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菌属论文_霍云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根瘤菌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根瘤菌,多相,菜豆,菌种,苜蓿,基因组,种群。

根瘤菌属论文文献综述

霍云云[1](2019)在《根瘤菌属五个新种的多相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瘤菌是豆科作物、牧草、树种生长最重要的共生伙伴之一,它通过共生固氮作用为豆科植物提供氮素营养,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作物增产。充分利用这种共生固氮体系,对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菜豆是豆科作物中重要的引进作物之一,前期通过对226株菜豆根瘤菌进行多样性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在中国大面积种植后,与菜豆建立起共生固氮关系的根瘤菌类群增多,其中7株菌与已发现的类群不同,属于潜在新种。本研究采用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基因组分析、表型和生理生化研究、化学成分鉴定等的多相分类方法,对这7株菌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并命名,研究结果如下: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株菌都属于Rhizobium属。持家基因atpD、glnⅡ、recA以及串联序列(atpD-glnⅡ-recA)系统发育树显示,这7株菌形成5个进化分支,彼此相互独立且明显区别于Rhizobium属各已知种。Rhizobium属相关模式株与这5个类群之间的串联序列相似性为89.7~95.3%,均低于96%,表明这7株菌为潜在的5个Rhizobium属新种,其中菌株C5和C16代表同一个新种,菌株M10和M1代表同一个新种,菌株L9、L18和L43则各自代表一个新种。与持家基因分析结果不同,共生基因nodC和nifH的系统发育树形成的分支与菌株宿主植物具有对应的关系,与其分类地位无关。基于菌株全基因组序列的ANI和dDDH计算发现,5个新种代表菌株与Rhizobium属模式株之间ANI的范围为87.66~94.15%,dDDH的范围为31.8~54.5%,均低于阈值(95%和70%);使用UBCG构建供试菌株与模式菌株92个核心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发现,UBCG树的拓扑结构与串联序列系统发育树中的相似,进一步证实了这些菌株为新种。5个新种基因组的GC含量均在61%左右,在Rhizobium属菌株GC含量范围内(57~66%)。对5个新种菌株进行了包括形态特征与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交叉结瘤测试以及脂肪酸组分等一系列研究,发现它们形态及培养特征相似,但在一些生理生化特征如抗生素耐药性、碳源利用、酶活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交叉结瘤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新种仅能够与原宿主菜豆以及大豆有效共生结瘤,结瘤范围较窄;脂肪酸组成类似于Rhizobium属其他菌株,其中C_(18:0)和Summed Feature 8为共同主要脂肪酸,在其他脂肪酸组成及比例方面,各菌株之间存在差异。综上,本论文确定了Rhizobium属内5个新种,暂命名为:Rhizobium leguminoides,模式菌株为L43~T;Rhizobium phaseoloides,模式菌株为L18~T;Rhizobium etloides,模式菌株为L9~T;Rhizobium mazuyanense,模式菌株为M10~T;Rhizobium chutanense,模式菌株为C5~T(已发表)。研究不仅丰富了根瘤菌资源库,也为豆科植物接种根瘤菌提供更充足的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赵然[2](2017)在《中华根瘤菌属大豆根瘤菌共生匹配性的适应性进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瘤菌可以侵染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从而起始生物固氮过程。它们的互惠共生在生命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它们匹配性的进化过程认识还不够。在前期研究中,选取从黄淮海和新疆地区分离的9株Sinorhizobium代表菌株,与商业大豆(JD17和C08)及野生大豆(W05和WSD)进行接种试验,结果显示9株菌均可以与野生大豆形成正常形态根瘤,Sinorhizobium fredii CCBAU45436和CCBAU05557与商业大豆结正常形态的根瘤,而其余7株菌则只能形成不正常形态根瘤。本论文针对与商业大豆品种共生匹配性差的代表性菌株S.fredii CCBAU25509和CCBAU83666分别构建了库容约40和70万的Tn5随机插入突变体库。将突变体接种JD17后,分别获得了 14和238个有效固氮根瘤,鉴定了其中105株根瘤分离物的插入位点。经反向遗传学验证,发现只有在叁型分泌系统(T3SS)编码区域的突变才能提高供试菌株与JD17的共生匹配性,而Tn5插入导致的其他基因的突变并不能使突变体与JD17有效结瘤。通过对其中13株代表菌株的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发现这些菌株都在T3SS编码区域发生了非外源Tn5序列的插入突变。这些结果暗示供试菌株有可能不需要人为改造即可在JD17的选择压力下获得共生匹配能力的适应性进化。为了检验上述假设,将CCBAU25509和CCBAU83666野生型菌株培养物接种200株JD17植株,两次独立实验共获得了 50个能形成有效固氮根瘤的克隆,其中44株经回接得到验证。对其中的12株代表菌株重测序,发现所有菌株都在T3SS编码区域发生了插入突变。说明在宿主选择压力下,T3SS编码基因的自发突变是两株供试菌株与JD17共生匹配能力提高的关键机制。进一步对 CCBAU25509、CCBAU83666 以及Sinorhizobiumsp. Ⅲ CCBAU05631 (本课题组同期获得)的进化克隆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上述适应性进化主要是由根瘤菌自身的多种插入序列(ISs)转座到T3SS编码区域所介导的。针对代表菌株CCBAU25509进化克隆的PCR验证,发现进化克隆中的转座现象都是复制型转座——起作用的ISs拷贝数增加。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进一步表明:起作用的高拷贝ISs分布在多个复制子并在共生质粒上高度富集;与其他ISs相比,它们在与大豆共生的Sinorhizobium菌株泛基因组中分布也更广。而且,起作用的ISs偏好低GC含量的靶序列,这与T3SS位于共生质粒的特征相一致,而不同ISs本身序列的GC含量并没有明显差异。从基因组生态学的角度看,这些起作用的ISs与宿主共进化,为其宿主提供适应性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其自身群体的大小。针对上述叁株菌以及一株未能在同样实验条件下获得适应性进化的菌株S.sojae CCBAU05684,进行了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供试菌株的进化潜能可以部分地由在测试条件下能够活跃转录的ISs数目来解释。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在叁株菌的适应性进化中都起作用的高拷贝IS的负义链转录可以被来自大豆根部分泌的典型的共生信号类黄酮所诱导,而不被玉米和小麦的根部粗提物所诱导。这些结果说明细菌本身的IS,包括可能受植物共生信号调控的IS,在根瘤菌共生匹配能力的进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7-11-01)

[3](2007)在《第十九节 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苍白杆菌属和根瘤菌属常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分类和命名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粪产碱杆菌A.faecalis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不分解糖类皮氏无色杆菌A.piechaudii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反硝化亚种A.xylosoxidans subsp.denitrificans分解糖类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木糖氧化亚种A.xylosoxidans subsp.xylosoxidans未命名的无色杆菌B、E、F群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人苍白杆菌O.anthropi中间型苍白杆菌O.intermedium根瘤杆菌放射根瘤菌R.radiobacter二.生物学特性产碱杆菌属菌种革兰阴性(0.5-1.0μm×0.5×2.6μm)杆菌,周身鞭毛1—8根,有动力。严格需(本文来源于《海南省细菌学检验室间质评工作会议资料》期刊2007-07-25)

龚报森,韦革宏,李素俭,谭志远,朱铭莪[4](1995)在《根瘤菌属4个新种群菌体红外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记录并研究了来自中国黄土高原的4个根瘤菌新种群的中心菌株和代表菌株的菌体红外光谱,发现它们有羰基型和非羰基型两种光谱类型,二者可以根据有无1725cm ̄(-1)带而区分。(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丁彦怀,石勇民,马麟祥[5](1994)在《根瘤菌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对不同类型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测试菌株的3-酮基乳糖反应,明胶液化,纤维素水解,柠檬酸盐利用,淀粉水解及酪蛋白水解均呈阴性;蛋白胨肉汤中唯有苜蓿根瘤菌和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能生长;石蕊牛奶反应中所有慢生型菌株均产碱,不产血清环,快生型菌株产酸,具血清环,唯独苜蓿根瘤菌产碱;快生型菌株能利用14种以上不同碳源,而慢生型菌株仅能利用7~9种碳源.(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4年01期)

杨苏声,吴拙如,高为民,李季伦[6](1993)在《Tn5-Mob系统诱导根瘤菌属之间耐盐和共生性状的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通过质粒pSUP5011及其辅助质粒RP4将Tn5-Mob随机插入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 042B)的基因组中,得到86株接合子SR。随机选取4株SR,通过辅助质粒R68.45的叁亲本杂交,将它们的DNA片段引入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cum USDA 110),获得106株接合子BSR。大部分BSR菌株获得了生长快速的特性和耐盐性,一般能耐0.3—0.5mol/L NaCl,其中有些菌株能产生黑色素。将90株BSR回接大豆和苜蓿植株,发现47株能在大豆和苜蓿植株结瘤,但在苜蓿上无固氮活性;26株只能在大豆植株结瘤固氮;13株只能在苜蓿植株结瘤而不固氮;4株在大豆和苜蓿植株均不结瘤。其中,获得了4株耐盐性和固氮酶活性强的接合子。(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1993年03期)

丁彦怀,石勇民,马麟祥[7](1993)在《根瘤菌属几种同工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根瘤菌属12株不同根瘤菌的过氧化物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及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所有菌株的过氧化物酶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均呈阴性。酯酶同工酶酶带数在快生型和慢生型根瘤菌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在YMA培养基上,快生型根瘤菌仅有1—2条,迁移率在0.71—0.98之间变化;而慢生型根瘤菌却有4—6条酶带,迁移率在0.15—0.98之间变化,同一菌株在不同碳源上酯酶同工酶酶带数也发生显着变化。(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1993年02期)

李凤珍,刘瑞君,丁彦怀[8](1990)在《根瘤菌属胞外多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豌豆根瘤菌(Rhizobum Leguminosarum),苜蓿根瘤菌(R. meliloti),叁叶草根瘤菌(R. trifolii),菜豆根瘤菌(R. phaseoli),豇豆根瘤菌(Rradyrhizobium sp.(Vigna))和大豆根瘤菌(R. Japonicum)产生的胞外多糖化学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根瘤菌能产生具有不同组分的胞外多糖,其多糖组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糖醛酸和甘露糖的含量。豌豆根瘤菌、叁叶草根瘤菌,菜豆根瘤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含有糖醛酸,大豆根瘤菌和苜蓿根瘤菌产生的胞外多糖一般不含有糖醛酸。根瘤菌有快生型和慢生型之别,这种差异也可由其产生的胞外多糖组分看到,一般快生型根瘤菌:豌豆根瘤菌,苜蓿根瘤菌,菜豆根瘤菌,叁叶草根瘤菌,(包括最近证明的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胞外多糖中甘露糖所占百分比较低(低于20%),葡萄糖所占的百分比较高(高于60%),而慢生型根瘤菌:大豆根瘤菌和豇豆根瘤菌的胞外多糖中甘露糖所占百分比较高(高于36%),葡萄糖所占的百分比较低(低于50%)。(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1990年Z1期)

根瘤菌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瘤菌可以侵染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从而起始生物固氮过程。它们的互惠共生在生命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它们匹配性的进化过程认识还不够。在前期研究中,选取从黄淮海和新疆地区分离的9株Sinorhizobium代表菌株,与商业大豆(JD17和C08)及野生大豆(W05和WSD)进行接种试验,结果显示9株菌均可以与野生大豆形成正常形态根瘤,Sinorhizobium fredii CCBAU45436和CCBAU05557与商业大豆结正常形态的根瘤,而其余7株菌则只能形成不正常形态根瘤。本论文针对与商业大豆品种共生匹配性差的代表性菌株S.fredii CCBAU25509和CCBAU83666分别构建了库容约40和70万的Tn5随机插入突变体库。将突变体接种JD17后,分别获得了 14和238个有效固氮根瘤,鉴定了其中105株根瘤分离物的插入位点。经反向遗传学验证,发现只有在叁型分泌系统(T3SS)编码区域的突变才能提高供试菌株与JD17的共生匹配性,而Tn5插入导致的其他基因的突变并不能使突变体与JD17有效结瘤。通过对其中13株代表菌株的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发现这些菌株都在T3SS编码区域发生了非外源Tn5序列的插入突变。这些结果暗示供试菌株有可能不需要人为改造即可在JD17的选择压力下获得共生匹配能力的适应性进化。为了检验上述假设,将CCBAU25509和CCBAU83666野生型菌株培养物接种200株JD17植株,两次独立实验共获得了 50个能形成有效固氮根瘤的克隆,其中44株经回接得到验证。对其中的12株代表菌株重测序,发现所有菌株都在T3SS编码区域发生了插入突变。说明在宿主选择压力下,T3SS编码基因的自发突变是两株供试菌株与JD17共生匹配能力提高的关键机制。进一步对 CCBAU25509、CCBAU83666 以及Sinorhizobiumsp. Ⅲ CCBAU05631 (本课题组同期获得)的进化克隆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上述适应性进化主要是由根瘤菌自身的多种插入序列(ISs)转座到T3SS编码区域所介导的。针对代表菌株CCBAU25509进化克隆的PCR验证,发现进化克隆中的转座现象都是复制型转座——起作用的ISs拷贝数增加。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进一步表明:起作用的高拷贝ISs分布在多个复制子并在共生质粒上高度富集;与其他ISs相比,它们在与大豆共生的Sinorhizobium菌株泛基因组中分布也更广。而且,起作用的ISs偏好低GC含量的靶序列,这与T3SS位于共生质粒的特征相一致,而不同ISs本身序列的GC含量并没有明显差异。从基因组生态学的角度看,这些起作用的ISs与宿主共进化,为其宿主提供适应性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其自身群体的大小。针对上述叁株菌以及一株未能在同样实验条件下获得适应性进化的菌株S.sojae CCBAU05684,进行了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供试菌株的进化潜能可以部分地由在测试条件下能够活跃转录的ISs数目来解释。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在叁株菌的适应性进化中都起作用的高拷贝IS的负义链转录可以被来自大豆根部分泌的典型的共生信号类黄酮所诱导,而不被玉米和小麦的根部粗提物所诱导。这些结果说明细菌本身的IS,包括可能受植物共生信号调控的IS,在根瘤菌共生匹配能力的进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瘤菌属论文参考文献

[1].霍云云.根瘤菌属五个新种的多相分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赵然.中华根瘤菌属大豆根瘤菌共生匹配性的适应性进化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7

[3]..第十九节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苍白杆菌属和根瘤菌属常规鉴定[C].海南省细菌学检验室间质评工作会议资料.2007

[4].龚报森,韦革宏,李素俭,谭志远,朱铭莪.根瘤菌属4个新种群菌体红外光谱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

[5].丁彦怀,石勇民,马麟祥.根瘤菌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6].杨苏声,吴拙如,高为民,李季伦.Tn5-Mob系统诱导根瘤菌属之间耐盐和共生性状的转移[J].生物工程学报.1993

[7].丁彦怀,石勇民,马麟祥.根瘤菌属几种同工酶的研究[J].生物技术.1993

[8].李凤珍,刘瑞君,丁彦怀.根瘤菌属胞外多糖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1990

论文知识图

新疆与西藏样品中分离菌株所属目的...新种群和根瘤菌属部分代表菌株...根瘤菌属种间对比结果新种群和根瘤菌属代表菌株16Sr...供试菌株16SrDNA酶切图谱基本模式图新种群和根瘤菌属部分代表菌株...

标签:;  ;  ;  ;  ;  ;  ;  

根瘤菌属论文_霍云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