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731500
公开课教学是推广新经验,传导新方法的主要方式,历来受到教学专家以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实践证明,这是条行之有效的好方式。本人从观摩活动中受益匪浅。但也不可讳言,在参加的众多公开课教学中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时甚至很有误导性。抱着与同行切磋的愿望就以下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一般公开教学是以以下方式进行的:
一、本人认为公开教学的弊端首先表现在示范教师的选择上。既然是观摩是示范,各单位各学校推荐选手时,应当优先考虑的是那些有新的创意、新的特色的那些教师,而不是频繁地让那些教育先进工作者,某科目的拔尖人才亮相的舞台。这些人可能原本很优秀,他们示范过多次公开课,但大多数已成为呆板的程式了无新意,没有了创新意识。更为不当的是有的单位把优秀班主任、模范之类的推荐了去,违背了公开教学的初衷。再者,公开教学每次至少应有三分之二的新人能手出现。特别应重视那些五至十年教龄的年青教师,他们思想活跃,爱创新。总之,公开课要求的是新的创意、新的特色。
二、选拔好选手,还应对新手予以必要的临场指导。有些教师我们明显地感到授课有创见,实力不错,但却效果不够理想。分析起来看,有以下几点需注意: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或是临场激动,或是情绪焦躁,没有信心;要有扎实的准备,事前要了解学生,以便配合,也要调节学生情绪,使师生气氛和谐起来。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过分依赖教案,不敢越雷池一步,导致步骤机械,授课语言呆板、枯燥不能把书面语化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问题设置不合理。为求得学生回答与教案无关、自设禁区,把本来很有见地的回答,有些像把自由觅食的鸡鸭强行赶拢,只承认槽中的饲料是惟一的食物。对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理解偏颇。认为课堂提问多、举手回答者众,就是体现了这两种教学方法,把教法方法庸俗化。表现是设问过于简单、单一,没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广度。答案学生脱口而出,因无第二答案,学生无须思考。有些设问艰涩,没有思维根据,学生成了猜谜。我认为启发学生的关键要使学生的心动起来,教师要从学生的眼睛中读懂学生感悟的程度。另外,每讲必问,追求启发效果,教学效率低。有的提问超出了语文教学范围。如有的教师在讲《六国论》时,不会在文章本身下功夫,指导学生弄清字义、文意,却让学生花费时间去讨论“如果六国不赂秦国,结果会怎样”,超出了语文的范围。课堂内七嘴八舌,热闹非凡,语文被撂在一边。教师得意洋洋,以为达到了启发的效果。
四、板书零乱,不分正板、副板,章法混乱,不明白板书的作用。有时一板满了再写一板,课堂一片“沙沙”的抄写声,如蚕吃桑叶。
五、对语文本质不甚了解,往往弄得像历史、政治,诵读时间不够,没有必要的随课仿写练习。课堂乍看眼花缭乱,繁花满园,其实杂乱无章,并无一枝独秀。
六、过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借现代光盘,每课必用课件,把辅助手段当成了主要手段,冲淡了教材知识。多媒体教学在反映物理、化学现象,再现事件事物原景的功能上,对教学大有助益,但不可时时事事都用,特别是语文,必须实出文字,不宜让音响、画面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