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思麒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包括下料单元、破碎单元、电解液回收单元、底箱、破碎箱、下料口和一体回收单元,由于分隔板的存在,下料时废旧的新能源电池会依次落入相邻的分隔板之间并随着下料滚轴的转动最终下落,避免进料管堵塞,清洁刷可以清理残留在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上电池破碎后的残渣,残渣会顺着导向快的弧面并从若干清洁刷的间隙落入下料口,使得电池破碎后的残渣不会附着在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上,在下料单元、破碎单元、电解液回收单元和一体回收单元的作用下可以全面回收破碎后的新能源电池残渣,且一体回收单元的设置使电池残渣实现自动分类,提高了新能源电池的回收效率,保证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包括下料单元、破碎单元、电解液回收单元、底箱(1)、破碎箱(2)和下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箱(2)设置在底箱(1)上方,破碎箱(2)底部通有下料口(12)且下料口(12)通至底箱(1)内部,破碎单元设置在破碎箱(2)内部,下料单元设置在破碎箱(2)上方,电解液回收单元设置在底箱(1)内部靠近下料口(12)一侧,所述底箱(1)内部远离下料口(12)一侧设置有一体回收单元,所述底箱(1)侧壁安装有电解液回收门(18)、第一回收门(19)和磁性材料回收门(24),电解液回收门(18)和第一回收门(19)位于底箱(1)同一侧面,第一回收门(19)和磁性材料回收门(24)相对设置,底箱(1)中部固连有支撑板(25)。

设计方案

1.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包括下料单元、破碎单元、电解液回收单元、底箱(1)、破碎箱(2)和下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箱(2)设置在底箱(1)上方,破碎箱(2)底部通有下料口(12)且下料口(12)通至底箱(1)内部,破碎单元设置在破碎箱(2)内部,下料单元设置在破碎箱(2)上方,电解液回收单元设置在底箱(1)内部靠近下料口(12)一侧,所述底箱(1)内部远离下料口(12)一侧设置有一体回收单元,所述底箱(1)侧壁安装有电解液回收门(18)、第一回收门(19)和磁性材料回收门(24),电解液回收门(18)和第一回收门(19)位于底箱(1)同一侧面,第一回收门(19)和磁性材料回收门(24)相对设置,底箱(1)中部固连有支撑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3)、进料罩(4)和下料滚轴(5),所述下料管(3)通至破碎箱(2)内部,进料罩(4)安装在下料管(3)顶部,下料滚轴(5)设置在下料管(3)内部,下料管(3)外侧安装有下料电机(7),下料电机(7)输出端固连有下料转轴(6),下料转轴(6)贯穿下料管(3)且与下料管(3)转动连接,下料转轴(6)中部安装有下料滚轴(5),所述下料滚轴(5)由柱段(501)和分隔板(502)组成,分隔板(502)沿柱段(501)径向分布且关于柱段(501)中心轴线呈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单元包括第一破碎辊(10)和第二破碎辊(11),所述破碎箱(2)外侧安装有破碎电机(17),破碎电机(17)输出端固连有第一破碎转轴(8),第一破碎转轴(8)贯穿破碎箱(2)且与破碎箱(2)侧壁转动连接,第一破碎转轴(8)中部安装第一破碎辊(10)且靠近破碎电机(17)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破碎转轴(8)一侧设置有第二破碎转轴(9),第二破碎转轴(9)贯穿破碎箱(2)且与破碎箱(2)侧壁转动连接,第二破碎转轴(9)中部安装第二破碎辊(11)且端部安装有第二齿轮(16),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15)啮合,第一破碎辊(10)和第二破碎辊(11)匹配设置,所述破碎箱(2)底部设置有若干清洁刷(14),清洁刷(14)分布在下料口(12)两侧且同侧清洁刷(14)间隔分布,第一破碎辊(10)和第二破碎辊(11)均与清洁刷(14)的刷毛接触,破碎箱(2)底部关于破碎箱(2)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有导向块(13),导向块(13)分布在下料口(12)两侧且与破碎箱(2)侧壁接触,导向块(13)朝向下料口(12)一侧为弧面且弧面与破碎箱(2)底面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回收单元包括导向板(20)、电解液滤网(21)和电解液收集箱(23),所述导向板(20)倾斜设置在下料口(12)下方,导向板(20)设置在靠近电解液回收门(18)一侧且与底箱(1)内壁和支撑板(25)顶端固连,导向板(20)中部通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电解液滤网(21),电解液收集箱(23)设置在电解液滤网(21)下方且与底箱(1)底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回收单元包括电磁铁(29)、翻转箱(30)和磁性材料收集箱(33),所述翻转箱(30)设置在靠近第一回收门(19)一侧,所述电磁铁(29)设置在翻转箱(30)上方,磁性材料收集箱(33)设置在靠近磁性材料回收门(24)一侧且与底箱(1)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底箱(1)内部设置有轴套(26),轴套(26)通过连接件与底箱(1)固连,轴套(26)内设置有翻转轴(27),所述底箱(1)外侧安装有翻转电机(32),翻转电机(32)输出轴与翻转轴(27)固连,翻转轴(27)靠近翻转电机(32)一端安装有主动齿轮(35),翻转轴(27)远离翻转电机(32)一端固连有连接杆(34),连接杆(34)末端固连有夹持框(28),所述电磁铁(29)安装在夹持框(28)内,所述翻转箱(30)两侧固连有从动转轴(31),两侧从动转轴(31)分别与支撑板(25)和底箱(1)侧壁转动连接,靠近翻转电机(32)一侧的从动转轴(31)末端安装有从动齿轮(36),主动齿轮(35)和从动齿轮(36)之间设置有偶数个传动齿轮(38),传动齿轮(38)中心固连有传动转轴(37),传动转轴(37)与底箱(1)转动连接,主动齿轮(35)与相邻的传动齿轮(38)啮合,偶数个传动齿轮(38)依次啮合,从动齿轮(36)与相邻的传动齿轮(38)啮合,主动齿轮(35)与从动齿轮(36)的齿数比大于等于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回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现有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对电池的材料回收不全面,且在倾倒废旧电池时容易堵塞进料管;在用破碎辊对电池破碎时,破碎后的残渣容易残留在破碎辊上,长期会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在对破碎物分类回收时常常需要多个回收箱分类回收,现有的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一般采用直线排布各个回收段,且用传送带输送电池残渣并逐一回收的方式,在对电池残渣分类的过程中一般是人工手动分类,进而使得回收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包括下料单元、破碎单元、电解液回收单元、底箱、破碎箱、下料口和一体回收单元,所述破碎箱设置在底箱上方,破碎箱底部通有下料口且下料口通至底箱内部,破碎单元设置在破碎箱内部,下料单元设置在破碎箱上方,电解液回收单元设置在底箱内部靠近下料口一侧,一体回收单元设置在底箱内部远离下料口一侧,所述底箱侧壁安装有电解液回收门、第一回收门和磁性材料回收门,电解液回收门和第一回收门位于底箱同一侧面,第一回收门和磁性材料回收门相对设置,底箱中部固连有支撑板。

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管、进料罩和下料滚轴,所述下料管通至破碎箱内部,进料罩安装在下料管顶部,下料滚轴设置在下料管内部,下料管外侧安装有下料电机,下料电机输出端固连有下料转轴,下料转轴贯穿下料管且与下料管转动连接,下料转轴中部安装有下料滚轴,所述下料滚轴由柱段和分隔板组成,分隔板沿柱段径向分布且关于柱段中心轴线呈阵列分布。

所述破碎单元包括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所述破碎箱外侧安装有破碎电机,破碎电机输出端固连有第一破碎转轴,第一破碎转轴贯穿破碎箱且与破碎箱侧壁转动连接,第一破碎转轴中部安装第一破碎辊且靠近破碎电机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破碎转轴一侧设置有第二破碎转轴,第二破碎转轴贯穿破碎箱且与破碎箱侧壁转动连接,第二破碎转轴中部安装第二破碎辊且端部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匹配设置,所述破碎箱底部设置有若干清洁刷且同侧清洁刷间隔分布,清洁刷分布在下料口两侧,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均与清洁刷的刷毛接触,破碎箱底部关于破碎箱纵向中心截面对称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分布在下料口两侧且与破碎箱侧壁接触,导向块朝向下料口一侧为弧面且弧面与破碎箱底面平滑过渡。

所述电解液回收单元包括导向板、电解液滤网和电解液收集箱,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在下料口下方,导向板设置在靠近电解液回收门一侧且与底箱内壁和支撑板顶端固连,导向板中部通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电解液滤网,电解液收集箱设置在电解液滤网下方且与底箱底部滑动连接。

所述一体回收单元包括电磁铁、翻转箱和磁性材料收集箱,所述翻转箱设置在靠近第一回收门一侧,所述电磁铁设置在翻转箱上方,磁性材料收集箱设置在靠近磁性材料回收门一侧且与底箱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底箱内部设置有轴套,轴套通过连接件与底箱固连,轴套内设置有翻转轴,所述底箱外侧安装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输出轴与翻转轴固连,翻转轴靠近翻转电机一端安装有主动齿轮,翻转轴远离翻转电机一端固连有连接杆,连接杆末端固连有夹持框,所述电磁铁安装在夹持框内,所述翻转箱两侧固连有从动转轴,两侧从动转轴分别与支撑板和底箱侧壁转动连接,靠近翻转电机一侧的从动转轴末端安装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偶数个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中心固连有传动转轴,传动转轴与底箱转动连接,主动齿轮与相邻的传动齿轮啮合,偶数个传动齿轮依次啮合,从动齿轮与相邻的传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大于等于设计图

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61049.X

申请日:2019-07-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626370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H01M 10/54

专利分类号:H01M10/54;B02C4/08;B02C4/40

范畴分类:38G;41D;

申请人:西华大学

第一申请人:西华大学

申请人地址:611700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浦镇

发明人:王思麒;陈诚;翁仲豪

第一发明人:王思麒

当前权利人:西华大学

代理人:王杰

代理机构:51255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新能源电池回收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思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