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在颈椎损伤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CT诊断在颈椎损伤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邓信宁(广西武鸣县人民医院放射科5301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090-02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上颈椎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上颈椎损伤患者中行CR及DR平片和螺旋CT检查的结果,对比两者在上颈椎损伤中的诊断率。结果20例患者中,C1爆裂性骨折6例,其中2例合并C1、2脱位失稳;C2齿状突骨折16例,C2椎弓骨折2例;单纯C1、2椎间失稳5例,枢椎椎体骨折4例。本组CR及DR平片诊断13例,占65%;螺旋CT诊断20例,占100%。结论CT对颈椎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平片,能清晰显示其损伤的细节,并对判断失稳及椎管狭窄的程度均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上颈椎损伤螺旋CT诊断价值

枕寰枢椎是脊柱的一个特殊部位,解剖结构及功能均较复杂。寰椎由前弓、两侧的侧块及横突构成,侧块的上下关节面分别与枕骨髁和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而枢椎的齿状突又与寰椎的前弓构成寰齿关节,各骨之间通过多个韧带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三维复合结构。寰椎与枢椎之间无椎间盘,寰枢关节呈轴承状,枢椎齿状突前缘紧贴寰椎前弓后缘,齿状突后方紧贴横韧带。寰椎以齿状突为轴心可以随意旋转。而前后弓及齿状突基底部均较薄弱,易受外力影响而发生骨折。各种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上颈椎(通常指寰枢椎)损伤,如未能得到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则有可能损伤邻近的延髓与颈髓而带来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上颈椎损伤患者的处理和预后有赖于正确及时的判断损伤的类型和确切平面。迅速果断地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诊断、治疗是极其重要的。螺旋CT强大的后处理系统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正确而客观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上颈椎损伤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5~65岁,平均42.3岁。致伤原因:车祸12例,高处坠落6例,砸伤等2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及活动障碍,高位截瘫3例,不全瘫6例。全部病例均有X线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片及螺旋CT片。

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先摄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CR或DR平片。CT扫描采用GE双排螺旋HISPEEDDURL型机,病人仰卧位,扫描角度尽量与寰枢关节面平行,从寰枕关节水平扫描至第3颈椎椎体上缘。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mA、层厚2mm、螺距0.75。全部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层厚1.0mm),全部图像利用螺旋CT后处理工作站软件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密度投影(MIR)、表面遮盖法成像(SSD)、旋转及切割技术后期处理。

2结果

20例患者中,C1爆裂性骨折6例,其中2例合并C1、2脱位失稳;C2齿状突骨折16例,C2椎弓骨折2例;单纯C1、2椎间失稳5例,枢椎椎体骨折4例。本组螺旋CT诊断20例,占100%;CR及DR平片诊断13例,占65%。其中7例未能作出诊断,3例将寰枢椎骨折误诊为关节脱位。C2齿状突骨折平片漏诊2例;单纯C1、2椎间失稳漏诊2例。

3讨论

3.1寰枢椎部解剖寰枢椎部不同于其它颈椎的解剖学特征是:寰椎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环状,两侧的上关节突与枕骨髁关节面形成寰枕关节。寰椎在颈椎中活动度最大,也是最不稳定最不稳定的部分,寰枢椎的稳定性由齿状突和其后方的横韧带及翼状韧带来维持。寰椎以齿状突为中轴旋转,而齿状突阻止其过度伸展。寰枢关节之间轴位旋转受翼状韧带的调节和限制,而横韧带则限制寰枢关节屈曲时向前的滑动[1]。

3.2上颈椎损伤的特点寰椎的稳定性主要由齿状突前方的寰椎前弓和齿状突后方的横韧带决定,失去前弓的阻挡即发生寰椎向后脱位,失去横韧带阻挡即发生寰椎前脱位。头颈部外伤常导致寰枢椎骨折、脱位,也可因韧带损伤到这脱位等。根据损伤暴力及致伤部位,分为:寰枕关节脱位,包括前脱位后脱位;寰椎骨折,包括前弓骨折,后弓骨折,侧块压缩骨折,Jefferson骨折;枢椎骨折,包括齿状突骨折,椎弓根骨折;寰枢椎脱位,分为前脱位,后脱位,旋转脱位;寰枢椎脱位并骨折,有前脱位并齿状突骨折,后脱位并齿状突骨折[2]。

3.3CR及DR平片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颈椎X线平片是诊断颈椎损伤最常用的方法,清晰的X线平片对椎体及其附件的骨折与脱位多数可明确诊断,特别是对于颈椎序列的显示及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诊断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颈椎形状的特殊性,以及患者不能配合检查和下颌骨的重叠,所以单凭颈椎X线平片检查有时难以显示隐匿的颈椎骨折,尤其是齿状突和寰、枢椎的骨折[3],如张口位摄片检查寰枢椎关节时,因患者摆位困难往往不易做到。此外,X线检查需多次搬动病人,有可能加重病情。

3.4螺旋CT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上颈椎的解剖关系、椎管形态、骨折块移位情况以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特别对于C1爆裂性骨折、C2齿状突骨折、C1、2脱位可提供逼真立体影像信息,清晰地显示C1侧块移位的大小,C1、2间移位的程度,可将图像任意旋转,以不同角度观察或展现任意断面,观察骨折碎片移位,断端锐利及其与椎管的关系,评估颈枕间和C1、2椎间稳定性。螺旋CT不仅能显示椎弓,寰枢椎的脱位及骨折,还能显示椎管内的游离骨块[4],对伤情评估,是否手术,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风险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利用螺旋CT后处理工作站软件可以通过适当的切割,旋转角度等显示手段,能立体,直观和清晰地从任意方向对寰枢椎骨折进行显示。除显示轴位图像上的所有征象外,在了解椎体及附件骨折,骨裂,寰枢椎脱位及其方向和程度,椎管狭窄及程度,颈髓损伤方面,可提供更直接,立体的依据,可避免轴位图像上对横行骨折线,半脱位,轻微压缩型骨折等的漏诊。螺旋CT的容积扫描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能避免平片骨组织的重叠,提供寰枢椎间良好的空间关系和解剖位置[5]。可任意轴向和角度旋转,提供近似解剖结构图像,完整地显示骨折后骨结构的空间改变及骨折片的位置、数量,通过旋转和切割,能够多方位提供椎管内的立体图像。

总之,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明显优于X线,不仅能明确寰枢椎损伤的诊断,还为临床医生提供立体、准确、全面的信息,所以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检查是诊断寰枢椎损伤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郑金龙,韩萍,史河水等.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颈椎损伤病变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0(12):938.

[2]戴力扬,袁文,倪斌等.创伤性寰椎横韧带断裂[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8):751-754.

[3]肖寄余.CT对第1、2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医药导报,2006,12(3):64-65.

[4]杨明方,胡罗键.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2):95-96.

[5]张玉泉,张在其,蒋建文.单排螺旋CT对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7):514-515.

标签:;  ;  ;  

CT诊断在颈椎损伤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