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包括脚踏板、脚踏座、半透明遮光片和光栅传感器,脚踏板后端铰接脚踏座,脚踏板底部安装半透明遮光片,脚踏座内部安装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中部设有与半透明遮光片位置相对应的感应槽,光栅传感器一端设有发射管;另一端设有接收管,脚踏板带动半透明遮光片下移,半透明遮光片逐渐下移插入感应槽中,由于半透明遮光片为上方宽度大下方宽度小的结构,半透明遮光片会逐渐阻挡接收管所接收到的光线,光栅传感器输出线性电压变化信号到电机控制器,即可随意控制童车的车速,没有顿挫感,模仿真车操控感极佳,可以培养儿童驾驶童车的驾驶感觉,实现童车的平稳操控,保证儿童安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板、脚踏座、半透明遮光片和光栅传感器,脚踏板后端铰接脚踏座,脚踏板底部安装半透明遮光片,半透明遮光片上方宽度大下方宽度小,脚踏座内部安装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中部设有与半透明遮光片位置相对应的感应槽,光栅传感器一端设有发射管;另一端设有接收管,脚踏板驱动半透明遮光片逐渐下移插入感应槽中阻挡光路,光栅传感器输出线性电压变化信号。
设计方案
1.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板、脚踏座、半透明遮光片和光栅传感器,脚踏板后端铰接脚踏座,脚踏板底部安装半透明遮光片,半透明遮光片上方宽度大下方宽度小,脚踏座内部安装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中部设有与半透明遮光片位置相对应的感应槽,光栅传感器一端设有发射管;另一端设有接收管,脚踏板驱动半透明遮光片逐渐下移插入感应槽中阻挡光路,光栅传感器输出线性电压变化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后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弯勾,脚踏座后方设有供弯勾穿入的弯勾槽,弯勾槽侧方设有铰接柱,脚踏板通过弯勾穿入弯勾槽后套装铰接柱实现铰接脚踏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底部前方设有圆柱,脚踏座前方设有供圆柱穿过的圆柱槽,圆柱底部安装复位弹性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遮光片包括连接一体的安装板部和三角形部,三角形部下移插入感应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座内部设有传感器安装板,传感器安装板有2块且相隔开,光栅传感器插装在传感器安装板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座底部设有避开半透明遮光片的避位槽,避位槽底部安装软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座上方设有外限位板和内限位板,外限位板、内限位板为U形且相隔开,脚踏板下移时插入到外限位板、内限位板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
背景技术
电动童车,是一种适合于给儿童玩耍使用的儿童玩具车,传统电动童车采用的脚踏板只有停止和最高速度启动两种状态,当儿童踩下脚踏板时,脚踏板会直接发送启动信号到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直接以最高速转动,当儿童松开脚踏板时,脚踏板会直接发送停止信号到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转动,这样对儿童的顿挫冲击比较大,无驾驶真车感觉,操作体验差,而且由于儿童年纪小,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心理、生理还不成熟,强烈的顿挫冲击会吓着儿童,使他们感觉不舒适,因此,有必要改善童车的行驶方式,使童车能够线性缓慢启动或线性缓慢停止,而要达到此目的,不仅需要改变现有电机控制器的结构,同时也要改变脚踏板的结构,保证脚踏板输出信号不能只是停止或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脚踏板只输出信号停止或启动信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能够输出线性变化的电压信号,而不只是单单的停止和启动两种信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包括脚踏板、脚踏座、半透明遮光片和光栅传感器,脚踏板后端铰接脚踏座,脚踏板底部安装半透明遮光片,半透明遮光片上方宽度大下方宽度小,脚踏座内部安装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中部设有与半透明遮光片位置相对应的感应槽,光栅传感器一端设有发射管;另一端设有接收管,脚踏板驱动半透明遮光片逐渐下移插入感应槽中阻挡光路,光栅传感器输出线性电压变化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踏板后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弯勾,脚踏座后方设有供弯勾穿入的弯勾槽,弯勾槽侧方设有铰接柱,脚踏板通过弯勾穿入弯勾槽后套装铰接柱实现铰接脚踏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踏板底部前方设有圆柱,脚踏座前方设有供圆柱穿过的圆柱槽,圆柱底部安装复位弹性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半透明遮光片包括连接一体的安装板部和三角形部,三角形部下移插入感应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踏座内部设有传感器安装板,传感器安装板有2块且相隔开,光栅传感器插装在传感器安装板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踏座底部设有避开半透明遮光片的避位槽,避位槽底部安装软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脚踏座上方设有外限位板和内限位板,外限位板、内限位板为U形且相隔开,脚踏板下移时插入到外限位板、内限位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儿童踩动脚踏板下移,脚踏板带动半透明遮光片下移,半透明遮光片逐渐下移插入感应槽中,由于半透明遮光片为上方宽度大下方宽度小的结构,半透明遮光片会逐渐阻挡减弱接收管所接收到的光线,光线逐步减弱光栅传感器输出线性电压变化信号到电机控制器,即可随意控制童车的车速,没有顿挫感,模仿真车操控感极佳,可以培养儿童驾驶童车的驾驶感觉,实现童车的平稳操控,保证儿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半透明遮光片逐渐下移遮挡光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板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座从底部视角方向所视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半透明遮光片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座从顶部视角方向所视的立体图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童车无级调速脚踏板,包括脚踏板1、脚踏座2、半透明遮光片3和光栅传感器4,脚踏板1后端铰接脚踏座2,脚踏板1底部安装半透明遮光片3,半透明遮光片3上方宽度大下方宽度小即上厚下薄,脚踏座2内部安装光栅传感器4,光栅传感器4中部设有与半透明遮光片3位置相对应的感应槽41,光栅传感器4一端设有发射管42;另一端设有接收管43,发射管42发出的光线经感应槽光路到达接收管43,脚踏板1驱动半透明遮光片3逐渐下移插入感应槽41中阻挡光路,由于半透明遮光片3上方宽度大下方宽度小即上厚下薄,随着半透明遮光片3逐渐下移,接收管43接收到的光线会越来越弱,光栅传感器从而输出线性电压变化信号。
如图6和7所示,脚踏板1后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弯勾11,脚踏座2后方设有供弯勾11穿入的弯勾槽21,弯勾槽21侧方设有铰接柱22,弯勾11首先穿入弯勾槽21后再套装铰接柱22,这样实现脚踏板1铰接脚踏座2,儿童脚踏脚踏板1前端就可驱动脚踏板转动下降,另外,脚踏板1底部前方设有圆柱12,脚踏座2前方设有供圆柱12穿过的圆柱槽22a,圆柱12底部安装复位弹性元件(未画出)如弹簧,当儿童松开脚踏板1后,复位弹性元件产生弹性性驱动圆柱12上升,脚踏板1带动半透明遮光片3离开光栅传感器4的感应槽。
如图8所示,半透明遮光片3包括连接一体的安装板部31和三角形部32,三角形部32下移插入感应槽41中,由于三角形部32的宽度逐渐线性边大,所以接收管43接收到的光线会线性变弱。
如图9所示,脚踏座2内部设有传感器安装板23,传感器安装板23有2块且相隔开,光栅传感器4插装在传感器安装板23中,而脚踏座2底部设有避开半透明遮光片3的避位槽24,避位槽24底部安装软垫25,当半透明遮光片3下移过位穿入避位槽24后,软垫25能有效保护半透明遮光片3,另外,脚踏座2上方设有外限位板26和内限位板27,外限位板26、内限位板27为U形且相隔开,脚踏板1下移时插入到外限位板26、内限位板27之间,外限位板26、内限位板27一方面能够限位脚踏板1,另一方保护脚踏板1。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1004.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83908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62K9/00
专利分类号:B62K9/00;B60L15/20
范畴分类:32C;
申请人:东莞市景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景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冼沙村第二工业区中心东路155号
发明人:张书彦;李德军
第一发明人:张书彦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景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树棠
代理机构:44330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