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包括定位器本体,定位器本体的侧端开设有卡槽,定位器本体套接在保护壳内,保护壳上开设有内腔,保护壳的两侧安装有绑带,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隔板设置有左竖腔和右竖腔,左竖腔的腔底处设置有凸卡,凸卡的头部伸入内腔中。该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通过设置的保护壳,使保护壳对定位器本体进行保护,防止定位器本体的磕碰,同时可方便的对定位器本体进行携带,通过设置在保护壳内的凸卡,使凸卡伸入定位器本体上的卡槽中时可将定位器本体固定在保护壳内,防止定位器本体的掉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包括定位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本体(1)底端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导向口(11),所述定位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均开设有卡槽(12),所述定位器本体(1)套接在保护壳(2)内,所述保护壳(2)上开设有内腔(21),所述保护壳(2)左右两侧端面的顶底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座(22),所述安装座(22)之间安装有固定柱(221),所述固定柱(221)上安装有绑带(23),位于左侧所述绑带(23)的外侧面上缝接有毛面魔术贴(231),位于右侧所述绑带(23)的内侧面上缝接有刺面魔术贴(232),所述内腔(2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隔板分隔出左竖腔(211)和右竖腔(212),所述左竖腔(211)的腔底处设置有凸卡(24),所述凸卡(24)的头部伸入所述内腔(21)中,所述右竖腔(212)的腔底处设置有与隔板铰接的翘板(27),所述翘板(27)的右端位于所述右竖腔(212)中,所述翘板(27)的左端位于所述内腔(21)中,所述右竖腔(212)中设置有滑动柱(28)。
设计方案
1.一种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包括定位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本体(1)底端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导向口(11),所述定位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均开设有卡槽(12),所述定位器本体(1)套接在保护壳(2)内,所述保护壳(2)上开设有内腔(21),所述保护壳(2)左右两侧端面的顶底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座(22),所述安装座(22)之间安装有固定柱(221),所述固定柱(221)上安装有绑带(23),位于左侧所述绑带(23)的外侧面上缝接有毛面魔术贴(231),位于右侧所述绑带(23)的内侧面上缝接有刺面魔术贴(232),所述内腔(2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隔板分隔出左竖腔(211)和右竖腔(212),所述左竖腔(211)的腔底处设置有凸卡(24),所述凸卡(24)的头部伸入所述内腔(21)中,所述右竖腔(212)的腔底处设置有与隔板铰接的翘板(27),所述翘板(27)的右端位于所述右竖腔(212)中,所述翘板(27)的左端位于所述内腔(21)中,所述右竖腔(212)中设置有滑动柱(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1)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器本体(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内腔(21)的底端紧密焊接有垫块(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竖腔(211)与所述内腔(21)通过通口(2111)相连通,所述通口(2111)开设在位于左侧隔板的底部位置处,所述凸卡(24)从所述通口(2111)中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竖腔(212)与所述内腔(21)通过侧孔(2121)相连通,所述侧孔(2121)开设在位于右侧隔板的底部位置处,所述翘板(27)从所述侧孔(2121)中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卡(24)的尾部设有挂边(241),所述挂边(241)的左端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242),所述凹槽(242)中安装有弹簧(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卡(24)的上方设置有顶塞(26),所述顶塞(26)插入所述左竖腔(211)中并与所述保护壳(2)紧密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柱(28)与所述右竖腔(21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28)的顶端设有顶凸柱(281),所述顶凸柱(281)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滑动柱(28)横截面的面积,所述右竖腔(212)的顶部位置处紧密焊接有挡块(29)。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室内的火灾、倒塌等紧急情况下,消防队是无法快速响应以及布置外部定位设备的,有时候甚至接受不到任何的外部信号源,因此需要进行室内定位,在室内环境无法使用卫星定位时,使用室内定位技术作为卫星定位的辅助定位,解决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时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消防过程中的室内救援等应急任务,现有的室内定位技术需要使用到便于消防官兵们携带的无线传感定位器,以随时向场外的指挥人员传输位置等信息,便于室内救援行动的进行,由于室内环境的复杂性,消防官兵在救援过程中携带的无线传感定位器容易因磕碰导致设备失灵甚至损坏,影响救援的指挥工作,同时消防官兵携带的无线传感定位器容易掉落,导致定位器反应的位置信息不是消防官兵的实际位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消防官兵在救援过程中携带的无线传感定位器容易因磕碰导致设备失灵甚至损坏以及消防官兵携带的无线传感定位器容易掉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包括定位器本体,所述定位器本体底端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导向口,所述定位器本体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定位器本体套接在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上开设有内腔,所述保护壳左右两侧端面的顶底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之间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安装有绑带,位于左侧所述绑带的外侧面上缝接有毛面魔术贴,位于右侧所述绑带的内侧面上缝接有刺面魔术贴,所述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隔板分隔出左竖腔和右竖腔,所述左竖腔的腔底处设置有凸卡,所述凸卡的头部伸入所述内腔中,所述右竖腔的腔底处设置有与隔板铰接的翘板,所述翘板的右端位于所述右竖腔中,所述翘板的左端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右竖腔中设置有滑动柱。
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器本体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内腔的底端紧密焊接有垫块。
优选的,所述左竖腔与所述内腔通过通口相连通,所述通口开设在位于左侧隔板的底部位置处,所述凸卡从所述通口中伸出。
优选的,所述右竖腔与所述内腔通过侧孔相连通,所述侧孔开设在位于右侧隔板的底部位置处,所述翘板从所述侧孔中穿过。
优选的,所述凸卡的尾部设有挂边,所述挂边的左端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中安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凸卡的上方设置有顶塞,所述顶塞插入所述左竖腔中并与所述保护壳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柱与所述右竖腔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的顶端设有顶凸柱,所述顶凸柱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滑动柱横截面的面积,所述右竖腔的顶部位置处紧密焊接有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通过设置的保护壳,使保护壳对定位器本体进行保护,防止定位器本体的磕碰,同时可方便的对定位器本体进行携带,解决了消防官兵在救援过程中携带的无线传感定位器容易因磕碰导致设备失灵甚至损坏的问题;
2.该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通过设置在保护壳内的凸卡,使凸卡伸入定位器本体上的卡槽中时可将定位器本体固定在保护壳内,防止定位器本体的掉落,通过设置的翘板和滑动柱,使按压滑动柱后可在翘板的作用下将定位器本体从内腔中顶出,方便将定位器本体取下,解决了消防官兵携带的无线传感定位器容易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器本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凸卡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器本体的另一安装示意图。
图中:1、定位器本体;11、导向口;12、卡槽;2、保护壳;21、内腔;211、左竖腔;2111、通口;212、右竖腔;2121、侧孔;213、垫块;22、安装座;221、固定柱;23、绑带;231、毛面魔术贴;232、刺面魔术贴;24、凸卡;241、挂边;242、凹槽;25、弹簧;26、顶塞;27、翘板;28、滑动柱;281、顶凸柱;29、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定位器本体1,定位器本体1底端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导向口11,定位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均开设有卡槽12,定位器本体1套接在保护壳2内,保护壳2上开设有内腔21,保护壳2左右两侧端面的顶底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座22,安装座22之间安装有固定柱221,固定柱221上安装有绑带23,位于左侧绑带23的外侧面上缝接有毛面魔术贴231,位于右侧绑带23的内侧面上缝接有刺面魔术贴232。
本实施例中,保护壳2使用坚固轻质的铝合金材料制成,能保护定位器本体1的同时因较轻的重量而不会对救援的消防官兵造成影响,安装座22紧密焊接在保护壳2上,固定柱221的顶底两端分别嵌入到两个安装座22中并与安装座22紧密焊接,绑带23的末端从固定柱221上绕过并与自身使用针线紧密缝接,可通过将绑带23环绕在腰部的方式并使刺面魔术贴232贴合在毛面魔术贴231上以方便对保护壳2进行佩戴,通过将定位器本体1插入到保护壳2上的内腔21中使保护壳2将定位器本体1进行保护,防止因磕碰等原因造成定位器本体1的失灵或损坏。
实施例2
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消防官兵携带的无线传感定位器容易掉落,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保护壳2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内腔2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隔板分隔出左竖腔211和右竖腔212,左竖腔211的腔底处设置有凸卡24,凸卡24的头部伸入内腔21中,右竖腔212的腔底处设置有与隔板铰接的翘板27,翘板27的右端位于右竖腔212中,翘板27的左端位于内腔21中,右竖腔212中设置有滑动柱28。
本实施例中,内腔21的形状与定位器本体1的形状相适配,内腔21的底端紧密焊接有垫块213,左竖腔211与内腔21通过通口2111相连通,通口2111开设在位于左侧隔板的底部位置处,凸卡24从通口2111中伸出,凸卡24的尾部设有挂边241,挂边241的宽度大于通口2111的宽度以防止凸卡24从通口2111处掉落,挂边241的左端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242,凹槽242中安装有弹簧25,当定位器本体1插入到内腔21中直至定位器本体1的底端与垫块213触碰时,凸卡24在弹簧25的弹性作用下伸入到卡槽12中,使凸卡24对定位器本体1进行限位,防止定位器本体1从保护壳2中脱落。
进一步的,右竖腔212与内腔21通过侧孔2121相连通,侧孔2121开设在位于右侧隔板的底部位置处,翘板27从侧孔2121中穿过,翘板27的两侧端面上均紧密焊接有铰轴,铰轴插入到侧孔2121的内壁上使翘板27通过铰轴与隔板铰接,滑动柱28与右竖腔212滑动连接,滑动柱28的顶端设有顶凸柱281,顶凸柱281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滑动柱28横截面的面积,当按压顶凸柱281时,顶凸柱281带动滑动柱28对翘板27的右端进行按压,此时翘板27的左端在铰轴的作用下被向上翘起,并向上对定位器本体1进行顶动,此时随着定位器本体1的向上运动,卡槽12对凸卡24的头部产生挤压并使凸卡24脱离卡槽12的同时缩回左竖腔211中,此时可将定位器本体1从保护壳2中取出。
此外,凸卡24的上方设置有顶塞26,顶塞26插入左竖腔211中并与保护壳2紧密焊接,可防止凸卡24从左竖腔211中脱离,右竖腔212的顶部位置处紧密焊接有挡块29,挡块29呈半环状,顶凸柱281从挡块29中穿过,在挡块29的作用下可防止滑动柱28从右竖腔212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救援无线传感定位器在使用时,首先将绑带23环绕在腰部的方式并使刺面魔术贴232贴合在毛面魔术贴231上以方便对保护壳2进行佩戴,然后将定位器本体1的导向口11朝下并插入到内腔21中,此时随着定位器本体1的插入,导向口11的侧面对凸卡24挤压使凸卡24缩回左竖腔211中直至定位器本体1的底端与垫块213触碰时,凸卡24在弹簧25的弹性作用下伸入到卡槽12中,使凸卡24对定位器本体1进行限位,防止定位器本体1从保护壳2中脱落,最后在需要取下定位器本体1时,通过向下按压顶凸柱281使顶凸柱281带动滑动柱28对翘板27的右端进行按压,此时翘板27的左端在铰轴的作用下被向上翘起,并向上对定位器本体1进行顶动,此时随着定位器本体1的向上运动,卡槽12对凸卡24的头部产生挤压并使凸卡24脱离卡槽12的同时缩回左竖腔211中,此时可将定位器本体1从保护壳2中取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7371.7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134652U
授权时间:20190719
主分类号:H04W 64/00
专利分类号:H04W64/00;H04W4/33;H04W4/90
范畴分类:39C;
申请人:南京海之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海之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紫金(江宁)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秣陵街道秣周东路12号)
发明人:高尚
第一发明人:高尚
当前权利人:南京海之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彭甲临
代理机构:32273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