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性癫痫论文-张雯雯

损伤性癫痫论文-张雯雯

导读:本文包含了损伤性癫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损伤性癫痫,综合护理,效果

损伤性癫痫论文文献综述

张雯雯[1](2015)在《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44例脑损伤性癫痫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依从性、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综合护理作用显着,效果确切,可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5年13期)

吴见安,许梅莲,邓群好,王丽,香映芳[2](2012)在《颅脑损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颅脑损伤性癫痫的早期发现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诊治颅脑损伤性癫痫的患者48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争取早期发现,迅速处理异常情况,结合一定的药物治疗并进行精心的临床护理,预防控制癫痫发作。结果 48例患者均无生命危险出现,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定期进行检查、遵医嘱服药、心理状态良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出现癫痫复发少等方面的护理质量,研究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观察颅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表现应仔细合理,争取早期发现并迅速进行治疗。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应用家属参与的整体护理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2年16期)

韩博[3](2011)在《损伤性癫痫大鼠海马区P38及GAP-43的变化及托吡酯的干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大鼠额叶皮层注射氯化铁建立损伤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检测皮质及海马中神经元形态变化,海马区P38、GAP-43的表达变化,并观察预防性应用托吡酯产生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及托毗酯预处理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并分别在1天、7天、14天取出脑组织,进行皮质及海马区HE染色、尼氏染色,以及海马区P38、GAP-43免疫组化测定,分析各组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行为学表现托吡酯预处理组大鼠出现重型发作(4级及4级以上发作)的次数较模型组减少(P<0.05);预处理组出现4级癫痫发作的潜伏期较模型组延长(P<0.05)。2 HE染色及尼氏染色正常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组织结构正常;生理盐水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偶见神经元脱失,与正常组差别不大;模型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神经元脱失明显;托吡酯预处理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神经元脱失较模型组明显减少。3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大鼠海马区P38及GAP-43的表达在1天、7天、14天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托吡酯预处理组大鼠海马区P38及GAP-43表达在各时间点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1 P38、GAP-43的高表达可能在损伤性癫痫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托吡酯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脱失及P38、GAP-43的高表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损伤性癫痫的形成。(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1-05-01)

景素姣[4](2011)在《脑损伤性癫痫的观察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脑损伤后早期癫痫的护理经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神经外科近两年收治的48例脑损伤后发生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全组48例,46例经治疗和合理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后,遵医嘱科学合理的口服用药,均有显着的疗效。死亡2例,占4.2%。结论加强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的护理是预防控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有利于脑损伤后癫痫发作的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1年10期)

林元相[5](2006)在《氯化亚铁皮层注射建立损伤性癫痫大鼠模型及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 癫痫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神经系统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3.5‰~4.8‰,现有病人总数约600万。脑外伤(TBI)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群高3倍以上,是导致癫痫发作的主要因素之一。颅脑损伤后癫痫(PTE)又称损伤性癫痫、外伤性癫痫,约占全部癫痫人数的10%。PTE发生率较高,文献报告PTE发生率为4—53%之间,国内报告癫痫患者外伤因素为14%~45%。在外伤后有一次痫性发作的患者中,在接下来的两年中,高达86%的患者有第二次发作。脑内血肿是外伤后一周或一周后发生癫痫的重要危险因素。采用常规预防性抗癫痫药并不能减少脑外伤患者晚期外伤性癫痫发生率。目前PTE的动物模型尚不理想,各种PTE模型均不能完全模拟临床上的复杂情况,至今尚不能完全阐明PTE的有关发病机制,以至于临床上尚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PTE,是不是应该采取其他的策略如其他的药物或其他修复外伤导致的损害的方法来防治PTE?因此,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的课题。含铁血黄素致痫作用得到多数临床医师的肯定。只要皮质内存在血液,就易引起癫痫的发生。TBI后红细胞外渗、溶解和含铁血黄素沉积,与癫痫发生有直接联系,是外伤后的显着特征。许多学者都发现只要皮质组织内存在血液,就易引起癫痫的发生。动物实验也提示,铁具有致痫作用,这种致痫作用与其氧化还原特性有关。铁的氧化导致了氧、羟自由基及过氧化氢的生成。这些物质可作用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细胞膜,造成脱氢及过氧化反应的随后传递。这种非酶促的(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期刊2006-05-10)

王凌君,张旭鸽[6](2004)在《156全颅脑损伤性癫痫病人的防治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颅脑损伤病人,特别是中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易诱发癫痫,因此,有效地防治与护理癫痫病人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就自1999—2003年收治的156例颅脑损伤病人的比例、防治与护理介绍以下几点我们的见解与感受。在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中,1-5岁病人20例,均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6-12岁病人30例,其中10例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12—18岁病人25例, 其中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18岁以上病人81例,其中35例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最大年龄65岁。(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期刊2004年21期)

刘广益,方一心,曾志源[7](1999)在《癫痫大鼠弓状核神经元损伤性改变—光、电镜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光、电镜定量方法观察了马桑内酯所致急性局灶型癫痫大鼠弓状核神经元损伤性改变。结果显示 ,对照组和癫痫组大鼠弓状核神经元胞体的面积分数、面数密度和神经元胞体、胞核等效直径无显着差异 ( P>0 .0 5 ) ;癫痫组弓状核亮细胞未见明显改变 ( P>0 .0 5 ) ,而暗细胞内线粒体体积分数减少 ( P<0 .0 5 ) ,粗面内质网的体积分数增加 ( P<0 .0 5 ) ,两者的面数密度无显着性变化 ( P>0 .0 5 ) ,溶酶体的体积分数及面数密度均增加 ( P<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癫痫大鼠弓状核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 ,亮、暗细胞反应不同 ;癫痫所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可能与弓状核神经元损伤有关(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1999年04期)

刘广益,鄢林,方一心,曾志源[8](1999)在《癫痫大鼠弓状核神经元损伤性改变─—光、电镜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癫痫动物模型上,探讨癫痫脑损伤性改变。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癫痫组,采用光、电镜技术和形态定量方法观察马桑内酯所致急性局灶型癫痫大鼠弓状核神经元损伤性改变。结果:两组间神经元胞体的面积分数和面数密度,神经元胞体和胞核的等效直径无显着差异(P>0.05),癫痫组暗细胞内线粒体体积分数减少(P<0.05)、粗面内质网则增加(P<0.05),两者的面数密度无显着性改变(P>0.05),溶酶体的体积分数及面数密度均增加P<0.05)。亮细胞各细胞器及分泌颗粒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以上结果提示癫痫大鼠弓状核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亮、暗细胞反应不同;癫痫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可能与弓状核神经元损伤有关。(本文来源于《泸州医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6期)

王桂松,张佳梦,郭辉,徐纪文,罗其中[9](1998)在《损伤性窒息诱导癫痫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损伤性窒息致癫痫(EP)发生的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以探索EP发生的机制。方法:通过损伤性窒息EP的动物模型建立,观察损伤后EP发生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海马神经元密度等分析与EP发作有关的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及相互关系。结果:损伤性窒息后24小时后EP发生率为46.2%(P<0.05)。发作形式:主要为狂奔、全身性痉挛及局限性痉挛。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显示,除线粒体肿胀外,还有细胞固缩,胞浆浓缩,胞膜内陷,染色体呈块状集聚,细胞泡状改变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特征。损伤后有EP发作比无EP发作者改变更为多见。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密度分析显示,损伤性窒息可导致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减少(P<0.05)。结论:损伤性窒息引起脑损伤可诱发EP,而EP反复发作又加重神经细胞损害的程度和范围,两者互为因果,提示中断初始的EP发作,有利于治愈EP和保护神经细胞功能(本文来源于《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期刊1998年03期)

涂光华,程一钦[10](199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损伤性癫痫(附3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损伤性癫痛是继颅脑外伤后发生的一种继发性癫痫,发生率占颅脑损伤的5%~10%。随着颅脑损伤的增多,本病也有速增趋势。除少数可手术治疗外,其它尚无较理想的治法。1991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3例损伤性癫痫,予精制峻蛇抗检酶加中药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结合文献(本文来源于《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损伤性癫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析颅脑损伤性癫痫的早期发现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诊治颅脑损伤性癫痫的患者48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争取早期发现,迅速处理异常情况,结合一定的药物治疗并进行精心的临床护理,预防控制癫痫发作。结果 48例患者均无生命危险出现,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定期进行检查、遵医嘱服药、心理状态良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出现癫痫复发少等方面的护理质量,研究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观察颅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表现应仔细合理,争取早期发现并迅速进行治疗。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应用家属参与的整体护理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损伤性癫痫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雯雯.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

[2].吴见安,许梅莲,邓群好,王丽,香映芳.颅脑损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

[3].韩博.损伤性癫痫大鼠海马区P38及GAP-43的变化及托吡酯的干预作用[D].郑州大学.2011

[4].景素姣.脑损伤性癫痫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

[5].林元相.氯化亚铁皮层注射建立损伤性癫痫大鼠模型及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

[6].王凌君,张旭鸽.156全颅脑损伤性癫痫病人的防治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

[7].刘广益,方一心,曾志源.癫痫大鼠弓状核神经元损伤性改变—光、电镜定量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1999

[8].刘广益,鄢林,方一心,曾志源.癫痫大鼠弓状核神经元损伤性改变─—光、电镜定量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9

[9].王桂松,张佳梦,郭辉,徐纪文,罗其中.损伤性窒息诱导癫痫的实验研究[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8

[10].涂光华,程一钦.中西医结合治疗损伤性癫痫(附3例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

标签:;  ;  ;  

损伤性癫痫论文-张雯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