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第三中学233300
初中语文课是兼顾文学和艺术的课堂。我们必须要把文学和艺术融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把高效呈现出来。说到这里,我们就得来说说一堂语文课的开场——导入。
一、导入的艺术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头,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个头开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一堂语文课质量的高低。因此,导入的设计讲究艺术性,可以是直接导入,也可以是间接导入。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设置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记得去年听课,一位老师上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这课。他先在屏幕上出示了一连串的年份,接着抛出了历史老师的常问的问题“你们来说说,这些年份中分别发生了哪些国家大事?”教室里所有学生被问得不知所措,没有一个回答。在僵局继续了几分钟后,他不得不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最后非常吃力地用完60分钟上这节县级公开课,教学目标也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也是撕拉硬拽拖着学生前行。
显然,他的设置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初一学生当时所学的历史知识连清朝的内容还没有学到。由于没有了解学生的学情,他的导入设置,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后面的思考和学习。
何苦呢!我们为何不能简单地导入呢?
我观看过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一节《散步》课堂实录。他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和学生相互问好后,直奔主题: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金色的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学生们立刻沉醉在美好的春色中,自然地产生了对文章的兴趣,带着渴望打开了课本,进行下面的学习。之后的教学任务展开得顺畅极了。
二、导入的形式
各式各样的导入设计都是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可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做得自然一点、得体一点,不要刻意雕琢,也不要过分渲染,并且力求在很短的时间里,优美、从容、有情有趣地导入课文呢?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为语文课的导入有以下常见的几种形式:
1.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性认知课文。使用多媒体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比如《飞红滴翠记黄山》、《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等。
在讲授《出师表》时就可以先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隆中对》中相关内容。
2.音乐导入。
音乐导入可以感染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因而,在导入环节,播放一首歌曲或是一段音乐,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内容的展开做准备。如《台阶》一文可以先听歌曲《父亲》导入、《蒹葭》一文可以先听听《在水一方》。学生们听着音乐,在愉快的心情中进入到下面的学习,无疑是件幸福的事。
3.谈话导入。
我曾经上过《小石潭记》这篇课文,导入环节的教学实录如下:
(展示课件)
师: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师:第一句当中可以加一个字,加一个什么字呢?
生:游
第二句后面加一个什么字呢?
生1:景
生2:事
生3:情
师:其实还可以加个“游”字,“游记”也叫“记游”。今天,我们就跟随柳宗元一起游小石潭。
……
这节课的导入约两分钟,然而这种师生谈话的形式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4.故事导入。
我们要选取寓意比较深刻、吸引力强的故事。如《晏子使楚》一文,我们就可以先请学生来讲一讲晏子的故事,紧接着联系文本,自然衔接学习内容。当然故事导入肯定要和课文有一定的联系。
5.课题导入。
课题导入,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眉眼,多读几遍课题可以让学生找到阅读的方向和重点。
我上过一篇自读课文《始终眷恋着祖国》的优质课。我和学生相互问好后,就请学生们读课题,接着又指导学生齐读课题。在几遍读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似乎明白了文章要学习什么,抓住了关键字“眷恋”。接下来,课堂教学内容就自然地展开了。
导入形式还有很多,但不管怎样导入,我们都要注重导入的艺术和形式,必须遵循因课而异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巧妙的、自然的、得体的、有效的导入方式,以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