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明: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研究论文

左光明: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研究论文

[提要]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口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定的人口规模要与一定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相适应的人口规模与经济水平才能相互促进各自的健康发展。本文运用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模型——EOP-MM模型对北京市2005~2017年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05~2017年北京市实际人口规模已经超出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的差额平均为44.71万人。说明2005~2017年间北京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协调的。

关键词:北京;适度人口;EOP-MM模型

一、引言

适度人口(Optimum Population)通常是指一定目标下的适宜人口,也就是最优人口。经济适度人口,则是适合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口规模。人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口的增长要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对经济和资源、环境将产生极大压力;而人口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将会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就业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适宜的人口,尤其是适度的人口规模有利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家庭福利的改善,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下,研究探讨最有利或尽可能合适的人口规模及人口增长,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适度人口理论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经有130多年的研究历史。英国经济学家埃德温·坎南(Edwin Cannan,1861~1935年)在1888年发表的《初等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就提出适度人口思想,此后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适度人口理论。他在《经济理论评论》一书中曾用“适度人口”概念作为标题对适度人口作了如下描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任何一定时期,或者在任何特定的条件下,或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总有一个可以称之为获得产业最大收益的时点,此时人口数量刚好如此恰当地适应环境,以致无论人口是多于或少于此时的人口,其收益或劳动生产率都会下降或递减。这种人口则被定名为适度人口。”适度人口理论认为适度人口是一个概数,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度人口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增长,工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适度的人口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以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EOP-MM模型为基础,对北京市2005~2017年的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本文所有数据主要来自于北京市统计局2005~2017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北京分区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数据等,部分数据通过计算得出。

最后,在发达的信息化技术局面下,企业也面临着财务资料被黑客、竞争对手窃取的危险,一旦企业的会计信息被泄露出去,企业将蒙受着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资金运行。

(二)测算结果。通过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模型EOPMM模型对北京市2005~2017年适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度人口规模进行测算,研究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在2005~2017年之间,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与实际的人口规模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实际的人口规模已经超出了经济的适度人口。说明在这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与经济的发展不在同一水平,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不协调的。(表4)

中学教学中因为受到一些限制还存在很多非要求到实验室实践操作的经典实验,限制因素包括:实验操作要求时间太长;实验技术太复杂;实验成本太高,如器材、药品价格昂贵。这些实验往往被放在一边或者仍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对于这样一些目前尚不能大规模在中学开展实践探究的实验材料,教师也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形式,组织学习小组将以上实验录制成微实验。录制时,教师可以压缩实验时间,精化操作技术,重点聚焦过程,通过微实验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仿实验探究”能够让学生更多贴近实验真相,感受技术细节,了解知识本源。如此更加丰富了学生实验学习方式,如实验理论学习、仿实验学习、实验操作学习。

其中,P(t)表示预测期的合理人口规模,y(t0)表示基期的人均 GDP,y(t)表示预测期的人均 GDP,pu(t)表示预测期的未成年人口,pu(t0)表示基期的未成年人口,p0(t0)表示基期的老年人口,p0(t)表示预测期的老年人口,SHL(t)表示预测期的劳动适龄人口,SHL(t0)表示基期的劳动适龄人口,θ1(t)表示预测期适龄人口中非在业人口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参数,θ1(t0)表示基期的该比例参数,Xi(t)表示第i产业的劳动生产率。m1、m2、m3分别表示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适龄就业人口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率,di表示第i种产业占GDP的比重,LS(t)表示t年的劳动力总量,包括少部分未成年在业人口,少部分老龄在业人口,适龄的在业男女人口以及因待业、就学、伤残或做家务的适龄男女人口,L(t)表示t年的经济活动人口。

从表4中数据可知,北京市实际人口规模与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存在着一定差距。2005~2017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呈现不断递增趋势,实际人口同样呈现出递增趋势,但实际人口规模比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要高。两者之间的差额在2010年出现高峰,此后一直呈下降状态,这与北京市的人口调控政策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人口调控政策,对人口的集聚和规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北京市的强大吸引力仍然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到此工作生活。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与实际的人口规模差额平均为44.71万人,实际人口规模超出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一部分。说明一定程度上2005~2017年北京市人口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也就是说,在2005~2017年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结构和产业结构、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是不合理的。

表1 2005~2017年北京市人口规模、增长率、GDP及人均GDP一览表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下同

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总人口(万人)1538.00 1601.00 1676.00 1771.00 1860.00 1961.90 2018.60 2069.30 2114.80 2151.60 2170.50 2172.90 2170.7自然增长率(‰)1.09 1.28 3.33 3.3 3.33 2.98 4.02 4.74 4.41 4.83 3.01 4.12 3.76增长数量(万人)—63.0 75.0 95.0 89.0 101.9 56.7 50.7 45.5 36.8 18.9 2.4-2.2人均GDP(元)47127 52964 61470 66098 68406 75573 83547 89778 97178 102869 109603 118198 128994 GDP(亿元)7141.4 8312.6 10071.9 11392 12419 14441.6 16627.9 18350.1 20330.1 21944.1 23685.7 25669.1 28014.9

式(2)中: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人),Ai为人均实际的某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hm2/人),yi为产量因子,i、j与Wj所代表的含义与其公式(1)中的含义相同。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由于各地区各种生物生产面积产出存在差异,需要引进一个产量因子来实现生物生产面积的转化,并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即为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面积。产量因子采用我国目前常用的取值[13],即耕地、建筑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化石原料用地的产量因子分别取值为1.66、1.66、0.91、0.19、1.0、0。

一定时期的经济水平能够容纳的人口规模,不只取决于实际的人口规模,还包括人口结构、劳动生产率、三大产业所占比重、人口就业程度及就业人口在三大产业的分布等因素。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差距在2010年以前逐渐拉大,是因为早年北京市产业结构层次和劳动力转换水平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外来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而老龄化水平则不断上升,这些因素决定了经济适度人口的规模比较小。所以,北京市实际人口规模与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差距逐渐扩大。而在2010年以后,可能受到近年来北京市的人口调控政策的影响,同时经济水平、产业优化水平、产业结构等不断升级提高,因此两者差距不断缩小。

三、对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的测算

(一)参数赋值。首先根据模型进行参数赋值,其中,历年的人口规模 P(t),人口自然增长率,GDP 总量及人均 GDPy(t),数据见表1;北京市未成年人口pu(t)、劳动适龄人口SHL(t)、老龄人口p0(t)数据为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与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所占比重的乘积;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Xi(t),可以根据北京市三大产业产值以及该产业从业人员数计算得出,其各年龄段人口规模及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综合劳动生产率具体数值见表2。(表 1、表 2)

如图1所示,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低于实际的人口规模,人口实际规模与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的差距在2006~2010年间逐渐拉大,2010年两者的差距为99.02万人。在2011~2017年间,除了2013、2014年外差距逐渐缩小。2005~2017年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应在1,538万~2,147.30万人之间,年平均适度人口规模在1,899.62万人,而实际的人口规模一直呈增长趋势,在2017年出现了轻微下降,从2005年的1,538万人增长到了2017年的2,170.7万人,在2005~2017年间平均人口为1,944.33万人左右,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实际人口规模超出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图1)

表2 2005~2017年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综合劳动生产率一览表

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0~14 岁(万人)157 160.1 162.572 171.787 187.86 168.7 183.7 194.5 200.1 213 219.1 223.8 226.4 15~64 岁(万人)1215 1261.588 1344.152 1418.571 1484.28 1621.6 1653.2 1684.4 1720.2 1726.3 1728.6 1718.7 1706.7 65岁及以上(万人)166 179.312 169.276 180.642 187.86 170.9 181.7 190.4 194.5 212.3 222.8 230.4 237.6第一产业(元)14049 14232 16399 17977 18653 19877 22330 25491 28362 29530 27339 25984 24472第二产业(元)88191 97163 111758 121322 140386 168425 177919 188050 207452 221650 226963 251114 276136第三产业(元)87530 98592 115530 126650 130552 145358 163451 173646 184305 193563 206459 215372 227647综合劳动生产率(元)82459 92481 108160 118444 125496 142289 158263 168582 180848 191009 202200 213356 227131

表3 其他参数赋值一览表

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LS(t)/L(t)1.37 1.36 1.41 1.43 1.47 1.56 1.53 1.51 1.50 1.48 1.45 1.40 1.36 Lt 888.6 930.1 953.3 991.2 1006.5 1039.3 1077.6 1114.5 1147.8 1165.5 1195.3 1229.2 1256.0 θ 0.269 0.263 0.291 0.301 0.322 0.359 0.348 0.338 0.333 0.325 0.309 0.285 0.269老年在业人口34.32 37.07 35.00 37.35 38.84 35.33 37.57 39.37 40.21 43.89 46.06 47.64 49.12 m2 0.0386 0.0399 0.0367 0.0377 0.0386 0.0340 0.0349 0.0353 0.0350 0.0377 0.0385 0.0388 0.0394 m3 0.9614 0.9601 0.9633 0.9623 0.9614 0.9660 0.9651 0.9647 0.9650 0.9623 0.9615 0.9612 0.9606

表4 2005~2017年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P(t)测算结果一览表

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经济适度人口规模1538.00 1604.88 1643.05 1736.76 1800.82 1862.88 1949.36 2005.88 2049.51 2079.54 2126.34 2150.80 2147.30实际人口规模1538.00 1601.00 1676.00 1771.00 1860.00 1961.90 2018.60 2069.30 2114.80 2151.60 2170.50 2172.90 2170.7差值0.00-3.88 32.95 34.24 59.18 99.02 69.24 63.42 65.29 72.06 44.16 22.10 23.40

(二)模型方法。本文采用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模型——EOP-MM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模型从人口数量、质量、结构与经济等多边拓扑关联及相互依存的角度,提出了最优人口的概念,是研究经济适度人口中比较成熟的方法,通过此模型对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研究,在实际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四、测算结果分析

适于经济发展的EOP-MM模型以人口平衡方程式为基础,构建适度人口规模的合理区间和施加控制调节的宏观模型,在毛志锋所著的《适度人口与控制》一书中有所表述,模型公式为:

根据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等在《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增长:1982-2050》中的研究,以及2000年普查数据可以推算,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分别是25%、20.8%、18.7%、18.2%,平均水平为20.675%,以此推算北京老年在业人口。m2=w4p0(t)/L(t),m3=1-m2,θ1(t)、LS(t)/L(t)具体数据见表3,m1代表未成年在业人口占经济活动人的比率,因未成年在业人口数据难以获取,因此将m1参数视为0。(表 3)

图1 2005~2017年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与实际人口规模图

我国有多位学者曾运用EOP-MM模型对经济适度人口进行分析。陈家华等人运用此模型对上海市的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分析;彭宇柯运用EOP-MM模型对湖南省经济适度人口进行了测算;李丹霞基于此模型对陕西省的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研究;何慧采用EOP-MM模型对湖南省2001~2009年的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进行了定量研究。

五、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有水平基础上,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互联网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低投入、高产出的友好型工业企业和科技企业;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GDP产值及比重,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这影响着经济适度人口的规模大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收益。

对于控制集成模型复杂度,在分类问题中,通过属性选择或剪枝方法控制分类树的规模,典型方法如CART,同时控制基分类器数量,提升基分类器间的差异化;对于回归问题,则是通过控制参数参与度,即各参数系统比重来实现,常见方法包括约束函数,鲁棒损失函数等,典型算法如前向阶梯线性回归算法;对于提升基分类器的差异化,一般通过对训练数据集的重采样,参数设置,特征空间和引入随机扰动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二)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不是人才,要大力发展教育行业,加快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转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企业职工的职业培训,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层次教育的投入与关注,对各类高水平技术人才和学术人才实施一定的奖励。提高人口素质就是从根本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您是说,我一直跟着您?苏楠问,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大不了,我又跟李峤汝多了一点共同的地方,也在文城长大。

(三)实施改善人口政策。北京市的人口生育水平已经处于极低的状态,因此从出生人口的角度来控制人口规模空间不大。根据北京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76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5.5%。因此,要实施改善人口调控政策,避免大规模的人口流入。在提高经济适度人口的同时避免实际的人口规模大幅增长,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则会变得更协,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本文运用EOP-MM模型对北京市2005~2017年的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005~2017年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规模小于实际人口规模,就目前来说,北京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是不协调的。因此要着力提高经济水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相匹配,相互促进,使得人口与经济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丹霞.基于EOP-MM模型的陕西省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4.26(4).

[2]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彭宇柯.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9).

[4]毛志锋.适度人口与控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忠东,吕智浩,叶孔嘉.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增长:1982-2050 年[J].中国人口科学,2010(1).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16日

标签:;  ;  ;  ;  ;  ;  ;  ;  ;  

左光明: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