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京兆杜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京兆,墓志铭,万年县,中古,墓志,长安城,襄阳。
京兆杜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闪闪[1](2019)在《《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收录在《杜甫全集》中,是杜甫亲自为姑姑杜氏撰写的墓志。目前学术界对于此篇墓志的研究较少,有代表性即日本佐藤浩一的《杜甫的"义姑"京兆杜氏—以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铭为中心》[1]一文,主要是利用墓志的行文研究杜甫的文体特点,以及"义姑"对杜甫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胡可先关于杜氏兄长杜并的研究,《杜甫叔父杜并墓志铭笺证》[2]一文;以及谢思纬关于杜氏父母的研究,即《唐代葬法与杜审言夫妻合葬问题——据杜甫〈卢(本文来源于《乾陵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李殷[2](2018)在《杜牧居所变迁探析——兼论唐代京兆杜氏双家形态的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至隋唐是士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1]),社会的各个面向均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士人群体构筑中古社会底色的背景下,士人阶层的居住问题也得到学界关注~([2])。如何理解居地空间变迁的原因并进一步挖掘士人居所折射的政治内涵~([1])?首先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一书已经对杜氏家(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期刊2018年02期)
李殷[3](2018)在《杜牧居所变迁探析——兼论唐代京兆杜氏双家形态的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至隋唐是士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1]),社会的各个面向均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士人群体构筑中古社会底色的背景下,士人阶层的居住问题也得到学界关注~([2])。如何理解居地空间变迁的原因并进一步挖掘士人居所折射的政治内涵~([1])?首先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一书已经对杜氏家族的族源、诸郡望的发展变迁、家学、族产、居所变动等问题做了开创性的、全面系统的考察,对杜牧居所问题也有涉及~([2])。笔者在此基础上尝试以中古世家大(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第二十七辑)》期刊2018-09-01)
杨易[4](2017)在《中古京兆杜氏家族兴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京兆杜氏肇始于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杜周以文法起家,位列叁公,奠定了家族绵延发展的基础。其子杜延年同样以文法入仕,延继高位,西汉昭宣时期得意于庙堂,徙家杜陵,子孙袭封侯爵,家訾巨万,蔚为豪族,京兆杜氏至此形成。东汉时期,京兆杜氏在官场上逐渐式微,但子孙绵延未绝。其中杜笃以文学声名传世,文法家风开始与儒学融合。曹魏、西晋时期,京兆杜氏由杜畿、杜恕、杜预叁代积功而达至鼎盛,烜赫一时。永嘉乱后,家族四散,杜预子孙各自依势而立,分仕南北不同政权。南渡房支中,杜锡房支下杜乂家族因其早逝无子而最终泯灭;杜耽房支下杜灵启家族以军功自立,自成形势,于唐代发展成襄阳杜氏。留守北地的房支中,杜跻后人迁于魏郡,逐渐与胡姓杜氏合流而失去标识;杜尹房支成员和杜锡曾孙杜悊后世则仕于北魏、北周,保存实力,成为唐代京兆杜氏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家族不断分崩的过程中,京兆杜氏始终保持着很好的家族向心力,隋唐时期,该家族以关中士族身份位居社会上层,随社会政治变迁而沉浮兴衰,在初唐和中晚唐的政局中颇具影响力。终唐一代,京兆杜氏始终作为中央政权的坚定维护者,与中央政府形成命运共同体,最终与唐王朝一同陨落。京兆杜氏维系了千余年的起伏发展,其兴衰背后原因多样。本文即在厘清京兆杜氏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其发展过程中出现波折、直至最后衰亡的原因。不难发现,两汉时期是京兆杜氏的发展成型期——西汉杜氏家族以官宦之家演变成豪族,再逐渐成为世族,奠定其政治和社会地位;东汉时京兆杜氏的文法家学开始与儒学融合,逐渐形成文化优势,即使政治地位式微,仍处于上升阶段。两汉时期,社会和政治等外力只能影响世族的发展速度,但不会影响其发展走向。该时期内豪族和世族是地方和官宦士人的代表,是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争取的对象,属于统治阶级的合作者。这个现象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更加明显。在汉帝国分崩离析的状态下,各个政权贵族政治倾向明显,世族和士族趋向合流,世族出身的士人不仅是国家的文治担当,更是维系政权稳固和合法性的关键。因此京兆杜氏在当时家族规模达到鼎盛。永嘉之乱给士族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使得家族分化剥离,更重要的是导致了士族形态和性质的深刻转变——向政权靠拢意识增强,京兆杜氏在以后历史阶段的表现尤为明显。隋文帝建立大一统帝国以后,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再次加强,士族因为拥有比皇室更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甚至社会声名,成为加强君权的阻碍,从而受到统治者排斥。在这个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士族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皇权政治合作者变成了皇权政治的附属,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作用,也失去了在政治上的主动权。京兆杜氏在唐代社会的主要表现就是依附皇权和中央政权,最终随着唐王朝而一同消亡。就京兆杜氏而言,不同于其他士族因家族迁徙而失去乡村根基、从而丢掉能够自持的根基的情况,它衰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性质的转变,同时失去了文化和社会优势。与唐中央政权命运的捆绑使得京兆杜氏随着唐王朝的崩溃而消亡,即使历经五代和宋朝,也未能复兴。(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08)
郝巧峰[5](2017)在《中古经史视野下的京兆杜氏家族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古时期的京兆杜氏家族是以京兆为郡望的士族。京兆杜氏家族绵延世代、经史底蕴深厚,世代具有很高的经史素养。而学术界对京兆杜氏家族文化及其中古学术贡献研究较少,从经史关系的视角探讨其家族的经学,更是少之甚少。京兆杜氏家族成员世传的家族文化传统,造就了其非凡的中古经史成就,这是同时代其他家族所无法比拟的。京兆杜氏家族文化最初受到京兆地区文化的熏陶。其中包括很多京兆学人以及京兆杜氏家族的先人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佐证了京兆地区文化氛围浓厚,并且孕育了京兆杜氏家族的家族文化。京兆杜氏家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其家族文化传统促使家族由汉末时期的衰落到魏晋时期的重新崛起。而在中古时期京兆杜氏家族联姻中,选择的联姻对象基本为经史世家或者皇家,注重联姻家族的文化传统。此外,在京兆杜氏家族的政治仕途中,其家族成员不仅在仕途中熟读经典,而且在自已所任地方大力推行经学的发展。这些都与京兆杜氏的家族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京兆杜氏家族在经学整体衰落、史学虽从经学分离出来但仍受经学影响的背景下,其家族成员表现出了善刑律、崇儒博学的家族文化传统,其政论与史论,深受传统经学的影响,因而既反映了当时整个魏晋南朝经史时代之风气,又折射出其家族文化的个性。中古时期的京兆杜氏家族对中古学术多有贡献,其中包括:因杜预的经学成就,推动了汉唐官学《春秋》学由《公羊》学基本独尊向《左氏》学为主导的转换、河东经学的兴起以及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的经传诠释对汉唐经学的学术贡献。总的来说,中古时期的京兆杜氏在经史领域取得的成就,体现出受其家族文化传统的熏陶。京兆杜氏家族之所以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培育了数百位将相之才,与其家族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可以说是家族文化造就绵延世代的大族。(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5)
王其祎,周晓薇[6](2013)在《望高天下:隋唐京兆杜氏再考察——以长安新出唐杜式方夫妇墓志为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5月,获读长安新出土唐《杜式方墓志》与杜式方妻《李氏墓志》拓本,遂收藏箧中,以备暇时研讨。复缘拙文《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占墓志〉疏证——兼为梳理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发表时~([1]),尚未见知此墓志信息,故未能纳入考察范畴,使得隋唐间"族茂中京"的京兆杜氏家族研究中缺失了在中唐时期最见显赫且颇为重要的一系——杜式方(其父为德顺宪叁朝宰相杜佑,其子为武懿两朝宰相杜悰)家族。是故,今此撰作,既是一例个案的解析,也是对前此京兆杜氏世系研究的补充。因(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期刊2013年02期)
王其祎,周晓薇[7](2014)在《望高天下:隋唐京兆杜氏再考察——以长安新出唐杜式方夫妇墓志为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5月,获读长安新出土唐《杜式方墓志》与杜式方妻《李氏墓志》拓本,遂收藏箧中,以备暇时研讨。复缘拙文《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韦占墓志>疏证——兼为梳理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发表时,尚未见知此墓志信息,故未能纳入考察范畴,使得隋唐间"族茂中京"的京兆杜氏家族研究中缺失了在中唐时期最见显赫且颇为(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第十七辑)》期刊2014-01-01)
齐斌[8](2013)在《唐代科举视域下的京兆杜氏家族》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朝建立以后,沿用并发展了隋代确立的科举制度。世家大族为了保持本家族的长期繁盛,在恩荫做官接近废止的唐代,开始依靠考取功名来维持。因为这时他们已经丧失了过去由制度所保证的政治经济特权,脱离了农村的居所,丧失了“双家形态”。随着科举考试在唐代的深入人心,再加上“山东郡姓”以及部分寒庶族子弟在科举上不断取得成功,这些都严重地冲击着“关中郡姓”的心理防线,而作为“关中郡姓”的京兆杜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转向科举考试的洪流。尽管没有取得陇西李氏及“山东郡姓”那样突出的成就,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家族,创造了杜氏家族11名宰相中有7位科举出身;四位知贡举;两位状元的骄人成绩。所以,本文在科举制度的视域下考察京兆杜氏家族,力图通过一个家族在科举中的表现,展现唐代科举与各个世家大族兴衰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五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对唐代的科举概况作了简单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已经成为社会的调节器。第二部分,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京兆杜氏家族的五个主要房支的谱系进行了详细的订补,力争使谱系更加完整准确,清晰的反映出各代之间的传承状况。第叁部分,在科举的视角下具体研究京兆杜氏家族,对京兆杜氏家族的登科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跟其他15个世家大族的比较中,看出京兆杜氏家族在唐代科举中的地位,着重介绍了京兆杜氏家族在科举中有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第四部分,从婚宦两方面阐述科举对京兆杜氏家族兴衰的影响。政治方面:各个房支在科举上的表现差别较大,而且中举的时间差异也很大,总体而言,主要集中在中晚唐时期;婚姻方面:随着科举考试的观念深入人心,科举出身的士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转变,逐渐由单纯的重门第转向科名、门第并重的局面,深处社会潮流之中的京兆杜氏家族也不例外。第五部分,从京兆杜氏家族固有的政治地位,雄厚的经济实力,深厚的家学渊源以及杜氏家族成员自身的刻苦努力,聪明好学等角度,解释了京兆杜氏家族在科举考试中人才辈出的原因。第六部分,从总体上讨论科举制度对杜氏家族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科举对京兆杜氏家族各房支的影响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确实对家族的兴盛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中举人数的减少,职位的降低,各个房支的实力也是在不断的削弱。总的来说,唐代科举考试的实行,一方面使一些世家大族能够继续通过科举在政治上高歌猛进,呼风唤雨,家族势力逐渐增强。一方面随着家族中举人数的减少,也变相的加速了世家大族的衰退步伐。世家大族的命运与家族成员在科举上的表现紧密相关,可以说是“兴也科举,衰也科举”。(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王其祎,周晓薇[9](2012)在《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佑墓志》疏证——兼为梳理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杜氏在中古以其族长系大、累世多宦而被冠为"关中郡姓"中的六大首望姓氏之一,又以其颇为显赫的汉魏逾昌、隋唐益劭的政治社会地位和强大的家族生命力而被誉为"中华高族"、"叁辅着姓"。自魏晋以迄唐末,杜氏衣冠人物,相继不绝,其家族源远流长,支脉亦多,而其作为通世门阀则一直以京兆为盛族、杜陵为着姓,其郡望旧贯除京兆主房及瓜瓞自北朝的京兆本支以外,复有"洹水杜氏"、"中山杜氏"、"襄阳杜氏"、"濮阳杜氏"等几房新望大都自永嘉乱后迁出京兆累世定居新地而形成~([1])。(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期刊2012年01期)
王其祎,周晓薇[10](2011)在《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佑墓志》疏证——兼为梳理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杜氏在中古以其族长系大、累世多宦而被冠为"关中郡姓"中的六大首望姓氏之一,又以其颇为显赫的汉魏逾昌、隋唐益劭的政治社会地位和强大的家族生命力而被誉为"中华高族"、"叁辅着姓"。自魏晋以迄唐末,杜氏衣冠人物,相继不绝,其家族源远流长,支脉亦多,而其作为通世门阀则一直以京兆为盛族、杜陵为着姓,其郡望旧贯除京兆主房及瓜瓞自北朝的京兆本支以外,复有"洹水杜氏"、"中山杜氏"、"襄阳杜(本文来源于《唐史论丛(第十四辑)-“新出土唐墓志与唐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期刊2011-09-02)
京兆杜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魏晋至隋唐是士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1]),社会的各个面向均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士人群体构筑中古社会底色的背景下,士人阶层的居住问题也得到学界关注~([2])。如何理解居地空间变迁的原因并进一步挖掘士人居所折射的政治内涵~([1])?首先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一书已经对杜氏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京兆杜氏论文参考文献
[1].刘闪闪.《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考释[J].乾陵文化研究.2019
[2].李殷.杜牧居所变迁探析——兼论唐代京兆杜氏双家形态的维护[J].唐史论丛.2018
[3].李殷.杜牧居所变迁探析——兼论唐代京兆杜氏双家形态的维护[C].唐史论丛(第二十七辑).2018
[4].杨易.中古京兆杜氏家族兴衰研究[D].山东大学.2017
[5].郝巧峰.中古经史视野下的京兆杜氏家族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6].王其祎,周晓薇.望高天下:隋唐京兆杜氏再考察——以长安新出唐杜式方夫妇墓志为案例[J].唐史论丛.2013
[7].王其祎,周晓薇.望高天下:隋唐京兆杜氏再考察——以长安新出唐杜式方夫妇墓志为案例[C].唐史论丛(第十七辑).2014
[8].齐斌.唐代科举视域下的京兆杜氏家族[D].曲阜师范大学.2013
[9].王其祎,周晓薇.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佑墓志》疏证——兼为梳理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J].唐史论丛.2012
[10].王其祎,周晓薇.长安新出隋大业九年《杜佑墓志》疏证——兼为梳理隋唐墓志所见京兆杜氏世系[C].唐史论丛(第十四辑)-“新出土唐墓志与唐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