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泰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智弟[1](2021)在《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景泰职专涉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在新时代新农村美丽乡村振兴对特定人才需求的教育价值理念的指导下,服从国家农村发展战略大局,面向未来,建立合理的涉农课程体系,是保证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正常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将涉农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农村中职学校涉农课程体系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教学载体,是保障和提高职业中专涉农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改革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王耀琳[2](2015)在《甘肃景泰盐碱地枸杞林生态系统效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19世纪末以来,人类活动引起大气CO2的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目前的将近400ppm,目前还在以2.2ppm yr-1的速度继续上升。由于大气层温室气体辐射强迫的增加,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自从1880年以来增加了0.8℃,如果目前的情景继续延续,到2100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再增加3-7℃。自从1976年以来,全球温度增加速度为0.15℃/10年,超出了0.1℃/10年的临界值,增温超出临界值之后,生态系统将难于自我调整。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的陆面降雨以0.5-1%/10年的速度增加,亚热带地区的降雨以0.3%/10年的速度递减。全球变化的影响包括:冰川与冰帽的缩小、海平面上升、作物产量下降、生态系统功能降低、极端天气现象频率增加尤其是干旱增加、生物多样性丧失、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等。目前,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是化石燃料,其次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等,约占总净排放的30%,大部分土地利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与热带地区的毁林与土地利用变化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已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十分关注稳定大气C02与其它他温室气体的浓度,从而缓解全球变暖的危险。目前,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有两种基本的战略策略:温室气体的减缓与适应其产生的影响。陆地碳汇被认为是一种双赢战略,成本-效益合算,能够产生多层次效益。农业、林业碳汇是陆地碳汇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业、林业生态系统碳固存措施在全球大部分生态区都可以采用,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考虑将农业、林业碳汇纳入国家的减排战略。经济林、防护林与农林复合系统是中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林面积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15%,经济林已成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经济林不但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增加植被碳固定,而且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但是,中国经济林、灌木林、景观林、防护林态系统的碳分布、收支、动态、固碳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通过实地测定与CBPmodel研究了甘肃景泰枸杞林生态系统的碳效益,利用CBP模型中的DPSIR(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与CBA(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影响枸杞碳固存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1)5年(5a)、8年(8a)林地的土壤年呼吸呈单峰曲线,年变化过程平缓。5a于7月达到峰值,1月份出现最小值;8a于8月份达到峰值,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而裸盐碱地的土壤呼吸年际变化平缓,峰值出现在4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在非生长季,裸盐碱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均高于5a与8a;而在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排序是:5a>8a>裸盐碱地。(2)在生长季(8月)裸盐碱地的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5a和8a枸杞样地土壤呼吸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5a、8a、裸盐碱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季的日变化均值的排序为:5a>8a>盐碱地。土壤表层的含水量较深层的含水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更大;土壤呼吸与各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性,而土壤的全盐量以及电导率与土壤呼吸之间呈负显着的相关性。(3)次生盐渍化土地种植枸杞后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含量显着增加;碳库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有所增加,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明显增加,土壤质量得到改善。随着枸杞林年限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非活性有机碳、碳库指数持续增加;活性有机碳含量、碳库管理指数在前期明显增加,4年(4a)-7年(7a)之后又逐渐降低,这与枸杞植株老化、修剪和土壤有机物料投入等管理措施有关,人类管理措施对枸杞林土壤碳库具有重要的影响。(4)盐碱地枸杞栽培显着提高了地上植被碳储量、地下根系碳储量;枸杞林植被碳储量主要分布于地上部分,不同林龄地上部分所占植被碳储量地比例均超过65%。枸杞栽培也显着提高了土壤不同层次的碳储量,4a、7a和11a生枸杞林地1m深度土壤有机碳储量较盐渍化土地提高了36.4%、37.3%和43.3%。在枸杞林生态系统中,土壤是主要的碳库,所占系统碳储量的比例均超过90%。枸杞生态系统地主要碳输出形式包括果实输出、枝条修剪等。枸杞果实物质输出以全碳为主,占到总物质数的92.3%;修剪枝物质输出也以全碳为主,占到总物质数的97.8%。(5)退化土地造林在土壤碳固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用适宜的树种进行经济林栽培不但能够加强土壤肥力,而且可以将碳固存于土壤与植物体中。CB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在10年时间尺度上,盐碱地枸杞栽培对土壤碳固存与减排方面具有显着的正影响。裸盐碱地的固碳速率为4.1 Mg CO2e yr-1ha-1,而枸杞的为12.9MgCo2eyr-1ha-1,包括土壤固碳:6.2MgCO2eyr-1ha-1,生物量固碳:7.3MgCO2eyr-1ha-1。景泰枸杞中使用了N肥,引起的N20的排放量为0.56 MgCO2eyr1ha-1。项目的碳效益为-8.81MgCO2eyr-1ha-1。根据CBP模拟,甘肃的枸杞林碳固存能力2012年达215,004MgCO2eyr-1ha-1,甘肃的枸杞栽培面积将持续增加,枸杞林在减排与碳固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加之其他经济林的发展,经济林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巨大的作用。DPSIR框架包括驱动因素、压力、状态、影响与响应。在枸杞栽培背景下,增加收入与扩大耕地面积是枸杞栽培的基本驱动因素,压力来自与施肥与灌溉。枸杞林生态系统处于碳固存的状态。社会响应涉及管理问题。社会响应包括政策支持与激励、改善目前的农田排水系统,给农民提供优惠便捷的农村金融贷款;使农民的“参与式”培训制度化,促进他们全面参与;加强技术推广支持;改革目前的水价制度机制;改善灌溉技术;采用覆盖或者间作绿肥作物;加强专业协会与合作社的作用,以及提升当地的加工能力等。CBA分析表明:枸杞栽培在10年期限尺度上,净现值为US$31,310 ha-1,内部收益率为65%,投资回收期为3.4年。枸杞栽培不仅经济效益显着,而且可以利用盐碱地与固碳,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与固碳的双赢效果。枸杞栽培产业也产生了一些外部效益。如果目前的政策与市场状况持续,枸杞栽培将继续为当地产生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方面的福利。
豆林[3](2006)在《景泰灌区草窝滩盆地30年以来水环境变化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共有2×104hm2以上的大型灌区402处,大型灌区以全国1/9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的1/4粮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地处西北的干旱灌区对当地人类社会的意义更加巨大。由于人为作用使水循环过程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引发了当地水环境、土壤环境及其它自然环境的改变,并对区域的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水资源利用的研究相比,对干旱灌区的水环境特征演化的研究比较薄弱,未从整体上对灌溉全过程的水环境变化做系统研究。 在西北的干旱灌区中,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水分蒸发强烈,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引起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而且在灌溉中也会出现许多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一系列的问题,对灌区的投入往往入不敷出,而景泰灌区是较少的能够在长期的灌溉中运行良好的一个。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景泰灌区的草窝滩盆地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当地提水灌溉三十年来的水环境及土壤盐分变化特征。草窝滩灌区的地下水量及地下水位都经过了一个持续上升过程,并已保持稳定;地下水的矿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988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并转为平稳趋势,后又有所上升。地下水水化学成分中,SO42-表现为先增大而后减小并趋于稳定的状况,Cl-、Na+两种离子缓慢增大,Ca2+、Mg2+基本保持稳定。土壤可溶性盐分中,氯离子、钠离子含量减少,土质有好转倾向;探讨了草窝滩灌区水盐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开发水资源及保护水环境的一些措施建议。
景泰县农业办公室[4](2003)在《景泰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文中提出 一、结构调整现状及采取的措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农户的分散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不能有序地与大市场接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针对这一实际,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任务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目标,景泰县
葛文华,何世炜[5](1991)在《甘肃景泰荒漠绿洲引黄灌溉农业区粮草种植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项研究针对景泰荒漠绿洲引黄灌溉农业区生产、生态中面临的重大难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以强化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学过程为中心,在进行广泛总结调查和生产力定位测定的基础上,提出了4年4区粮草种植模式方案及其技术规格,具体报导了该模式百亩缩影试验示范的各项结果。
二、景泰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泰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景泰职专涉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理念 |
二、课程目标 |
三、课程结构改革 |
(2)甘肃景泰盐碱地枸杞林生态系统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变化 |
1.1.2 全球碳循环 |
1.1.3 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减缓措施 |
1.2 研究进展 |
1.2.1 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 |
1.2.2 经济林生态系统 |
1.2.3 碳储量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方法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气候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土壤 |
2.4 植被 |
2.5 水资源利用 |
2.6 枸杞栽培概况 |
第三章 枸杞林地的CO_2排放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设置 |
3.1.2 枸杞生长特征测定 |
3.1.3 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枸杞林地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 |
3.2.2 枸杞林地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 |
3.2.3 枸杞生长特征与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 |
3.2.4 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 |
3.2.5 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及其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3.2.6 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 |
3.3.2 施肥与土壤呼吸 |
3.3.3 土壤含盐量与土壤呼吸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枸杞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2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种植枸杞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4.2.2 种植枸杞对土壤碳库活度、管理指数的影响 |
4.2.3 土壤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与养分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枸杞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输出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地设置 |
5.1.2 植被调查与取样 |
5.1.3 土壤取样与分析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枸杞林植被碳储量 |
5.2.2 枸杞林枯枝落叶碳储量 |
5.2.3 枸杞林土壤碳储量 |
5.2.4 枸杞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 |
5.2.5 枸杞林碳输出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BP模型的应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2 碳效益模型 |
6.1.3 数据获取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碳效益 |
6.2.2 利用DPSIR工具分析影响碳固存的社会与经济驱动因素 |
6.2.3 成本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景泰灌区草窝滩盆地30年以来水环境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 |
2.1.3 水文地质及水资源 |
2.1.4 地形地貌特征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灌溉工程及社会经济条件 |
2.2.1 灌溉工程 |
2.2.2 社会经济条件 |
3 草窝滩灌区水盐变化分析 |
3.1 地表水特征 |
3.2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3 地下水水化学的变化过程 |
3.3.1 灌溉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3.3.2 灌溉初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3.3.3 灌溉中期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4 近期草窝滩灌区水化学特征 |
3.3.5 地下水水化学的多年变化分析 |
3.3.6 单一地点的水化学动态变化 |
3.4 灌区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运移变化 |
3.4.1 灌溉初中期草窝滩灌区土壤可溶性盐变化 |
3.4.2 灌溉中后期草窝滩灌区土壤可溶性盐变化 |
4 水盐变化的原因分析 |
4.1 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原因 |
4.1.1 地下水的水位及水量变化原因 |
4.1.2 地下水水化学变化原因 |
4.2 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变化的原因分析 |
4.3 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变化对水环境变化的反映 |
5 草窝滩灌区水环境保护措施 |
5.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5.2 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
5.2.1 发展节水型农业 |
5.2.2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节水意识 |
5.2.3 加强灌溉用水管理 |
5.2.4 建立合理的水价格体系 |
5.2.5 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景泰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景泰职专涉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例[J]. 张智弟. 丝绸之路, 2021(02)
- [2]甘肃景泰盐碱地枸杞林生态系统效益[D]. 王耀琳. 兰州大学, 2015(01)
- [3]景泰灌区草窝滩盆地30年以来水环境变化分析[D]. 豆林. 兰州大学, 2006(09)
- [4]景泰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J]. 景泰县农业办公室. 甘肃农业, 2003(S2)
- [5]甘肃景泰荒漠绿洲引黄灌溉农业区粮草种植模式研究[J]. 葛文华,何世炜. 草业科学, 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