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论文和设计-孙磊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件拼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通过所述轴套和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插接柱,包括圆柱和圆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均设置有所述插接柱,所述圆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或所述第二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台的大直径端连接。连接件的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轴套和转轴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第一板或第二板时,将两者拆卸开进行更换即可,有效节约了资源。插接柱包括圆柱和圆台,可有效防止插接柱脱离被连接的板件,提高连接件与侧板或底板连接的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11),所述第一板(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4);第二板(12),所述第二板(1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轴套(15),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通过所述轴套(15)和所述转轴(14)可拆卸连接;插接柱(13),包括圆柱(131)和圆台(132),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上均设置有所述插接柱(13),所述圆柱(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11)或所述第二板(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台(132)的大直径端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11),所述第一板(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4);

第二板(12),所述第二板(1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轴套(15),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通过所述轴套(15)和所述转轴(14)可拆卸连接;

插接柱(13),包括圆柱(131)和圆台(132),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上均设置有所述插接柱(13),所述圆柱(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11)或所述第二板(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台(132)的大直径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4)为第一部(141)、第二部(142)和第三部(143)依次连接形成的台阶轴,且所述第二部(14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部(141)的直径和所述第三部(143)的直径;

所述轴套(1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套(151)和第二轴套(152),所述第一部(141)套设于所述第一轴套(151)内,所述第三部(143)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套(152)内,且所述转轴(14)能够相对于所述轴套(15)转动,所述第二部(142)位于所述第一轴套(151)和所述第二轴套(15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151)和所述第二轴套(152)中的一个在靠近所述第二部(142)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153),所述第一部(141)和所述第三部(143)中的一个能够通过所述U型槽(153)插入所述轴套(15)内;所述U型槽(15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141)或所述第三部(143)的直径,且所述轴套(15)和\/或所述转轴(14)具有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三板(16),所述第三板(1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11)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板(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11)的第二端相邻,所述第三板(16)上设置有所述插接柱(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所述第二板(12)和所述第三板(16)能够转动至两两之间呈90°夹角的第一使用状态,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三板(1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板(12)的第二端相邻,所述第二板(12)与所述第三板(16)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16)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板(12)的第二端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有转轴(14),另一个固定连接有轴套(15),所述第一轴套(151)和所述第二轴套(152)均开设有所述U型槽(15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四板(17),所述第四板(1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板(12)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板(12)的第一端相邻,且与所述第一板(11)的第二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四板(17)上设置有所述插接柱(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与所述第二板(12)能够转动至呈180°夹角、所述第一板(11)与所述第三板(16)和所述第四板(17)均呈90°夹角的第二使用状态,在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三板(1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板(17)的第二端相邻,所述第四板(17)与所述第三板(16)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16)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板(17)的第二端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有转轴(14),另一个固定连接有轴套(15),所述第一轴套(151)和所述第二轴套(152)均开设有所述U型槽(15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能够呈15°-270°夹角设置,且当所述第一板(11)和所述第二板(12)呈180°夹角设置时,多个所述插接柱(13)均位于所述第一板(11)的同一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件拼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

背景技术

当拼接两个板件时,往往需要连接件将两个板件连接起来。现有技术中的连接件,如合页,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均设置有允许螺钉穿过的通孔。但是,由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不能拆卸,当其中一个板损坏后便要更换整个连接件,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长期使用后,螺钉易于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以解决第一板和第二板不能拆卸而造成资源浪费及连接件与被连接的板件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件,包括:

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

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通过所述轴套和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

插接柱,包括圆柱和圆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均设置有所述插接柱,所述圆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或所述第二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台的大直径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为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依次连接形成的台阶轴,且所述第二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部的直径和所述第三部的直径;

所述轴套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部套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内,所述第三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套内,且所述转轴能够相对于所述轴套转动,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中的一个在靠近所述第二部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中的一个能够通过所述U型槽插入所述轴套内;所述U型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或所述第三部的直径,且所述轴套和\/或所述转轴具有弹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三板,所述第三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的第二端相邻,所述第三板上设置有所述插接柱。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能够转动至两两之间呈90°夹角的第一使用状态,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三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板的第二端相邻,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三板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二端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有转轴,另一个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均开设有所述U型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四板,所述第四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板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相邻,且与所述第一板的第二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四板上设置有所述插接柱。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能够转动至呈180°夹角、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均呈90°夹角的第二使用状态,在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三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板的第二端相邻,所述第四板与所述第三板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板的第二端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有转轴,另一个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均开设有所述U型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能够呈15°-270°夹角设置,且当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呈180°夹角设置时,多个所述插接柱均位于所述第一板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轴套和转轴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第一板或第二板时,将两者拆卸开进行更换即可,有效节约了资源。

插接柱包括圆柱和圆台,可有效防止插接柱脱离被连接的板件,提高连接件与侧板或底板连接的稳定性。

第二部位于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间,由于第二部的直径大于第一部的直径和第三部的直径,因此,第二部被限制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间,避免第一板与第二板沿轴套的轴向移动,提高连接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连接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拼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拼箱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拼箱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拼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侧板和底板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两个拼箱相摞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两个拼箱相摞后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件;11、第一板;12、第二板;

13、插接柱;131、圆柱;132、圆台;

14、转轴;141、第一部;142、第二部;143、第三部;

15、轴套;151、第一轴套;152、第二轴套;153、U型槽;

16、第三板;17、第四板;

2、侧板;21、内表面;22、外表面;23、第一侧面;24、第二侧面;25、下表面;26、定位槽;27、凹槽;

3、底板;31、底板上表面;32、底板侧面;33、第一凸缘;

4、插孔;41、圆柱形孔;42、圆台形孔;

5、盖体;51、第二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连接件,用于拼箱的拼接中,但不限于此,还可以用于其他两个需要连接的部件的连接中,以解决连接件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不能拆卸而造成资源浪费及连接件与被连接的板件连接不牢固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以被连接的板件为拼箱的侧板或底板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1包括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插接柱13。

第一板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4,优选地,转轴14为由第一部141、第二部142和第三部143依次连接形成的台阶轴,且第二部142的直径大于第一部141的直径和第三部143的直径。第一部141、第二部142和第三部143均为圆柱体,优选地,第一部141的直径和第三部143的直径相等。

第二板1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有轴套15,优选地,轴套1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套151和第二轴套152,第一部141能够套设于第一轴套151和第二轴套152中的一个,第三部143能够套设于另一个,且转轴14能够相对于轴套15转动。第二部142位于第一轴套151和第二轴套152之间,由于第二部142的直径大于第一部141的直径和第三部143的直径,因此,第二部142被限制在第一轴套151和第二轴套152之间,避免第一板11与第二板12沿轴套15的轴向移动,提高连接件1的稳定性。

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通过转轴14和轴套15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第一板11或第二板12时,将两者拆卸开进行更换即可,有效节约了资源。

插接柱13包括圆柱131和圆台132,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上均设置有插接柱13,圆柱131的一端与第一板11或所述第二板12连接,另一端与圆台132的大直径端连接。插接柱13与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

被连接的板件上可以设置与插接柱13形状相适配的插孔4,插孔4可以包括圆柱形孔41和与圆柱形孔41连通的圆台形孔42。插接柱13和\/或被连接的板件具有弹性,因此,尺寸较大的圆台132也可以穿过圆柱形孔41进入到圆台形孔42内,使插接柱13插接于插孔4,并使圆台132的大直径端抵接于圆柱形孔41与圆台形孔42连接的端面上,有效防止插接柱13脱离被连接的板件,提高连接件1与被连接的板件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为了实现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可拆卸连接,第一轴套151和第二轴套152中的一个在靠近第二部142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153,第一部141和第三部143中的一个能够通过U型槽153插入轴套15内,U型槽153的宽度小于第一部141或第三部143的直径,且轴套15和\/或转轴14具有弹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151开设有U型槽153,在装配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时,首先将第三部143插设于第二轴套152内,然后按压第一部141,使第一部141通过U型槽153进入到第一轴套151内。当需要更换第一板11或第二板12时,拉拔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使转轴14的第一部141经U型槽153从第一轴套151内脱离,然后将第三部143从第二轴套152内取出,转轴14即可与轴套15脱离。

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插接柱13,保证连接件1与侧板2或底板3的连接强度。

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之间的夹角α为15°-270°,且当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呈180°夹角设置时,多个插接柱13均位于第一板11的同一侧。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侧板2与侧板2的夹角、或侧板2与底板3之间的夹角变化进行调整,如在连接件1使用时,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夹角可以为30°、90°、150°或180°。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1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件1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1还包括第三板16。

具体地,第三板16的第一端与第一板11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转动连接,且第一板11的第一端与第一板11的第二端相邻。第三板16上设置有插接柱13。具体地,第三板16的第一端和第一板11的第二端中的一个连接有轴套15,另一个连接有转轴14,并通过在轴套15上开设的U型槽153实现第三板16与第一板11可拆卸的转动连接。

由于第二板12和第三板16均与第一板11连接,因此,第一板11将整个连接件1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该连接件1可以实现两个侧板2和一个底板3的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1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件1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第三板16能够转动至两两之间呈90°夹角的第一使用状态,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第三板16的第二端与第二板12的第二端相邻,第二板12与第三板16可拆卸连接,从而提高连接件1连接侧板2或底板3时的强度。示例性的,在使用连接件1时,首先将第一板11与底板3连接,然后转动第二板12和第三板16,使第二板12和第三板16分别与一个侧板2连接,同时,将第二板12与第三板16连接。

具体地,第三板16的第二端和第二板12的第二端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有转轴14,另一个固定连接有轴套15,第一轴套151和第二轴套152均开设有U型槽153。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第三板16的第一端连接有转轴14,第二端连接有轴套15,使用连接件1时,第三板16与一个侧板2连接,然后将第二板12与一个侧板2连接,同时,将第二板12的转轴14经过U型槽153插入到第三板16的轴套15内。

实施例四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1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件1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连接件1还包括第四板17,第四板17的第一端与第二板12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转动连接;第二板12的第二端与第二板12的第一端相邻,且与第一板11的第二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四板17上设置有插接柱13,从而连接件1可以使四个板件(如,两个侧板2和两个底板3)连接起来。

如图9所示,第一板11与第二板12能够转动至呈180°夹角、第一板11与第三板16和第四板17均呈90°夹角的第二使用状态。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第三板16的第二端与第四板17的第二端相邻。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件1与拼箱的连接强度,第四板17与第三板16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三板16的第二端和第四板17的第二端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有转轴14,另一个固定连接有轴套15,第一轴套151和第二轴套152均开设有U型槽153。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之间易于相互转动,连接第一板11和第三板16的第一轴套151和第二轴套152也均开设有U型槽153。

实施例五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拼箱,其包括多个侧板2、底板3和多个连接件1。多个侧板2依次连接并围成周向封闭的多边形结构,侧板2的上端的内边缘处开设有定位槽26。底板3与多个侧板2的下端抵接,底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凸缘33,第一凸缘33能够置于定位槽26内。侧板2和底板3上均开设有插孔4。连接件1至少包括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上均设置有插接柱13,插接柱13能够插设于插孔4,以使相邻的两个侧板2、或侧板2和底板3通过连接件1连接。当然,连接件1还可以包括第三板16和第四板17,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拼箱可以通过

实施例一-实施例四中的任意一种连接件1连接实现侧板2与侧板2、及侧板2和底板3的拼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拼箱通过侧板2和底板3拼接形成,模具只需切割出侧板2和底板3,通过连接件即可将侧板2和底板3拼接成不同尺寸和容积的拼箱,而无需受模具限制,大大降低了模具成本及缩短了加工周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拼接侧板2和底板3形成拼箱,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侧板2上的定位槽26与底板3上的第一凸缘33配合,使得拼箱沿竖直方向摞起来后,能够保持稳定,不易倾倒,保障用户安全,且拼箱沿竖直方向摞起来后,位于下层的拼箱不必使用盖体5,而是通过上层的拼箱实现开口的扣合,节约了材料。

优选地,侧板2和底板3均由发泡材料制成。发泡材料可以为EPS(发泡聚苯乙烯)、EPP(发泡聚丙烯)、EPE(发泡聚乙烯)或EPO(发泡聚苯乙烯聚乙烯混合体)。该拼箱具有保温作用,是一种保温箱,可以用于电商物流包装和冷链物流包装。

优选地,拼箱为长方体结构,一个或多个底板3拼接形成拼箱的底壁,多个侧板2依次连接围成拼箱的四个侧壁,且其中一个侧壁可以是只包括一个侧板2,也可以由多个侧板2拼接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拼箱也可以为其他多面体结构。

如图12和图13所示,插孔4包括由侧板2或底板3的外表面向拼箱内延伸的圆柱形孔41和与圆柱形孔41连通的圆台形孔42,且圆台形孔42的大直径端靠近圆柱形孔41设置;插接柱13包括圆柱131和圆台132,且圆台132的大直径端与圆柱131连接。插接柱13插接于插孔4,使侧板2和底板3、或侧板2和侧板2实现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侧板2和底板3均由弹性材料制成,或插接柱13由弹性材料制成,插孔4与插接柱13过盈配合。

如图14和图15所示,侧板2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21和外表面22,以及与相邻的侧板2抵接的第一侧面23和第二侧面24,第一侧面23、外表面22、第二侧面24和内表面21依次连接形成侧板2的周面;第一侧面23与外表面22呈45°或135°夹角,第二侧面24与外表面22呈45°或135°夹角,以使相邻的两个侧板2拼接形成90°或180°夹角,且便于拼箱的拼接。

外表面22靠近第一侧面23和第二侧面24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27,插孔4开设于凹槽27上,且连接件1位于凹槽27内,使得连接件1不会凸出外表面22,当拼箱沿水平方向排列放置时,可以使相邻的拼箱的侧壁依次紧贴排列。

如图15所示,侧板2还包括下表面25,下表面25与外表面22呈45°夹角。底板3包括底板上表面31、以及四个倾斜设置的底板侧面32,且底板侧面32与底板上表面31呈135°夹角,底板侧面32与侧板2的下表面25抵接。下表面25与外表面22呈45°夹角及底板侧面32与底板上表面31呈135°夹角便于侧板2与底板3的拼接。

如图16所示,拼箱还包括盖体5,盖体5包括盖体下表面,盖体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凸缘51,第二凸缘51能够置于定位槽26内。

图17和图18为图10和图14中的两个拼箱摞起来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当两个侧板2呈180°夹角拼接时,两个侧板2之间可以通过如实施例一的连接件1连接;此时,拼箱的底壁是由两个底板3拼接而成的,两个侧板2与两个底板3的连接处,通过如实施例四提供的连接件1连接。当两个侧板2呈90°夹角拼接时,两个侧板2与底板3的连接处通过如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提供的连接件1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连接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742.X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44704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F16C 11/04

专利分类号:F16C11/04;F16B1/02

范畴分类:27B;

申请人:上海易彬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易彬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叶城路1288号6幢J1012室

发明人:孙磊

第一发明人:孙磊

当前权利人:上海易彬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彬

代理机构:1133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连接件论文和设计-孙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