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容易出现的难以实时检测颅压等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调节旋钮套筒、调节旋钮和单向测压管:调节旋钮套筒上设置有三个引流接口,调节旋钮包括T形旋钮、导流块和固定盘,导流块中设置有T字形导流槽,单向测压管包括管体和单向活瓣,管体的前端插入第三引流接口中,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单向活瓣设置于管体中并靠近第三引流接口一端。本实用新型可以术中实时监控颅压,根据测压管压力指导引流、冲洗速度,避免发生气颅、出血、癫痫等并发症,设计简单,造价低廉,与现有器材及手术适配性好,利于临床推广应用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调节旋钮套筒(1)、调节旋钮(2)和单向测压管(3),所述调节旋钮套筒(1)的3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侧引流接口(1.1),调节旋钮套筒(1)的9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侧引流接口(1.2),调节旋钮套筒(1)的12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引流接口(1.3);所述调节旋钮(2)包括T形旋钮(2.1)、导流块(2.2)和固定盘(2.3),导流块(2.2)安装于调节旋钮套筒(1)中,导流块(2.2)在调节旋钮套筒(1)中绕导流块(2.2)的轴线方向作旋转运动,在导流块(2.2)中设置有T字形导流槽(2.2.1),旋转导流块(2.2)使T字形导流槽(2.2.1)分别与第一侧引流接口(1.1)或者第二侧引流接口(1.2)或者第三引流接口(1.3)导通;所述T形旋钮(2.1)设置于导流块(2.2)的上端面上,并且T形旋钮(2.1)与T字形导流槽(2.2.1)的垂直投影位置相互重合;所述固定盘(2.3)设置于导流块(2.2)的下端面上,并且固定盘(2.3)的直径不小于调节旋钮套筒(1)的外径;所述单向测压管(3)包括管体(3.1)和单向活瓣(3.2),管体(3.1)的前端插入第三引流接口(1.3)中,管体(3.1)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单向活瓣(3.2)设置于管体(3.1)中并靠近第三引流接口(1.3)一端。
设计方案
1.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调节旋钮套筒(1)、调节旋钮(2)和单向测压管(3),所述调节旋钮套筒(1)的3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侧引流接口(1.1),调节旋钮套筒(1)的9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侧引流接口(1.2),调节旋钮套筒(1)的12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引流接口(1.3);
所述调节旋钮(2)包括T形旋钮(2.1)、导流块(2.2)和固定盘(2.3),导流块(2.2)安装于调节旋钮套筒(1)中,导流块(2.2)在调节旋钮套筒(1)中绕导流块(2.2)的轴线方向作旋转运动,在导流块(2.2)中设置有T字形导流槽(2.2.1),旋转导流块(2.2)使T字形导流槽(2.2.1)分别与第一侧引流接口(1.1)或者第二侧引流接口(1.2)或者第三引流接口(1.3)导通;所述T形旋钮(2.1)设置于导流块(2.2)的上端面上,并且T形旋钮(2.1)与T字形导流槽(2.2.1)的垂直投影位置相互重合;所述固定盘(2.3)设置于导流块(2.2)的下端面上,并且固定盘(2.3)的直径不小于调节旋钮套筒(1)的外径;
所述单向测压管(3)包括管体(3.1)和单向活瓣(3.2),管体(3.1)的前端插入第三引流接口(1.3)中,管体(3.1)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单向活瓣(3.2)设置于管体(3.1)中并靠近第三引流接口(1.3)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引流接口(1.1)、第二侧引流接口(1.2)和第三引流接口(1.3)均设置为喇叭形状,引流接口(1.1-1.3)敞口端的内径与医用注射器针筒前端乳头外径相等,注射器针筒前端乳头插入引流接口(1.1-1.3)的敞口端内,引流接口(1.1-1.3)敞口端的外径与硬膜下血肿引流管内径相等,硬膜下血肿引流管安装于引流接口(1.1-1.3)的外部,引流接口(1.1-1.3)窄口端的内径与导流槽(2.2.1)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套筒(1)、第一侧引流接口(1.1)、第二侧引流接口(1.2)、第三引流接口(1.3)和单向测压管(3)的材质均为透明硬质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1)的长度不小于18cm,管体(3.1)外壁上设置的刻度的精度为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活瓣(3.2)包括固定瓣(3.2.1)和活动瓣(3.2.2),所述固定瓣(3.2.1)为新月形硬质片,固定瓣(3.2.1)的外缘固定于测压管(3)的内壁上,所述活动瓣(3.2.2)为类圆形柔性片,活动瓣(3.2.2)的外缘固定于固定瓣(3.2.1)固定部位相对一侧的测压管(3)的内壁上内,活动瓣(3.2.2)的游离缘覆盖于固定瓣(3.2.1)的上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及小儿患者。对于有症状的血肿,临床上常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血肿清除,使受压的脑组织膨起复位。此外,有文献报道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亦可替代钻孔引流术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清除。上述两种引流术均需在置管后对血肿进行引流,并使用生理盐水等液体对血肿腔进行反复冲洗至引流液基本澄清后连接引流袋或脑室引流装置。
目前,临床上通常在置管后打开引流管外口,观察血肿引流情况明确引流管位置,并通过调整引流管外口高度了解颅压情况,随后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直接抽取生理盐水等冲洗液连接至引流管外口,对血肿腔内积血反复进行缓慢冲洗置换。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置管后直接打开引流管外口,可因颅压过高导致血肿腔内液体(积血、积液等)迅速涌出,颅内压急剧变化,产生新的出血、脑组织移位、诱发癫痫、甚至形成脑疝;2.冲洗过程无法保证颅压波动平稳;3.冲洗置换速度难以控制,过快可导致出血、癫痫、脑组织移位等并发症,过慢可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感染风险;4.冲洗过程中及结束后可因颅内压过低,造成气颅等并发症。
另外,国内目前尚无颅内血肿相关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可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公告号为CN 2745594Y的实用新型可对血肿腔进行持续冲洗,但不能确保颅压基本维持在合理范围;公告号为CN 104436418A 和CN 108113732A的发明专利分别提出了一种可测颅压的颅内血肿引流管及颅内血肿穿刺引流装置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设计复杂,造价昂贵,与现有手术器材适配度低,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可在术中实时反应颅内压波动情况,指导引流、冲洗速度,避免发生气颅、出血、癫痫等并发症,属于一次性医疗装置,与现有器材及手术适配性好,设计简单,造价低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它包括调节旋钮套筒、调节旋钮和单向测压管,所述调节旋钮套筒的3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侧引流接口,调节旋钮套筒的9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侧引流接口,调节旋钮套筒的12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引流接口;
所述调节旋钮包括T形旋钮、导流块和固定盘,导流块安装于调节旋钮套筒中,导流块在调节旋钮套筒中绕导流块的轴线方向作旋转运动,在导流块中设置有T字形导流槽,旋转导流块使T字形导流槽分别与第一侧引流接口或者第二侧引流接口或者第三引流接口导通;所述T形旋钮设置于导流块的上端面上,并且T形旋钮与T字形导流槽的垂直投影位置相互重合;所述固定盘设置于导流块的下端面上,并且固定盘的直径不小于调节旋钮套筒的外径;
所述单向测压管包括管体和单向活瓣,管体的前端插入第三引流接口中,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单向活瓣设置于管体中并靠近第三引流接口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引流接口、第二侧引流接口和第三引流接口均设置为喇叭形状,引流接口敞口端的内径与医用注射器针筒前端乳头外径相等,注射器针筒前端乳头插入引流接口的敞口端内,引流接口敞口端的外径与硬膜下血肿引流管内径相等,硬膜下血肿引流管安装于引流接口的外部,引流接口窄口端的内径与导流槽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旋钮套筒、第一侧引流接口、第二侧引流接口、第三引流接口和单向测压管的材质均为透明硬质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长度不小于18cm,管体外壁上设置的刻度的精度为0.1mm。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活瓣包括固定瓣和活动瓣,所述固定瓣为新月形硬质片,固定瓣的外缘固定于测压管的内壁上,所述活动瓣为类圆形柔性片,活动瓣的外缘固定于固定瓣固定部位相对一侧的测压管的内壁上内,活动瓣的游离缘覆盖于固定瓣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装置可避免引流管直接与大气相通,初次引流量及引流速度难以控制造成颅内压迅速变化;在术中实时监控颅内压情况,可根据测压管压力指导引流、冲洗速度;通过调节旋钮控制引流方向及引流速度,避免发生气颅、出血、癫痫等并发症;采用了单向活瓣测压,避免测压管内液体回流入颅内,增加感染风险;设计简单,造价低廉,与现有器材及手术适配性好,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旋钮套筒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节旋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省略T形旋钮后的调节旋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单向活瓣与管体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9为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调节旋钮套筒,1.1为第一侧引流接口,1.2为第二侧引流接口,1.3为第三引流接口,2.1为T形旋钮,2.2为导流块,2.2.1为T字形导流槽,2.3为固定盘,3.1为管体,3.2为单向活瓣,3.2.1为固定瓣,3.2.2为活动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引流测压冲洗装置,它包括调节旋钮套筒1、调节旋钮和单向测压管,所述调节旋钮套筒1的3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侧引流接口1.1,调节旋钮套筒1的9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二侧引流接口1.2,调节旋钮套筒1的12点钟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引流接口1.3;
所述调节旋钮包括T形旋钮2.1、导流块2.2和固定盘2.3,导流块2.2安装于调节旋钮套筒1中,导流块2.2在调节旋钮套筒1中绕导流块2.2的轴线方向作旋转运动,在导流块2.2中设置有T字形导流槽2.2.1,旋转导流块2.2使T字形导流槽2.2.1分别与第一侧引流接口1.1或者第二侧引流接口1.2或者第三引流接口1.3导通;所述T形旋钮2.1设置于导流块2.2的上端面上,并且T形旋钮2.1与T字形导流槽2.2.1的垂直投影位置相互重合;所述固定盘2.3设置于导流块2.2的下端面上,并且固定盘2.3的直径不小于调节旋钮套筒1的外径;
所述单向测压管包括管体3.1和单向活瓣3.2,管体3.1的前端插入第三引流接口1.3中,管体3.1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单向活瓣3.2设置于管体3.1中并靠近第三引流接口1.3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引流接口1.1、第二侧引流接口1.2和第三引流接口1.3均设置为喇叭形状,引流接口1.1-1.3敞口端的内径与医用注射器针筒前端乳头外径相等,注射器针筒前端乳头插入引流接口1.1-1.3的敞口端内,引流接口1.1-1.3敞口端的外径与硬膜下血肿引流管内径相等,硬膜下血肿引流管安装于引流接口1.1-1.3的外部,引流接口1.1-1.3窄口端的内径与导流槽2.2.1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旋钮套筒1、第一侧引流接口1.1、第二侧引流接口1.2、第三引流接口1.3和单向测压管的材质均为透明硬质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3.1的长度不小于18cm,管体3.1外壁上设置的刻度的精度为0.1mm。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活瓣3.2包括固定瓣3.2.1和活动瓣3.2.2,所述固定瓣3.2.1为新月形硬质片,固定瓣3.2.1的外缘固定于测压管3的内壁上,所述活动瓣3.2.2为类圆形柔性片,活动瓣3.2.2的外缘固定于固定瓣3.2.1固定部位相对一侧的测压管3的内壁上内,活动瓣3.2.2的游离缘覆盖于固定瓣3.2.1的上方。
1为调节旋钮套筒,1.1为第一侧引流接口,1.2为第二侧引流接口,1.3为第三引流接口,2.1为T形旋钮,2.2为导流块,2.2.1为T字形导流槽,2.3为固定盘,3.1为管体,3.2为单向活瓣,3.2.1为固定瓣,3.2.2为活动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如图1所示,使用时,操作者首先将单向测压管紧密连接固定于第三引流接口1.3上,将T形旋钮2.1逆时针旋转90°。在成功留置引流管后,将引流管盖打开直接紧密连接于第一侧引流接口1.1上,此时引流管的引流液将进入单向测压管中,观察单向测压管中引流液液面高度,若颅压过高,引流液液面超出单向测压管的最大刻度,立刻将T形旋钮2.1顺时针旋转180°防止引流液快速大量涌出引起颅内压迅速变化;翻转单向测压管,使单向测压管内引流液流出;再次将T形旋钮2.1逆时针旋转180°,观察液面情况,若仍超出单向测压管的最大刻度,将T形旋钮2.1顺时针旋转180°,并倒出单向测压管内引流液,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单向测压管内液面维持在15cm左右;将抽满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紧密连接至第二侧引流接口1.2上,将T形旋钮2.1旋转成倒T形,推动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使引流管内液面上升至16cm,记录注入生理盐水量;继而进行冲洗置换:保持T形旋钮2.1的倒T形位置,缓慢抽取引流液,注入同等量生理盐水,注意观察单向测压管的液面,反复冲洗置换,每次置换需保证引流液高度均较前一次略有升高,若引流液面高度超过18cm,则将T形旋钮向右旋转90°,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单向测压管引流液面高度保持在15-18cm且引流液基本澄清。冲洗置换完毕后将引流管固定连接引流袋或脑室引流装置,术毕。
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医疗用品,可有效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出现的气颅、出血、癫痫、脑疝等并发症,造价低廉,设计简单,与现有手术方式及器材等适配度好,不易感染,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3921.0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4(山西)
授权编号:CN209645630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A61M 27/00
专利分类号:A61M27/00;A61B5/03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第一申请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申请人地址: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新建南路85号
发明人:闻伟敬;冯贵龙;冯杰;任珍;付圆伟;张嘉利
第一发明人:闻伟敬
当前权利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代理人:赵禛
代理机构:14101
代理机构编号: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