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固体胶棒论文和设计-宋仕良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固体胶棒,包括:底把手向上延伸设置有螺杆,螺杆呈管状;外套环套设在螺杆上并且底端与底把手转动连接;外套环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导向凸棱;内架套螺纹连接在螺杆上,内架套的外圈周向开设有卡设凹棱,导向凸棱卡设在卡设凹棱内;胶棒呈圆环柱状,胶棒套设在螺杆上并且卡接在内架套内;套头包括胶塞部和环绕设置在胶塞部上的环抱柱,胶塞部的底面沿其轴向具有适于外套环上端插接的凹环和与胶塞部同轴设置的填凹口,在填凹口的侧壁靠近底面处倒有圆形球头,在填凹口的底面设置有插接管,胶塞部卡设在外套环内;刮刀柱的端部具有刮刀头,刮刀柱螺纹连接在插接管内并且伸入螺杆内腔。此种弹性固体胶棒便于去除涂抹痕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弹性固体胶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把手,所述底把手向上延伸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呈管状;外套环,所述外套环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且底端与所述底把手转动连接;所述外套环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导向凸棱;内架套,所述内架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内架套的外圈周向开设有卡设凹棱,所述导向凸棱卡设在所述卡设凹棱内;胶棒,所述胶棒呈圆环柱状,所述胶棒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且卡接在所述内架套内;套头,所述套头包括胶塞部和环绕设置在所述胶塞部上的环抱柱,所述胶塞部的底面沿其轴向具有适于所述外套环上端插接的凹环和与所述胶塞部同轴设置的填凹口,在所述填凹口的侧壁靠近底面处倒有圆形球头,在所述填凹口的底面设置有插接管,所述胶塞部卡设在所述外套环内;刮刀柱,所述刮刀柱的端部具有刮刀头,所述刮刀柱螺纹连接在所述插接管内并且伸入所述螺杆内腔。

设计方案

1.一种弹性固体胶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把手,所述底把手向上延伸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呈管状;

外套环,所述外套环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且底端与所述底把手转动连接;所述外套环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导向凸棱;

内架套,所述内架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内架套的外圈周向开设有卡设凹棱,所述导向凸棱卡设在所述卡设凹棱内;

胶棒,所述胶棒呈圆环柱状,所述胶棒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且卡接在所述内架套内;

套头,所述套头包括胶塞部和环绕设置在所述胶塞部上的环抱柱,所述胶塞部的底面沿其轴向具有适于所述外套环上端插接的凹环和与所述胶塞部同轴设置的填凹口,在所述填凹口的侧壁靠近底面处倒有圆形球头,在所述填凹口的底面设置有插接管,所述胶塞部卡设在所述外套环内;

刮刀柱,所述刮刀柱的端部具有刮刀头,所述刮刀柱螺纹连接在所述插接管内并且伸入所述螺杆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固体胶棒,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抓取片,所述抓取片包括插接在所述胶塞部内的两个插接杆和连接两个所述插接杆的上端部的联接杆,每个所述插接杆的腰部延伸有阻脱杆,所述阻脱杆位于所述胶塞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固体胶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杆与所述胶塞部的角部处开设有拿捏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固体胶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环的上端向上一体延伸有环抱筒,所述环抱筒插接在所述凹环内;所述环抱筒底端面具有尖凹环,所述环抱柱与所述环抱筒贴合且其下端插入所述尖凹环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固体胶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环的外壁的侧部设置有若干握持缺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固体胶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架套的内圈向上延伸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插接环;

所述胶棒的下端伸出有插接筒,所述插接筒插接在所述插接环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固体胶棒,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筒的横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具体涉及一种弹性固体胶棒。

背景技术

固体胶,是一种以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丙烯酸树脂、醋酸乙烯树脂等一种或多种高分子材料作为胶黏剂,脂肪酸盐作为赋形剂,甘油、丙二醇、乙二醇等为保湿抗冻剂,水为溶剂,在70℃至90℃的环境中反应,灌装冷却后制得的固体胶黏剂。主要用于粘贴各种纸张。添加酚酞等pH值显色剂可制成幻彩固体胶,胶体呈紫色或蓝色,涂胶数秒后颜色消失。添加水溶性染料可制成各种颜色的彩色固体胶,并且通过适量的改性剂可以调整胶体的透明度,从而获得半透明或者高透明性的固体胶。

现有技术中的弹性固体胶棒,在使用过一次以后,内部胶体一旦使用殆尽,便直接扔掉,因此,对于资源的浪费率极高;

现有固体胶,因为盖子的密封效果问题,容易出现风干的问题,一旦出现风干问题,胶水的胶合能力便消失殆尽。

在使用固体胶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涂抹的情况,此时为了去除该涂抹痕迹,多是要借助外部铲刀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去除涂抹痕迹,便于密封的弹性固体胶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固体胶棒,包括:

底把手,所述底把手向上延伸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呈管状;

外套环,所述外套环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且底端与所述底把手转动连接;所述外套环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导向凸棱;

内架套,所述内架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内架套的外圈周向开设有卡设凹棱,所述导向凸棱卡设在所述卡设凹棱内;

胶棒,所述胶棒呈圆环柱状,所述胶棒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且卡接在所述内架套内;

套头,所述套头包括胶塞部和环绕设置在所述胶塞部上的环抱柱,所述胶塞部的底面沿其轴向具有适于所述外套环上端插接的凹环和与所述胶塞部同轴设置的填凹口,在所述填凹口的侧壁靠近底面处倒有圆形球头,在所述填凹口的底面设置有插接管,所述胶塞部卡设在所述外套环内;

刮刀柱,所述刮刀柱的端部具有刮刀头,所述刮刀柱螺纹连接在所述插接管内并且伸入所述螺杆内腔。

作为优选,还包括抓取片,所述抓取片包括插接在所述胶塞部内的两个插接杆和连接两个所述插接杆的上端部的联接杆,每个所述插接杆的腰部延伸有阻脱杆,所述阻脱杆位于所述胶塞部内。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杆与所述胶塞部的角部处开设有拿捏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环的上端向上一体延伸有环抱筒,所述环抱筒插接在凹环内;所述环抱筒底端面具有尖凹环,所述环抱柱与所述环抱筒贴合且其下端插入所述尖凹环内。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环的外壁的侧部设置有若干握持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内架套的内圈向上延伸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插接环;

所述胶棒的下端伸出有插接筒,所述插接筒插接在所述插接环内。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筒的横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固体胶棒,通过旋转底把手,带动内架套上旋,然后带动胶棒上升,其中,借助的是卡设凹棱内卡设导向凸棱实现导向防转的效果;

而当错误涂抹时,能够借助刮刀柱上的刮刀头,去除残留物;同时通过胶棒上升,使其头部呈现圆球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性固体胶棒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架套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套头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底把手1,螺杆2;

外套环3,环抱筒31,尖凹环32,握持缺口33;

内架套4,连接环41,插接环42;

套头5,胶塞部51,凹环511,填凹口512,圆形球头513,插接管514;

环抱柱52,抓取片53,插接杆531,联接杆532,阻脱杆533,拿捏缺口 534;

刮刀柱6。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性固体胶棒,包括:底把手1,所述底把手1向上延伸设置有螺杆2,所述螺杆2呈管状,螺杆2与底把手1同轴设置,其中;

外套环3,所述外套环3套设在所述螺杆2上并且底端与所述底把手1转动连接;所述外套环3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导向凸棱;该多个导向凸棱的长度方向与螺杆2的轴向同轴且竖直向上。

内架套4,所述内架套4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2上,所述内架套4的外圈周向开设有卡设凹棱,所述导向凸棱卡设在所述卡设凹棱内;当通过旋转底把手1 带动螺杆2旋转时,因为导向凸棱和卡设凹棱的相互配合,使内架套4相对于底把手1向上运动。

胶棒,所述胶棒呈圆环柱状,所述胶棒套设在所述螺杆2上并且卡接在所述内架套4内;其中,胶棒的端部呈圆头状,便于涂覆胶泥。

套头5,所述套头5包括胶塞部51和环绕设置在所述胶塞部51上的环抱柱 52,其中,胶塞部51是用来封堵外套环3而设置的,在其起到挤压封堵的同时,能够防止水分的流失,从而避免胶棒的干裂,而环抱柱52则是与外套环3贴合实现固定效果而设置。所述胶塞部51的底面沿其轴向具有适于所述外套环3上端插接的凹环511,该凹环511的外壁为环抱柱52的内壁,内壁为胶塞部51的外壁。

与所述胶塞部51同轴设置的填凹口512,在所述填凹口512的侧壁靠近底面处倒有圆形球头513,圆形球头513的设置,在胶棒上升的过程中,其头部在所述填凹口512的底面设置有插接管514,插接管514的内壁具有螺纹线槽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胶塞部51卡设在所述外套环3;

刮刀柱6,所述刮刀柱6的端部具有刮刀头,所述刮刀柱6螺纹连接在所述插接管514内并且伸入所述螺杆2内腔,刮刀头的存在,当在涂覆胶水的时候,倘若错误涂覆,便需要进行清理工作,而此时,便可以借助刮刀头,来进行对于错误涂覆的地方的除料。

在本实施例中,此种弹性固体胶棒还包括抓取片53,所述抓取片53包括插接在所述胶塞部51内的两个插接杆531和连接两个所述插接杆531的上端部的联接杆532,每个所述插接杆531的腰部延伸有阻脱杆533,所述阻脱杆533位于所述胶塞部51内,抓取片53的存在,当需要取下胶塞部51时,可以首先按压联接杆532,然后拿捏抓取片53,并向中部挤压,此时胶塞部51的侧壁与外套环3的内壁脱离,然后,通过提拉联接杆532,胶塞部51与外套环3之间脱离,完成开启的效果。

当将胶塞部51塞入外套杆以后,人们无需使用的时候,抓取片53可以作为挂钩使用,将其挂设在挂钩部,也便于归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杆531与所述胶塞部51的角部处开设有拿捏缺口 534,而拿捏缺口534的设置,便于人们握持拿捏抓取片53,也即,增强握持拿捏的强度,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拿捏缺口53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环3的上端向上一体延伸有环抱筒31,所述环抱筒31插接在凹环511内;环保筒的设置,采用硬质塑料,加强插接强度并且固定效果优良。所述环抱筒31底端面具有尖凹环32,所述环抱柱52与所述环抱筒31贴合且其下端插入所述尖凹环32内。尖凹环32配合环抱柱52的下端,环抱柱52的下端呈尖端钩状,能够勾住尖凹环32,实现固定的效果。

因为为勾住固定,因此不便于摘下,而在环抱柱52的周向开设缺口,然后这种缺口便于使尖端钩脱出尖凹环32内,从而实现拆装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环3的外壁的侧部设置有若干握持缺口33。握持缺口33的设置,便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架套4的内圈向上延伸有连接环41,所述连接环41 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插接环42;所述胶棒的下端伸出有插接筒,所述插接筒插接在所述插接环42内。通过设置插接环42,便于插接筒插接在插接环42内。当胶棒在使用殆尽的时候,可以将其拔出,然后插入新的胶棒,而新的胶棒的便可以再进行使用,去除了胶棒使用完之后扔掉的情况,极大的节省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筒的横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状。此种设置,便于起到引导插接的效果,底端是个小头,插入插接环42,慢慢插入,实现定位固定的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设计图

弹性固体胶棒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2610.7

申请日:2019-01-2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05301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43M 11/06

专利分类号:B43M11/06

范畴分类:15E;

申请人:江苏兴达文具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兴达文具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周铁镇洋溪工业集中区

发明人:宋仕良

第一发明人:宋仕良

当前权利人:江苏兴达文具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印苏华

代理机构:32280

代理机构编号: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弹性固体胶棒论文和设计-宋仕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