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629000
摘要:两极分化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主要是因为学生所在地方教育水平、家庭辅导程度以及教师和学校重视程度造成的。需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目标、相互帮助和积极引导等方法来改善,从而整体提升学生水平,缩小“两极”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两极分化地域重视度辅导水平
两极分化现象也叫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随着学习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两极分化也会愈演愈烈。这种现象在英语学科学习中尤为明显!这是让学生、家长头痛的一大难题,更是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严重问题。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最初多出现于八年级,甚至是七年级下册。一部分学生在知识点难度加深的时候也能学得很好,能听懂、能及时消化、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样的成就感会使他们越来越努力,表现也会越来越棒。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听讲或消化环节没跟上,或者学得不怎么好,在考试中成绩也不理想。时间一长,学习热情不再有,人也越来越没信心,在面对英语学习的时候心里会产生厌恶、甚至恐惧感。最终这部分学生的英语会越来越差!对于整个班级而言,班级平均成绩会变得很不理想。同时,为了顾及全班同学,课堂节奏会被放慢。这样一来,英语好的同学会觉得内容过于简单、讲解过于冗长、课堂少了挑战性和趣味性。所以,减少两极分化现象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后进生同学,对于英语成绩优异的同学和整个班级来说都至关重要!那么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学生方面
1.地域教育水平不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我们学校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更有很多来自藏区或其它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或初中学校师资有限,在小学阶段对英语重视得不够,无法与城里的孩子相比,藏区学生的英语基础也十分薄弱。部分农村或藏区同学的口语也不如城里孩子,这会让孩子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听不懂,担心被同学嘲笑而不肯读、不肯积极发言,长此以往英语学习也将越来越困难。鉴于各方面原因,英语老师在制定学习计划、讲解内容和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都很难找到合适的度。
2.家庭教育辅导水平存在差异。农村或藏区的家长可能本身的英语水平就很低,尤其是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而老一辈人极少有会英语的,所以课后辅导环节也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很大的差距。
二、教师层面
教师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各地教师水平不一和英语学科本身在学校里是否受重视。学校对学生英语的要求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自己对本身英语的看重程度。鉴于以上原因和表现,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更加明显、顽固,也使得改变这种情况更加困难。而对于要高考升学的同学来说,这又是不得不闯的硬关。所以我们应该尝试各种方法来改变现状。
1.明确目标,激发学习热情。正确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每一天都很重要,每一天都很充实。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好英语的迫切性。单从升学来看,学生也会变得重视英语,教师要利用这一点,营造更浓的学习氛围,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2.同学相互帮扶,成立一对一的帮扶小组。英语成绩好的同学都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成立学习小组,后进生同学既可以学到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得到成绩优异的同学的监督,感受学习的紧迫性;使同学能更好地消化、运用知识!老师要做的就是及时地、毫不吝啬地奖励进步的同学,以保持其积极性,同时对于优秀的帮扶小组也要进行整体表扬!
3.提升教师的能力,做学生心中的“牛人”。面对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英语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名学生。对于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应该用更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有广度的见识来拓宽学生的眼界,成为让学生佩服的“牛人”;对于英语水平偏低的同学,英语老师需要调整课堂模式。纯粹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并不会太起作用,应该想办法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教授内容,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4.设置合理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大多都有长远目标,而这还远远不够。为了保持学习的热情,应该设置层次分明的目标,让他们能感受到踮起脚尖就能摘到果实的成功感,并及时地加以鼓励,才能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最终实现长远目标!
此外,教育不仅仅是老师的工作,更是家长的责任。教师应该和家长共同努力,使他们也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当中,才能全面地了解、帮助学生,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会克服困难、更好地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从而实现减小两极分化。
参考文献
[1]夏学文宋武《湖北高职教育发展两极分化问题及其对策》.《职业技术教育》,2017,38,(6):59-61。
[2]郑成武张奎霞刘志强《高职校企合作下的马太效应及其对策分析》.《教育与职业》,2016,(17)
[3]张博《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知识经济》,2016,(15):156-157。
[4]张小锋《职业兴趣在高职学生就业中影响力的相关研究》.《高教书刊》,2017,(2):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