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悬挂装置和空调,悬挂装置用于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安装于屋顶,其包括:支撑轨,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屋顶;活动轨,用于与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固定连接,其从支撑轨的一端滑动地插装至支撑轨上以受其支撑,再锁定于支撑轨,以约束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悬挂装置简化了吊顶式空调的拆装过程。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空调的悬挂装置,用于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安装于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轨,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屋顶;活动轨,用于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固定连接,其从所述支撑轨的一端滑动地插装至所述支撑轨上以受其支撑,再锁定于所述支撑轨,以约束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空调的悬挂装置,用于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安装于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轨,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屋顶;
活动轨,用于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固定连接,其从所述支撑轨的一端滑动地插装至所述支撑轨上以受其支撑,再锁定于所述支撑轨,以约束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悬杆,其上端用于与屋顶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支撑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杆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个所述悬杆连接于所述支撑轨的端部,且该悬杆下端具有一端板;
所述活动轨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端板平行的安装板,以便在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安装到位后,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端板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以使所述活动轨固定于所述支撑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轨包括:
水平设置的底壁;
侧壁,从所述底壁的侧边向上延伸出;以及
顶壁,从所述侧壁顶边水平延伸出,且位于所述底壁正上方;且
所述活动轨位于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之间,并受所述底壁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轨上安装有滚轮,以便在所述活动轨插装时,在所述底壁上滚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具有一弹性舌,其底部连接于所述底壁且从下至上逐渐朝所述活动轨的推入方向倾斜;
以在所述活动轨插入时,使所述滚轮克服弹力下压所述弹性舌,从而越过所述弹性舌,之后使所述弹性舌在弹力作用下恢复原位,从而挡住所述滚轮使其无法回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舌的底面安装有把手部,以便手动下拉所述弹性舌以使其解除对所述滚轮的止挡,允许所述滚轮回程,以便取出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舌与所述底壁为一体成型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轨包括:
竖直设置的侧板,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侧板;和
顶板,从所述侧板的顶边水平延伸出。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以及
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装置,两个所述悬挂装置的所述活动轨相互平行地固定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的悬挂装置和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家用空调领域除了传统的柜机和挂机之外,还兴起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吊装在屋顶上,以便于大范围送风。
现有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均是直接固定于屋顶,安装非常牢固。但是,拆装操作却十分复杂,耗时较长,人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安装于屋顶的悬挂装置,以简化吊顶式空调的拆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了该悬挂装置的空调。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悬挂装置,用于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安装于屋顶,其包括:
支撑轨,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屋顶;
活动轨,用于与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固定连接,其从支撑轨的一端滑动地插装至支撑轨上以受其支撑,再锁定于支撑轨,以约束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位置。
可选地,悬挂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悬杆,其上端用于与屋顶固定连接,下端与支撑轨固定连接。
可选地,悬杆的数量为多个,其中一个悬杆连接于支撑轨的端部,且该悬杆下端具有一端板;活动轨的一端具有与端板平行的安装板,以便在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安装到位后,使安装板与端板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以使活动轨固定于支撑轨。
可选地,支撑轨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壁;侧壁,从底壁侧边向上延伸出;以及顶壁,从侧壁顶边水平延伸出,且位于底壁正上方;且活动轨位于底壁和顶壁之间,并受底壁支撑。
可选地,活动轨上安装有滚轮,以便在活动轨插装时,在底壁上滚动。
可选地,底壁具有一弹性舌,其底部连接于底壁且从下至上逐渐朝活动轨的推入方向倾斜;以在活动轨插入时,使滚轮克服弹力下压弹性舌,从而越过弹性舌,之后使弹性舌在弹力作用下恢复原位,从而挡住滚轮使其无法回程。
可选地,弹性舌的底面安装有把手部,以便手动下拉弹性舌以使其解除对滚轮的止挡,允许滚轮回程,以便取出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可选地,弹性舌与底壁为一体成型件。
可选地,活动轨包括:竖直设置的侧板,滚轮安装于侧板;和顶板,从侧板的顶边水平延伸出。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包括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以及两个根据以上任一项的悬挂装置,两个悬挂装置的活动轨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调的悬挂装置和空调中,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能以推拉的方式安装于屋顶,非常简单方便。首次安装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时,先将支撑轨固定于屋顶,将活动轨固定于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然后,将活动轨沿着支撑轨的延伸方向插装入支撑轨(类似于推入抽屉的过程),然后再将活动轨锁定于支撑轨即可完成安装。需要拆卸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时,只需要先解除活动轨与支撑轨的锁定,然后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向外拉出(类似于拉出抽屉的过程)即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悬挂装置中,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安装完成后,将活动轨的端板与悬杆的端板螺纹连接固定,以实现悬挂装置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固定,操作非常简单。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悬挂装置中,支撑轨底壁设置的弹性舌能够对活动轨的滚轮进行止挡,避免其在安装过程中回程而使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滑落,确保了安装过程的安全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悬挂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悬挂装置中的支撑轨的另一种可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支撑轨与活动轨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层流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层流风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层流风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层流风扇的空气循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悬挂装置和空调。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悬挂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悬挂装置100的分解示意图。图2和图3示意的是图1中位于右侧的悬挂装置100。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的悬挂装置100。悬挂装置100具体用于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安装于屋顶。悬挂装置100一般性地可包括支撑轨120和活动轨130。支撑轨120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屋顶,其长度方向是沿水平面延伸的。活动轨130用于与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固定连接,活动轨130的延伸方向是平行于支撑轨120的,以便在支撑轨120上滑动。
图1至图3标示了前后方向以便于描述,而非限定。在安装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时,使活动轨130从支撑轨120的前端向后滑动地插装至支撑轨120上(类似于推入抽屉的过程),以受支撑轨120的支撑。之后,再将活动轨130锁定于支撑轨120(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锁定),以约束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的位置使其无法前后移动。当需要拆卸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时,只需要先解除活动轨130与支撑轨120的锁定,然后将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向前拉出(类似于拉出抽屉的过程)即可。可见,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悬挂装置100,安装和拆卸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均非常方便。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高度位置有一定要求的,通常需使其顶部大致与房间的天花板(或其他吊顶结构)平齐。而天花板并没有足够承重能力以承担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的重力,用于承担重力的是天花板上方的屋顶的原始的坚硬顶壁。
因此,可使悬挂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悬杆110。悬杆110处于天花板内侧,沿上下方向延伸。悬杆110的顶端与屋顶坚硬顶壁固定连接。如图3,悬杆110顶部开设有两个孔113,用于与屋顶的坚硬顶壁采用螺钉连接。悬杆110的下端开设的孔114用于与支撑轨120通过螺钉连接。悬杆110的设置能使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的高度恰好能处于所需高度。
悬杆110的数量可为多个,如3个。多个悬杆110分别连接支撑轨120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以对其提供稳固地支撑。其中一个悬杆110连接于支撑轨120的端部(图中示意的前端),且该悬杆110下端具有一端板112。活动轨130的一端(图中示意的前端)具有与端板112平行的安装板135。安装板135和端板112上均开有相应的孔。在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推入到位后,使安装板135位于与端板112前端,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方式锁定,以使活动轨130锁定于支撑轨120,以实现对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的约束。
支撑轨120的一种可选结构如图3所示。支撑轨120包括底壁122、侧壁123、顶壁121以及端壁124。底壁122是水平设置的,即其上表面是水平面,以便平稳地支撑活动轨130。侧壁123从底壁122侧边向上延伸出。如图3,因该悬挂装置100设置在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的右侧,因此使其侧壁123是从底壁122的远离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的右侧边向上延伸出。顶壁121从侧壁123顶边出且使其位于底壁122的正上方。端壁124位于后端且连接于顶壁121、底壁122和侧壁123。活动轨130位于底壁122和顶壁121之间,并受底壁122支撑。在安装过程中,若活动轨130上下倾斜,顶壁121也有阻挡活动轨130的作用。端壁124具有对活动轨130止挡的作用。
如图3所示,因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的重量较大,活动轨130上可安装滚轮136。在活动轨130插装时,使滚轮136在底壁122上滚动,形成滚动摩擦,以使推拉过程更加省力。
活动轨130的一种可选结构如图3所示。活动轨130包括侧板132和顶板131。侧板132沿竖直方设置,以便使滚轮136安装其上。顶板131从侧板132的顶边朝接近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的方向水平延伸出,其用于与支撑轨120的顶壁121间隔设置。当活动轨130上下倾斜时,顶板131与顶壁121接触。安装板135安装于侧板132端部(图示为前端)。
图4是悬挂装置100中的支撑轨120的另一种可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支撑轨120与活动轨130配合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可使支撑轨120的底壁122具有一弹性舌126。弹性舌126的底部连接于底壁122,且从下至上逐渐朝活动轨130的推入方向倾斜(即逐渐朝后倾斜)。在活动轨130插入时,使滚轮136克服弹性舌126的弹力下压弹性舌126,从而越过弹性舌126。之后使弹性舌126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原位(即恢复至图4所示的状态),从而挡住滚轮136使其无法回程(回程即向前移动)(即图5的状态)。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重量较重,设置弹性舌126对滚轮136进行止挡能够约束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的位置,使其无法滑落(滑落现象最可能发生在用户推入室内机后,但还未来得及锁定活动轨130时),确保了安装过程的安全性。
弹性舌126与底壁122为一体成型件,以利用底壁122材料的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当然,也可外加弹簧获取弹力。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可使,弹性舌126的底面安装有把手部127。用户需要拉出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之前,可先手动下拉弹性舌126以使其解除对滚轮136的止挡,以允许滚轮136回程。把手部127的形状与螺钉头部相似,以便于操作人员利用工具将其向下拉出,卡在预设位置,以便进行其他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如图1所示,空调一般性地可包括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以及两个根据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悬挂装置100。两个悬挂装置100的活动轨130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上。两个悬挂装置100相对于一平面对称设置。按图1标示的方向,对称面为前后方向延伸的竖直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200包括用于向室内送风的风扇。风扇可为层流风扇,以降低传统风扇对叶片的使用甚至可以不增加叶片即可满足风量的要求,送风过程噪声小、风量高,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层流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层流风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层流风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层流风扇一般性地可以包括多个环形盘片10和电机。其中,多个环形盘片10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固定连接、轴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共线。电机用于驱动多个环形盘片10旋转,以使靠近多个环形盘片10表面的空气边界层因粘性效应被多个环形盘片10带动由内向外旋转移动形成层流风。空气边界层是靠近各盘片表面的很薄的空气层。层流风扇的送风过程噪声小、风量高,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可使相邻两个环形盘片10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随着相邻两个环形盘片10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会有效提升层流风扇的风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环形盘片10之间的间距变化量相同,也就是说,相邻两个环形盘片10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增大的数值相同。例如,8个环形盘片10中相邻两个环形盘片10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可以依次设置为:13.75mm、14.75mm、15.75mm、16.75mm、17.75mm、18.75mm、19.75mm,相邻两个环形盘片10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依次增大1m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相邻两个环形盘片10之间的间距变化量的具体数值仅为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层流风扇还可以包括单个圆形盘片30和连接杆40。其中,圆形盘片30可以间隔地平行设置于多个环形盘片10的上方,电机固定在圆形盘片30上方固定于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连接杆40可以贯穿圆形盘片30和多个环形盘片10,以将多个环形盘片10连接至圆形盘片30。电机还配置成直接驱动圆形盘片30旋转,进而由圆形盘片30带动多个环形盘片10旋转。也就是说,上文中提到的电机配置成驱动多个环形盘片10旋转是依赖于电机先带动圆形盘片30旋转,再由圆形盘片30带动多个环形盘片10旋转。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圆形盘片30的半径和多个环形盘片10的外径相同,可以均设置为170mm至180mm,从而对层流风扇横向的占用体积进行约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40为多根,且均匀间隔地贯穿于圆形盘片30和多个环形盘片10的边缘。多根连接杆40均匀间隔地贯穿于圆形盘片30和多个环形盘片10的边缘,可以保证圆形盘片30和多个环形盘片10的连接关系稳固,进而保证在电机驱动圆形盘片30旋转时,圆形盘片30可以稳定地带动多个环形盘片10旋转,提高层流风扇的工作可靠性。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层流风扇的空气循环示意图。
如图6、图8和图9所示,多个环形盘片10的中心共同形成有进风通道11,以使层流风扇外部的空气进入。多个环形盘片10彼此之间的间隙形成有多个出风口12,以供层流风吹出。空气边界层由内向外旋转移动形成层流风的过程是离心运动,因而离开出风口12时的速度要大于进入进风通道11时的速度。本实施例的多个环形盘片10中每两个相邻的环形盘片10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多个环形盘片10以不同的间距彼此间隔地平行设置。多个环形盘片10彼此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多个出风口12可以使得层流风扇实现360°均匀送风,避免用户因空调器直吹送风而产生的多种不适症状,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上文中描述的相邻两个环形盘片10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实际上是指沿着气流在进风通道11中流动的方向,相邻两个环形盘片10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多个环形盘片10可以均为平面盘片,并且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圆形盘片30的下表面具有倒圆锥的凸起31,以引导进入层流风扇的空气流动并协助形成层流风。圆形盘片30的上表面可以为平面,且圆形盘片30的主要作用在于固定承接电机,并与多个环形盘片10通过连接杆40实现连接,以在电机驱动圆形盘片30旋转时带动多个环形盘片10旋转。而圆形盘片30下表面的倒圆锥的凸起31可以有效引导通过进风通道进入层流风扇的空气进入各环形盘片之间的间隙,进而提高形成层流风的效率。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9747.9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744702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F24F13/32
专利分类号:F24F13/32;F24F1/0047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发明人:尹晓英;王永涛;李英舒;戴现伟;王晓刚
第一发明人:尹晓英
当前权利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代理人:薛峰;张玉涛
代理机构:1139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