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稳定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侧凸,非融合,腰椎,动态稳定系统
动态稳定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骏[1](2019)在《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减压及非融合动态稳定术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减压与非融合稳定系统运用在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DL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减压及Dynesys系统非融合稳定手术治疗的48例椎管狭窄伴DL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女31例,年龄54~78(64.3±5.7)岁。通过影像学观察术后腰椎前凸、侧凸角度及活动范围(ROM),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背部和腿部的疼痛情况,采用韩国版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定临床功能。结果:48例患者施行了68个节段的减压与非融合稳定手术,均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时间24~74(31.4±10.4)个月。手术时间100~220(183.1±31.8) min,术中出血量100~500(222.0±115.3) ml,住院天数4~9(6.5±1.9) d。术后腰椎侧凸角明显改善(P<0.05),腰椎前凸和活动范围未受影响。末次随访背部和腿部疼痛的VAS评分分别为3.5±2.4和4.2±4.3,ODI为(36.5±5.8)%,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椎管狭窄伴轻至中度脊柱侧凸(<30°)的老年患者,先后施行减压术与非融合稳定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9年10期)
邓勇,向静[2](2018)在《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修复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属于新的非融合技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方法,主要包括棘突间固定系统和经椎弓根固定的动态后路装置,其中Wallis系统和Dynesys系统是两种不同部位固定系统的代表,关于这两种系统在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治疗中的疗效比较鲜有报道。目的:比较Wallis系统棘突间固定、Dynesys系统经椎弓根固定及融合术修复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患者79例,按固定方式分为3组:融合组30例接受充分减压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Wallis组25例接受充分减压联合棘突间Wallis固定;Dynesys组24例接受充分减压联合Dynesys系统经椎弓根固定。所有患者术后3年随访资料完整。结果与结论:(1)3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融合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2)Wallis组和Dynesys组间脊髓功能评分、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影像学测量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融合组术后3年脊髓功能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Wallis组和Dynesys组术后1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融合组均明显降低(P<0.01),3组术后手术节段活动范围明显降低(P<0.01),Wallis组和Dynesys组较融合组的手术上下位相邻节段活动范围明显升高,3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3)3组临床疗效评价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Wallis和Dynesys系统)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能有效缓解下腰痛和维持腰椎功能与活动度,近期疗效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15期)
曹媛[3](2018)在《河北南网全过程电压动态稳定防控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SVG对于电力系统动态无功发生、无功补偿、电压支撑和改善系统电压稳定的作用。对河北南网N-2故障下电压跌落较严重的区域,提出增加SVG配置方案。经电网电压稳定计算证明,在末端站和枢纽站低压侧配置合适容量的SVG,电压跌落区域电压水平和恢复速率均得到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张扬璞,海涌,杨晋才,周立金,陈小龙[4](2018)在《Coflex椎板间动态稳定术并发症与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与分析Coflex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5年于我院接受单节段减压后Coflex椎板间动态稳定装置植入患者,收集相关人口统计资料、临床相关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再手术情况。运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对所有纳入患者的各类临床与影像学参数的进行性统计学分析,确定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64例,其中男72例,女92例,平均年龄(57.70±12.29)岁,平均随访时间(31.11±20.44)个月。患者入院诊断腰椎管狭窄症90例(54.9%),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41.5%),腰椎滑脱6例(3.7%)。手术节段包括L4~5节段148例(90.2%),L3~4节段5例(3%),L2~3节段1例(0.6%),L5~S1节段10例(6.1%)。术中平均手术时间(124.02±24.12)min,平均出血量(178.48±111.85)ml。26例(15.9%,26/164)发生28例次并发症,并发症原因包括2例次(7.1%)手术一般并发症,6例次(14.3%)内固定直接并发症,19例次(67.9%)内固定间接并发症,1例次(3.6%)其它并发症。最终10例(6.1%,10/164)接受再手术。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oflex节段终板Modic改变,Coflex节段间盘压迫椎管占比均为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flex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9%,再手术率为6.1%,安全性良好。主要并发症原因为原手术节段与邻近节段退变。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BMI、手术节段椎间盘压迫椎管占比、手术节段终板Modic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王东杰[5](2018)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些年来,随着脊柱外科的飞速发展,非融合技术逐渐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变,该手术方法保留了脊柱节段的运动功能,极大的避免了脊柱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应力改变,因此延缓了邻近节段关节的退行性变。Wallis系统是后路非融合技术的其中一种,是符合脊柱生理特点的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它对腰椎生理结构破坏小,保留了责任节段的运动功能,且对邻近节段影响小,临床疗效较好。目的探讨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9例。收集患者术前、术后4年中期随访及末次随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腰痛及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X线分析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侧位、过伸过屈位上的Cobb角及屈伸活动度(ROM);腰椎MRI检测椎间盘高度、Pfirrmann’s椎间盘退变分级。统计椎间盘再突出、内固定失败等相关远期并发症。结果(1)51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3~9.3年,平均8.1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4年中期随访时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与中期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术前比较,术后4年和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过伸位)Cobb角明显减小(P<0.05),而头端邻近节段(过伸位)、尾端邻近节段(过伸位)的Cobb角明显增加(P<0.05)。与术后4年比较,末次随访时头端邻近节段(过伸位)、尾端邻近节段(过伸位)的Cobb角明显增加(P<0.05)。(3)与术前相比,术后4年和末次随访时患者手术节段的ROM度数明显降低(P<0.05),头端邻近节段和尾端邻近节段ROM明显增加(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4年和末次随访时患者手术节段的椎间盘高度明显增加(P<0.05)。(4)1例患者术后7年椎间盘突出复发;其余病例均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等远期并发症。结论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符合腰椎“动态稳定”理念,具有潜在的椎间盘保护作用,对邻近节段干扰影响小,中远期疗效较好。我们认为严格的手术适应征和谨慎的手术操作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远期疗效。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未设立对照组等,椎间盘的水化—自我修复作用及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加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期刊2018-02-01)
曹生顺,张文朝,范新桥,孟杰,李少岩[6](2017)在《电网大扰动动态稳定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由于受到动态过程中非线性因素和事故后潮流重新分配两方面因素影响,电网自身阻尼特性会发生改变。首先研究事故后方式和非线性因素对电网受到大扰动后动态稳定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对非线性因素与事故后方式共同作用下的大扰动动态稳定进行分析,得出大扰动下若自动调节控制装置的非线性环节对电网阻尼特性影响较小,则电网大扰动动态稳定性主要由事故后方式下电网自身阻尼特性决定的结论。最后,利用某电网实际运行方式的仿真分析对结论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电网与清洁能源》期刊2017年08期)
赵卓立,杨苹,许志荣,王月武[7](2017)在《多源多变换微电网系统建模与动态稳定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电网内部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口型分布式电源广泛存在.电力电子接口微源具备与传统电力系统电源拓扑结构、控制方法和动态特性的差异性,控制方法的多样性、电力电子接口微源高渗透率将给低惯量微电网的协调控制和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的挑战.多类型微源、多类型负荷在微电网内混合共存,可能引发源源耦合交互、负荷间交互以及源荷交互,不同特性的设备间相互作用将重新塑造区别与传统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并诱发稳定性问题.本文首先归纳总结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下多源多变换微电网典型运行特性和存在的稳定性问题,详细阐述了含风光柴储多源多变换接口的微电网模块化动态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用于微电网动态稳定分析的特征值分析方法和基本步骤.以珠海东澳岛多源多变换智能微电网为对象,基于提出的动态建模方法和动态稳定分析方法,给出建模与分析讨论结果.论文对多源多变换微电网系统动态稳定分析方法的论述可为微电网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提供建模和分析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7年08期)
阳丽[8](2017)在《来宾东部电网的动态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稳定问题是影响系统安全和制约系统送电的一个重要方面,线路检修、水电开机、PSS投入和送电潮流对相应振荡模式的阻尼比影响较大。来宾东部电网存在小水电机组,在检修方式下,该小水电机组需要以远距离弱联系的方式与大网并网,为提高该片区的供电能力和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对该区域进行了动态稳定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降低发电机组出力是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红水河》期刊2017年02期)
赵赫,俞兴,唐向盛,贺丰,杨永栋[9](2017)在《Wallis与Coflex两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修复腰椎退行性疾病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Wallis与Coflex两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比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孰优孰劣一直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Wallis与Coflex两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修复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16-08-01以前Pub 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关于Wallis与Coflex两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比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文献,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MINORS量表评价,数据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6篇文献,均为非随机对照试验;(2)结局指标中日本骨科学会评分、Oswestry残障指数、目测类比评分、Prolo腰椎功能评分、手术节段前凸角、手术节段活动度2种术式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Wallis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低于Conflex组(P<0.05);(3)结果提示,Wallis与Coflex在早中期随访当中两者临床有效性无明显差异,但在临床安全性方面Wallis较Coflex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7年11期)
梁艳红[10](2017)在《链式耦合电网动态稳定特性的分析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网互联规模的扩大,由系统间弱互联造成的动态稳定问题不断突出,尤其链式结构送端电网,断面间存在未知的耦合关系,使相关稳定问题研究较为复杂。目前涉及多断面相互作用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而少有对耦合机理的充分研究,因此,本文对多断面接力送电的链式电网动态稳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动态稳定下断面相对敏感度与耦合度的计算方法,为链式电网动态稳定分析与控制提供依据。首先介绍了链式电网的稳定问题,从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叁方面,对系统动态稳定性能和涉及多断面相互影响下的链式电网稳定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阐明发电机阻尼、系统阻尼与动态稳定性的关系。介绍动态稳定问题的常见分析方法后,建立了简单链式系统模型,对系统动态稳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时域仿真计算与Prony分析,归纳总结了各因素对系统阻尼的影响规律,为后续章节打下基础。其次,分析了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与送受机组相对角度的关系,将联络断面两侧系统相对角度作为系统动态稳定性能的表征量。然后推导了多断面耦合下链式电网断面潮流与两侧机群等值功角差的关系,并基于特征值灵敏度分析思想,根据断面潮流摄动下送受端系统相对角度的变化大小,分析不同断面对系统动态性能影响程度的差异性,由此定义并提出了断面动态稳定相对敏感度与断面间耦合度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所提模型与方法分别对简单系统模型与实际链式电网进行动态稳定研究。简单系统中,在不同工况下进行理论计算与仿真验证,表明了该方法能够根据链式系统参数与初始运行信息,计算出动态稳定下的断面敏感度与断面间耦合程度。蒙西链式电网中,先对具有复杂拓扑结构的电网等值分析,基于多断面链式等值系统的相关参数与初始运行信息,计算了断面动态稳定敏感度与断面间耦合度,然后利用实际数据仿真验证了方法有效性与可行性。根据计算结果,从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两方面采取了电网动态稳定性能改善措施;当出现负荷需求变动时,为保证系统动态稳定水平,进行了多断面间的潮流控制,表明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文末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针对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7-03-01)
动态稳定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属于新的非融合技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方法,主要包括棘突间固定系统和经椎弓根固定的动态后路装置,其中Wallis系统和Dynesys系统是两种不同部位固定系统的代表,关于这两种系统在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治疗中的疗效比较鲜有报道。目的:比较Wallis系统棘突间固定、Dynesys系统经椎弓根固定及融合术修复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患者79例,按固定方式分为3组:融合组30例接受充分减压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Wallis组25例接受充分减压联合棘突间Wallis固定;Dynesys组24例接受充分减压联合Dynesys系统经椎弓根固定。所有患者术后3年随访资料完整。结果与结论:(1)3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融合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2)Wallis组和Dynesys组间脊髓功能评分、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影像学测量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融合组术后3年脊髓功能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Wallis组和Dynesys组术后1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融合组均明显降低(P<0.01),3组术后手术节段活动范围明显降低(P<0.01),Wallis组和Dynesys组较融合组的手术上下位相邻节段活动范围明显升高,3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3)3组临床疗效评价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Wallis和Dynesys系统)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能有效缓解下腰痛和维持腰椎功能与活动度,近期疗效可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稳定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高骏.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减压及非融合动态稳定术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9
[2].邓勇,向静.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修复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3].曹媛.河北南网全过程电压动态稳定防控措施分析[J].电工技术.2018
[4].张扬璞,海涌,杨晋才,周立金,陈小龙.Coflex椎板间动态稳定术并发症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
[5].王东杰.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8
[6].曹生顺,张文朝,范新桥,孟杰,李少岩.电网大扰动动态稳定影响因素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7
[7].赵卓立,杨苹,许志荣,王月武.多源多变换微电网系统建模与动态稳定分析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7
[8].阳丽.来宾东部电网的动态稳定分析[J].红水河.2017
[9].赵赫,俞兴,唐向盛,贺丰,杨永栋.Wallis与Coflex两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修复腰椎退行性疾病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
[10].梁艳红.链式耦合电网动态稳定特性的分析与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