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对21世纪中国大学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王增元[2](2020)在《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是一个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具有一条承前启后又有所不同的发展脉络,实质是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本文以电影《太行山上》《金陵十三钗》《举起手来》等为例,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类型和典型人物等的综合分析,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和艺术美学总结。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文献分析法、典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目的是总结与探寻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类型和典型,让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实现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抗战终极人文关怀,并通过论文正文五章内容分别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现实依据和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并且说明研究现状、目标、方法与创新,以及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研究文献综述和论文框架及研究主要内容等。第二章概述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呈现21世纪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第三章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塑造的的正面人物类型、反面人物类型和小人物类型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刻画的典型人物进行重点分析。第五章是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进行的几点思考。
王禹耕[3](2020)在《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文中认为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Toynbee)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历史学家,是继斯宾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之后文明形态史观集大成者。其鸿篇巨着《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剧烈反响,曾在欧美掀起汤因比思想高潮。汤因比因此成为美国《时代周刊》(Time)封面人物。在欧美掀起“汤因比热”的同时,汤因比学术思想也遭受到西方史学界的猛烈批判。20世纪50年代,他在欧美的热度逐步退潮。但与此同时,日本却对汤因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者越走越近、频繁互动。大量汤因比着作被引入日本,日本也出现了许多宣传汤因比思想的学者。日本还成立了世界上唯一以汤因比名字命名的民间组织“汤因比市民会”(トインビー市民の会),旨在宣传和发展汤因比思想。在日本人眼中,汤因比已经成为指导二战后日本文明走向的智者。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主要利用历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从历史角度解读日本文化心理。这一过程中,不仅探究和考证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各自动因,阐述和分析了互动过程及汤因比与日本知名人士的谈话内容,力求从两者多角度互动的史实和影响上阐明汤因比思想在日本学界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历次引入外来文明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透视出日本引进外来文明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因素。为日本文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本文大体分为引言、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从研究缘起着手,就国内外学术界对汤因比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术价值。正文部分由第一至四章构成。第一章为汤因比及其史学思想。本章着重考察了汤因比的生平经历、家庭环境和主要史学思想。着重阐述了汤因比文明生态史观的主要内容,力求从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两个角度透视出对其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分析汤因比与日本相互关系之前,系统展现出汤因比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后文分析日本引入汤因比思想奠定学理基础。第二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的记述和访问,由两节构成。第一节为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第二节为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试图通过史学考证透视出双方在二战前后对彼此都抱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对汤因比日本印象的分析着重于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形象。因为彼时汤因比对日本文明缺乏直观认识,更多受西方日本观影响。对于汤因比在1929年、1956年及1967年三次访日经历的分析透视出汤因比在二战前后对日本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曾在1929年斥责日本重蹈迦太基的覆辙;又在1956年称赞日本是亚洲的先驱。一贬一褒的区别,其内涵值得深思。同时,二战之后日本对汤因比也展现出截然不同于战前的欢迎,在引进汤因比思想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迫切性。这种态度的反转也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渴求的客观实际。第三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本章旨在从汤因比与日本人士的谈话中透视两者的互动过程。池田大作与汤因比的互动《展望二十一世纪:池田大作与汤因比对谈集》(二十一世纪への対话)早已被国人熟知。然而,在池田大作之外,汤因比还与包括松下幸之助(Matsushita Konosuke)、若泉敬(Wakaizumi Kei)等多名日本社会人士开展过谈话。相比于汤因比的学术理论与访日报道,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对日本社会民众的影响更加深远和广泛,达到了扩大影响、形成日本“汤因比热”的效果。第四章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诠释。通过前两章的考证,笔者分析出日本引进和传播汤因比思想的两条主线。即:第一是汤因比着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第二是汤因比三次访日之旅对日本社会大众的影响。两条主线虽然形式不同,但均以1956年为分界线前后形成巨大差异。在此过程之中,日本涌现出如松本重治(Matumoto Shigeharu)、山本新(Yamamoto Shin)、秀村欣二(Hidemura Shinji)、吉泽五郎(Yoshisawa Goro)等一批富有战后时代性的本土汤因比思想推动者。他们不仅在学术界力主引进汤因比思想,同时也撰写了大量的面向普通民众的汤因比思想通俗读物。同时,通过分析也可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并非全盘吸收,其吸收内容存在着吸收对日本的褒扬而舍弃对日本的批判。在此过程中,势必存在对汤因比言论的刻意误读。第三部分由第五章及结语构成。第五章为日本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文化心理的影响。本章通过阐述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内涵,分析日本在吸收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时存在的文化心理影响因素,透视出日本对外来文明抱有的特殊观点,以及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存在的“自卑-学习-超越-排斥”及“较量-失败-学习-模仿”两个文化心理公式。结语部分从文明交往角度回溯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动机、过程和结果,并从两个文化心理公式角度分析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模式,明晰了日本基本文化心理态度,透视出汤因比思想作为日本战后吸收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一直沿用其文化心理公式,为日本未来国际关系和文明处理行为带来预判性思考。
杜文彬[4](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提出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董小凡[5](2020)在《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析》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社会主义”是拉美激进左翼政党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一次全新的实践探索,是拉美人民结合马克思主义探索本国道路的尝试,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发展模式的新探索。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追踪和分析了中外学者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并对拉美委内瑞拉、玻利维亚以及厄瓜多尔的“21世纪社会主义”实践进行分析归纳,研究“21世纪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并非无本之木,其产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中,理论渊源主要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拉美着名历史人物思想的借鉴,以及对印第安主义、基督教教义等其他文明思想的吸收;现实原因在于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失败后,拉美本土替代运动兴起,左翼政权崛起,拉美民众对全球化和金融危机进行反思。同时,中国、古巴等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激励了拉美替代运动勃发,为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榜样和借鉴。同时,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又是一种社会实践,基本内容包含了激进左翼领导人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政策主张,并且具有拉美本土其他替代主义思潮所不曾拥有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在实行过程中服务于大众的务实作风。最后,通过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表明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具有拉美本土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潮,在实践上表现为拉美特色的“多种社会主义集合体”。但需要看到的是,尽管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有着自身难以比拟的特殊性,曾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拉美社会存在的矛盾,但目前看来,“21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依然面临日趋复杂的生存环境,受到一系列的挑战,其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从长远看,如果能克服前进路上的阻难,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仍具有长期发展的可能性。综上,笔者认为,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是拉美国家对于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在一定意义上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如何实现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启示。此外,“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为世界社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也促进了世界各地左派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安迪(ADI MAULANA)[6](2020)在《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研究 ——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徒制作为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职业高中的特色办学项目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一定职业能力的毕业生。现有的学徒制反映了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即高质量的学徒制可以培养出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的职业高中毕业生。印尼统计局2010-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普通高中毕业生。本研究旨在创建一个学徒制模型,以期在印尼西爪哇职业高中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在职业高中实施高质量的学徒制,使毕业生掌握21世纪技能,这一举措预计将提升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21世纪技能是根据21世纪的学习评估模型获得的,在创建培养21世纪技能的学徒制模型中,共有10种技能,集中表现在以下4种核心技能中:创造力、协作、信息素养和沟通、职业。培养21世纪技能的职业高中学徒制模式包含以下步骤和实施策略:(1)初步培训,对学徒进行初步调查,准备文件,进行体检,并向学校和学徒行业汇报;(2)实施学徒制时,根据学生的能力,给予有组织的任务,以培养创造力,但任务的难度将越来越大;(3)在学徒之间轮换角色和任务,使学生能够交流和交换关于学徒任务的想法;(4)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微信、QQ等方式,增加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寻找学习资源,发送学徒作业;(5)通过建立学徒与教师的讨论论坛,开展合作学习,从而使职业高中中学习知识与后续职业生涯中的职业技能进行平稳过渡。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问卷调查法来对学徒制变量与21世纪核心技能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揭示,采用SPSS软件开展数据分析,调查问卷,访谈问卷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是根据学徒制和21世纪技能的有关文献编制的。本研究采用问卷形式对57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学徒变量组成的量表包含18个题项,信度是0.791,表明该学徒量表是可靠的;创造力变量组成的量表共包含20个题项,信度是0.739,表明该创造力量表是可靠的;合作变量组成的量表共包含20个题项,信度是0.827,表明该量表是可靠性的;技术和信息素养量表共包含20个题项,信度是0.789,职业变量组成的量表共包含26个题项,信度是0.894。由五张量表组成的问卷将随机发放给西爪哇省七所学校的520名职业高中学生。此外,本研究将编制访谈问卷,对负责学徒制的劳资关系领域的教师进行访谈,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本研究力求分析出学徒制与创造力的关系,学徒制与协作的关系,学徒制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关系,以及学徒制与职业的关系。通过对学徒培训中的主动学习情况与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定性研究对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定量研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本研究中,学徒制为自变量,21世纪技能为因变量。结果表明,学徒期与创造力相关系数ry1=0.47,决定系数(ry1)2=0.221;学徒制与协作的相关系数ry2=0.37,决定系数(ry2)2=0.137;学徒制与信息通讯技术的相关系数为ry3=0.315,决定系数(ry3)2=0.099;学徒期与职业生涯的相关系数为ry4=0.482,决定系数(ry4)2=0.232,显着性水平均为0.01。对学校教师的访谈与对职业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保持一致,详细结果如下:30%左右的学生可以随时分担责任和工作,约45%的学生总是容易理解老师的指导,约48%的学生始终积极参与学徒制,37%的学生了解共同的目标。此外,研究发现,学生在学徒阶段的主动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学徒期间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和实践。根据上述数据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结论:第一,利用现代技术丰富学习内容,根据社会需要改革职业高中的学习,为工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创造一个学习环境,从而全面培养21世纪的技能;第二,职业教育培训应关注隐性知识,学习创新从理论转向实践,更新职业教育目标,向终身学习转变;第三,开展客座教师(兼职教师)和行业工作,结合产业合作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和行业机构,对在校教师进行进修培训,根据在校所学专业,为未来教师制作技能证书;第四,实现将工作转化为专业能力培训的培训,倡导从技术使用到技术发现,实现以探究学习为导向的学习模式;第五,教师应倡导在职业学习中培养21世纪的技能,组建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职业高中学生21世纪核心技能的发展。因此,印尼的教育机构应大力支持职业高中学生21世纪研究技能的发展,在学徒制模式的培养下实现21世纪关键技能的提升。
陈一雷[7](2020)在《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后半叶,西方批评理论界开始了“空间转向”,学者们从地理、建筑等实体空间研究拓展至文学、艺术、社会等多个学科。人们不再停留在探讨物理空间,而是将空间与社会、政治、文化、种族、性别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空间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命题。电影作为以空间建构为重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现实、建构虚拟世界的艺术形式,成为空间研究的重要对象。迄今,以空间视角切入研究电影之成果不在少数,但是,将21世纪近20年好莱坞电影作为一整体,系统、全面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为此,本论文以相关空间理论为手段,对新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进行一个整体观照,以期揭示其空间寓意。在好莱坞电影的研究中,类型片的视角较为常见,因为它很好地兼顾了市场、受众、商业等因素,突出了好莱坞工业体系中的影片共性,但缺憾也是比较明显的,例如类型的分法缺乏严谨逻辑、类型的内涵互有渗透、跨类型和反类型等情况带来的挑战等等。而事实上,好莱坞电影的实质是“类型其表,现实其里”的,它绝不是简单的商品和艺术品,而是意识形态、商业利益、社会舆论、艺术思维的角力场。因此在本论文中,弱化类型,偏重题材,分别以“都市”、“族裔”、“战争”和“科幻”四种题材片为重点,研究好莱坞电影空间呈现方式及其背后的深刻寓意。选择这四个种类,是因为它们均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在空间表现上独具特色,展现出电影创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思考。除绪论外,论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意义进行了交代;对21世纪好莱坞四种题材电影的整体面貌进行了概述;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并指出其优点与不足,最后交代了论文的整体架构。第一章概述交代论文的理论框架、选择四种题材片的缘由以及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首先,论文阐明了论文的总体理论框架。接着,以分析西方空间批评转向入手,指出空间理论的跨学科特征,以及本论文使用的主要理论,即:借鉴了亨利·列斐伏尔和爱德华·索亚的三元辩证法,分别从第一空间(物质的和现实的)、第二空间(精神的和意识形态的)和第三空间(真实的,包容开放的)来讨论21世纪好莱坞4中题材片中的空间特征及其蕴含,同时结合电影艺术所特有的镜头空间呈现,挖掘空间艺术特色。最后,还对使用“题材”而非“类型”进行了说明,对为何选择四种题材以及四个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阐释。第二章聚焦都市题材片,讨论都市空间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及其精神面貌。本章主要以《爱乐之城》《阳光小美女》《三块广告牌》《海边的曼彻斯特》《社交网络》等为研究对象,探讨都市空间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现代指向。首先,论文对“景观”一词进行了界定,通过对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实质的讨论,揭示现代社会通过视、听、影像等景观集聚,建立起一整套消费信仰,深刻主导着人们的消费理念。然后,从都市空间、家庭空间与网络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上述影片空间呈现的内容与形式。最后,论文指出:电影通过对景观的巧妙编码,美化了“美国梦”神话;通过小镇底层人的遭遇,传递出空间正义缺失与人际关系异化的信息;通过都市知识精英的竞争,反映了后资本主义时代知识作为生产力,重塑社会空间。第三章以族裔题材片为中心,讨论美国边缘群体的空间诉求。本章主要以《藩篱》《月光男孩》《绿皮书》《撞车》等代表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21世纪美国族裔题材电影中的种族、身份、文化冲突等问题。这些电影通过白人与生存状态的再现,反映了由于白人主流文化霸权,使得有色人种个人空间受到挤压,最终导致白人与有色人种之间的对峙与冲突。通过有色人种精神空间的再现,表达了有色人种的诉求。论文认为与历史上好莱坞种族题材电影不同的是,这些新世纪电影拓展了族裔空间,使得原先被边缘化的、甚至封闭的族群空间得以打开,传递出全球化时代,人类追求和平、公正、友好相处的积极思想,彰显了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第四章以战争题材片为对象,讨论好莱坞通过本土与异域空间的建构,以揭示电影“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后殖民思维范式,同时,分析通过战争与创伤话题的讨论,影片制作者所要表现的当下诉求。本章主要以《拆弹部队》《美国狙击手》《血战钢锯岭》《逃离德黑兰》等战争影片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这些影片所表达的意识形态、人性与道德、历史与记忆等主题。“9·11”事件后,反恐战争成为美国的中心任务。战争题材影片担负起传递美国思想、展示美国力量的任务。因而,这些影片一方面通过战场空间另类英雄形象塑形,来宣示大国力量、展示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以此来抚慰“9·11”事件给美国人带来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则通过异国与本土空间的二元架构,凸显了美国在各方面的优势,折射出“西优东劣”的后殖民主义思维模式。但这些作品除了表现出浓郁的意识形态思想之外,也反映了诸如记忆与创伤,人性与道德,杀戮与救赎等主题。第五章集中讨论科幻题材片,以揭示影片所折射出来的人与科技如何相处的思想。本章主要以《阿凡达》《降临》《水形物语》《她》等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现代科技如何重构了现实世界与个人空间,揭示出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类应如何正确对待现代科技的主题。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科技的高度发展,人类不断挑战自然,从而改变了世界的秩序。在带给人类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新世纪以来的科幻电影,通过狂欢化的虚拟空间建构,探讨了人与机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人与自然,地球与外星人应和谐相处的问题,同时,也警示人们在后人类时代,人类应该理性地处理好人与机器的关系,克服享乐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思维模式。论文从空间视角切入,通过对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都市、族裔、战争和科幻题材电影的研究发现,上述题材的电影,空间设计独特,内蕴丰富。都市题材电影通过对都市不同景观的呈现,表达了在消费文化大潮裹挟下,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不同阶层都市人追求梦想、公平正义的美好愿望。族裔题材电影通过从对峙、敌意,走向互助、包容的族群与个人空间呈现,倡导一种理解、包容、和谐相处的积极思想。战争题材电影通过本土与异域中,“自我”与“他者”形象的呈现,一方面凸显美国人的英雄形象和霸主地位,抚慰了人们“9·11”事件精神上的创伤,另一方面则通过历史、记忆、创伤主题的展演,唤醒人们对人性与战争的反思。科幻片通过虚幻空间的塑形,揭示了当下现实社会,人类应该处理好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倡导人类在智能化时代理性利用科技的理念。通过对21世纪好莱坞四种题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研究,论文的结论是:1)这些影片讨论了20与21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打上了“后”时代特征的烙印,带有“后大都市”、“后工业”、“后殖民”与“后人类”等批评理论的诸多色彩;2)这四类题材片中,空间既是讨论社会诸多问题的媒介,同时也是影片表现的对象,透过空间既可以窥见美国社会万象,也能领略新世纪好莱坞电影的艺术魅力。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原来越多的问题,战争、瘟疫、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等等,相信本研究能为解决当今世界不同社会中的存在问题带来一定启发。21世纪以来,好莱坞优秀影片迭出,但因篇幅所限,另一些题材的优秀影片未能纳入研究,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进行。
王羿钦[8](2020)在《保罗·肯尼迪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国的兴衰是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保罗·肯尼迪的大国兴衰理论提供了观察历史上大国兴衰规律的一个新视角,对其学术思想的解读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大国兴衰问题的理解。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对其论着的评论,或者是对其思想中某一方面的分析,相对碎片化和分散化。本文希望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并通过对其着述的解读,对保罗·肯尼迪的战略思想形成较为总体性的认识。研究保罗·肯尼迪的战略思想,能够为中国制定与实施国家大战略,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与战略参考意义。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保罗·肯尼迪及其学术贡献。保罗·肯尼迪堪称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为着名的国际关系史学家与战略史学家之一。他的学术经历可以分为攻读博士学位时期、东安格利亚大学时期以及耶鲁大学时期三个阶段。保罗·肯尼迪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大战略与外交问题;大国争霸与大国兴衰问题;英国的海上霸权等海军史问题;太平洋战争、绥靖政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英德关系问题;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问题;对未来的展望问题。就其主要学术贡献而言,保罗·肯尼迪在国际关系史与战略史研究领域的建树最为卓着。同时,他还面向未来,进行了战略性前瞻性预测的尝试。第2章大国兴衰观。1987年出版的《大国的兴衰》,是保罗·肯尼迪的成名作。该书体系宏大,回顾了1500年以来哈布斯堡家族、英国、法国等大国500年间的兴衰历史,时空范畴纵横交错,内容涉猎极为广泛,涵盖了世界史视野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充分体现了保罗·肯尼迪的全局观,也集中体现了保罗·肯尼迪的大国兴衰观。大国兴衰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保罗·肯尼迪并未落入俗套,他的大国兴衰观着重强调两点认识:一是经济因素与大国兴衰的关系,经济是支撑强国地位的最重要基础,经济因素决定着战争的结局,经济因素影响着国际格局的演变;二是过度扩张与大国衰落的联系,即过度扩张必然导致大国的衰落。第3章大战略观。保罗·肯尼迪对大战略的研究始于《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他对大战略研究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一是指出和平时期也需要真正的大战略;二是强调大战略既需要明确的战略目标,也需要具体的战略手段。在大战略的确立上,一是战略目标要具体化;二是战略目标与实现手段(资源禀赋)必须相互协调;三是在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除经济和军事因素外,还强调其他多种因素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外交因素、国民士气、国家领导人以及地缘政治关系等因素,都是各国在大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加以考虑的因素,第4章未雨绸缪的战略视野。保罗·肯尼迪不仅在历史研究上,还在战略前瞻性预测上进行了尝试。1993年,他出版了《未雨绸缪:为21世纪做准备》一书,对21世纪将要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预测。他认为全球将陷入一种悲观的状态,人类将共同面临比以往更大的问题,如人口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粮食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还包括跨国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问题、失败国家问题等。同时,他也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他强调各国政府需要结合本国的情况进行改革,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提高国内教育水平。因为挑战是全球性的和国际性的,所以,他也强调应借助国际手段,通过各国合作来解决问题,而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联合国。
刘畅[9](2019)在《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版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梳理,指出21世纪中国科幻迎来大发展,探讨科幻小说三个方面的出版价值,即大众传播价值、产业经济价值和文学理论价值,随后对相关文献分类整理,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基于以上内容,本文对21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的出版现状进行分析,以中国科幻出版规模爆发式增长的2012年为时间界限,分为两段,分别从《全国总书目》和开卷畅销书排行榜中获取数据,总结国内科幻小说出版市场在不同时段内的特征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科幻小说出版市场具有:规模有限,引进版权的数量大于原创作品数量,本土原创造血不足,出版社引进版权的意愿增强,成人科幻与少儿科幻互动发展,丛书系列出版受到重视等整体特点。2012年以后,科幻小说登上开卷畅销榜,从中可以观察出受众市场对科幻小说的接受情况:大众对原创科幻作品的接受程度很高,刘慈欣和《三体》连续多年上榜,部分主流文学界的作家尝试科幻类型文学的创作也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互联网时代中的读者对趣味性强的短篇科幻故事更有兴趣;对引进版权的科幻作品,中国读者更青睐于购买和阅读西方经典科幻小说,在所有在榜的引进版外国科幻新作中,美国作家的作品所占比例最大;此外,畅销作品的科幻出版模式主要有杂志社或民营图书公司与传统出版社联动出版、传统出版社单独出版这两种,各出版机构都重视对科幻作品的营销;从畅销榜中可知,大众对科幻作品的接受依然以高文本质量和轻巧的设计形态为主,对本土原创科幻内容显现出熟悉感和认同感,对西方科幻则持有文化好奇。总结21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出版市场的特点及趋势,即为,出版规模尚小,文本创作有以刘慈欣为引领的硬科幻风格,同时也存在大片蓝海有待开发,数字化的科幻出版平台正在为当下的科幻发展带来新机遇,科幻产业的链条也在逐步完善,随后对中国科幻小说出版市场进行SWOT分析。文末对21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出版市场的发展提出建议,首先要把握“泛科幻”的发展趋势,其次要从选题策划、规模化出版、营销方式创新科幻小说出版策略,最后要立足科幻产业的发展,以激发原创活力、打造数字化出版平台、全版权开发科幻文本、出台政策支持为途径,凝心聚力提升科幻小说出版的影响力。
刘秀珍[10](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二、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对21世纪中国大学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对21世纪中国大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第二章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概述 |
2.1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
2.1.1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 |
2.1.2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发展 |
2.2 21世纪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概况 |
第三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塑造的人物类型 |
3.1 正面人物类型 |
3.1.1 八路军指战员 |
3.1.2 国民党的爱国军人 |
3.1.3 抗日民众 |
3.1.4 普通群众 |
3.2 反面人物类型 |
3.2.1 日本侵略者 |
3.2.2 汉奸 |
3.2.3 消极抗战的国军指挥官 |
3.3 小人物类型 |
3.3.1 妓女 |
3.3.2 传教士、殓妆师 |
3.3.3 投降的日本兵 |
第四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刻画的典型人物 |
4.1 中共抗日将领 |
4.1.1 朱德 |
4.1.2 左权 |
4.2 抗日游击队员 |
4.2.1 崔二旦 |
4.2.2 郭大叔 |
4.3 抗日学生和教官 |
4.3.1 “姥姥” |
4.3.2 李教官 |
4.4 抗战中的女性 |
4.4.1 国际友人史沫特莱 |
4.4.2 孟书娟 |
4.4.3 玉墨 |
第五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几点思考 |
5.1 人物形象的成因 |
5.2 人物形象的影响 |
5.3 人物形象的不足 |
5.4 人物形象发展的理论导向 |
5.5 人物形象塑造的社会价值 |
5.6 人物形象承担的历史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期刊 |
(2)专着 |
(3)学位论文 |
(4)其它(电子文献和报纸文章) |
附录:21世纪中国华语抗战电影基本信息一览表 |
致谢 |
(3)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汤因比史学思想内容研究 |
(二)《历史研究》相关研究 |
(三)汤因比宗教思想研究 |
(四)关于汤因比中国观的研究 |
(五)关于汤因比的其他研究 |
(六)日本对汤因比的研究 |
(七)日本与汤因比互动关系的研究 |
第一章 汤因比及主要史学思想 |
1.1 汤因比生平及主要经历 |
1.1.1 汤因比的家族 |
1.1.2 汤因比的父母 |
1.1.3 汤因比生平 |
1.2 汤因比主要史学思想 |
1.2.1 汤因比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
1.2.2 汤因比宗教观的主要内容 |
1.2.3 汤因比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
1.2.4 汤因比和平观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汤因比对日本的记述和访问 |
2.1 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 |
2.1.1 《历史研究》中的日本形象 |
2.1.2 其他着述中的日本形象 |
2.2 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 |
2.2.1 斥责日本侵略:汤因比第一次访问日本 |
2.2.2 重塑日本自信:汤因比第二次访问日本 |
2.2.3 登上日本神坛:汤因比第三次访问日本 |
第三章 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 |
3.1 汤因比与松下幸之助的谈话: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
3.2 汤因比与若泉敬的谈话:对青年困惑的解答 |
3.3 汤因比与松冈纪雄的谈话:对日本发展的建议 |
3.4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谈话:对东方文明的展望 |
第四章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解读 |
4.1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 |
4.2 日本关于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
4.2.1 日本学术界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与评价 |
4.2.2 日本民间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
4.3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解读与价值判定 |
第五章 日本吸收外来文明中的本土文化心理影响 |
5.1 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 |
5.1.1 心理史学 |
5.1.2 文化心理学 |
5.2 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及其特点 |
5.2.1 日本对中国文明的吸收 |
5.2.2 日本对西方文明的吸收 |
5.3 文明吸收特点及文化心理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与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 |
一、对马克思经典作家理论成果的借鉴 |
二、对拉美民族主义代表人物思想的吸收 |
三、“印第安传统思想”的影响 |
四、“基督教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二节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新自由主义失败的“催化” |
二、拉美左翼政权的崛起和联合 |
三、拉美民众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反思 |
四、中国及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激励 |
第二章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其本质特征 |
第一节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
一、注重经济发展,提倡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
二、强化平民政治,扩大基层民众政治参与 |
三、追求“社会主义”,注重公平与正义 |
四、拥护拉美一体化,加强拉美区域合作 |
第二节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 |
一、强烈的批判精神 |
二、务实的实践作风 |
第三节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本质 |
一、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
二、“21世纪社会主义”是拉美特色的“多种社会主义集合体” |
第三章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困境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面临的困境 |
一、“21世纪社会主义”执政国家社会发展问题突出 |
二、“21世纪社会主义”执政党部分政策扭曲导致威信下降 |
三、“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国际环境日趋不利 |
第二节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景与发展趋势 |
一、拉美政党政治“钟摆效应”长期存在 |
二、拉美政治格局“左退右进”趋势较为明显 |
三、不排除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触底反弹” |
第四章 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现实价值 |
一、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探索符合本国的发展模式提供经验 |
二、为世界左翼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素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研究 ——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学徒制作为职业高中的特色有待进一步增强 |
1.1.2 21世纪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落实 |
1.1.3 基于学徒制培养的21世纪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
1.2 研究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3.1 21世纪技能 |
1.3.2 学徒制 |
1.3.3 职业高中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造力 |
2.2 协作 |
2.3 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 |
2.4 职业生涯 |
2.5 印尼的21世纪技能研究 |
2.5.1 IP-21CSS(印尼21世纪技能研究关系) |
2.5.2 印尼西苏门答腊岛Solok地区的案例研究 |
2.5.3 学校扫盲运动 |
2.5.4 教科文组织的四大支柱和21世纪的技能 |
2.5.5 21世纪创新学习 |
2.6 各国学徒制培养的实施状况 |
2.7 印尼的学徒制计划 |
第3章 印尼西爪哇省职业教育背景概述 |
3.1 印尼职业教育史 |
3.1.1 荷兰时期的职业教育 |
3.1.2 日本时期的职业教育 |
3.1.3 独立时期的职业教育 |
3.2 印尼西爪哇省职业教育情况 |
3.3 印尼职业教育办学标准与保障 |
3.4 印尼职业高中教育标准和21世纪技能 |
3.4.1 21世纪技能关于高阶思维技能 |
3.5 苏加武眉市职业高中的综合学习模式 |
3.6 苏加武眉市职业高中综合学习模式的规划与实施 |
3.7 汽车轻型车工程专业证书 |
第4章 基于学徒制培养职业高中学生21世纪技能的理论分析 |
4.1 21世纪技能的结构要素分析 |
4.1.1 21世纪技能的基本框架 |
4.1.2 21世纪的学与教 |
4.1.3 有关21世纪技能的研究 |
4.2 职业高中21世纪技能特征分析 |
4.2.1 21世纪就业结构的变化 |
4.2.2 印尼中学课程结构 |
4.3 学徒制与21世纪技能的关系分析 |
4.3.1 印尼西爪哇省的职业教育学生与学习 |
4.3.2 21世纪职业高中的技能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群体与样本选择 |
5.2.2 学徒制问卷校准 |
5.2.3 创造力问卷校准 |
5.2.4 协作问卷校准 |
5.2.5 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问卷校准 |
5.2.6 职业和生活问卷校准 |
第6章 西爪哇省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21世纪技能的调查研究 |
6.1 描述性统计 |
6.2 数据分析 |
6.3 统计假设 |
6.4 研究结论 |
6.5 进一步的研究 |
6.6 实施建议 |
第7章 研究反思、对策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反思 |
7.1.1 印尼21世纪技能的研究 |
7.1.2 21世纪技能发展通过的学习 |
7.1.3 印尼教育国家标准的21世纪技能发展 |
7.2 对策建议 |
7.2.1 实施培养21世纪技能的学徒制 |
7.2.2 基于多样化学徒制的技术开发 |
7.2.3 职业教师和培训网络的职业化建设 |
7.2.4 职业高中学生发展21世纪技能的各种途径 |
7.2.5 多角度完善学生职业评价体系 |
7.3 研究展望 |
7.4 研究不足 |
附录 |
附件A 问卷 |
附件B 学徒制学习资料 |
附件C 教学计划(LESSON PLAN)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三.印尼文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7)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好莱坞电影研究的空间维度 |
第一节 空间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
一、空间理论的跨学科特征 |
二、空间理论与时代语境 |
第二节 题材选择与空间特性 |
一、题材:一种内部视角的考量 |
二、题材选定的共性与逻辑 |
第三节 20世纪好莱坞空间建构回顾 |
一、好莱坞的运作策略 |
二、20世纪好莱坞的空间建构特点 |
第二章 都市空间:景观社会中的异化 |
第一节 都市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生产与消费的都市景观 |
二、流动与混杂的空间体验 |
三、破碎与疏离的家庭空间 |
第二节 “美国梦”的追寻与都市精神危机 |
一、物质都市的梦境 |
二、都市心态的异化 |
三、现代信仰的崩塌 |
第三章 族裔空间:主流话语边缘的呐喊 |
第一节 族裔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对峙冲突的族群空间 |
二、自我封闭的地理空间 |
三、尝试融合的种族壁垒 |
第二节 共同体的构建与族群关系反思 |
一、族群话语的丧失与重构 |
二、族裔内部的审视与反思 |
三、种族关系的破冰与融合 |
第四章 战争空间:力量神话的宣示 |
第一节 战争题材电影的空间呈现 |
一、展示实力的战场空间 |
二、危机想象下的异域空间 |
三、充满创伤的精神空间 |
第二节 国家力量的宣示与反思 |
一、意识形态的询唤 |
二、空间秩序的构建 |
三、来自人性的叩问 |
第五章 科幻空间:指向未来的想象 |
第一节 科幻题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
一、狂欢化的视觉空间 |
二、灾难想象下的生态空间 |
三、充满疑虑的赛博空间 |
第二节 视觉狂欢与后人类反思 |
一、景观电影的迷思 |
二、和谐生态的期许 |
三、人类主体性的追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保罗·肯尼迪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保罗·肯尼迪及其学术贡献 |
1.1 保罗·肯尼迪的学术经历 |
1.2 保罗·肯尼迪主要的学术贡献 |
1.2.1 关于英国海上霸权问题 |
1.2.2 关于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 |
1.2.3 关于大国兴衰与大战略问题 |
第2章 保罗·肯尼迪的大国兴衰观 |
2.1 经济因素与大国兴衰 |
2.1.1 经济是支撑强国地位最重要的基础 |
2.1.2 经济因素决定着战争的结局 |
2.1.3 经济因素影响着国际格局的演变 |
2.2 过度扩张与大国兴衰 |
2.2.1 军事力量与经济实力的辩证关系 |
2.2.2 对外的过度军事扩张导致国家衰落 |
2.3 大国兴衰思想引发的争议 |
2.3.1 衰落论与未衰落论之争 |
2.3.2 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思想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
第3章 保罗·肯尼迪的大战略观 |
3.1 大战略的意义:和平时期的需求 |
3.1.1 大战略概念的提出 |
3.1.2 和平时期大战略思想的意义 |
3.2 大战略的确立:目标与手段的协调 |
3.2.1 大战略目标与手段确立的重要性 |
3.2.2 大战略目标与手段协调的重要性 |
3.3 大战略的实施: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
3.3.1 巧妙运用外交的重要作用 |
3.3.2 国民士气和领导人智慧的重要作用 |
3.3.3 地缘因素的重要作用 |
第4章 未雨绸缪的战略视野 |
4.1 保罗·肯尼迪对21 世纪的预测 |
4.1.1 人口爆炸问题 |
4.1.2 贫富差距问题 |
4.1.3 粮食安全问题 |
4.1.4 就业危机问题 |
4.1.5 环境恶化问题 |
4.2 问题解决的路径设想 |
4.2.1 各国结合国情进行改革 |
4.2.2 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 |
4.2.3 提高联合国行动效率 |
4.3 对保罗·肯尼迪问题解决之道的评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版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幻小说的发展及现状 |
1.1.2 科幻小说的出版价值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中国学界对科幻小说概念界定的尝试 |
1.2.2 本文中出版范围、时间、地域的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科幻文学理论及发展历史的相关研究 |
1.3.2 科幻作者和作品的相关研究 |
1.3.3 科幻出版传播的相关研究 |
1.3.4 科幻产业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2 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版现状分析 |
2.1 2012 年以前中国科幻小说出版情况分析 |
2.1.1 出版规模有限,引进版科幻作品数量大于原创科幻 |
2.1.2 成人科幻与少儿科幻出版的互动发展 |
2.1.3 丛书品牌的打造受到出版者的重视 |
2.2 2012 年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版情况分析 |
2.2.1 开卷畅销榜中原创科幻在榜情况分析 |
2.2.2 开卷畅销榜中引进版科幻在榜情况分析 |
2.2.3 开卷畅销榜中出版机构在榜情况分析 |
2.2.4 从开卷畅销榜看大众市场对科幻小说的接受情况 |
3 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版市场特点及趋势 |
3.1 中国科幻小说出版规模小,科幻市场尚未迎来黄金时代 |
3.2 中国原创科幻作品特点分析 |
3.2.1 选题策划依据流行的社会思潮 |
3.2.2 创作趋势有潮流,也有蓝海 |
3.3 中国科幻数字出版平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3.3.1 培养优秀的科幻创作队伍 |
3.3.2 建立与读者的互动机制 |
3.4 中国科幻出版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
3.4.1 科幻小说出版形态转移 |
3.4.2 科幻小说IP改编风潮正劲 |
3.4.3 科幻影视同期书成为热点 |
3.4.4 科幻奖项设置有待多元化 |
3.5 中国科幻小说出版市场SWOT分析 |
4 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版市场的发展建议 |
4.1 把握“泛科幻”的发展趋势 |
4.2 科幻小说出版创新策略 |
4.2.1 选题策划要充分重视原创科幻作品 |
4.2.2 规模化出版打造品牌、创造收益 |
4.2.3 借力意见领袖和生产性受众全方位营销 |
4.3 立足产业扩大科幻小说出版影响力 |
4.3.1 激发原创科幻活力,填补创作蓝海 |
4.3.2 打造聚合型数字化科幻出版平台 |
4.3.3 全版权开发拓展科幻文本附加值 |
4.3.4 宏观政策支持科幻出版发展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对21世纪中国大学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D]. 王增元.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D]. 王禹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析[D]. 董小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研究 ——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为例[D]. 安迪(ADI MAULANA).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7]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空间建构研究[D]. 陈一雷.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保罗·肯尼迪的战略思想研究[D]. 王羿钦. 吉林大学, 2020(08)
- [9]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版现状分析[D]. 刘畅.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3)
-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