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Surpac 软件对露天采矿工程进行可视化

使用 Surpac 软件对露天采矿工程进行可视化

一、应用Surpac软件进行露天矿采矿工程的可视化(论文文献综述)

黄蕾蕾[1](2020)在《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矿山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矿山是矿业的发展方向,而三维地质信息可视化则是数字矿山发展的根基。随着国内外数字矿山发展建设,其采矿系统、配矿、选矿矿系统都逐渐走向自动化、实时信息更新和高精度控制。这对传统的三维地质建模产生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三维地质建模内容主要有两种:在矿集区-矿田尺度,利用多属性参数进行三维矿产资源的定量预测与评价;在矿床尺度,利用矿山有限工程数据建立三维矿床品位模型。前者数据多尺度、精度低;后者模型精度较高,但属性单一。多参数、高精度,且数据实时更新的数字矿山建模特征,不但对地质信息数据获取方式有新要求,也对于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也有了新挑战。本文依托于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数字矿山建设,利用多种地球科学新技术新方法,如遥感近红外-短波光谱分析、XRF元素分析以及主微量元素分析等,因地制宜的进行快速高效的元素-矿物地学信息采集,同时借助于多参数融合的算法如协同克里格与机器学习,将多属性地学信息转换为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有效的支持了数字矿山地质模型建设的需求与发展。论文所取得如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系统归纳总结归纳了数字矿山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内容。依据矿山生产科研需求,选取合适的取样、分析、建模方法建立三维多属性地质模型。(2)对比了多种三维空间数据插值的算法,研究了其各自算法的建模特点与应用环境,对于单属性高密度数据算法,可以使用普通克里格插值。对于相关性较强的多属性数据,可以使用协同克里格插值。对于相关性关系复杂、参数又多的数据集,可以利用非线性数学方法如BP神经网络,实现数据的高精度建模。(3)基于岩矿石温度三维模型的成矿预测,实现在无地球物理数据情况下的Cu、Mo成矿有利靶区预测,对于矿床深部和外围资源起到有效的定位圈定。(4)基于岩性与岩石硬度的综合模型可以进行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为矿山开采安全提供参考。本建模通过多属性三维模型有效的支撑了数字矿山各系统之间流畅运行,半年来三维多参数模型的应用,为矿山节省成本与提高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陈飞宇[2](2020)在《巴润矿复杂矿体探采对比分析及待采平盘矿体分布预测》文中指出巴润矿是一座现代化大型露天矿,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联合旗境内,是以铁、铌、稀土为主的大型多金属矿床。矿床成因复杂,矿体赋存多变,加之部分矿段勘探程度较低,致使生产揭露的矿体与勘探矿体存在较大偏差。矿体资料的不可靠性,给生产带来众多不利影响,如造成产量波动、影响生产计划、造成采矿设计及工程布置变更频繁等。矿山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勘探矿体偏差过大,以此为基础进行矿山设计及生产,会造成对剥离物的多挖、对矿石的漏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山的生产计划。因此本文主要进行探采对比,分析偏差原因,进而对待采矿体分布进行校正或准确预测,将有助于更好地指导矿山生产,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本文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利用Surpac软件对巴润矿探、采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与建模,在此基础上进行探采对比分析,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待采台阶的矿体分布进行预测。(1)根据同类矿山探采对比内容和巴润矿实际状况,确定了面积误差、面积重合率、形态歪曲率、厚度误差率及中心点偏移距离作为巴润矿探采对比内容,同时,借助矿山三维软件,分别建立了基于勘探数据与生产数据的巴润矿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对勘探矿体形态和生产矿体形态有了直观化的呈现,并为探采对比分析提供图形基础。(2)基于三维模型的建立制作了探采对比所需图件,进一步获得了图件各剖面面积、重合面积、非重合面积以及宽度等探采对比所需的参数数据,利用探采对比经验公式得到了相应的对比参数的误差值,并分析了探采结果各参数之间的表征关系与差异性原由。(3)以Surpac软件做出的图件数据作为参数来源,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待采台阶矿体分布预测模型,分别对预测矿体与揭露矿体、勘探矿体与揭露矿体进行探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矿体分布与揭露矿体较为接近,验证了用神经网络预测待采台阶矿体分布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刘占宁[3](2019)在《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储量估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贯穿于矿山规划、开发直至闭坑的整个生命周期,对采矿工程师进行资源评估、采矿设计及计划编制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利用已有地质数据实现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的基础上,借助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格方法和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对铁矿、蛇纹岩矿、瓷土矿的矿石品位进行估计。研究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及其特殊形式对距离幂次反比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升距离幂次反比法估值效果的方法;研究将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对并其估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较好的估值效果;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研究采用了多个矿体类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同种方法对不同矿体类型进行估值研究,检验了不同估值方法在不同矿体中的估值效果,为其它矿山使用该类方法进行估值活动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研究以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为对象,通过建立三个矿山的三维矿体模型与块体模型,分析了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格方法、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的估值效果。首先,研究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其它特殊形式代替欧氏距离作为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方式,对闵可夫斯基距离用于距离权重计算中的估值品位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其次,研究了分形克里格方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的估值特征,将分形变异函数用于实验变异函数拟合。再次,研究使用训练图像代替变异函数,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并对其改进,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分析了训练图像和离散区间区间数量对估值的影响。最后,横向比较不同估计方法的最优估计结果,分析不同估值方法的估值特征。通过研究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矿体品位的估值获得了以下成果。(1)分析了二维矿体剖面直接转换为三维剖面的原理,给出了二维转化为三维过程中的转换关系式,构建了铁矿、蛇纹岩矿和瓷土矿的地质数据库和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确定了铁矿、蛇纹岩矿、瓷土矿的组合样样长。(2)使用闵可夫斯基距离的其它特殊形式替代欧氏距离,用于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是可行的,且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研究扩展了距离幂次反比法距离权重的计算方式,给出了闵氏距离权重时TFe、Ni、MgO、Li2O和Ta2O5估值品位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样品点数量和品位分布对估值的影响,确定了闵氏距离下最优的品位估值结果。(3)相比于球型变异函数,采用分形变异函数可提升拟合效果,使得估值过程更便捷、估值结果更准确;相比与普通克里格方法,而分形克里格方法的估计结果是有偏的,其有更大的均值偏差;研究给出了分形变异函数、普通克里格方法下品位最优估值结果。(4)将多点地质统计学引入到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研究了训练图像和离散区间数量对估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训练图像分辨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多点地质统计学的估值效果,但太大训练图像严重影响计算效率,且其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事件与数据模式间的匹配问题。在理论上,提升离散区间数量可提高估值准确性,实际上其会降低数据事件与数据模式的匹配率,降低估值准确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该方法可克服单纯多点地质统计学估值中低频品位信息不准确的问题。研究给出了混合方法下TFe、Ni、MgO、Li2O、Ta2O5品位的最优估计结果。(5)研究对比了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克里格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的品位估值结果,分析了估值偏差特征、品位趋势特征、变异函数特征,并获得了如下认识:距离幂次反比法、普通克里格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和距离幂次反比法的混合方法估计的TFe、Ni、MgO、Li2O、Ta2O5品位的均值较为接近,Ni和MgO品位有较大最小值偏差,该偏差主要受取样方式、品位分布影响,减少参与估值的个样品点数量在一定程度减小最大值和最小值偏差;估值品位与样品品位在变化趋势一致,克里格方法估计的Ni和MgO品位有较大的平滑特性,估值的平滑性同时也受到了样品空间位置的影响;参与估值的样品点数量对估值结果有较大影响,样品点数量越多,样品品位变异函数与估值品位变异函数之间的差异就越大;距离幂次反比法中距离权重计算方式对估值品位变异函数的影响不明显;勘探工程和样品分布同样对估值品位的变异函数是有影响的。混合估值方法的估值结果与距离幂次反比法和普通克里格方法相近,混合方法的估值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且估值理论更为先进。

张瑞新,毛善君,赵红泽,郭苏煜,贾宏君,赵学彬,孙健东,王群,李淋,马远平,王宇新,郭帅,鲍海明,林钰淇[4](2019)在《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基本框架及体系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当前露天矿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各生产部门无法高效协同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生产装备自动化程度低、对安全的自动判断和预警不足等问题,在对国内外智慧矿山发展趋势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智慧露天矿山定义,分析了智慧露天矿山层次间关系、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原则和分期建设的"1+4"智慧化系统,即:1个基础平台是露天矿山基础支撑智慧化系统,4个业务系统是指露天矿山时空演化智慧化系统、露天矿山设备及工艺智慧化系统、露天矿山生产计划与工程管理智慧化系统、露天矿山综合管理智慧化系统,智慧露天矿总体构架、体系结构和技术框架,规划了各个系统的重点建设内容及项目构成、实现途径和分期目标。指出了智慧露天矿山建设体系主要由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关键技术、决策体系、信息基础支撑体系、时空演化支撑体系、生产设备与环节管控体系、生产计划与施工协作体系、综合应用管理服务体系组成,同时提出了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就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矿业工程专业技术为基础,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人-人"、"人-物"、"物-物"深度互联能力;基于统一网络传输标准,使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环境等监控系统与机电设备管理、调度通信、工业电视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系统得以有机汇接,实现信息共享;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矿山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及时响应,为矿山各管理层面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建立统一的矿业协同平台,使矿山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等部门协同工作,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露天矿山系统的分布式协同工作,最终实现信息采集全覆盖、数据资源全共享、统计分析全自动、业务管理全透明、人机状态全监控、生产过程全记录,形成完整统一的时空框架和信息系统,提高各业务部门的多元信息融合、共享和生产系统的协同效率,实现矿山的绿色、安全、高效生产。

郭一娜[5](2019)在《白云鄂博西矿边坡富水区域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白云鄂博西矿是一座大型现代化露天开采矿山,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高寒干旱,根据矿山实际生产资料显示,采场内80%的炮孔内均有水出现且水深变化明显。目前采场开采深度已超过150m,采场内分布不均的富水区和水线通道严重困扰着露天矿的正常生产及边坡安全。随着开采水平进一步的延伸,边坡内有水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边坡安全,而边坡稳定是保证采场内人员、设备正常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了解采场内富水区域以及水线通道的位置和规律,结合采场现行揭露的地下水情况,对设计边坡进行进一步稳定性分析评判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收集整理该露天矿爆区炮孔水数据,提取整理有效数据,以AUTOCAD及数字化三维矿山工程软件SURPAC为平台,创建了炮孔水的水体实体模型,实现了水体的三维可视化,高精度定位水体的分布情况,确定富水边坡位置。同时采用地、空协同时频域法对该位置进行了验证,并进行单孔抽水试验获得试验数据。在大量实际测量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力学分析,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采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对富水区域边坡进行安全稳定性系数计算,对该区域采场边坡雨季、旱季稳定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以上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在采场大量炮孔数据和周边水文调研勘探的基础上,建立了采场水分布情况的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生产过程中对地下水的三维可视化跟踪。并通过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得出重点富水边坡地段为采场北帮碳质板岩区域。(2)依据碳质板岩区域岩石性质分析,进行地下水对该区域边坡稳定性的力学研究,初步判断其不稳定的内在力学原因;(3)针对分析出的碳质板岩富水区域采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出边坡稳定评价结果,旱季边坡安全稳定系数为1.43,边坡较为安全;雨季边坡安全稳定性系数为1.16,边坡为不稳定状态,需进一步采取排水措施保证边坡稳定。

吴松[6](2019)在《拉拉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露天矿山在即将达到设计境界范围时,如果深部还有资源存在,则需要转入地下开采,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一些露天矿山因边坡失稳引发了一些灾害事故。本文对拉拉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如下:(1)在分析矿山已有的地质勘查资料基础上,通过现场地质调查,确定拉拉铜矿露天采场最终形成的边坡属于典型的岩质高边坡。边坡岩体属于微风化状态,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但边坡岩体强度较高;基于SURPAC软件,利用矿区地形图、地质钻孔数据和矿山设计资料,建立了矿区三维开采模型,圈定铜矿矿体32个,总体积为15724657m3。(2)按照国家试验标准,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矿区最具代表性的片岩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为150.75MPa,弹性模量为29.50GPa,泊松比为0.185;采用点荷载试验测试得到了片岩不规则试件的点荷载强度为5.0268MPa,并得出了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和点荷载强度的转换系数K=30。(3)选用三种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对矿区岩体进行了质量评价及分类,获得了边坡岩体的级别;将RMR分级法与Hoek-Brown经验公式结合,对矿区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估值,为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4)在矿区现场进行了爆破振动测试,结果表明露天采场爆破作业产生的振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岩体质点振动峰值速度随着离爆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爆破产生的主振频率大于边坡固有频率,爆破振动不会引起边坡岩体产生共振。从回归分析得出的爆破振动衰减函数方程可以看出,各区边坡岩体的特性以及地质条件存在差异。(5)采用极限平衡法,通过Geo-studio软件,得出露天采场终了条件下四个代表性边坡剖面的最小安全系数分别为1.193、1.105、1.684以及1.755。结果表明东部边坡未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其他三个区域的边坡稳定性良好。(6)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开采对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地下开采选用充填采矿法,对边坡及采场围岩的稳定性非常有利。

丁红岗[7](2017)在《某铁矿地质建模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数字化矿山技术是一种集地质建模、采矿设计、测量和生产管理为一体的新型矿山信息化管理技术,自其问世以来,在国外各大矿山企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其标配技术。本论文所涉及的铁矿依然采用纸质的图纸、表格、报告等传统模式进行生产管理,方式落后,数字化信息程度低,与矿山快速发展的态势不匹配。论文针对国内数字化矿山应用水平较低的现状,采用目前在国外得以广泛应用的Surpac三维软件,以国内某铁矿为工程背景进行地质数据库、地表模型、矿体模型和块体模型的构建,并开展了对块体模型边际品位的应用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如下:(1)利用Surpac软件构建了该矿的地质数据库,实现了对地质勘探数据的系统管理,其调用分析便捷高效。(2)构建了地表模型和矿体模型,全面清晰地展现矿体及地表的三维空间形态特征、位置关系及矿体赋存特征,为后续的采矿设计和生产管理提供了基础及依据。(3)利用Surpac软件对块体模型进行矿量计算,结果表明与储量报告中的矿量较为接近,L1号矿体是主矿体且深部潜藏资源量较大,为矿山深部探采及资源储量管理提供有效依据。(4)块体模型全面清晰的展示了矿石品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生产提供实时品位信息,及时指导矿山生产管理。(5)块体模型在边际品位上的应用,增添了矿山生产管理技术经济指标,实现了矿山生产的动态化管理,提高了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6)地质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加快了该矿山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促进了现代化生产的发展。

李连明[8](2014)在《矿床三维数字化建模在河东矿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采矿业的普遍应用,“数字矿山”已经成为将来采矿业发展的方向,为了加快河东矿“数字矿山”建设的脚步,此次采用Surpac软件,以河东矿的地质勘查数据以及钻孔数据为基础,深入研究矿床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深入学习Surpac三维矿业软件,研究了Surpac软件在国内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三维矿业软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而说明建立“数字矿山”的重要性。2)为了使原始的地质资料符合Surpac软件三维数字化建模的需求,对所需的地质资料进行了数字化处理,构建矢量图。3)三维地质数据库是矿床三维可视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建立合适的数据库结构,然后根据数据库结构整理钻孔数据,最后将整理后的数据导入进数据库,利用Surpac软件工具完成河东矿地质数据的构建。4)根据河东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符合河东矿的煤层实体构建流程,完成了煤层实体的建模,为构建块体模型奠定基础。建立好的实体模型,可以实现三维可视、体积计算、任意方位及方向的切割剖面等功能。5)通过建立好的煤层实体模型确立相应煤层的坐标范围,选择块体大小建立煤层的块体模型。根据煤层各种属性约束条件,通过距离幂次反比法进行赋值,建立煤层不同属性的约束模型。例如煤层的发热量分布以及硫含量分布等等不同属性条件下的约束模型。6)建立地表实体模型可以准确了解整个矿区地表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地形地貌的展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地形地貌对相应位置的地下煤层中的地压的影响,并且可以了解整个矿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对矿区工业广场的选址、选煤厂位置的设计、井口位置的选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7)建立巷道实体模型可以准确的了解巷道在煤层中的位置,不同作用的巷道可以按照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工作人员在地面上就能准确的了解巷道的形状及其在煤层中的位置。从而对煤矿的生产设计和巷道掘进计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通过Surpac三维矿业软件在河东矿的矿床三维可视化建模中的应用,不仅为实现河东矿的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国内煤矿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刘占宁[9](2014)在《基于Surpac的多金属矿三维可视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维地质模型对矿山资源评估、采矿计划编制及资源开采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可提高资源开采质量和管理水平。论文以罕达盖林场矿区铁铜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矿床三维可视化模拟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Surpac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创建了罕达盖林场矿区铁铜矿的矿床地质数据库,以勘探线剖面为基础建立了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矿体铁元素、铜元素进行了品位估值,运用矿体实体模型及矿体品位估值结果对矿石储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此次建模过程中存在的误差,找出了避免误差进一步扩大的方法,实现了矿床储量的成功估值。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收集、整理、分析罕达盖林场矿区铁铜矿矿床有关勘探资料(地质钻孔数据、地质剖面、样品化验数据,矿山测量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罕达盖林场矿区铁铜矿矿床地质数据库,实现了钻孔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利用Surpac软件对图形线串的编号、属性定义和坐标变换,使其与三维钻孔相一致。(2)通过图形转换的方式,以AutoCAD为中间转换软件,将矿体剖面及地面等高线转换图形格式导入Surpac软件中,建立了地表、矿体实体模型,实现了罕达盖林场矿区铁铜矿矿床的三维可视化。(3)找出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在实际勘探工作中钻孔并非完全垂直,同时钻孔在非平行与勘探线剖面方向的弯曲不能再剖面图上反映出来,另外,在以往绘制勘探线剖面是也可能造成了一部分误差。(4)确定了避免误差进一步扩大的方法:通过剔除落于矿体内且小于边界品位的样品数据,可以有效地减少在Surpac软件中矿体矿体剖面与钻孔不完全重合造成的误差,避免了品位估值时矿体品味被低估。(5)通过对样品数据进行组合、统计、分析,找出了实验变异函数,确定部分矿体的变异函数参数,构建理论变异函数模型。(6)建立矿床块体模型,采用的距离幂次反比法对块体模型赋值,进行品位推估和储量估算。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可靠,估算结果准确,对矿山的资源评估工作、可持续开采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张兵强[10](2014)在《上房沟钼铁矿露天开采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比较合理的确定露天矿山的最佳开采境界,使矿山开采能获得最大的效益,是矿山工作者追求不懈的目标。传统采矿设计中任务量大,不能及时应对资源开采条件及变化发展经济技术条件等影响因素对露采境界优化工作的影响,借助迅猛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矿体可视化建模基础上应用地质统计学原理进行矿山储量估算和露天境界优化,实现了露天采矿优化方法与技术的变革。常用的露天开采境界优化方法有:浮动圆锥法、动态规划法、LG图论法、网络最大流法及正锥删除法等,其中以LG图论法和浮动圆锥法使用最为普遍。本文重点研究了矿床可视化建模及露天开采境界优化等关键技术,并借助于Surpac建立了上房沟钼铁矿矿床三维可视化模型,采用LG图论法在不同情况下的对露天开采境界进行了优化。首要科研工作项及成果如下:1、以较长时期内铁、钼的最高价、最低价以及过去一段时间内钼、铁均价和目前钼、铁的平均生产成本为基础,分析预测了未来铁、钼的价格走势,综合考虑铁钼产品价格、矿山生产成本、回收率等影响因素,计算了多金属矿床综合品位。2、对上房沟钼铝铁矿历年来地质勘探资料和采矿技术资料等原始资料进行了、矢量化、数据转换等工作,按照钻孔、探槽、平硐等勘探工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矿山生产提供了一个动态变化的数据库,大大减轻了海量地质资料的保存、汇总、查阅、更新等技术难题。按照地表、岩性、构造、采空区等建立矿区可视化地质模型,并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矿区主伴生矿种进行了储量计算,完成了矿区可视化建模和储量计算。3、采用LG图论法,对上房沟钼铁矿在矿区面积等外部条件约束以及钼金属价格等因素影响下的多种露天开采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确保资源综合利用,为上房沟钼铁矿露天生产建设提供依据。通过本次研究表明,建立地质数据库能改变矿山工作模式,三维可视化技术能提高矿山工作效率,以LG图论法为基础的露天开采境界优化技术能满足矿山生产实际需要,是矿山可持续化发展的技术保障。

二、应用Surpac软件进行露天矿采矿工程的可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Surpac软件进行露天矿采矿工程的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矿山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数字矿山研究现状
        1.2.2 三维建模与插值算法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与创新成果
        1.4.1 工作量
        1.4.2 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矿床特征
    2.1 地层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4 矿体
3 数字矿山地质数据集成
    3.1 数字矿山及地质需求
    3.2 定量地学信息提取
        3.2.1 地质变量类型
        3.2.2 地质变量信息提取
    3.3 数字矿山地质数据构建
        3.3.1 地形数据
        3.3.2 岩性数据
        3.3.3 岩矿石主微量元素数据
        3.3.4 岩矿石蚀变数据
        3.3.5 物性数据
        3.3.6 温度场数据
4 矿区三维地质建模
    4.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4.1.1 显式建模
        4.1.2 隐式建模
    4.2 空间插值方法
        4.2.1 地质统计学基础
        4.2.2 DSI空间插值
        4.2.3 普通克里格
        4.2.4 协同克里格
        4.2.5 神经网络方法
    4.3 乌努格吐山三维多属性建模
        4.3.1 三维品位建模(Ag)
        4.3.2 三维岩性-蚀变模型
        4.3.3 物理性质建模与应用
        4.3.4 三维温度场模型
5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二次挖掘及应用
    5.1 构造特征挖掘
    5.2 高密度点云断层反演
    5.3 三维温度场建模及深部找矿
    5.4 矿区模型力学数值模拟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巴润矿复杂矿体探采对比分析及待采平盘矿体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概述
        1.2.1 探采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矿体三维建模应用现状
        1.2.3 神经网络预测发展及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5.1 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2 矿区概况及探采对比问题分析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2 气象及水文
    2.3 地质特征
    2.4 探采问题分析
3 探采对比内容及方法的确定
    3.1 对比区域的确定
    3.2 对比内容的确定
    3.3 矿体形态对比方法
        3.3.1 面积误差
        3.3.2 面积重合率
        3.3.3 形态歪曲率
        3.3.4 厚度误差
        3.3.5 中心点偏移距离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巴润矿探、采矿体三维模型的探采对比分析
    4.1 SURPAC简介
    4.2 SURPAC建模方法
    4.3 基于勘探数据的矿体三维模型建立
        4.3.1 建模方法
        4.3.2 模型的建立
    4.4 基于开采数据的矿体三维模型建立
        4.4.1 建模方法
        4.4.2 建立的模型
    4.5 对比图件制作
        4.5.1 创建剖面的方法
        4.5.2 创建的图件
    4.6 巴润矿探采对比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探采对比数据的待采平盘矿体分布预测及修正
    5.1 BP神经网络简介
        5.1.1 BP神经网络原理
        5.1.2 BP神经网络特点
        5.1.3 BP神经网络的局限性
    5.2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5.2.1 输入与输出参数的确定
        5.2.2 神经网络的设计
    5.3 神经网络训练及仿真
    5.4 预测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三维地质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储量估算与地质统计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分形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矿山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研究
    2.1 矿山基本特征
        2.1.1 铁矿矿山地质
        2.1.2 蛇纹岩矿矿山地质
        2.1.3 瓷土矿矿山地质
    2.2 矿山地质数据库
        2.2.1 铁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2.2.2 蛇纹岩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2.2.3 瓷土矿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2.3 三维矿体模型的构建
        2.3.1 铁矿三维矿体模型
        2.3.2 蛇纹岩矿三维块体模型
        2.3.3 瓷土矿三维矿体模型
    2.4 样品统计与组合
        2.4.1 铁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2.4.2 蛇纹岩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2.4.3 瓷土矿体样品品位统计与组合
    2.5 本章小结
3 距离幂次反比法改进及应用研究
    3.1 距离类型
        3.1.1 闵可夫斯基距离
        3.1.2 标准化距离
        3.1.3 相关距离
    3.2 距离幂次反比法及其改进
        3.2.1 距离幂次反比法
        3.2.2 品位估值研究方案
        3.2.3 品位估值实现过程
    3.3 铁矿矿体品位估值
        3.3.1 距离权重对TFe品位估值的影响
        3.3.2 样品点数量对TFe品位估值的影响
    3.4 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
        3.4.1 距离权重对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3.4.2 样品点对蛇纹岩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3.5 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
        3.5.1 距离权重对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3.5.2 样品点对瓷土矿矿体品位估值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克里格方法在矿石品位估算中的应用研究
    4.1 分形理论
        4.1.1 分形原理提出
        4.1.2 分形特征与分形维数
        4.1.3 矿石品位分形插值
    4.2 变异函数
        4.2.1 有基台模型
        4.2.2 无基台模型
        4.2.3 分形变异函数
    4.3 克里格方法原理及矿石估值
        4.3.1 普通克里格法
        4.3.2 分形克里格方法
        4.3.3 矿石品位估值方案
    4.4 变异函数的拟合
        4.4.1 铁矿样品品位变异函数拟合
        4.4.2 蛇纹岩矿样品变异函数拟合
        4.4.3 瓷土矿变异函数拟合
    4.5 克里格方法估值结果
        4.5.1 铁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4.5.2 蛇纹岩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4.5.3 瓷土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5.1 多点地质统计学基本原理
    5.2 SNESIM方法基本原理
        5.2.1 SNESIM方法
        5.2.2 SNESIM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形式
    5.3 SNESIM方法改进研究
        5.3.1 品位估值中的特殊问题处理
        5.3.2 训练图像的建立
        5.3.3 一种新的矿石品位估值方法
    5.4 铁矿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5.5 蛇纹岩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5.5.1 Ni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5.5.2 MgO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5.6 瓷土矿估值结果与分析
        5.6.1 Li_2O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5.6.2 Ta_2O_5品位估值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矿石品位估值方法的估值特征研究
    6.1 铁矿估值品位对比
        6.1.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6.1.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6.1.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6.2 蛇纹岩矿估值品位对比
        6.2.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6.2.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6.2.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6.3 瓷土矿估值品位对比
        6.3.1 估值品位偏差分析
        6.3.2 估值品位趋势分析
        6.3.3 估值品位变异函数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基本框架及体系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0 引言
1 智慧露天矿山的定义
2 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原则
    2.1 智慧单元—智慧系统—智慧大系统建设原则
    2.2 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原则
3 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基本构想
    3.1 智慧化系统之一:露天矿基础支撑智慧化
    3.2 智慧化系统之二:露天矿时空演化智慧化
    3.3 智慧化系统之三:露天矿设备及工艺智慧化
    3.4 智慧化系统之四:露天矿生产计划与工程管理智慧化
    3.5 智慧化系统之五:露天矿综合管理智慧化
4 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关键技术
    4.1 智慧单元层级———传感器软硬件技术
    4.2 智慧系统层级———单元通讯技术
    4.3 智慧大系统层级———系统集成技术
5 智慧露天矿山体系、框架、内容和目标
    5.1 体系结构
    5.2 总体框架
        5.2.1 智慧化露天矿总体框架
        5.2.2 整个流程设计
    5.3 建设内容
        5.3.1 基础支撑智慧化系统规划目标
        5.3.2 时空演化智慧化系统规划目标:
        5.3.3 露天矿设备及工艺智慧化系统规划目标
        5.3.4 露天矿生产计划与工程管理智慧化系统规划目标
        5.3.5 露天矿综合管理智慧化系统规划目标
    5.4 建设目标
        5.4.1 建设重点问题之一
        5.4.2 建设重点问题之二
        5.4.3 建设重点问题之三
6 结论
    6.1 提出了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基础理论
    6.2 提出了智慧露天矿山建设评价标准

(5)白云鄂博西矿边坡富水区域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述
        1.2.1 常见的地下水勘探方法
        1.2.2 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1.2.3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小结
2 工程地质概况
    2.1 地层
    2.2 岩石力学性质
    2.3 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层
    2.4 水文地质情况
    2.5 矿床地质特征
    2.6 终了境界特征
    2.7 小结
3 基于炮孔水的采场边坡富水区域分布研究
    3.1 炮孔水资料分析
        3.1.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1.2 炮孔水数据库的建立
    3.2 实体模型的建立
    3.3 模型分析
        3.3.1 三维模型对比分析
        3.3.2 区域分析
    3.4 地、空协同时频域电磁法
        3.4.1 探测测线和测点布置
        3.4.2 物探资料的反演与解释
    3.5 抽水试验井含水层特征
        3.5.1 计算公式选择和参数确定
        3.5.2 抽水试验结论
    3.6 小结
4 地下水作用下边坡的力学分析
    4.1 区域边坡力学性质
    4.2 地下水对边坡力学作用
    4.3 地下水在岩体介质中的力学状态
    4.4 地下水对边坡力学分析
        4.4.1 力学作用分析方法
        4.4.2 透水性与边坡岩体稳定性关系
    4.5 小结
5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5.1 FLAC3D软件简述
    5.2 非饱和渗透系数
        5.2.1 渗透系数与体积含水量的关系
        5.2.2 渗透系数与土体饱和度的关系
        5.2.3 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
    5.3 非饱和土渗流方程
        5.3.1 非饱和土的Darcy定律
        5.3.2 非饱和土渗流基本方程
    5.4 模型建立
    5.5 计算结果分析
    5.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拉拉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边坡稳定性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3.2 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1.3.3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
    1.4 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矿山地质与三维可视化开采模型构建
    2.1 矿区位置及交通
    2.2 矿山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矿区岩体节理裂隙调查
        2.2.3 矿区水文地质
    2.3 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三维可视化研究
        2.3.1 SURPAC软件简介
        2.3.2 矿山三维模型的构建
        2.3.3 矿体模型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3 露天矿边坡岩石力学性能测试
    3.1 试验岩样的制备
    3.2 岩石单轴抗压试验
    3.3 岩石力学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结果
        3.3.2 岩石变形特性与破坏特征
    3.4 岩石点荷载试验及结果
        3.4.1 不规则岩石点荷载强度计算
        3.4.2 点荷载试验结果
    3.5 岩石点荷载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边坡岩体质量评价及分类
    4.1 RQD值分类法
    4.2 RMR分类法
    4.3 按照《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进行分类
        4.3.1 岩体基本质量
        4.3.2 边坡工程岩体级别的确定
    4.4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估算
        4.4.1 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参数评估
        4.4.2 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4.4.3 岩体变形模量
        4.4.4 岩体抗剪强度参数
    4.5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5 露天采场生产爆破振动研究
    5.1 露天开采爆破技术
    5.2 采场爆破振动测试
        5.2.1 爆破振动测试系统
        5.2.2 爆破振动测试系统参数设置
    5.3 爆破振动现场测点布置
    5.4 爆破振动现场监测结果
    5.5 爆破振动速度分析
    5.6 爆破振动频率分布特征
    5.7 爆破振动速度回归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6.1 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6.1.1 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简介
        6.1.2 瑞典条分法的基本原理
        6.1.3 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
        6.1.4 计算剖面的选取
        6.1.5 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分析
    6.2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6.2.1 FLAC3D软件简介
        6.2.2 拉拉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方案
        6.2.3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6.2.4 模型的边界条件
        6.2.5 材料参数的选取
        6.2.6 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6.2.7 模拟过程中塑性区的变化特征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某铁矿地质建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Surpac软件简介及其应用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矿山概况及资料准备
    2.1 矿山地质概况
        2.1.1 矿区地层
        2.1.2 矿区构造
        2.1.3 矿区水文
        2.1.4 围岩与矿床成因
        2.1.5 矿体特征
    2.2 矿山采选概况
    2.3 建模资料准备
        2.3.1 建模范围
        2.3.2 基础资料
        2.3.3 基础资料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地质数据库的构建
    3.1 地质数据库
    3.2 构建地质数据库
        3.2.1 构建数据库结构
        3.2.2 数据导入
    3.3 地质数据的三维显示
    3.4 本章小结
4 三维实体模型的构建
    4.1 地表模型
    4.2 矿体模型
        4.2.1 矿体圈定
        4.2.2 矿体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块体模型的构建
    5.1 化验样品提取、组合及统计分析
        5.1.1 样品提取与组合
        5.1.2 样品分析
    5.2 变异函数的建立
        5.2.1 变异函数理论
        5.2.2 全向变异函数
        5.2.3 定向变异函数
        5.2.4 定向变异函数校验
    5.3 块体模型
        5.3.1 各向异性估值原理
        5.3.2 块体构建
        5.3.3 块体赋值
        5.3.4 资源储量报告
    5.4 本章小结
6 块体模型的应用
    6.1 边际品位
        6.1.1 边际品位简介
        6.1.2 边际品位的计算
    6.2 块体模型在边际品位上的应用
        6.2.1 2520中段块体模型
        6.2.2 2520中段边际品位优化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攻读硕士申请的专利
    C. 作者攻读硕士参加的项目

(8)矿床三维数字化建模在河东矿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数字矿山简介
        1.2.1 数字矿山的起源
        1.2.2 数字矿山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3.3 Surpac 软件在国内的应用状况
    1.4 Surpac 三维矿业软件介绍
        1.4.1 Surpac 矿业软件主要功能及特征
        1.4.2 Surpac 矿业软件主要功能应用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工程概述
    2.1 河东矿工程地质概述
    2.2 水文地质条件
        2.2.1 地质概况
        2.2.2 褶曲
        2.2.3 断层
    2.3 煤层特征
        2.3.1 含煤性
        2.3.2 可采煤层及特征
    2.4 数据收集
        2.4.1 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4.2 基础数据的整理
    2.5 本章小结
3 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3.1 地质数据库及其构建原理
    3.2 钻孔信息数据分析
    3.3 钻孔数据库结构设计
    3.4 数据录入
    3.5 钻孔三维显示
    3.6 本章小结
4 三维矿体模型的建立
    4.1 实体模型及其构建原理
    4.2 煤层实体的构建
        4.2.1 煤层实体构建流程设计
        4.2.2 建模流程
    4.3 矿体模型分层建模
    4.4 本章小结
5 矿床块体模型的建立
    5.1 块体模型及其构建原理
        5.1.1 块体模型
        5.1.2 块体模型的构建原理及流程
    5.2 建立矿床的块体模型
    5.3 为块体模型添加属性背景值
    5.4 对约束模型进行显示设置
        5.4.1 煤层发热量估值
        5.4.2 煤层硫含量估值
    5.5 本章小结
6 地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6.1 地表等高线的整理
    6.2 生成地表的实体模型
7 巷道实体模型的建立
    7.1 收集整理巷道布置图和原始数据资料
    7.2 绘制巷道中线和断面轮廓线并生成巷道
    7.3 利用巷道中线和断面线生成巷道的实体模型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Surpac的多金属矿三维可视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矿山三维可视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1 选题的目的
        1.3.2 选题的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本章小结
2 罕达盖铁铜矿概况及建模预处理
    2.1 罕达盖铁铜矿概况
        2.1.1 矿区自然地理及经济
        2.1.2 矿区地质概况
    2.2 建模工具及范围
        2.2.1 建模工具
        2.2.2 建模范围
    2.3 建模原始资料
    2.4 罕达盖铁铜矿图形资料处理
        2.4.1 MapGis 格式图形文件转化为 AutoCAD 格式文件
        2.4.2 剖面图 AutoCAD 处理
        2.4.3 文件格式转换
        2.4.4 剖面图 Surpac 处理
    2.5 本章小结
3 罕达盖铁铜矿地质数据库建立
    3.1 地质数据库与数据库表
        3.1.1 数据库的建立
        3.1.2 钻孔数据准备
    3.2 钻孔数据导入
    3.3 钻孔三维显示
    3.4 本章小结
4 罕达盖铁铜矿三维地质模型
    4.1 地表模型的构建
    4.2 矿体实体模型建立
        4.2.1 单条矿实体模型连接方法
        4.2.2 矿体实体模型建立过程
        4.2.3 矿体实体模型体积分析
    4.3 三维地质模型显示
        4.3.1 三维矿体模型显示
        4.3.2 罕达盖铁铜矿三维地质模型复合显示
        4.3.3 矿体体积报告
    4.4 本章小结
5 罕达盖铁铜矿地质样品组合及统计
    5.1 地质数据库钻孔样品组合
        5.1.1 原始样品数据统计
        5.1.2 长度加权法介绍
        5.1.3 组合样长统计
        5.1.4 分矿体组合样品位分析
    5.2 组合样品位变异函数计算及分析
        5.2.1 变异函数及实验变异函数
        5.2.2 实验变异函数计算
        5.2.3 理论变异函数参数拟合
    5.3 本章小结
6 罕达盖铁铜矿块体模型构建及储量计算
    6.1. 块体模型构建流程
        6.1.1 块体模型参数选取
        6.1.2 块体模型的单元尺寸
        6.1.3 块体模型的范围
        6.1.4 块体模型的属性定义
    6.2 块体模型的建立
        6.2.1 块体模型的创建
        6.2.2 单元块品位属性的赋值方法
        6.2.3 距离幂次反比法
    6.3 矿体品位分布及储量计算
        6.3.1 铜矿体品位分布模型及储量计算
        6.3.2 铁矿体品位分布模型及储量计算
        6.3.3 铁铜矿体品位分布模型及储量计算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上房沟钼铁矿露天开采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来源及背景
    1.2 露天开采优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床三维可视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露天开采境界优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矿床地质特征及资源概述
    2.1 矿区概述
        2.1.1 矿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2.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2.2 矿区地质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围岩蚀变
    2.3 矿床地质特征
        2.3.1 矿体特征
        2.3.2 矿石特征
    2.4 资源概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铁、钼市场分析及矿床综合品位确定
    3.1 钼市场分析
        3.1.1 钼资源储量
        3.1.2 国内外钼生产与消费
        3.1.3 钼价格变化趋势
    3.2 铁市场分析
        3.2.1 铁资源储量
        3.2.2 国内外铁矿生产与消费
        3.2.3 铁价格预测
    3.3 矿床综合品位
        3.3.1 确定综合品位的价格法
        3.3.2 确定综合品位的盈利法
        3.3.3 确定综合品位的产值法
        3.3.4 综合品位计算
        3.3.5 矿床综合品位的边际品位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区三维可视化建模及储量估算
    4.1 原始资料收集
    4.2 地质数据库
    4.3 三维可视化模型
        4.3.1 地层模型
        4.3.2 构造模型
        4.3.3 巷道模型
        4.3.4 采场建模
        4.3.5 地表模型
        4.3.6 矿体建模
    4.4 块体模型
    4.5 储量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露天开采境界优化技术研究
    5.1 露天境界开采设计历史
    5.2 露天境界优化参数的确定
        5.2.1 开采技术条件
        5.2.2 采场边坡参数
        5.2.3 境界优化主要参数
    5.3 最终境界设计方法及其原理
    5.4 LG图论境界优化法及其原理
        5.4.1 基本概念
        5.4.2 树的正规化
        5.4.3 图论法境界化定理及算法
    5.5 露天境界优化境界优化方案
        5.5.1 采矿证范围内露天开采境界优化方案
        5.5.2 不受采矿证限制的露天开采境界优化方案
        5.5.3 露采境界优化成果分析
    5.6 露天开采境界优化方案的确定
        5.6.1 初期露采境界设计参数
        5.6.2 初期露采境界优化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应用Surpac软件进行露天矿采矿工程的可视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矿山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与评价[D]. 黄蕾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巴润矿复杂矿体探采对比分析及待采平盘矿体分布预测[D]. 陈飞宇.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分形—地质统计学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研究[D]. 刘占宁.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4]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基本框架及体系设计[J]. 张瑞新,毛善君,赵红泽,郭苏煜,贾宏君,赵学彬,孙健东,王群,李淋,马远平,王宇新,郭帅,鲍海明,林钰淇. 煤炭科学技术, 2019(10)
  • [5]白云鄂博西矿边坡富水区域及其稳定性研究[D]. 郭一娜.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6]拉拉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D]. 吴松. 重庆大学, 2019(01)
  • [7]某铁矿地质建模及应用研究[D]. 丁红岗. 重庆大学, 2017(06)
  • [8]矿床三维数字化建模在河东矿的构建及应用[D]. 李连明.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4(03)
  • [9]基于Surpac的多金属矿三维可视化应用研究[D]. 刘占宁.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4(03)
  • [10]上房沟钼铁矿露天开采优化技术研究[D]. 张兵强. 中南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使用 Surpac 软件对露天采矿工程进行可视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