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改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私塾改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私塾改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私塾,清末,东北地区,民初,光绪,塾师,教育部。

私塾改良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熊贤君[1](2019)在《民国后期私塾改良与归宿》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后期国民政府为解决义务教育场所、师资和经费等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对遍及全国各地尤其是穷乡僻壤的私塾进行改良。各地成立私塾改良领导机构,对私塾塾舍场地设备条件、课程与教学模式提出改良要求,并派出私塾辅导人员对私塾教育教学提供辅导和督察,专为塾师开办培训、进修和辅导班。私塾改良的归宿是改为代用小学、短期小学、普通小学、简易小学、保国民学校及改良私塾、私立小学。但由于文化和战争的影响,私塾改良的目标并未如愿达成。(本文来源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谢东良[2](2018)在《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研究(1901-1931)》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剧烈的划时代变革,社会转型加速进行。在教育领域,西方新式小学的传入使本土的初等教育机构——私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可是,新式小学教育在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了“钱”和“人”等难题的制约与束缚。为解决现实所需,政府将目光转向了私塾教育,私塾改良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环应运而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东北地区也缓缓开启了私塾改良的进程。从1901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东北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各类改良私塾的条例和法令法规,对私塾进行了内容广泛的趋新改造。包括改善管理体制,设置管理机构;调查私塾并评定等级;选拔、培养“新型塾师”;改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及转化私塾为新式小学等等。这些政策相互交叉,交错进行。经过叁十年的努力,东北地区的私塾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旧式私塾的数量不断减少;经过培训的“新型塾师”的能力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改良私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有所改变,等等。而且,在漫长曲折的改良进程中,其形成了新式小学与旧式私塾共存于初等教育领域;私塾改良政策反复变化且各地区存在差异;自主性与滞后性相结合等非常鲜明的特点。然而,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私塾改良并未实现预期的目标,私塾改良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改良活动还存在许多局限。当然,私塾生命力顽强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导致私塾改良存在局限的其它因素也不可忽视。首先,近代的政治动荡与经济窘迫必然会对文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教育行政体制不够完善,改革机构用人不当、监督不力致使私塾改良的效果大打折扣;再次,塾师群体为了自保奋力抵制私塾改良,给改良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后,私塾改良的范本——新式小学还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私塾改良。(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寇晓菲[3](2018)在《从清末民初私塾改良看平民教育的普及——以宁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近代私塾的研究更是教育史和近代史的热点。近代私塾的研究有对其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的详细探究,还有不少对于其与近代新学之间的问题研究和其自身的改良问题探讨。私塾教育自古以来,都是由民间发起的填补官方对于平民教育的空缺,在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清末民国时期,其对于平民基础教育的普及作用依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于近代私塾对平民教育的普及研究仅在对于义务教育和近代私塾的研究中有所涉及。本文着眼于近代宁波私塾教育状况,研究其对于平民的教育普及意义。(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05期)

谢东良[4](2017)在《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的局限性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资本主义列强叩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发生了转型。西学的传入使本土的初等教育机构——私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解决现实所需,私塾改良作为"新政"的一环应运而生。在东北,地方政府依据中央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对私塾进行了内容广泛的趋新改造。但在时代条件限制下,其改良并未实现政府发展新学、普及教育、富国强家的最终目标。(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李良玉[5](2016)在《民初安徽私塾改良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初年,安徽在大力推广新式教育的同时,对传统私塾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应当说这一时期的安徽私塾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动安徽初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私塾影响力强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人们对新式教育的不信任等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私塾改良的效果。(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杨光辉[6](2016)在《20世纪30年代私塾改良及其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私塾改良的主要目的是祛除"科举时代教育"的旧形式(陈东原:《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7页),在私塾管理、私塾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良。20世纪前半叶,私塾改良活动因受政府更迭影响,时断时续,总体来看,可分1905~1911、1915~1920、1930~1937年叁个主要时段。在这叁个时段里,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加强了对私塾的管理,如浙江在行政管辖、私塾设置条件、塾师培训等方面进行改进(寿价藩:《私塾指导》,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本文来源于《史学月刊》期刊2016年07期)

朱艳林,马小彬[7](2015)在《“重精神轻形式”:清末四川私塾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新旧"教育递嬗于无形,并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清末四川本着"因陋就简""重精神轻形式"的理念对私塾进行改良。受清末时局、社会风气、塾师守旧、地方办学员绅办学不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清末四川私塾改良成效不大。(本文来源于《史志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毛雪莉[8](2015)在《民国时期河南私塾改良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私塾改良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点,河南当局顺应形势发展对私塾进行改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和章程。民国时期的河南私塾改良是在各方力量角逐下的新陈代谢和自我整合,弥补新式学校的不足,通过改良与新式教育接轨,对当时河南初等教育作了辅助和补充。文章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河南当局设立改良私塾的推行机构,对塾师的改造与培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研方法等举措,进而分析其对近代河南教育的双重影响。民国时期河南私塾改良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雷婷婷,张岩[9](2015)在《20世纪30年代江苏地区私塾改良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私塾改良运动愈演愈烈,在教育发达的江苏更是如此。江苏多个地区改良取得一些效果,但总体来看仍然收效甚微。改良效果不甚明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新式学校学费昂贵,私塾收费低廉灵活等。(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5年04期)

冉汇真[10](2014)在《清末私塾改良的主要影响考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末年,新式学堂的纷纷崛起,带动了整个社会领域的变革,教育领域的革新,使得私塾改良成为教育改良运动中必须关注的问题。论文以光绪年间的私塾改良为例证,论述清末文化教育领域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35期)

私塾改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剧烈的划时代变革,社会转型加速进行。在教育领域,西方新式小学的传入使本土的初等教育机构——私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可是,新式小学教育在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了“钱”和“人”等难题的制约与束缚。为解决现实所需,政府将目光转向了私塾教育,私塾改良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环应运而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东北地区也缓缓开启了私塾改良的进程。从1901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东北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各类改良私塾的条例和法令法规,对私塾进行了内容广泛的趋新改造。包括改善管理体制,设置管理机构;调查私塾并评定等级;选拔、培养“新型塾师”;改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及转化私塾为新式小学等等。这些政策相互交叉,交错进行。经过叁十年的努力,东北地区的私塾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旧式私塾的数量不断减少;经过培训的“新型塾师”的能力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改良私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有所改变,等等。而且,在漫长曲折的改良进程中,其形成了新式小学与旧式私塾共存于初等教育领域;私塾改良政策反复变化且各地区存在差异;自主性与滞后性相结合等非常鲜明的特点。然而,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私塾改良并未实现预期的目标,私塾改良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改良活动还存在许多局限。当然,私塾生命力顽强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导致私塾改良存在局限的其它因素也不可忽视。首先,近代的政治动荡与经济窘迫必然会对文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教育行政体制不够完善,改革机构用人不当、监督不力致使私塾改良的效果大打折扣;再次,塾师群体为了自保奋力抵制私塾改良,给改良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后,私塾改良的范本——新式小学还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私塾改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私塾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1].熊贤君.民国后期私塾改良与归宿[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谢东良.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研究(1901-1931)[D].吉林师范大学.2018

[3].寇晓菲.从清末民初私塾改良看平民教育的普及——以宁波为例[J].名作欣赏.2018

[4].谢东良.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的局限性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

[5].李良玉.民初安徽私塾改良刍议[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杨光辉.20世纪30年代私塾改良及其成效[J].史学月刊.2016

[7].朱艳林,马小彬.“重精神轻形式”:清末四川私塾改良[J].史志学刊.2015

[8].毛雪莉.民国时期河南私塾改良及其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9].雷婷婷,张岩.20世纪30年代江苏地区私塾改良之研究[J].兰台世界.2015

[10].冉汇真.清末私塾改良的主要影响考究[J].兰台世界.2014

标签:;  ;  ;  ;  ;  ;  ;  

私塾改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