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锋(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37000)
【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开颅术后患者伴有血小板数目减少与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的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行开颅手术89例患者血标本,其中行钻孔引流术23例;开颅单纯硬膜外血肿清除术39例;脑挫裂伤合并脑疝行去骨瓣减压术27例,在术前与术后做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测定。结果较轻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前血小板可有不同程度减少,但术后患者随着病情好转,伤势愈合,血小板数目逐步升高渐渐接近正常,且预后较好;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入院时血小板数目正常或轻微减少,但术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部分患者血小板数目逐渐降低,预后不良。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在观察其它指标变化的同时,还应该重点观察血小板数目的变化,以便及早采取措施,进行积极治疗,放止病情继续恶化及DIC的发生。
【关键词】开颅术后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46-01
各种开颅手术,其中包括开放性颅脑损伤、先天性的颅脑畸形、颅内肿瘤等,都是外科手术有效指征,在临床工作中,主治医生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效地手术,并采取有效救治,挽救患者生命。但临床上常发生的是,手术做得很成功,术后由于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结合我院89例开颅术后患者,在病情变化过程中,结合对血小板数目的测定,及早发现问题,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89例患者都属于急诊和外伤入院,其中男性59例,女性30例,年龄26~78岁,平均55.8岁。行钻孔引流术23例;开颅单纯硬膜外血肿清除术39例;脑挫裂伤合并脑疝行去骨瓣减压术27例。
1.2测试方法89例患者入院后与手术后,立即抽取2ml静脉血加入血常规抗凝试管中,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监测[2]。排除既往存有血小板减少病史,排除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干扰,仪器本身质控结果完好,结果均给于复核。
2结果
2.189例患者入院时检查血小板数目(×109/L)[1]见表1
表1
类别例数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
钻孔引流术23209102156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3919698123
去骨瓣减压术2718789138
约69.66%的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并不减少,16.85%的患者血小板计数轻度减少,多以脑挫裂伤合并脑疝等严重颅脑外伤患者为主。
2.289例患者手术后检查血小板数目(×109/L)见表2
表2
类别例数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
钻孔引流术23201100130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3918389105
去骨瓣减压术271337696
术后复查血小板计数与表1比较发生了明显变化: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尤其是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更为明显;其他患者血小板数与术前相比则由多数减少但都接近正常范围。
3讨论
造成开颅术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症原因是由于严重外伤发生时,大量血小板聚集于伤口周围而引起血小板消耗过多;原因二,发生严重外伤时机体免疫机能亢进,导致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并在短时间内输血太多,发生异常出血和凝血,都可能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3]。发生血小板减少,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作用的生化物质)攻击自身的血小板所致。
并发血小板减少的危害:①术后大出血,血小板低于2万,有合并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的危险。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及DIC的发生,可危及生命。②血小板减少,会引起粘膜渗血致便血、尿血、咯血、呕血等,甚至心脏粘膜出血、心肌渗血致使心律失常、心跳骤停,脑出血亦会致使昏迷或死亡,各脏器功能衰竭。
从表1和表2可见,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刚入院时血小板减少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出血、手术进一步创伤以及术中输血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再加上患者的病情加重,术后复查血小板计数发生了显著变化。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刚入院检查血小板多数正常,但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的血小板会逐渐减低,最终发生DIC而导致死亡;部分入院初查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血小板会逐渐回升,原因可能由于伤及到骨髓造血系统,引起血小板生成短暂性减少,但随着病情的恢复,这部分患者血小板数目逐渐升高恢复正常,并且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对于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在观察患者其他指标变化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术前、术后血小板数值动态对比分析[4],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早预防并发症发生,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伤残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喻,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M].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988-989.
[3]黄达永,王昭,EDTA信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5.
[4]朱忠勇,准确计数血小板方法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