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耕整种植机械的热销产品及发展趋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妍[1](2020)在《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与建设,两地间的经贸联系日益深入,农业机械产品作为双方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领域,也引起了两国的高度关注。中国虽是当今世界农业机械制造第一大国,但自2016年以来,农业机械产品出口增速便开始下降,且国内农业机械产品面临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水平低、研发投入欠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十国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效率,进而寻求促进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先是分析了农业机械产品和贸易效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将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细分为10类,再对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的现状、结构、特征等模块进行了研究。接着对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成本因素等四方面来展开,然后,在实证层面,利用2006年到2016年10年间1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项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而后测算出中国对东盟农业机械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主要从整体效率、细分产品效率、细分国别效率等三个角度来展开。最终根据测算结果为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的出口提出建议。
温福军[2](2019)在《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依靠是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农机装备科技发展具有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仅靠一个单位很难实现,需要政府、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推广部门进行协同创新。论文围绕我国农机装备科技发展问题,对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调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运用合作博弈理论与协同学理论等,构建了政府引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牵头、生产企业牵头3种典型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了政产学研推五大主体合作的利益诱因,协同创新主要矛盾点,确定了模式目标与结构,构建了政府引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牵头、生产企业牵头3种典型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17种不同引导方式。并通过DEMATEL分析方法,确定了政产学研推促进农机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12原因因素和9个结果因素。(2)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区)按农机装备发展情况划分为沿海特色发展型、综合发展滞后型、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和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型四种类型。为促进全国农业机械装备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出适合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需对全国农机装备科技发展进行区域分类研究。协同创新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农机装备科技发展薄弱点,论文分析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在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装备薄弱环节。(3)分析了沿海特色发展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精细化耕作、提质增效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海南、浙江、广东、福建4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农业经济占比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均收入高,农民主要收入并非来源于农业,需要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释放劳动力。(4)分析了综合发展滞后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适用性、普及性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政府引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云南、四川、湖南、甘肃、广西、山西、贵州、西藏、重庆、青海10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农村人口占比大,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5)分析了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往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是发展主要方向,提出政府引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4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农村人口比例低,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民的主要收入并非来源于农业,需提高农业机械化效率来进一步释放农业劳动力。(6)分析了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提高国内知名农机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从主要作物向全面作物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生产企业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新疆、黑龙江、宁夏、陕西、湖北、江西、安徽、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河北13个地区,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经济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种植效益显着,企业拥有雄厚资金和强大科研创新能力。
李益[3](2016)在《基于精益生产的华源莱动生产优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精益生产改革为背景,研究了精益生产的基本理论,对该理论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对精益生产在机械制造业实施的成功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精益生产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在微利时代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各类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详细介绍了农机行业和机械制造业的经济运行态势和市场竞争态势,并针对国内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另外结合农机行业自身的特点对农机行业的市场状态和竞争态势、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的经营和产品状态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精益生产计划的实施对促进华源莱动的战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且由于公司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农机行业的市场竞争需要,全面推行和实施精益生产,是当前形势下华源莱动发展壮大的必然出路;而目前华源莱动所拥有的生产设备,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技术上已实现了融合,已为精益生产奠定了基础,另外还论述了通过精益生产后,华源莱动将会在生产过程控制、库存管理、质量、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不断改善提升其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借助华源莱动精益生产实施的工作,详细介绍了公司在生产流程、生产过程控制、jit生产优化策略、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5方面开展精益生产的理念、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指出详细、具体的实施措施是对改革的制度保障。最后,总结了华源莱动实施精益生产的运行动态和取得的成绩。列举了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方向。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开展详细的研究工作,更重要的是依托了华源莱动实施精益生产工作而进行,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实际效果完全以直观的状态呈现。希望通过本研究,能进一步提升华源莱动的利润空间,找出不足之处,以有益于公司有效、正确地开展下阶段精益生产工作,为实现企业“成就百年莱动,造福社会民众”的历史重任和“成为动力机械领域卓越制造企业”的理想,以及作为农机制造业实施精益生产指引的使命创造条件。
韩若冰[4](2015)在《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应对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山东是棉花生产加工大省,棉花产量和种植面积仅次于新疆,占到全国的15%。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曾是山东棉农增收和棉区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山东农作物种植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几年,山东却经历了棉花生产面积连续大幅下降,从2006年的1394万亩下降到2014年的889万亩,萎缩了36.2%,棉花生产在山东农作物种植业的地位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棉改粮”、“拔棉种麦”、“棉田撂荒”的衰退现象出现,对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山东棉花生产的繁荣发展,可判定近几年山东棉花正处于新一轮的严重衰退期,如不及时制定应对战略并加以实施,这种衰退态势还将持续。基于山东棉花生产在国计民生上的重要性和在产业结构中的不可替代性,不能任由山东植棉业自生自灭。本研究立足于山东省棉花生产实际,运用衰退行业战略选择理论、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在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现阶段山东棉花衰退的瓶颈性制约因素,即人工成本高企压缩了植棉收益、国家扶持政策不到位和棉花自身质量不过关。相对应得提出山东棉花轻简生产战略、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和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通过对各应对战略的理论基础分析与实地数据统计,多方位构建山东棉花生产战略体系框架。在轻简生产战略研究方面,本文沿着“棉花轻简化提出——经济学机理分析——技术研发前沿介绍——轻简技术农户采纳意愿调研——推广扩散路径选择——应对战略部署”这一农业新技术研究路线展开。从理论提出依据与实际采纳态度两方面证明了山东棉花轻简生产具有理论合理性和普及困难性,进而提出该技术在现实中普及推广的策略。技术经济理论基础方面,首先结合棉花生产自身特征,设计出棉花轻简生产技术经济体系,在育苗、育种、栽培和机械化等技术体系基础上,加入轻简生产相配套的产业组织制度,以完善该体系的经济层面部分。其次在经济学原理方面论证了轻简生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结合要素替代理论和技术诱致创新理论,证明了劳动力和机械投入的要素价格之比已经超过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现实中劳动力与机械两要素的替代比率让棉花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而在成本上的替代比率要求棉花生产为劳动节约型,应尽可能找到劳动力的替代要素。实际的轻简技术采纳与技术供给方面,通过对滨州、德州等主产棉区发放问卷调研,明确了轻简生产技术体系仍属于新技术和新理念,在山东棉花生产实际中,多数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虽在个别生产环节已有轻简技术的扩散渗透,但棉农对该技术体系的认知程度仍不到位,采纳情况也不理想。运用Logistic二元模型分析得出年龄、种植面积、棉花亩产与净收益、是否加入合作组织、技术需求与劳动力来源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棉农的轻简生产体系采纳态度。实际的轻简技术供给与推广方面,山东省已成功研发出许多棉花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为山东棉花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通过农户之间、农户与政府、中介组织之间的博弈分析看出,在轻简技术推广扩散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要实现棉花轻简生产战略,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农机供应商、中介组织和农户本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研究方面,现有的山东棉花种植补贴和扶持政策难以阻止棉花面积萎缩的颓势,因此实施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一方面证明了山东棉花种植多分布于落后地区和贫穷人家,补贴山东的棉花种植就是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收入较低家庭的造血性扶贫,具有“扶贫开发”特性;另一方面,棉花生产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改善土壤、节约资源等生态正效应,即该地区的棉花种植维护了“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需要采取措施对植棉农户进行“生态补偿”,将外部性内部化。通过论证山东棉花布局的“双穷”特征和棉花种植的“生态保护”公共物品属性,得出山东棉花种植无法仅靠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调解,而是需要政府予以各层面的支持补贴,从而为山东植棉业获得更多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提供现实依据。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方面,当前山东棉花存在质量低下、品级不稳定的问题,异性纤维含量高、一致性差等质量问题突出。本文提出自然条件和生产交售各环节对棉花质量的影响固然很大,但产业组织结构对棉花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结合现代产业组织SCP范式,本文论证了经营规模、纵向一体化和行业进出壁垒对山东棉花质量的各种影响,进而从产业链整合、配套措施优化等角度提出提升棉花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山东棉花产业组织优化以解决质量问题,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米强[5](2014)在《杨凌农机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农机产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农业推广和农业管理的关键问题,农机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地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发展农机产业是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推动农机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将促进包括现代农业在内的各个产业协调发展。本论文依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从农机产业的意义和产业要素概念出发,深入研究国内外农机产业发展特点,全面分析杨凌农机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系统阐述杨凌农机产业发展发展模式以及政策设计分析。创新性提出贯穿一、二、三产的全产业链农机产业发展新模式和产业发展主导方向,并提出支持杨凌农机产业模式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对改善后的农机产业环境进行评价。本论文提出的发展模式和产业政策对杨凌农机产业发展具有建设性指导作用。本论文提出的观点对于杨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国际农业合作中心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杨凌农机产业模式的建立,并将带动从种植和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机市场体系建设、农机服务、订单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全产业链的快速、协调发展,使杨凌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和农机产业发展的核心,对于推动“三农”发展、增加就业、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加快农业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鞠金艳[6](2011)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热点,反映在从2004年至2010年中央七个一号文件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内容不断增多,内涵更加丰富,农业机械化在“三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被强化。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最大的农业主产区和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仍处于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因此,积极推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了加速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进程,运用科学的农业机械化管理理论与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成为影响农业机械化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运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形势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数据处理方法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领域中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科学、合理地解决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促进农业机械化管理决策现代化、科学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科学、准确的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态势、目标,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了能深入系统的研究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数据资料,结合农机管理局实地调查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2)为科学的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分析比较现有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针对种植业对灌溉和植保要求较高,及原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只能体现农机总量的变化,没有考虑农机的配套情况,农机人员的评价只能体现人员素质不能体现人员数量变化的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改进研究。(3)应用专家调查法和查阅文献的方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和权重。用综合评价法测算2001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利用测算结果分析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发展变化及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利用2008年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地区比较,为分地区指导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4)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行辨识和展望。第一,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因素进行辨识;第二,选择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社会与经济环境因素、农业生产资源因素、农机装备及技术因素共3类22个因素,依据黑龙江省20012008年的有关数据,建立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模型,确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环境因素进行预测和展望;第四,对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环境进行综合分析。(5)鉴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态势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其发展变化具有增长性和波动性,对于拟合方法要求较高。通过对灰色预测法、回归预测法、BP神经网络预测法及遗传算法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GM(1,1)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误差修正模型等新方法,并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6)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环境支撑,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环境也有促进作用。为了探求农业机械化和发展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确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最直接、最强烈的地区经济、农业经济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黑龙江省地区经济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未来发展情况,通过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经济增长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7)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预测结果和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需求预测,并与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先进水平相比较,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发展目标值;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黑龙江省经济实力增长,机械化发展对每年对财政投入需要量,政府每年可以对农机发展投入的资金量,国家补贴政策,农机服务组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机工业发展等方面对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可行性分析。(8)提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对策措施。考虑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有较高的投资效益,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相对薄弱环节及保护环境等,同时结合黑龙江省大农业发展战略,提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王艳红[7](2010)在《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从1958年到2008年,《农业机械》杂志忠实地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变化的伟大历程,本文从《农业机械》50年的发展变化,简要分析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脚步,以期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杨建平[8](2009)在《江苏省拖拉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过程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拖拉机作为农业机械的主要动力机械,是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未来农民收入、城镇化水平、农业集约化水平提高的潜力很大,农机市场前景广阔,给拖拉机行业带来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应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现状和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总结出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农用拖拉机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而且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同,对农业技术装备需求也不同,采取的发展思路和策略也不尽相同。农用拖拉机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制约,在小规模经营和工业反哺农业初期,政府通过补贴、税收等财政金融政策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农用拖拉机发展的根本在于技术创新,根据中国目前农机化发展现状,构建农机科技创新体系,解决农机化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用拖拉机使用的标志在于农业技术装备能否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因而农机制造业在资金、产品结构调整,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适应性,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是推动中国农机化发展的根本保证。研究江苏省农业机械化总体情况和拖拉机发展现状,分析江苏省机械化及拖拉机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实践和理论依据。江苏省地处华东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从地域上看,苏南、和苏北的农业生产的情况、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农村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是直接影响大中小型拖拉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各地拖拉机发展水平详细调查研究,如拖拉机总动力数量和拖拉机功率的分布情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获取大量资料和统计材料的基础上,以战略管理基本理论为指导,对为翔实地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江苏拖拉机发展的新思路,对江苏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起指导作用。
张键[9](2008)在《湖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宏观政策,其宗旨和目的主要在于保护与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维护与保障本国粮食安全。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WTO农业谈判的需要,欧美及其他农业发达的国家都相应调整了农业支持的相关政策,加大了农业补贴政策的总量和规模。由于这些国家此时的农机化水平已经较高,农业补贴的分配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实施的,从农业补贴的总体结构上来看,没有特别突出农业机械的补贴。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实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对于深化农业支持政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湖南省自2003年开始试点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通过科学的推广和管理方法,使农机补贴实施落到实处,真正使农民购机享受到实惠,激起了广大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在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如何解决这几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具体评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真正效益,这是各级农机部门一直非常重视和希望得到评判的任务,也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农业支持政策和湖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效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湖南省农机购置补贴效益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结合农业机械化生产状况和农机补贴的相关理论,应用典型统计分析模型与方法,本文制定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农业购置补贴实施的成果以及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机化装备水平,农机总动力逐年增长,大中型农机数量增长迅速;逐年稳步提高了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人均农机收入;促进了农机化生产对农业生产贡献率的增长。通过模型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与农机购置投入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因此,今后应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购机补贴规模,制定更完善的保障制度,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与安全生产监督,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综合效益。
晓琳[10](2008)在《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文中指出 从1958年到2008年,《农业机械》杂志忠实地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变化的伟大历程本文从《农业机械》50年的发展变化,简要分析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脚步,以期对行业健康发展有所借鉴。第一阶段:计划经济阶段1980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农机事业的发展主要靠国家投资兴办。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投资,国家、集体
二、我国耕整种植机械的热销产品及发展趋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耕整种植机械的热销产品及发展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机械产品及分类 |
2.1.2 贸易效率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中国农业机械产品的研究 |
2.2.2 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研究 |
2.2.3 关于贸易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 小结 |
3 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
3.1 中国的农业机械产品出口规模及地区 |
3.2 东盟的农业机械产品进口规模及地区 |
3.2.1 东盟各国农业机械产品的整体进口规模 |
3.2.2 东盟农业机械产品的主要进口地区—中国 |
3.3 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现状分析 |
3.3.1 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额度变化 |
3.3.2 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结构分析 |
3.3.3 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国别分析 |
3.3.4 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贸易密集度指数 |
3.4 小结 |
4 影响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因素分析 |
4.1 自然因素 |
4.1.1 双边地理距离 |
4.1.2 进口国人均耕地面积 |
4.2 经济因素 |
4.2.1 进口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4.2.2 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的总产值 |
4.2.3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
4.2.4 进出口两国人口总数 |
4.3 环境因素 |
4.3.1 优惠贸易制度安排 |
4.3.2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4.3.3 国内外竞争对手 |
4.3.4 营销渠道和服务质量 |
4.4 成本因素 |
4.4.1 东盟各国的进口贸易成本 |
4.4.2 农业机械产品附加值低,结构有待优化 |
5 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贸易效率测度及实证分析 |
5.1 构建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引力模型 |
5.1.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
5.1.3 模型设定及变量解释 |
5.1.4 样本及数据来源说明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模型适用性检验 |
5.2.2 对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估计 |
5.2.3 对贸易非效率项模型的估计 |
5.3 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贸易效率分析 |
5.3.1 整体贸易效率分析 |
5.3.2 细分产品种类贸易效率分析 |
5.3.3 细分国家贸易效率分析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政府层面的建议 |
6.2.2 企业层面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章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 |
2.1 政产学研推五大主体之间关系 |
2.2 模式构建相关理论基础、模式目标、模式结构 |
2.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典型模式总结 |
2.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划分和农机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3.1 研究区域划分 |
3.2 研究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
3.3 主要粮食作物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3.4 主要经济作物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沿海特色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4.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
4.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4.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4.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发展滞后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5.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
5.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5.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5.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6.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
6.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6.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6.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7.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
7.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7.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7.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 |
1、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发表的论文 |
3、参加学术活动 |
4、参加调研活动 |
附录 B 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相互关系调查问卷 |
(3)基于精益生产的华源莱动生产优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精益生产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的目标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益生产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 |
2.1 精益生产的内涵 |
2.2 精益生产的特征 |
2.3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
2.3.1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2.3.2 我国农机行业自身的特点 |
2.3.3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
2.4 精益生产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 |
2.4.1 机械制造业发展精益生产的必然性 |
2.4.2 精益生产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2.4.3 精益生产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特点 |
2.4.4 精益生产在农机行业应用的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源莱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华源莱动概况及非订单生产特点分析 |
3.2 华源莱动的生产计划管理现状 |
3.3 华源莱动的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现状 |
3.4 华源莱动的质量监控现状 |
3.5 华源莱动的生产流程分析 |
3.5.1 公司现有生产流程特点 |
3.5.2 现有生产流程面临的问题 |
3.6 华源莱动生产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3.7 华源莱动供应产品结构分析 |
3.8 华源莱动仓储现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源莱动精益生产改善方案 |
4.1 基于JIT的精益生产的改善 |
4.1.1 基于准时化生产(JIT)的物流体系的构建 |
4.1.2 基于看板的JIT物流的实施 |
4.2 基于TPM的全员设备精益管理 |
4.2.1 设备点检过程的优化 |
4.2.2 修护保养的精益化 |
4.2.3 设备现场精益管理 |
4.2.4 设备管理信息化 |
4.3 基于精益管理的工厂生产布局 |
4.3.1 工厂布局优化 |
4.3.2 大中拖装配线的布局优化 |
4.4 基于精益生产的安全与现场管理 |
4.5 基于信息技术的精益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4.6 基于精益生产的过程质量控制 |
4.7 基于精益生产的班组管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益生产改善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 |
5.1 供应商体系保障能力显着增强 |
5.2 信息化生产监控平台顺利应用 |
5.3 员工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
5.4 现场及安全管理有了明显改观 |
5.5 减员增效取得显着经济效益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应对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2.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衰退行业及其竞争战略理论 |
2.2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
2.3 公共财政理论 |
3.山东棉花生产衰退原因及应对战略设想 |
3.1 山东棉花生产衰退原因 |
3.2 山东棉花生产应对战略设想 |
4.山东棉花轻简生产战略(I):技术经济基础 |
4.1 棉花轻简生产技术经济体系 |
4.2 棉花轻简生产技术进步经济学机理分析 |
4.3 劳动力转移与棉花生产方式轻简化转型 |
5.山东棉花轻简生产战略(II):技术采用意愿与供给推广 |
5.1 棉花轻简生产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
5.2 棉花轻简生产的技术供给条件 |
5.3 基于博弈论的棉花轻简生产技术推广研究 |
5.4 棉花生产实现轻简化的战略措施 |
6.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 |
6.1 现有棉花生产支持政策体系 |
6.2 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依据(I):扶贫开发 |
6.3 山东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依据(II):生态补偿 |
6.4 棉花生产政府支持战略实施对策 |
7.山东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 |
7.1 山东棉花质量现状 |
7.2 影响山东棉花质量水平的因素 |
7.3 产业组织结构与棉花质量 |
7.4 棉花生产质量管理战略实现路径 |
8.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山东省棉花生产情况调研问卷 |
致谢 |
(5)杨凌农机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机产业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与农机产业 |
2.2 农机产业的构成要素 |
2.2.1 产业主体:农机产品 |
2.2.2 产业客体:农机企业和农机市场 |
2.2.3 发展方式:集群建设、政府扶持、盈利能力 |
2.3 农机产业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 |
2.3.2 产业结构理论 |
2.3.3 产业布局理论 |
2.3.4 产业政策理论 |
2.3.5 产业关联理论 |
2.3.6 产业发展理论 |
2.4 农机产业与现代农业 |
2.4.1 农机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
2.4.2 农机产业决定农业现代化进程 |
2.4.3 农机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益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世界农机产业发展分析 |
3.1.1 世界农机细分产品发展状况 |
3.1.2 世界农机市场需求趋势透析 |
3.1.3 世界农机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向 |
3.2 中国农机产业发展分析 |
3.2.1 中国农机产业发展经验阐述 |
3.2.2 国内部分地区农机产业发展分析 |
3.3 陕西省农机产业发展分析 |
3.3.1 陕西省农机产业规模稳步提升 |
3.3.2 陕西省农机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
3.4 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4.1 杨凌示范区涉农工业发展现状 |
3.4.2 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
3.4.3 杨凌示范区农机企业发展现状 |
3.4.4 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环境透析 |
3.5 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模式设计 |
4.1 农机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1 规模生产服务需求 |
4.1.2 技术创新服务需求 |
4.1.3 品牌服务需求 |
4.1.4 融资服务需求 |
4.1.5 企业管理服务需求 |
4.1.6 专业人才服务需求 |
4.2 发展模式和目标 |
4.2.1 发展模式 |
4.2.2 发展目标 |
4.3 发展定位与区域布局 |
4.3.1 发展定位 |
4.3.2 区域布局 |
4.4 重点发展产业 |
4.4.1 积极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 |
4.4.2 大力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业 |
4.5 总体架构 |
4.5.1 架构特点 |
4.5.2 架构构成 |
4.5.3 实施步骤 |
第五章 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5.1 对策措施 |
5.1.1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
5.1.2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名优企业 |
5.1.3 推进产业集聚,构建专业化园区 |
5.1.4 有序推进农机市场建设,切实增强农机产业公共服务能力 |
5.1.5 大力推进农机产业国际合作交流 |
5.2 政策分析 |
5.2.1 产业发展政策 |
5.2.2 投融资政策 |
5.2.3 技术创新政策 |
5.2.4 市场和品牌建设政策 |
5.2.5 产业环境建设政策 |
5.2.6 服务保障政策 |
5.2.7 财政政策 |
5.2.8 招商引资政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有关的研究 |
1.2.2 国内有关的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
2.1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分析 |
2.2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
2.2.1 农业机械拥有量平稳增长,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
2.2.2 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发展情况 |
2.2.3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 |
2.2.4 农业机械化经营形式的发展 |
2.2.5 农业机械化投入与经营水平 |
2.3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
3.1 设置评价指标的原则 |
3.2 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分析方法的改进 |
3.2.1 评价指标的设置 |
3.2.2 评价指标权重及标准值的确定 |
3.2.3 综合评价方法 |
3.3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
3.3.1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 |
3.3.2 评价结果分析 |
3.4 黑龙江省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
3.4.1 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 |
3.4.2 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辨识与展望 |
4.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辨识 |
4.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
4.2.1 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 |
4.2.2 选择变量和整理数据 |
4.2.3 主要影响因素与农业机械化的灰色综合关联度 |
4.2.4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 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展望 |
4.3.1 自然环境条件 |
4.3.2 社会环境的变化 |
4.3.3 经济环境预测分析 |
4.4 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研究 |
5.1 确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所采用的指标 |
5.2 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制定原则 |
5.3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预测 |
5.3.1 预测方法分析 |
5.3.2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预测 |
5.3.3 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农业机械化经营效益预测 |
5.3.4 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组合预测 |
5.4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需求的预测 |
5.4.1 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定量关系 |
5.4.2 农业机械化发展各指标比较分析 |
5.4.3 农业机械化需求预测 |
5.5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确定 |
5.5.1 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目标 |
5.5.2 农业机械化经营效益发展目标 |
5.5.3 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发展目标 |
5.6 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5.6.1 黑龙江经济实力增强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5.6.2 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确定 |
5.6.3 农民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支付能力 |
5.6.4 国家补贴政策支持 |
5.6.5 农机化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的发展 |
5.6.6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发展空间 |
5.6.7 黑龙江省农机工业的良好发展及技术进步 |
5.6.8 农业机械化发展体制和法规保障不断完善 |
5.7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对策建议 |
6.1 加快推进主要农业生产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 |
6.1.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发展重点选择 |
6.1.2 黑龙江省主要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需求 |
6.2 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
6.3 以节本增效为重点,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机械化技术 |
6.3.1 节水灌溉技术及机械 |
6.3.2 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械 |
6.3.3 设施农业技术及机械 |
6.3.4 精确高效施药技术及机械 |
6.4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4.1 加快和完善农机政策法规建设,依法促进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 |
6.4.2 建立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
6.4.3 加强对黑龙江省农民和农机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
6.4.4 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促进黑龙江省农机工业发展 |
6.4.5 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作业服务水平 |
6.4.6 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6.4.7 以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拉动为手段 |
6.4.8 加强农机与农艺重大问题协调 |
6.4.9 提升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 |
6.4.10 实行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化 |
6.4.11 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江苏省拖拉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及拖拉机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国内农业机械化及拖拉机发展研究现状概述 |
1.2.2 国外农业机械化及拖拉机研究现状概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技术线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外拖拉机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分析 |
2.1 全球拖拉机发展概况 |
2.1.1 拖拉机发展简史 |
2.1.2 农业用拖拉机分类 |
2.2 美国的拖拉机发展概况 |
2.2.1 美国农业概况 |
2.2.2 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
2.2.3 美国拖拉机发展状况 |
2.3 法国拖拉机发展概况 |
2.3.1 法国农业概况 |
2.3.2 法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
2.3.3 法国拖拉机发展状况 |
2.4 日本的拖拉机发展概况 |
2.4.1 日本农业概况 |
2.4.2 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
2.4.3 日本拖拉机发展状况 |
2.5 韩国的拖拉机发展概况 |
2.5.1 韩国农业概况 |
2.5.2 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
2.5.3 韩国拖拉机发展状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拖拉机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分析 |
3.1 中国农业生产概况 |
3.1.1 中国粮食生产情况 |
3.1.2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分布 |
3.1.3 中国农业发展情况 |
3.2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现状 |
3.2.1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
3.2.2 中国农机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
3.2.3 中国拖拉机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拖拉机发现状的调查分析 |
4.1 江苏农业生产概况 |
4.2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
4.3 江苏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成绩 |
4.4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分析 |
4.5 江苏省无锡市农业机械化概述 |
4.5.1 无锡市农业生产概况 |
4.5.2 无锡市农机化发展历程 |
4.6 无锡市锡山区农机化发展与现状 |
4.6.1 无锡市锡山区农机化现状 |
4.6.2 锡山区农机化发展历程 |
4.7 锡山区拖拉机的发展与现状 |
4.7.1 锡山区拖拉机的发展历程 |
4.7.2 锡山区拖拉机基本情况 |
4.7.3 2003年-2007年锡山区拖拉机基本情况 |
4.7.4 锡山区拖拉机发展的现状和特征 |
4.7.4.1 锡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
4.7.4.2 锡山区拖拉机发展的制约因素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探讨江苏省拖拉机发展模式 |
5.1 江苏省各区域拖拉机发展情况 |
5.2 国外拖拉机发展经验对江苏省的启示 |
5.2.1 日本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
5.2.2 其他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对江苏省的启示 |
5.3 促进江苏拖拉机发展的对策 |
5.3.1 对促进江苏省拖拉机整体发展水平建议 |
5.3.2 江苏省各区域拖拉机发展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之处 |
6.1.3 不足之处 |
6.2 回顾 |
6.3 当前拖拉机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湖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主要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4.3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生产分析 |
1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
2 农业机械化生产现状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相关理论评述 |
1 几个重要概念 |
1.1 农业机械 |
1.2 农业机械化 |
1.3 农业机械化水平 |
1.4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
2 农业补贴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
2.1 农业补贴 |
2.2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
2.3 湖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存在的问题 |
3 农机化效益分析 |
第四章 湖南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分析 |
1 实施方案 |
1.1 指导思想 |
1.2 技术措施 |
1.3 补贴机具 |
1.4 补贴对象及标准 |
2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成果 |
2.1 基本投入情况 |
2.2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快速发展 |
2.3 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 |
2.4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
2.5 农机化投入与经营效益持续增长 |
2.6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收入 |
2.7 农机购置补贴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
2.8 农机购置补贴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逐步完善 |
2.9 农机购置补贴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 |
2.10 增加了粮食生产能力 |
2.11 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抗灾救灾能力 |
第五章 农机购置补贴效益分析 |
1 效益分析基本理论 |
1.1 效益的概念 |
1.2 效益分析指标体系 |
2 农机化装备水平分析 |
2.1 农机总动力 |
2.2 农机总动力与农机购置投入的相关性分析 |
2.3 不同农业机械变化分析 |
2.4 农业机械原值变化分析 |
3 农机化作业水平分析 |
3.1 农机化作业水平的计算方法 |
3.2 典型作业环节作业水平分析 |
4 农机化结构水平分析 |
4.1 农机化结构水平的构成 |
4.2 农村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
4.3 人均农机化投入分析 |
4.4 人均农机化收入分析 |
4.5 人均投入产出比分析 |
5 农机化生产贡献率分析 |
5.1 农机化生产贡献率计算方法 |
5.2 贡献率走势图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耕整种植机械的热销产品及发展趋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效率研究[D]. 王雪妍.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2]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 温福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3]基于精益生产的华源莱动生产优化管理研究[D]. 李益. 东华大学, 2016(03)
- [4]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应对战略研究[D]. 韩若冰.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5]杨凌农机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D]. 米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6]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 鞠金艳.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1)
- [7]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A]. 王艳红. 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十二五”低碳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分会场论文集, 2010
- [8]江苏省拖拉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 杨建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9]湖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效果研究[D]. 张键.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10]与中国农机行业同行——从50年的《农业机械》看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J]. 晓琳. 农业机械, 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