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刚度论文_安宗文,郭旭,马强,寇海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疲劳刚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刚度,疲劳,橡胶,平顺,轨道,寿命,挠度。

疲劳刚度论文文献综述

安宗文,郭旭,马强,寇海霞[1](2019)在《基于疲劳试验数据的风电叶片刚度退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刚度退化是叶片力学性能疲劳变化的重要体现,以叶片疲劳试验数据为依据,对叶片进行刚度退化分析.基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疲劳破坏机理,将叶片结构等效简化为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悬臂梁,基于悬臂梁模型建立叶片的应力-应变分析模型,通过对叶片的疲劳试验数据的处理,实现叶片疲劳试验下的刚度退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疲劳试验中叶片承受了20 a设计寿命的等效疲劳振动次数后,尚未失效.同时在该疲劳试验过程中,薄弱纤维断裂与基体裂纹饱和引起了纤维排布的改变,导致了叶片疲劳过程中出现了刚度略微上升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冠霖,姚风龙,廖绍辉[2](2019)在《国产橡胶减震器的刚度及疲劳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非线性有限元算法,对国产橡胶减震器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计算,建立了横向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结合的方式验证橡胶弹性减震器的刚度性能一致性,通过疲劳试验验证其可靠性,并成功取代了国外同型产品,应用在地铁车辆上,减振降噪效果显着,具有很大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9年08期)

张佩云,崔贤[3](2019)在《CFRP板加固RC梁疲劳破坏后残余刚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增强复合板材(CFRP)作为目前广泛应用的加固材料,但尚无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破坏后结构极限承载力变化的系统分析。为此对3根粘贴不同厚度CFRP板的RC梁进行了应力比为0.7、频率为3Hz的等幅疲劳试验,待疲劳破坏特征出现后进行加载速率为0.15kN/s的静力加载破坏试验。结果表明,CFRP板加固厚度对疲劳寿命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加固梁疲劳破坏后的极限承载力较未加固梁均有所提高,外粘2mm厚CFRP板疲劳破坏后静力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崔树坤[4](2019)在《扣件弹性垫板刚度对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冲击疲劳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作为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的主要轨道结构类型之一,在列车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已出现了疲劳伤损和部件老化现象。其中扣件系统橡胶垫板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表现的尤为明显,其刚度随着运营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这不仅会导致轮轨冲击作用的增大,还会加剧车轮经过时轨道结构的疲劳损伤。因此需对轨道结构的疲劳损伤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并评估橡胶垫板刚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本文以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对轨道系统存在随机长波不平顺和谐波型短波不平顺时的轮轨冲击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轨道结构在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应力和疲劳特性,讨论轨下垫板刚度对轨道结构使用寿命的影响。首先建立了适用于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车辆-轨道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在轨道不平顺情况下的轮轨相互作用,并分析轨下橡胶垫板刚度变化对轨道动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系统存在随机长波不平顺或谐波型短波不平顺时,轮轨垂向力峰值均随着垫板刚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速逐渐放缓;轮轨垂向力峰值随垫板刚度增大而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轨道随机长波不平顺,而与谐波型短波不平顺的关系较小。接下来本研究建立了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瞬态分析模型,该模型可求解轨道结构各组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情况。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轨道板最容易发生的破坏模式是承轨台处压溃,CA砂浆的破坏模式是板端位置的开裂和边角处的掉块;轨道仅存在随机长波不平顺时,轨下垫板刚度对轨道结构动态应力幅值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当轨道系统同时存在随机长波不平顺和谐波型短波不平顺时,轨下垫板刚度对轨道结构动态应力幅值的影响程度明显提高。最后将典型的混凝土和CA砂浆材料疲劳损伤模型应用于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中,对不同轨下垫板刚度时轨道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轨道不平顺状态恶化和橡胶垫板刚度增加综合作用下,轨道板的疲劳寿命仍可以充分满足疲劳性能需求;而对于CA砂浆层,当轨道系统同时存在随机长波不平顺和谐波型短波不平顺时,随着轨下垫板刚度的提高,其疲劳寿命呈指数型下降。在保证轨道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确定轨下垫板的最优更换周期为14年,此时轨下垫板静刚度为67.2kN/mm。(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6-01)

胡海明,王沙沙[5](2019)在《全钢载重轮胎模具上盖刚度及疲劳寿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硫化时全钢载重轮胎模具上盖受力分析,并根据板壳理论中圆形薄板计算理论,得出上盖最大挠度和应力的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模拟验证上盖的刚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材料上盖的最小厚度和疲劳寿命。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上盖的最小厚度不同,45锻钢和Q235钢上盖最大变形量均小于0.05 mm,满足上盖刚度设计要求;45锻钢上盖最小厚度比Q235钢上盖减小1mm,疲劳寿命延长2.09%,使用寿命延长2.22%,45锻钢上盖使用性能较优。(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卫军,杜永潇,梁曼舒[6](2019)在《梁结构疲劳刚度退化对模态频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梁结构疲劳刚度退化对模态频率的影响,对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疲劳试验和动力测试,得到疲劳历程中疲劳刚度和模态频率的演化规律.建立疲劳全过程变刚度有限元修正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比较分析试验和模拟结果,讨论模态频率退化规律及疲劳刚度退化对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梁结构模态频率具有类似抗弯刚度退化的叁阶段衰减规律,表明疲劳刚度与模态频率退化存在映射关系;在疲劳作用下,第1阶频率的下降幅度最大,第2阶频率次之,第3阶频率的下降幅度最小;提出的变刚度假设在有限元模拟中运用良好,模拟结果显示第1阶频率模拟值的偏差基本在10%以内.提出的疲劳全过程动力特性分析方法为梁结构疲劳分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胡海明,徐方鑫[7](2019)在《半钢轮胎模具上盖刚度及疲劳寿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轮胎模具在硫化工况下的上盖受力分析,根据板壳理论中圆形薄板计算理论,简化了半钢轮胎模具上盖受力模型,推导出半钢轮胎模具上盖刚度计算公式。通过计算不同上盖材料的最小厚度及其疲劳寿命,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其刚度。根据上侧板材料和结构装配形式,运用有限元模拟计算其疲劳寿命,得到45锻钢比Q235材料疲劳寿命长以及整体式上盖上侧板结构比通过螺栓连接结构疲劳寿命长的结论。模拟结果能够指导上盖设计,掌握模具实时工作状态。(本文来源于《模具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封喜波,司文静[8](2019)在《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抗弯刚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8根高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静载试验和疲劳试验,探究了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率对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抗弯刚度的影响,分析了疲劳试验过程中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钢筋强度等级对梁的疲劳抗弯刚度影响不明显,配筋率是影响疲劳抗弯刚度的重要因素,提高混凝土、钢筋等级及配筋率可显着提高梁的疲劳抗弯刚度。重复荷载作用200万次后,梁的承载力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小于5%,荷载作用过程中,梁的挠度得到了充分发展。(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02期)

龚澳[9](2019)在《CT试件接触刚度对谐振疲劳试验平均载荷影响及在线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关研究表明,大量的断裂都与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紧密相关,采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来研究材料的断裂特性,对提高机械产品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磁谐振式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系统是基于共振原理工作的,是一种用来测量金属材料及其构件疲劳特性的高效测试装置,紧凑拉伸(CT)试件是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中最常用的试件,要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在试验过程中精确测量和控制作用在试件上的试验载荷(振幅和平均载荷)。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过程中,由于CT试件连接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变化引起了平均载荷的变化,需对其进行在线补偿,本文针对CT试件接触刚度对谐振疲劳试验平均载荷的影响及在线补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搭建了电磁谐振式疲劳试验平均载荷在线补偿系统,主要由疲劳裂纹在线检测系统和试验载荷控制系统组成,并提出了一种平均载荷在线补偿方法,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对平均载荷进行了在线控制与补偿。2.建立了CT试件接触刚度模型、电磁谐振式疲劳试验线性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力学模型和谐振式疲劳试验静态载荷加载力学模型,采用了Hertz接触理论对CT试件法向接触刚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CT试件、测力传感器、主振及激振弹簧刚度计算模型,分析了试件刚度随裂纹长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平均载荷误差来源,推导出了平均载荷误差表达式,详细地研究了各个因素对谐振式疲劳试验平均载荷误差的影响。3.搭建了谐振式疲劳试验平均载荷在线测量与补偿实验系统,对实验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最后,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实验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施、分析和验证。(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9-01-01)

赵金伯[10](2018)在《轿车前横向稳定杆刚度与疲劳寿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横向稳定杆是汽车悬架系统关键结构件,其疲劳断裂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安全性。本文以某款轿车的前横向稳定杆为例采用数值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前横向稳定杆的刚度,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数值计算法对前横向稳定杆的应力与疲劳寿命分析,为轿车前横向稳定杆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20期)

疲劳刚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非线性有限元算法,对国产橡胶减震器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计算,建立了横向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结合的方式验证橡胶弹性减震器的刚度性能一致性,通过疲劳试验验证其可靠性,并成功取代了国外同型产品,应用在地铁车辆上,减振降噪效果显着,具有很大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疲劳刚度论文参考文献

[1].安宗文,郭旭,马强,寇海霞.基于疲劳试验数据的风电叶片刚度退化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9

[2].李冠霖,姚风龙,廖绍辉.国产橡胶减震器的刚度及疲劳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9

[3].张佩云,崔贤.CFRP板加固RC梁疲劳破坏后残余刚度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2019

[4].崔树坤.扣件弹性垫板刚度对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冲击疲劳特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

[5].胡海明,王沙沙.全钢载重轮胎模具上盖刚度及疲劳寿命分析[J].橡胶工业.2019

[6].卫军,杜永潇,梁曼舒.梁结构疲劳刚度退化对模态频率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7].胡海明,徐方鑫.半钢轮胎模具上盖刚度及疲劳寿命分析[J].模具技术.2019

[8].封喜波,司文静.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抗弯刚度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9].龚澳.CT试件接触刚度对谐振疲劳试验平均载荷影响及在线补偿[D].浙江工业大学.2019

[10].赵金伯.轿车前横向稳定杆刚度与疲劳寿命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

论文知识图

HB23、HB3梁的挠度对比  疲劳刚疲劳刚度的试验值/计算值比较疲劳刚度的试验值与计算值比较疲劳后垫板静刚度曲线杆体疲劳刚度退化曲线跨中截面挠度随疲劳次数的变化 (2)~...

标签:;  ;  ;  ;  ;  ;  ;  

疲劳刚度论文_安宗文,郭旭,马强,寇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