶段的大气污染整治过程中把重点放在SO2、NO2等常规污染因子上,但忽视了石化企业特征污染物对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的贡献,而NMHC等挥发性有机物正是西固区PM2.5的重要来源。(3)将研究区域内的众多无组织排放源等效为炼油厂、化肥厂和橡胶厂叁个面源,根据区域2014年特征污染因子NMHC、H2S、NH3等的质量浓度监测值,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对兰州石化无组织排放源强进行反推,得出化肥厂对区域NMHC贡献量为177.0kg/h,H2S为2.365 kg/h,NH3为22.30kg/h;橡胶厂对区域NMHC贡献量为52.2kg/h,H2S为2.122 kg/h,NH3为14.56kg/h;炼油厂对区域NMHC贡献量为258.5kg/h,H2S为4.76kg/h,NH3为37.18kg/h。(4)运用Aermod模式对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无组织源强对区域关心点的浓度贡献值进行预测,并按照近、中长期管控方案分别设置特征污染物浓度限值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00%、70%、50%,反推出无组织源强削减量。(5)根据近、中长期管控方案,针对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部分主要特征污染物排放装置分别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其中近期减排措施对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的油品装卸栈桥采取流量计、防溢探头和油气回收措施后,可减排NMHC约874t/a,可以显着降低炼油厂NMHC无组织排放量,对区域近期无组织减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5-01)
张园[7](2014)在《石化工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石化工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污染途径以及不同装置设备生成的不同污染物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石化工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信息来源,为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日常监测工作中我们要建立健全各行各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扎实做好应急监测准备工作,以应对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4年12期)
孔凡涛[8](2013)在《工信部六举措推动大气污染防治 石化工业重点:淘汰落后,清洁生产,技术升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1月23日,雾霾再次席卷北京,城区空气质量再次达到严重污染。针对最近我国多地多发的雾霾天气,工信部今年将从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石化等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等6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大气污染防治。这是记者在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很多,除了近期极端不利污染扩散的气候等客观(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期刊2013年02期)
[9](2007)在《中国石化工业污染减排经验交流会推进减排工作深入开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污染减排经验交流会在新疆石河子市召开,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工环保协会联合举办的这次经验交流会旨在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推进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污染减排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石化行业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07年11期)
林立忠[10](2003)在《石化工业污染对泉港区环境质量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泉港区是一个新兴的石化工业基地。文章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石化工业污染对泉港区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提出治理对策。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异机理问题。在分析区域环境系统污染过程和净化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环境系统“应力-强度-失效”假说作为对问题进一步探索的切入点。以区域环境污染为失效形式,系统地分析了区域环境污染的基本故障模式。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环境污染负荷与环境净化能力之间的矛盾性与动态性是造成区域环境质量变异的重要原因,而控制区域环境质量的方式在于降低污染负荷和提高环境净化能力。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具体研究了石化工业污染对泉港区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泉港区石化工业大气、水和固体污染物的成分、排放量及排放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环境污染的特点。运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泉港区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泉港区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污染物的排放量、环境净化能力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数据,分析了石化工业污染对泉港区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根据污染的特点和原因,文章提出泉港区石化工业走绿色工业发展道路的对策。首先运用工业生态学的理论,研究绿色工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建立原则和实现途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泉港区绿色工业生态系统的对策体系:在微观层次上,要大力推行企业“绿色化”改造工程;在中观层次上,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在宏观层次上,要大力创建泉港区石化工业生态园区;此外,还应通过生态修复工程主动提高区域环境系统的净化能力,使工业系统完全融合于自然环境系统之中。(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03-01-01)
石化工业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次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一次能源的生产与消费量增加,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石油,本文针对南港工业区石化工业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进行预测分析。在分析了研究区域概况后,采用地下水模拟系统软件GMS对研究区建立了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地下水流动模型和地下水水质模型,对地下水污染物运移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物环境容量,进行地下水环境量化专项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向下游地区扩散,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范围逐渐扩大,污染浓度由泄露点为中心向周围逐渐减小;石油环境容量在石化产业区内均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化工业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1].成梅.有关石化工业油气污染因素及治理方案的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
[2].路敬莉,刘楠,张晓宇,董伟龙,王志强.石化工业对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研究——以天津南港工业区为例[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
[3].路敬莉.石化工业对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及防治措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
[4]..构建清洁生产技术体系提升水体污染控制水平——“石化工业集聚区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成果综述[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7
[5].马岩.基于CALPUFF模型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对兰州市主城区污染贡献研究[D].兰州大学.2016
[6].魏颖.西固石化工业集中区重污染天气下的特征污染物管控研究[D].兰州大学.2015
[7].张园.石化工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
[8].孔凡涛.工信部六举措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石化工业重点:淘汰落后,清洁生产,技术升级[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3
[9]..中国石化工业污染减排经验交流会推进减排工作深入开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7
[10].林立忠.石化工业污染对泉港区环境质量影响研究[D].福州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