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线偏振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偏振光,偏振,矩阵,穆勒,光学,各向异性,疼痛。
线偏振光论文文献综述
石玉娇,张振辉[1](2019)在《基于各向异性光吸收的线偏振光声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传统的光声成像技术通常将组织的吸收系数假定为无方向性的标量常数而忽略组织各向异性光吸收特性的问题,利用两束电矢量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作为光声成像的激发源,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光吸收的线偏振光声成像技术;搭建线偏振光光声显微成像系统,并选取具有各向异性光吸收差异的材料作为样品,对所提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进一步对生物样品进行成像,演示所提技术对各向异性光吸收生物样本的成像能力。结果表明,所提技术易植入传统的光声显微成像系统中,拓展了传统光声成像的信息提取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8期)
王泽清,廖昆,谢应茂,王泽亚,刘泽弘[2](2019)在《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的传输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4×4传输矩阵法数值分析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的传输特性.首先推导了4×4传输矩阵,然后数值计算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传输时的透射谱和法拉第旋转角,结果表明:当施加外磁场时,由于磁光材料的磁光效应,线偏振光中的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传播时的透射谱不再重合,导致透射谱发生分裂.最后计算透射光的电场强度x分量和y分量的振幅和相位,得到透射光的表达式和法拉第旋转角.(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卢飞,付天宇,刘国稳,郎佳丽,杨迪[3](2018)在《线偏振光介面反射偏振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线偏振光在玻璃介质表面反射后的偏振特性分别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的研究。讨论了在入射光电矢量分别平行与垂直入射面的情况下,反射光强度随入射角变化的关系;讨论了给定入射光方位角下,反射光方位角随入射角变化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8年06期)
高伟[4](2018)在《线偏振光振动合成矢量端点轨迹方程的推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偏振光中,有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之分,那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理解?这得从两束线偏振光的合成说起,关键在于对两个线偏振光振动合成矢量端点轨迹方程的推导。但是,在相关教材中却都没有这部分内容。对该方程作出详细的推导。(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32期)
陈振宜,王伟男,陈娜,徐文杰,庞拂飞[5](2018)在《电场作用下掺锰石英光纤中线偏振光传输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传统的基于非光纤传感元件的光纤电压传感器在技术复杂、价格高昂、晶体损耗大且与光纤耦合困难等不足之处,首先研制出了掺锰石英光纤样品,进而实验研究了电场对掺锰石英光纤中线偏振光传输特性的影响。测试分析了掺锰石英光纤中线偏振光的偏转角随电场强度的变化,其呈近似的线性关系。同时,测试分析了线偏振光的偏转角随电场强度的变化灵敏度与掺锰石英光纤长度之间关系。获得掺锰石英光纤长度分别为2.5、5和10 m时,其偏转角随电场强度的变化灵敏度分别为1.23×10~(-3)°m/kV、2.46×10~(-3)°m/kV和3.26×10~(-3)°m/kV。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掺锰石英光纤中线偏振光的偏转角与电场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在全光纤高压传感领域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18期)
袁小敏[6](2018)在《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在治疗肩周炎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90例,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45例,采取针灸结合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应用针灸结合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快速,疼痛程度减轻明显,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肩周炎治疗方式。(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张军战,张媛敏,刘永胜,张颖,刘乾[7](2018)在《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下ZrO_2和Al_2O_3陶瓷材料的飞秒激光烧蚀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不同脉冲数的飞秒激光作用于陶瓷材料表面,研究了线偏振和圆偏振激光对氧化锆和氧化铝陶瓷材料烧蚀阈值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烧蚀坑表面形貌,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确定了烧蚀坑深度.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在线偏振光下的饱和烧蚀阈值均小于在圆偏振光下的值;当偏振态相同时,氧化锆饱和烧蚀阈值小于氧化铝.随脉冲数增加,线偏振和圆偏振光下氧化锆烧蚀坑表面结构均由无序向有序发展,出现了周期性环形波纹结构和纳米孔洞阵列.与线偏振光相比,圆偏振光对烧蚀坑深度的作用更明显,且烧蚀坑表面形貌对能量密度变化比较敏感,更容易产生周期性结构.(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何哈宜[8](2018)在《线偏振光在水果组织中的偏振特性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果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可口的味道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水果。关于水果品质的光学检测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机器视觉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和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内容包括:晒伤、表面瘀伤、糖度、酸度、成熟度、可溶性固态物等。但是对于水果内部的病虫害检测却很难用上述传统的光学方法实现。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已有一些学者利用偏振光所携带的信息来检测深层组织中常规下不可见的异物。为了开展利用偏振光成像技术对水果内部病虫害的检测工作,研究偏振光在水果组织中传播过程中偏振态的变化规律与水果组织的后向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李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线偏振光在李子表面的后向散射光和李子切面的前向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实验采用波长为650nm的激光器、CCD工业相机、起偏器、检偏器分别搭建了采集后向散射光和前向散射光的实验平台。通过采集各个偏振方向下李子散射光的图片,编写图像处理程序,求出图片中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强的角分布图、偏振度及偏振角,从而得到整体散射光偏振特性的分布情况。主要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后向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分布情况,以及入射角与入射光偏振方向的变化对李子表面的后向散射光偏振特性的影响;二,线偏振光进入水果后,在传播方向上偏振特性的分布规律,以及入射光的偏振方向的变化对前向散射光偏振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线偏振光经水果组织后变成了部分偏振光,在光斑照射区域内,偏振度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呈高斯分布。入射角的变化对散射光的偏振角影响不大,入射角增大,偏振度的值变小,入射角减小,偏振度的值变大。李子表面的后向散射光的偏振角与入射光的偏振角呈反比例变化,李子切面的前向散射光的偏振角与入射光的偏振角呈正比例变化。入射光为纯p波或s波时,散射光的偏振角与入射光的偏振角相同。(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8-03-03)
欧学桁[9](2017)在《利用旋转线偏振光方法对微小物体进行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学散射方法对微小物体进行识别,特别是小于1?m物体的识别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当物体越来越小,小于1?m时,直接利用成像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辨别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此时利用光学散射的方法将会有优势。利用偏振光散射技术,提取一些偏振参数,以及计算的穆勒矩阵对微小物体进行识别。论文主要介绍一种利用偏振光散射技术对微小物体和微小海藻进行识别的研究,利用旋转线偏振光方法对测量的对象进行识别。当光照射到微小物体上时,根据瑞利的电偶极理论解释,在微小粒子的内部会感应出电偶极子,随着入射光中电场的振荡,电偶极子也会随着振荡,进而向外辐射出电磁波。我们在多个散射角度放置探测器,每个角度有4个通道。分别是波片加0度偏振片,45度偏振片,90度偏振片,135度偏振片。在接下来的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通道得到的光强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变化,随着入射偏振光方向的改变,根据电偶极子的理论计算得到每个通道光强的变化是入射偏振光方向的函数。在得到的函数中有3个参数,重点会介绍相位。测量的研究对象将会首先集中于简单的微小均匀样品,如微小聚苯乙烯小球。在实验中发现,对于60度探测角135度检偏,不同粒径的小球会发生相位漂移,通过相位漂移可以初步识别出小球的粒径。在实验中还发现改变小球的颜色,实验中磁搅拌器的转速,实验溶液的浓度这些变量不会明显的改变曲线的相位。实验中对同种粒径小球不同浓度下的A,B值也做了分析。通过偏振光学的基础知识计算了穆勒矩阵和偏振度。在论文中,会逐渐的由简单的聚苯乙烯小球体系过渡到复杂的海藻体系。在本论文中,主要创新点为实验中所测量过的样品的光强曲线都具有相似性,利用电偶极辐射理论对这种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并且给出了模拟函数,并且在实验中发现不同粒径的小球存在相位漂移。(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7-05-01)
韩瑞芳[10](2017)在《线偏振光成像的实现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于传统光学属性(光强、频率及相位),偏振这一属性对微观结构的变化非常敏感,包含丰富的样品结构信息,偏振可以极大地扩展样品光学检测的信息维度。偏振测量具有传统光学方法非入侵、低损伤的优点,并且偏振测量系统与传统的光学测量系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不需要重新设计光路结构,只需要在原光学系统中加入偏振器件,就可以实现偏振测量。正是由于偏振方法的诸多突破性的优势,偏振测量在天光导航、海洋监测、目标识别及生物医学检测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应用。偏振测量中有全偏振的测量(如Mueller矩阵测量),或部分偏振测量(如线偏振测量),全偏振的测量与线偏振的测量相比更加复杂,需要测量更多的偏振强度分量。为了更加方便地进行生活周边事物的偏振测量,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线偏振光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基于stokes向量的测量原理搭建线偏振成像装置,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测量,展示了实验装置在目标识别领域的应用潜力。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基于线偏振测量的原理,在民用彩色相机前面加线偏振探测器件,分别利用旋转偏振片调制技术和推拉式线偏振调制技术,搭建了两种不同的线偏振测量装置,实现R、G、B叁个基色通道的线偏振测量。进而,利用该装置开展了一系列线偏振成像应用尝试。包括:将旋转式线偏振成像装置结合掠入射配光方式应用在足迹成像检测中,进行了多组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足迹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偏振掠入射照明和偏振成像可以有效抑制了背景反射光的干扰,提高足迹的成像质量,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在圆偏振测量中的潜力应用。利用Polarcam偏振相机进行了诸多动态对象的检测,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偏振现象。将Polarcam偏振相机应用于显微镜成像系统中,实现了微生物的动态偏振检测。针对线偏振光成像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对于后续偏振探测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详细讨论分析了先计算光强平均再计算偏振度和先计算偏振度再计算平均这两种平均方法之间的差别,发现两种平均方法之间偏振度的差值与偏振角的方差成正比关系。(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7-05-01)
线偏振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4×4传输矩阵法数值分析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的传输特性.首先推导了4×4传输矩阵,然后数值计算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传输时的透射谱和法拉第旋转角,结果表明:当施加外磁场时,由于磁光材料的磁光效应,线偏振光中的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传播时的透射谱不再重合,导致透射谱发生分裂.最后计算透射光的电场强度x分量和y分量的振幅和相位,得到透射光的表达式和法拉第旋转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偏振光论文参考文献
[1].石玉娇,张振辉.基于各向异性光吸收的线偏振光声成像[J].中国激光.2019
[2].王泽清,廖昆,谢应茂,王泽亚,刘泽弘.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的传输特性[J].量子电子学报.2019
[3].卢飞,付天宇,刘国稳,郎佳丽,杨迪.线偏振光介面反射偏振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8
[4].高伟.线偏振光振动合成矢量端点轨迹方程的推导[J].现代职业教育.2018
[5].陈振宜,王伟男,陈娜,徐文杰,庞拂飞.电场作用下掺锰石英光纤中线偏振光传输特性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8
[6].袁小敏.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7].张军战,张媛敏,刘永胜,张颖,刘乾.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下ZrO_2和Al_2O_3陶瓷材料的飞秒激光烧蚀性能[J].光子学报.2018
[8].何哈宜.线偏振光在水果组织中的偏振特性分布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
[9].欧学桁.利用旋转线偏振光方法对微小物体进行识别[D].清华大学.2017
[10].韩瑞芳.线偏振光成像的实现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