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切叶蚁亚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亚科,基因,昆虫,线粒体,小家,新纪录,大头。
切叶蚁亚科论文文献综述
钱芳[1](2008)在《中国铺道蚁属红蚁属昆虫系统学研究(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蚂蚁,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据统计全世界已记载的现存蚂蚁共16亚科,196属,9538种。估计全世界的蚂蚁种类总共约有20 000种,它们形成一个庞大的动物群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优势地位,而且,蚂蚁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行为,使得其在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本研究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铺道蚁属(Tetramorium Mayr)昆虫进行系统的形态学研究,共记载47种铺道蚁属昆虫,附有各个种的详细描述,其中5新种:少毛铺道蚁T. oligobarbus sp. n.、刻节铺道蚁T. sculptipetiolum sp. n.、粗网铺道蚁T. scrupireticulum sp. n.、具单眼铺道蚁T. ocellus sp. n.和拟克氏铺道蚁T. kraepelinioides sp. n.。附有以上新种的图片;制定了47种铺道蚁属昆虫的分种检索表。第二部分是红蚁属(Myrmica Latreille)昆虫4种15个类群分子系统学研究。采用降落PCR技术扩增线粒体DNA中的Cytb、COⅠ+COⅡ基因片段,得出各段基因的序列,运用ContigExpress、tRNAscanSE1.21、ClustalX1.83、MEGA4、PAUP4、Dnasp4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极大似然法(ML)对红蚁属部分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讨论,得出如下结论:红蚁属及外群属的22个类群昆虫Cytb、COI、COⅡ和Cytb+COI+COⅡ基因A+T平均含量分别为73.1%、76.0%、72.7%和74.6%,G+C平均含量分别为26.8%、24.0%、24.9%和25.4%。以上的结果说明在这些序列中存在明显的A/T偏向性。Cytb和COI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中包括19种氨基酸,不含半胱氨酸(Cys),但在COⅡ和Cytb+COI+COⅡ中包含20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上也有一定的偏向性。红蚁属及外群属的22个类群昆虫Cytb、COI、COⅡ和Cytb+COI+COⅡ基因的转换频率小于或等于颠换频率。转换主要发生在T与C之间,颠换主要发生在A与T之间。密码子第二位点的转换与颠换数目最小,其转换数目分别占转换总数的10.8%、14.3%、9.5%和10.8%;颠换数目分别占颠换总数的8.1%、15%、9.1%和8.9%;密码子第叁位点的转换和颠换数目最高,转换数目分别占总数的67.6%、57.1%、64.3%和64.5%,颠换数目分别占总数的67.6%、55.0%、68.2%和65.3%。结果中各个种和种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关系很明确,不同的建树方法的结构得到了互相验证和支持,并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完全一致。红蚁属未定种Myrmica sp.与皱红蚁M. ruginodis的亲缘关系较近,吉氏红蚁M. jessensis与皮氏红蚁M. pisarkii的亲缘关系较近,两个姐妹群最后聚在一起。但在皱红蚁不同地理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分成两支,并且其代表种的外部形态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应该针对这两个类群做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结果支持将M. ruginodis分为两个类群。运用Cytb、COⅠ、COⅡ和Cytb+ COⅠ+COⅡ基因的核苷酸对红蚁属及外群属的22种昆虫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时,各种间的分类关系都比较明确,得到的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都基本一致。因此在分析种间和种下阶元的系统发生关系的推断以上4种基因的分析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黄建华,周善义[2](2007)在《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记录了27属256种(亚种/变种)的基础上,记录中国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另外14属132种(亚种/变种)。(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陈振鹏,周善义[3](2007)在《切叶蚁亚科七属十二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切叶蚁亚科7属12种的线粒体CO1、CO2的部分基因及完整的tRNALeu基因DNA序列,对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对tRNALeu基因进行了二级结构分析;根据DNA序列数据和氨基酸序列数据,以臭蚁亚科的Forelius chalybaeus作为外群,采用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邻接法(NJ)、未加权组对算术平均法(UPGMA)构建分子系统树,通过自举检验,得到自举置信水平,以此检验该分子系统树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基于以上基因的分子系统分析与传统分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且在属级的一致性高于种级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潘扬莎[4](2007)在《中国大头蚁属和盘腹蚁属(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昆虫系统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头蚁属Pheidole和盘腹蚁属Aphaenogaster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本文是关于中国大头蚁属和盘腹蚁属昆虫系统分类学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文中概述了国内外对大头蚁属和盘腹蚁属昆虫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对中国现有的大头蚁属和盘腹蚁属昆虫各种的基本外部形态特征作了描述;并通过分子实验对大头蚁属6个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材料主要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昆虫标本室多年的收藏,以及本人或其他老师或同学于广西、广东、云南、海南、河北、青海、新疆、陕西、江西、河南等地采集获得。本人同时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已发表的关于中国该两属昆虫的分类文献,共鉴定和描述了中国大头蚁属43种7亚种,其中包括1新种和1新纪录种;盘腹蚁属24种1亚种,其中包括1新种。大头蚁属的1新种为五指山大头蚁P.wuzhishana sp.nov.。本种与中国大头蚁属其他种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胸背板肩角处形成一对叁角锥状角突;工蚁前胸背板肩角处具一对明显的长刺,指向前向外;与江口克之(Katsuyuki Eguchi)所描述的婆罗洲的一些种(P.acantha、P.aristotelis、P.ghigii、P.lokitae、P.quadrensis、P.quadricuspis、P.spinicornis)也有明显差异。1中国新纪录种为琉球大头蚁P.ryukyuensis Ogata new record。盘腹蚁属的1新种为缺刺盘腹蚁A. inspina sp.nov.,与中国盘腹蚁属其他种的明显区别在于:并胸腹节刺不明显,仅为两钝圆角状突。新种与无刺盘腹蚁A.edentula Watanabe & Yamane的明显区别在于:该新种后头部延长成颈状,后头缘具领状边缘。对于中国现有的大头蚁属和盘腹蚁属昆虫的各个种类,作者均通过收集整理给出了详细的外部形态描述、躯体各部分和附肢的量度以及地理分布情况。本文还分别编制了中国大头蚁属和盘腹蚁属昆虫分种检索表。在分子学方面,采用蛋白酶K法提取大头蚁属6个种的总DNA ,应用PCR扩增线粒体Cyt b基因的DNA序列测定技术,运用ClustalXl.83,MEGA3.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进行探讨大头蚁属部分种之间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所有样品序列进行比对后,对测序效果不好的首尾部分进行修剪,最终以360bp长度的序列进行分析。大头蚁属6个种的序列Cyt b片段中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1%、20.0%、31.9%和8.0%,A+T的平均含量为72.0%,明显高于C+G的含量(28.0%)。总体上明显表现出AT偏向特征,这与其它昆虫类似:即昆虫的Cyt b DNA序列富含AT碱基。测出不变位点233个,可变位点127个,简约信息位点60个,单态位点67个。从碱基替换的结果看,统计两两序列间的碱基替换数及核苷酸变异率,总体上看,序列间转换多于颠换,TS/TV的平均值为1.2。颠换的发生主要以C←→T为主,转换的发生主要以A←→T为主,其他类型的替换很少发生(表2-7)。密码子第3位点的替换频率显着高于前两个位点,约占总替换数的74.2%。在测得的序列编码的120个氨基酸中有25个发生变异,变异率为20.8%,所有种都含有除半胱氨酸(Cys)外的19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的含量较高的有:异亮氨酸(Ile)平均含量为15.58%;亮氨酸(Leu)平均含量为11.82%;苯丙氨酸(Phe)平均含量为10.57%。应用NJ法,MP法构建大头蚁属部分种的系统发育树表明:1.具有4节触角棒的史氏大头蚁P. smythiesii,从分子学角度来说,与具有3节触角棒的其他种大头蚁并未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2.具单眼大头蚁P. ocellate的兵蚁(即大型工蚁),与其他大头蚁属昆虫虽然具有明显的差异(头顶具单眼;且体型明显大型TL=10.0mm);但分子聚类的结果表明,它并没有因其具单眼的显着特征而远离其他种类。相反,它与与其形态特征相去甚远的宽结大头蚁P. noda、史氏大头蚁P. smythiesii组成了一支。3.凹大头蚁P. culcaticep与伊大头蚁P. yeensis,是在形态学上较为相似的两个种,但凹大头蚁与伊大头蚁的亲缘关系不如形态学上区别较大的费氏大头蚁P. feae近。(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黄建华,周善义[5](2007)在《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Ⅱ)》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的基础上,记录中国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另外11属153种(亚种/变种)。(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冯丽[6](2007)在《中国举腹蚁属和红蚁属分类研究(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蚁科是昆虫纲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已知10,000余种。蚁科昆虫分布广,据估计其个体总数超过其他所有动物的总和。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我国的蚁科昆虫分类研究工作过去多是国外学者的零星报道,近几十年来国内学者才逐渐开展这项工作,与国际的研究水平尚存在很大的差距。切叶蚁亚科是蚁科中最大的亚科,而举腹蚁属是切叶蚁亚科下的大属,世界性分布;红蚁属则是切叶蚁亚科中较大的一个属,主要分布于新北区,古北区和东洋区。先前的学者曾在他们的研究论文中或者着作中记述过这两个属下的一些种,但无人对国内这两个属的种类做一个详尽的系统的研究。有鉴于此,作者在导师周善义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中国举腹蚁属和红蚁属的分类研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在本论文工作中,作者除了亲自到野外采集标本外,还借鉴了周善义教授和黄建华博士以及同学们多年来在各地采集的标本,对标本中的举腹蚁属和红蚁属的种类进行了认真整理,并对这些标本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分类鉴定。本文对举腹蚁属和红蚁属做了较系统的总结,共记述举腹蚁属31种,红蚁属25种,其中3个新种,4个中国新记录种,同时列出了每种的同物异名;对两个属下的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编写了分种的检索表。3个新种是:刻点举腹蚁Crematogaster punctata sp. nov.、长白山红蚁Myrmica changbaishanensis sp. nov.、似龙红蚁Myrmica subdraco sp. nov.。4个中国新记录种是:爱德曼红蚁Myrmica edimanni Menozzi、科氏红蚁Myrmica kotokui Forel、厌红蚁Myrmica taediosa Bolton、浅黄红蚁Myrmica luteola Kupyanskaya。除研究结果记述外,本文总结回顾了蚂蚁的分类地位与分类系统、分类研究进展、研究材料与方法、外部形态及生物学与经济意义等。本文的新种及新记录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7-03-01)
黄建华,周善义[7](2006)在《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Ⅰ)》一文中研究指出共记录中国切叶蚁亚科M yrm ic inae 16属107种(亚种/变种),除了在《中国昆虫名录第6卷蚁科》、《中国蚂蚁》、《中国经济昆虫志膜翅目蚁科(一)》、《广西蚂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台湾昆虫名录膜翅目细腰亚目蚁科》中有记载的种类和根据描述新种的原始文献收录的种类外,其他零星记载的种类都标明了出处,以方便读者查阅和核对。在种类名录之后列出了分类地位已经发生改变的分类单元名录。对某些种类的不同中文译名、文献中的一些明显由印刷错误造成的学名拼写错误以及其他问题在注释部分作了说明或更正。(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周善义,潘扬莎[8](2004)在《小家蚁属(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中国叁新记录种记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小家蚁属(MonomoriumMayr)中国叁新记录种,即普通小家蚁M.trivialeWheeler、褐斑小家蚁M.hitenTerayama和塞舌儿小家蚁M.sechellenseEmery.研究标本保存于广西师范大学昆虫标本室.(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陈振鹏[9](2004)在《广西切叶蚁亚科部分属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蚂蚁,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Myrmicinae),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据统计,全世界已记载的现存蚂蚁共16亚科,296属,9538种。估计全世界的蚂蚁种类有15,000种,它们形成一个庞大的动物群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优势地位,而且,蚂蚁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行为,使的其在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本研究以广西切叶蚁亚科昆虫为研究对象,应用DNA序列测定技术获得广西切叶蚁亚科7属12种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和2及完整的tRNAleu基因总共长约851bp的DNA序列。对这些基因序列,运用MEGA,DNASP,Phylip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探讨广西切叶蚁亚科7属12种之间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揭示切叶蚁亚科7属12种的系统发育及其演化关系。为分子系统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料和学术观点,丰富和完善蚁科的分子系统学,为广西切叶蚁亚科昆虫的分子系统研究奠定基础。在获得的约851bp的DNA序列中,A+T约占75.75%, G+C约占24.25%,总体上明显表现出AT偏倚特征,这与其它昆虫类似。从整个研究来看,从核苷酸序列的基本组成分析到非同义替代和同义替代研究,从核苷酸多样性分析到种群间转换与颠换偏相关距离分析以及最后的系统发育分析,其结果都暗示着CO2基因进化速率高于CO1基因进化速率。在各种分析中(包括核苷酸基本组成分析;氨基酸基本组成分析;核苷酸多样性分析;非同义替代和同义替代分析;密码子使用频率分析;转换与颠换分析;tRNAleu基因的四臂四环二级结构分析;“翻译启始”和“翻译终止”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系统发育分析),属间的差异相当明显,而种间差异很小甚至是没有任何不同之处。通过各个方面研究分析而获得的证据和信息显示,最终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为:铺道蚁属与红蚁属这两个小分支组成一个大分支;大头蚁属以及棱胸切叶蚁属这两个小分支组成一个大分支;巨首蚁属和盘腹蚁属这两个小分支组成一个大分支;上述叁个大分支组成一个更大的分支;而举腹蚁属的游举腹蚁(C.vagula)处于这个大分支的外侧。按照原始到进化的顺序,本研究的物种排列为:巨首蚁属>举腹蚁属>棱胸切叶蚁属>铺道蚁属>大头蚁属>红蚁属>盘腹蚁属;或者可能为:巨首蚁属≥举腹蚁属>棱胸切叶蚁属>盘腹蚁属>铺道蚁属>大头蚁属>红蚁属。从本研究结果分析可以看出,CO1基因、CO2基因以及tRNAleu基因适合应用于属间进化关系及系统发育的分析,而不合适于对种间,特别是亲缘关系非常密切的物种之间的进化及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如果涉及的研究问题不仅仅是属间问题,而是包括了种间问题,这就需要选择和考虑并入更加合适的基因,如细胞色素b基因(Cytb),该基因片段进化速率要大于CO1和CO2基因的进化速率。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tRNAleu基因的二级结构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信息,这意味着研究分析由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发展,由基因结构到其行使的功能,由内部结构与机制再到表面性状与特征,这将是分子系统学今后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正如当初传统的系统发育分析由宏观转入微观而产生了分子系统学,随着分子系统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分子系统学应该,而且也会由微观向宏观分析研究方向发展,微观与宏观,此二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互为裨益的。另外,从此次研究来看,恰当而又合理的取样,获得更多的信息,包括核苷酸位点、氨基酸位点以及通过不同的手段和分析方法,依据不同的理论,结合不同证据和结果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更好的探讨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发现并阐释其规律,使研究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和向更广泛的空间延伸。(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4-11-01)
陈振鹏,林万华,周善义[10](2004)在《切叶蚁亚科二属四种线粒体部分基因序列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DNA测序技术测定广西切叶蚁亚科二属四种线粒体COⅠ、COⅡ的部分基因及完整的tRNA~(leu)基因总长约826 bp片段的DNA序列。在获得的859 bp的DNA序列中,A+T约占76.38%,其中核苷酸变异位点172个,约占总序列的20.02%;核苷酸简约信息位点146个,约占总序列17.00%。在COⅠ和COⅡ基因的部分DNA序列中,A+T分别占75.49%和76.15%。tRNA各个部分的结构与特征在属间有变化。整个DNA序列及其各个区域在属间和种间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内群的4个种分成2个单系群,第一单系群包括Aphaenogaster sp.和A. smythissii;第二单系群包括Myrmica angulata和M. sinensis,内群中的这两个单系群聚合后再与外群聚合。另外,对于A. sp.和A. smythissii这两个分支的分析结果显示有差异,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4-06-30)
切叶蚁亚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记录了27属256种(亚种/变种)的基础上,记录中国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另外14属132种(亚种/变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叶蚁亚科论文参考文献
[1].钱芳.中国铺道蚁属红蚁属昆虫系统学研究(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D].广西师范大学.2008
[2].黄建华,周善义.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陈振鹏,周善义.切叶蚁亚科七属十二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J].昆虫学报.2007
[4].潘扬莎.中国大头蚁属和盘腹蚁属(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昆虫系统分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5].黄建华,周善义.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6].冯丽.中国举腹蚁属和红蚁属分类研究(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D].广西师范大学.2007
[7].黄建华,周善义.中国蚁科昆虫名录——切叶蚁亚科(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8].周善义,潘扬莎.小家蚁属(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中国叁新记录种记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9].陈振鹏.广西切叶蚁亚科部分属分子系统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
[10].陈振鹏,林万华,周善义.切叶蚁亚科二属四种线粒体部分基因序列分子系统学研究[C].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