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旅游地理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理,旅游,课程,中国旅游,素养,教学设计,信阳。
旅游地理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黄利[1](2019)在《基于新媒体手段下世界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世界旅游地理课程为核心,本文以学生成立学习团队方法、自主学习指导方法、问题探究学习方法等进行相关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稳定性和灵活性相融合、开放性和活动限制性相结合等为原则。以分小组的形式就课程章节或一个国家进行一次导游与游客、旅游社之间沟通,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融入该课程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分配到具体任务,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一定的沟通技巧。(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11期)
徐月香[2](2019)在《基于移动交互式教学手段下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以《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手提供丰富生动的旅游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考察、市场调研、线路设计等导游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程设计思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信息化教学等方面进行探索,并选取其中一个教学单位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案例,提高《中国旅游地理》系列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万丹[3](2019)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学案导学法的运用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石,因此学好该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提出学案导学法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对学案导学法的优势、原则及具体运用情况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30期)
吴小勇,李文,李冰洁[4](2019)在《浅谈中学生旅游素养培养中的防灾教育——以校本课程“旅游与地理”开发与实施中的自然灾害防范教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国家发布了《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成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学生日常的旅行还是研学旅行都要坚持安全第一,努力让学生提高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而学科性质与学科知识决定了地理课程成为灾害教育的主渠道,地理教师理所应当担负起灾害教育的责任,要给学生开展旅行中有用的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有效提高学生防灾避灾的知识与能力,教给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6期)
孟勇[5](2019)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策略——以《信阳旅游地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尝试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线,以乡土地理素材为载体,以活动为引导,初步探索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5期)
吴小勇,闫慧敏,李冰洁[6](2019)在《培育旅游素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建设——以“旅游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旅游地理"选修课程的不足及新课标下"旅游地理"课程面临的问题,要求地理教师通过开发更加合理的、符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来实施对学生旅游素养提升的教育责任。文章通过旅游与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践,通过信息化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力求达到让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技能和观点去解决旅游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旅游素养,让他们能够在现在和将来旅行时将所学的校本课程知识迁移到所见所闻中,丰富旅行体验,让旅行更文明、更安全、更有收获。(本文来源于《地理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田雪艳[7](2019)在《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5期)
张振道[8](2019)在《新时代高职旅游地理课程综合考评改革探讨——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新时代高职旅游地理课程综合考评改革,从当前传统旅游地理课程考评无法全面检测评价学生、无法全面反馈课程教学和无法全面诊断专业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新时代高职旅游地理课程综合考评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完善考评目标、升级考评原则、构建考评内容新体系、细化考评标准等变革思路,从情感考评、过程考评、结果考评和应用考评四个方面重新架构考评体系,并从创新课外实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落地措施,以使该课程考评更科学有效。(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杨东平[9](2019)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近些年来不断地深化课程改革,并已初见成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之下,各大院校也积极地进行改革。中国旅游地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更是积极的响应国家的课程改革,在教学当中将旅游地理的知识与地图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多种实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11期)
黄乐河[10](2019)在《旅游地理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国旅游地理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依据和立足点,通过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方向的深入分析和解读促进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主动的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其他学科相比,旅游地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此,学校需要综合考虑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在不断结合目前培养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2期)
旅游地理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手提供丰富生动的旅游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考察、市场调研、线路设计等导游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程设计思路、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信息化教学等方面进行探索,并选取其中一个教学单位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案例,提高《中国旅游地理》系列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旅游地理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黄利.基于新媒体手段下世界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2].徐月香.基于移动交互式教学手段下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以《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
[3].万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学案导学法的运用与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
[4].吴小勇,李文,李冰洁.浅谈中学生旅游素养培养中的防灾教育——以校本课程“旅游与地理”开发与实施中的自然灾害防范教育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
[5].孟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策略——以《信阳旅游地理》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
[6].吴小勇,闫慧敏,李冰洁.培育旅游素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建设——以“旅游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为例[J].地理教育.2019
[7].田雪艳.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设计探讨[J].当代旅游.2019
[8].张振道.新时代高职旅游地理课程综合考评改革探讨——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9
[9].杨东平.新课程理念下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
[10].黄乐河.旅游地理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当代旅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