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桂林市金融安全区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蕾[1](2018)在《汪达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汪达之(1903—1980),安徽黟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的人民教育家。在生活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他一生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当今的教育留下了很多的借鉴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他所创办的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对于教育和生活的结合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这使汪达之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汪达之的一生经历了早年的思想启蒙时期、晓庄学校的求学生涯、主持新安小学、筹组及发展新安旅行团、晚年参与新教育体制建设等时期。他很早便经受了一定的社会历练,产生了最初的思想激荡,并因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这使他远离了传统的学业路径,进入晓庄学校求学。这一经历使他接触、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并与陶行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汪达之得以被派往晓庄学校的特约中心校新安小学任校长,获得了独立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一方面应对各种困难,努力维系新安小学的发展;同时又系统实践生活教育思想,并进一步深化了自身对于教育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创建并发展了新安旅行团,将新安小学的办学理念传播至大江南北,其个人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进入晚年阶段后,他逐渐成为了既有体制的一员,开始以体制性的方式长期持续开展教育工作,创造性活动趋于减少。在这一阶段,他积极主持推进了恢复晓庄学校、推广普通话等工作,并在教育部、广东民族学院等单位任职,为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其个人也经历了一番荣辱浮沉,并完成了人生的最终谢幕。汪达之不到30岁即开始独立主持教育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其实践的足迹遍及了诸多具体的教育领域,实践的对象涵盖各类人群,从而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同时,他自身也在教育思想上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通过人生早期的社会历练,他开始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不适应。通过在晓庄学校的学习,他对生活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主持新安小学的经历则使其逐渐产生了较为独立且系统化的教育思想。如开始从创造好生活以营造好教育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教育,从而更加强调劳动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并带有一定的激进化色彩。此类主张又为其筹组新安旅行团,开展旅行修学活动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而通过新安旅行团的创建及发展,其思想更趋均衡化,并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感受和思考。进入晚年之后,他开始更多地思考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宏观教育问题,提出了要积极普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想法。同时,在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中,汪达之也与诸多人士产生了相当程度的交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交流关系网络。这也使他的经历成为折射近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典型范例,并使他成为近代“乡村知识分子”式人物中的代表者。同时,这一经历也使汪达之完成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理论探究及思考,从而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教育家。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与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汪达之的生平经历、思想变迁,剖析其成长、发展与大时代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掘其思想的演变过程。同时深入挖掘与分析其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教育事业所具有的作用及意义,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谭文翰[2](2016)在《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对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的伦理道德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为指导,既坚持又丰富发展,借鉴中西优秀经济伦理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并结合中国国情及其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较为完整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系。认真深入总结探究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不仅具有重大理论价值,更具实践意义。文章简要分析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多种力量合力的结果,既有与其所受教育、家庭背景、个人气质、心理类型、社会环境、成长经历等息息相关,也与文化传统、政治立场、政治主张、经济体制、时代背景、社会类型、理想信念等因素紧密相连。可以说,它是历史的选择、现实和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发展的必然。论文较详细地论述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前提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经济条件;同时也阐述了邓小平传奇的人生经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素养、政治家的胆识和智慧。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国际条件;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文章就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做了较深入的分析阐述。(1)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主要体现在:“贵义轻利”的义利观;“崇公黜私”的公私观;“均、礼、齐”的贫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崇俭黜奢”的消费观。(2)马克思恩格斯经济伦理思想。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功利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科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回答了生态伦理的基本问题;论证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的道德风险;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等等。(3)列宁的经济伦理思想。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列宁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主要体现在:经济伦理道德是由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列宁经济伦理的理论前提是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伦理分析,经济伦理价值标准是效率、公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消费伦理思想等。(4)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主要体现在: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经济活动的最高目标是塑造理想高尚的经济道德人格;经济发展应从基本国情出发,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关心群众生活,倡导人民利益至上;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坚持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思想。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文章就其中若干重大的经济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进行了探讨。(1)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坚持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克服了经济人、道德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它克服了经济人的局限,倡导培育“四有”新人;克服了道德人的局限,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人民主人翁地位;克服了工具人的局限,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它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重视“三农”问题,加强涉农民生建设;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2)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伦理的根本落脚点,也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在深入分析了时代特征,科学认识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物质利益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跟随时代潮流,按照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明确指出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来加强道德建设,以经济建设促进道德建设,以道德建设促进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中的一大特色——重视功利。邓小平强调应该充分尊重个人的物质利益。把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伦理目标。强调致富光荣;提倡和鼓励先富;宣传勤劳致富和合法致富。(3)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准则。邓小平在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中的矛盾冲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科学技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4)集体主义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邓小平从实际出发进行,对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新的阐述和概括,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间的关系是人们要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崇高道德追求;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是集体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5)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诉求。体现在: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他认为,效率具有与公平同等的伦理意义,只有当社会是一个注重发展与效率的社会时,公平才能被赋予重要的地位:公平正义是效率优先的重要保障:实现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效率优先的重要保障;公平正义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6)诚实信用—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原则。邓小平指出“信誉高于一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对“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和概括: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灵魂”;诚实信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石;诚实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实信用是企业的生存资本;诚实信用是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实信用体系,邓小平认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全民的诚信观念;弘扬中华民族讲诚信的优良美德;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等等。文章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比较深入地阐述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独具特色的、个性鲜明的四大特征。(1)继承发展性。认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与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关系是继承发展关系。主要表现在:邓小平经济伦理价值选择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基础和前提,避免了脱离我国国情,超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左”的错误;邓小平的义利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义利观。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体现了“尚利贵义”的价值取向。他要求应以“以义取利”作为道德风尚的指向标,并提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应以辛勤努力、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即正当谋利,勤劳致富;经济伦理价值追求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经济伦理价值的实现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2)充满了辩证思维。表现在:与毛泽东相比,邓小平更加重视矛盾的同一性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强调对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和利用,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和平共处;邓小平特别强调“两点论”与系统论的辩证统一。邓小平把系统论的思想引入辩证法,要求我们不仅看到事物的矛盾,而且要从多要素、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上来考虑问题;注重“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特别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相互联结、相互规定、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比如,邓小平对共性与个性,计划与市场,政治与经济,速度与效益,公平与效率、先富、后富和共富,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改革、发展与稳定,全局与局部,本质与现象等关系的分析,都具有矛盾分析的性质。(3)鲜明的时代性。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主题、时代本质及其特征的深刻观察、精确分析、理性判断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表现在:它适应了时代主题的转换。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中的互利共赢、公平、合理、和平等等经济伦理观念适应了时代主题转换的新要求;也适应了时代本质的客观要求;它适应了世界科技革命大发展的时代要求。(4)实践性。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重大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论反映。它经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实践的检验,证明是科学的、正确的,因此具有实践性。文章重点联系当代经济建设的实践,以重大经济伦理问题为导向,分析探究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1)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在邓小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要求: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力量,根除生态危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制度保证。(2)秉持共同富裕的理想,坚持共享发展新理念,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地、准确地、完整地去领会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推进共同富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积累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深化分配领域的改革,把“蛋糕”分好;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发扬互助互利精神,先富帮助落后地区与个人,促进共同富裕。(3)崇尚劳动最光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崇尚劳动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个光辉的思想对今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要求: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在筑梦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实现体面而有尊严的劳动。(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创新发展新理念,推动创新型国家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等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这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无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要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适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5)诚实守信,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诚实守信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今天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陈跃军[3](2011)在《金融腐败问题研究 ——基于间接融资视角》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腐败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影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也是配置资金资本的核心部门,金融腐败问题尤其需要重视。我国金融腐败的发展、泛滥,就是权力绝对化、权力失控、权力失去制衡的结果。对权力的制衡缺失和监督不力使得贪腐的多发成为可能,在天然的逐利冲动下,金融领域成为贪腐高发带。现实不得不让我们审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金融领域的腐败高发生率?金融腐败又会有产生什么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金融腐败不仅破坏金融秩序,扭曲资源配置机制,践踏公平竞争原则,而且极大地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可以说在腐败涉及的诸多领域中,金融腐败对社会的危害尤其严重。整治金融腐败已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在过去的20年里,历届领导人皆高度重视腐败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金融机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占有和使用公共资源、垄断资源较多的部门,近年来国有金融机构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规范和治理。”所以,本文将研究方向定为金融腐败中的间接融资腐败,主要研究内容为企业或个人在向银行获取融资过程中,银行从业人员利用手中职权寻租或共谋而产生的腐败行为。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把银行从业人员看成是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寻租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商业银行制度性因素以及当前我国融资体系的现状,运用腐败的“供给—需求”均衡分析,探讨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问题的成因,并从制度层面提出治理腐败的对策。本文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选择了规范分析的研究范式,采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融资腐败问题。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部分。该部分主要分析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界定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做一个简要介绍,简要概括了论文的创新点以及尚待研究的问题。第二章主要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部分。本章首先对论文的主要前提和假设进行阐述,接着对论文将要运用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成果作一回顾。同时,通过大量现有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为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研究构筑了基础,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和学习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技术路线。第三章是对间接融资腐败现状的分析部分。通过从“腐败—金融腐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这一主线,理清了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的主要内涵和类型,为进一步的研究确定了主攻领域。本章主要分析了金融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金融腐败形式的新趋势(如腐败的期权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腐败的“质”与“量”等等。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一个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程度的具体描述。第四章主要从金融结构、贷款软约束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间接融资腐败的供给面。在本章,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并认为,在我国信贷市场相对发达、股票和债券市场相对落后或不规范的金融结构下,企业融资更多的只能依赖银行的间接融资,这为银行的寻租创造了现实基础;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软约束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在贷款软约束的条件下,贷款可能成为某些企业的“免费的午餐”,显然企业有动力去攫取这类“免费的午餐”,从而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的较大供给量。第五章主要从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以及法律环境与监管效率的角度分析了间接融资腐败的需求面。在腐败成本极低的情况下,腐败需求必然是极大的,因此腐败需求必然指的是一种有效需求。论文通过对相关约束条件的深入分析,认为在产权虚置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改善,在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还有待完善,以及在内控制度、监管效率、法律制度等还有待进一步强化的条件下,银行从业人员有效腐败需求也必然是较大的。第六章是第四章和第五章逻辑演绎的结果。由于我国信贷市场上存在着较大的腐败供给量和需求量,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也就不难想象了。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间接融资腐败对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得出了腐败是经济的“沙子”而不是“润滑剂”的结论。第七章深入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的治理问题,认为,有关当局应该加快金融体系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增加金融体系的竞争程度;应该努力改善我国当前畸形的金融结构,构建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相关融资平台的均衡发展的金融结构,为企业创造一个多渠道、高效率的融资体系;应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我国相关法律、监管制度的建设,从而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治理我国商业银行融资腐败问题。论文的主要创新在于以下三点:(1)选题新: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将检索范围界定在1979年到2011年之间,输入检索词“融资腐败”,并选取了模糊匹配,总共只检索出了8篇学术论文,并且8篇论文没有一篇是以融资腐败为题的,故笔者在选题上有一定的创新。(2)视角新:本文选取了较新的研究视角,论文把“需求—供给”均衡分析方法引入了对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的研究,这种研究视角具有很大的创新性,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检索,尚未发现在同类研究领域中运用这一技术路线。(3)观点新:提出合理的金融结构和适度的竞争环境是治理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的最根本办法的观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主要在:(1)实证方面。本文尚缺乏对我国商业银行经验数据进行大量的计量统计上的实证研究,希望未来在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运用数据信息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融资腐败与相关问题的关系,这样才能使结论更具说服力。(2)国际比较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的状况,对其他国家的资料收集仍显得不够全面,其他国家的经验对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反腐机制有借鉴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大量阅读各国的文献资料,力求更加全面地掌握各国腐败与反腐败的状况,找寻其中普遍性的经验教训。由于作者能力的限制,加之金融腐败方面资料的敏感性致使数据收集的困难,因此文章中可能还存在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缺陷。这是作者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的部分。
吕静秋[4](2009)在《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效率与监管研究》文中提出中小商业银行的存在填补了大银行的业务空白,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机构组织简单,有利于解决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支持。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的原因,进而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吉林省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实证检验了中小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非参数法中的包络分析法,选取了4家国有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和12家非上市的地方银行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分年度地对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小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普遍高于大银行,但非上市的中小商业银行效率低于大银行。在纯技术效率方面,中小银行普遍具有优势。影响中小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文本最后选取了对银行这类特殊企业有特别影响的银行监管与风险,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影响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
吴晓俊[5](2009)在《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进行了城市信用社的金融体制改革。经过十多年的风雨洗礼,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放大的同时,经营能力也逐渐得到提高,对于所在地的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已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以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壮大成熟,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面对外资银行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等挑战和挤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发展阶段。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小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治理机制、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取得了不断的突破,但是仍出现宁波银行的内部股权处置争议和北京银行的“娃娃股东”事件;更不用说我国其他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它们治理情况更不如人意,甚至连“形似”都没有达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问题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尽合理,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法人作为大股东控股明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甚至没有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激励机制设计带有很强的行政性激励色彩,缺乏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匹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问题表现在信息披露渠道不畅,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都比较差;银监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不到位,地方金融办发挥作用不明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尤其是法治环境地区差异比较大,惩治和打击金融犯罪的力度还不够等方面。上述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比其他的商业银行发展困难得多,并制约着它们的持续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76家样本资料进行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在股权结构指标当中,流动股比重越高,则资本充足率越好,其他指标不显着;在董事会和监事会指标当中,董事会次数和监事会次数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着的负相关,其他指标不显着;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最显着的指标是地方法治环境,城市商业银行所在地法治化程度越高,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越好,不良贷款发生的可能性往往越小;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越大,流动性可以保持较低水平;信息披露指标、社会责任指标和所有因变量关系均不显着,这可能与目前我国声誉机制尚未形成有关。最后本文根据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选择性的吸收优秀银行治理经验,并最终提出优化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的政策建议。在内部治理优化方面,本文提出要构建城市商业银行有效的产权关系;改善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和监事会治理;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在外部治理优化方面,本文提出要完善监管法律制度,转变监管方式;强化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特别是地方法治环境;增强城市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程叙[6](2008)在《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旅游房地产这门综合性极强的边缘学科也随之产生和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旅游房地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论文在明确旅游房地产的基本概念、产品类型的基础之上,运用相关基础理论,分析了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具备的发展条件以及发展的现状,指出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适合重庆市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对策与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在当前我国旅游业、房地产业发展持续升温时期,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介绍了旅游房地产的研究状况,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和研究特色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这部分明确了旅游房地产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旅游房地产的主要类型,并阐述了旅游房地产的相关理论基础,如系统理论、城市生态化理论、区位理论和投资理论等。第三部分: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条件分析。从自然地理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旅游产业条件、房地产业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市发展旅游房地产所具备的基础条件。重庆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旅游业及房地产业的发展;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都有长足进步,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近年来重庆的旅游产业与房地产业均有稳定的发展,为开发旅游房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部分:重庆市旅游房地产现状分析。介绍了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历史概况,分析了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布局与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相吻合,有向城市的核心地带集中的趋势;产品类型较少,以度假村、度假酒店和景区住宅为主;以新项目的开发为主,积压房地产改造开发的很少等特点。第五部分: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存在的问题。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前期规划不尽合理,市场地位不够明确,损害景区环境,旅游元素薄弱,部分项目具有争议性,重庆本地特色不够突出,营销手段落后等。第六部分: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对策。从政策措施、旅游房地产的开发企业两方面提出了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如政府应该加强组织、引导、管理作用,加强旅游房地产人才培养,加强普及宣传力度,完善法规保障;开发企业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开发管理经验,做好产品市场定位,重视规划设计,突出旅游元素,加强营销及后期管理。并提出了具有重庆特色的旅游房地产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温泉旅游房地产。
王玮,谢基煜[7](2002)在《创建桂林市金融安全区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因政府、企业对金融环境安全与本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及金融机构间对整体利益均未形成良好认识,监管缺乏前瞻性、金融机构风险自律意识、机制滞后,金融营运有潜在风险。创建区域金融安全应培育良好社会环境,建立金融机构自律机制,设立风险标准监测系统及形成科学的人行监管机制。
王玮,谢基煜[8](2001)在《创建桂林市金融安全区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指明
二、创建桂林市金融安全区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建桂林市金融安全区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汪达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资料、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汪达之的早年经历 |
第一节 家世背景与求学经历 |
一、出生与家世 |
二、学业经历 |
三、初入社会 |
第二节 早期的社会历练与思想启蒙 |
一、初到上海与人生轨迹的奠定 |
二、革命思想的启蒙 |
第三节 晓庄学校的岁月 |
一、缘结晓庄 |
二、艰难筹备 |
三、入学波折 |
四、就读经历 |
小结 |
第二章 汪达之主持新安小学与教育理念的实践 |
第一节 新安小学的艰难起步 |
一、新安小学的创办 |
二、苦撑危局 |
第二节 困顿中的坚守 |
一、晓庄学校封闭的冲击 |
二、矛盾纠纷的持续 |
三、生产自救的开展 |
四、生活教育的实践者 |
第三节 新安小学的结束与回响 |
一、经费的困顿与学校的结束 |
二、最后的回响 |
三、对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上) |
第一节 对旅行修学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
一、创办儿童旅行团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
二、儿童旅行团的筹备工作 |
三、儿童旅行团的旅行经过 |
第二节 汪达之与新安旅行团的早期发展 |
一、新安旅行团的经费与组织准备 |
二、新安旅行团旅行修学生涯的开始 |
第三节 华东之旅 |
一、辗转江浙 |
二、挺进上海 |
小结 |
第四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下) |
第一节 大后方的奋斗 |
一、大西北之旅 |
二、奔走在武汉、长沙 |
三、桂林岁月 |
第二节 转战根据地 |
一、告别国统区 |
二、根据地岁月 |
三、新安旅行团的结束与汪达之的身份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汪达之的晚年生涯 |
第一节 新体制的建设者 |
一、边区经历 |
二、晓庄学校的恢复 |
三、教育部生涯 |
第二节 在海南的沉浮 |
一、主政广东民族学院 |
二、政治的风雨中 |
三、人生的谢幕 |
四、晚年思想中的升华与坚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汪达之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五、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主观因素 |
一、“三落三起”的经历加深了经济伦理认识 |
二、把握经济活动与道德实践的方法论 |
三、“人民的儿子”对经济伦理重建的使命感 |
第二节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
一、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客观依据是基本国情 |
二、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必然 |
三、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史然 |
四、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为和平与发展 |
五、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国际条件为经济全球化 |
六、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时代特征为新科技革命 |
第三节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传承 |
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创新发展 |
第二章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上) |
第一节 邓小平对国家经济制度的伦理诉求 |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道德本质统一 |
二、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
三、国家经济制度设制的公平与正义 |
第二节 邓小平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的伦理构想 |
一、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的确立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伦理追问 |
第三节 邓小平国家经济政策的伦理反思 |
一、经济开放政策的伦理思考 |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伦理考察 |
三、邓小平经济伦理的着力点为共同富裕 |
第四节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准则 |
一、人与自然统一的内涵 |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
三、生态伦理道德践行 |
第三章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下) |
第一节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
一、邓小平经济伦理的价值追求为以人为本 |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经济生活中的主要表现 |
三、倡导人的全面发展观 |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生活中践行 |
第二节 邓小平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伦理规则 |
一、公平与效率是经济伦理的核心观念 |
二、效率优先是公平正义的前提基础 |
三、公平正义是效率优先的重要保障 |
四、践行公平与效率观 |
第三节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原则为诚实守信 |
一、诚实信用阐释 |
二、诚实信用是邓小平经济伦理的核心原则 |
三、诚实信用体系建构与实施 |
第四章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历史的传承性 |
一、经济伦理价值选择的基本依据是初级阶段论 |
二、义利观上的传承与发展 |
三、经济伦理价值追求目标为共同富裕 |
四、经济伦理价值的检验以人民的满意度为标准 |
五、经济公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六、邓小平经济伦理传承的因时而变与创新精神 |
第二节 智慧的辩证性 |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经济伦理基础 |
二、强调“两点论”与系统论的辩证统一 |
三、倡导“照辩证法办事” |
第三节 鲜明的时代性 |
一、顺应了时代主题的转换 |
二、适应了时代本质的客观要求 |
三、适应了时代特征的发展变化 |
第四节 极强的实践性 |
一、凸显全体人民利益为根本 |
二、倡导“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检验标准 |
第五章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一节 倡导绿色发展新理念 |
一、倡导绿色发展新理念 |
二、生态危机的表现 |
三、着力建设生态文明 |
第二节 秉持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新理念 |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二、贫富两极分化及其根源 |
三、推进共同富裕新举措 |
第三节 崇尚劳动与大众创业 |
一、崇尚劳动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
二、劳动光荣弱化的表现 |
三、崇尚劳动并激发大众创业 |
第四节 尊重知识与人才是实现社会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 |
一、强化创新型国家建设 |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举措 |
第五节 完善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历史必然 |
二、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新举措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金融腐败问题研究 ——基于间接融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结构安排 |
1.2.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思路 |
1.5 论文的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前提和假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寻租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3. 间接融资腐败现状 |
3.1 腐败定义的演化 |
3.1.1 狭义腐败 |
3.1.2 广义腐败 |
3.1.3 腐败的演化形态:腐败的期权化 |
3.2 金融腐败 |
3.2.1 金融腐败的涵义 |
3.2.2 金融腐败的表现形式 |
3.2.3 金融腐败行为的构成要件 |
3.2.4 金融腐败的特点 |
3.3 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 |
3.3.1 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与融资成本 |
3.3.2 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典型案例与分布特征 |
3.3.3 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的“触发点” |
3.4 小结 |
4. 间接融资腐败的供给面分析 |
4.1 金融结构与融资腐败供给 |
4.1.1 股票市场的融资障碍 |
4.1.2 债券市场的功能性缺陷 |
4.1.3 银行体系市场结构的垄断性 |
4.2 贷款软约束与融资腐败供给 |
4.2.1 国有企业与贷款软约束分析 |
4.2.2 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负担 |
4.3 市场经济转轨、软约束与腐败供给 |
4.4 小结 |
5. 间接融资腐败的需求面分析 |
5.1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分析 |
5.1.1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虚置问题 |
5.1.2 冗长的“委托——代理”链条问题 |
5.1.3 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分析 |
5.1.4 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分析 |
5.1.5 内部人和外部人控制问题 |
5.2 法律环境与监管效率分析 |
5.2.1 法律制度与腐败成本 |
5.2.2 监管效率与腐败 |
5.3 小结 |
6. 间接融资腐败对经济的影响 |
6.1 间接融资腐败对银行体系的影响 |
6.1.1 直接效应:银行体系呆坏账问题 |
6.1.2 对银行体系运行效率的影响 |
6.2 间接融资腐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6.2.1 对微观主体的影响 |
6.2.2 间接融资腐败对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6.3 小结 |
7. 我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腐败治理 |
7.1 加快金融体系开放程度 |
7.1.1 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 |
7.1.2 金融体系的对内开放 |
7.2 构建合理的金融结构 |
7.3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
7.4 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设计 |
7.4.1 建立和完善防治金融腐败的法律体系 |
7.4.2 加强金融行业廉政体系建设 |
7.4.3 构建内外部监督体系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效率与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体系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中小金融机构的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 |
2.2 小型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关系型借贷 |
2.3 小型商业银行制度的选择——基于代理理论 |
2.4 国内外小型商业银行发展的研究 |
第3章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
3.1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成效 |
3.2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 影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要素分析 |
第4章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
4.1 银行效率理论 |
4.2 银行效率的生成条件 |
4.3 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分析 |
4.4 不同规模金融机构经营效率实证分析—基于吉林省的数据 |
第5章 基于非参数分析法下的中小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银行效率的分类 |
5.2 银行效率研究方法的分类 |
5.3 数据包络分析(DEA) |
5.4 我国中小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中小银行的效率与监管的实证研究 |
6.1 国际银行监管的一般标准 |
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变革 |
6.3 近年来银行业监管取得的成效 |
6.4 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监管对比分析 |
6.5 我国监管制度的缺陷 |
第7章 中小银行发展的对策研究 |
7.1 准确的市场定位 |
7.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7.3 加入战略联盟发挥比较优势 |
7.4 通过并购提升核心竞争力 |
7.5 依靠人才创造发展现实动力 |
7.6 促进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外部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5)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转轨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
1.1.2 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及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文献评述 |
2.1 现有学位论文研究的评述 |
2.2 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性研究评述 |
2.2.1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要求多边合作治理 |
2.2.2 商业银行治理的国际比较 |
2.2.3 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整体研究 |
2.3 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研究评述 |
2.3.1 股权结构、政府控股与银行治理 |
2.3.2 境外战略投资者与银行治理 |
2.3.3 董事会、监事会与银行治理 |
2.3.4 激励机制与银行治理 |
2.4 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研究评述 |
2.4.1 监管制度与银行治理 |
2.4.2 信息披露与银行治理 |
2.4.3 金融生态与银行治理 |
2.4.4 社会责任与银行治理 |
第三章 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基础:理论与概述 |
3.1 相关理论分析 |
3.2 城市商业银行治理概述 |
3.2.1 公司治理概念的界定 |
3.2.2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
3.2.3 商业银行治理的内涵 |
3.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的基本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研究 |
4.1 股权结构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4.1.1 地方政府控股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4.1.2 战略投资者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4.1.3 小结 |
4.2 董事会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4.2.1 商业银行董事会概述 |
4.2.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现状分析 |
4.2.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存在问题分析 |
4.3 监事会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4.3.1 商业银行监事会概述 |
4.3.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监事会治理发展现状及问题 |
4.4 激励机制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4.4.1 商业银行激励的概述 |
4.4.2 激励机制与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论分析 |
4.4.3 城市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现状及不足 |
4.4.4 国外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五章 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研究 |
5.1 监管机制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5.1.1 我国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历程 |
5.1.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发展的历程 |
5.1.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2 信息披露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5.2.1 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业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 |
5.2.2 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发展历程 |
5.2.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的最新相关规定 |
5.2.4 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
5.3 地区金融生态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5.3.1 地区金融生态概述 |
5.3.2 地方经济环境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5.3.3 地方法治环境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5.3.4 地区银行业竞争环境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5.4 社会责任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
5.4.1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问题概述 |
5.4.2 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
5.4.3 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实践 |
5.4.4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现状 |
5.4.5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六章 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实证研究 |
6.1 研究样本 |
6.2 变量描述 |
6.3 研究假设 |
6.4 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 |
6.4.1 实证模型 |
6.4.2 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基本结论 |
第七章 城市商业银行治理优化的可行思路 |
7.1 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优化 |
7.1.1 构建城市商业银行有效的产权关系 |
7.1.2 改善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和监事会治理 |
7.1.3 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 |
7.2 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的优化 |
7.2.1 完善监管法律制度,转变监管方式 |
7.2.2 强化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 |
7.2.3 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
7.2.4 增强城市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
参考文献 |
附表1: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指标2007 年年报数据 |
附表2: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指标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指标2007 年年报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着作、论文 |
致谢 |
(6)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 |
1.4 研究重难点及特色 |
1.5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条件分析 |
3.1 自然地理条件 |
3.2 区位和交通条件 |
3.3 社会经济条件 |
3.4 旅游产业分析 |
3.5 房地产业分析 |
4 重庆市旅游房地产现状分析 |
4.1 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历史概况 |
4.2 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特点分析 |
5 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存在的问题 |
5.1 前期规划存在问题 |
5.2 市场定位不够明确,旅游元素相对薄弱 |
5.3 损害景区环境,破坏旅游区规划格局 |
5.4 部分开发项目具有争议性 |
5.5 本地特色不够突出 |
5.6 营销手段不够灵活多样 |
5.7 消费观念有待提升 |
6 对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对策 |
6.1 政府应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 |
6.2 旅游房地产企业应不断提高开发与经营水平 |
6.3 结合重庆旅游资源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成果 |
四、创建桂林市金融安全区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汪达之研究[D]. 徐蕾. 扬州大学, 2018(12)
- [2]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谭文翰.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 [3]金融腐败问题研究 ——基于间接融资视角[D]. 陈跃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4]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效率与监管研究[D]. 吕静秋. 吉林大学, 2009(09)
- [5]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研究[D]. 吴晓俊. 苏州大学, 2009(05)
- [6]重庆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研究[D]. 程叙. 西南大学, 2008(09)
- [7]创建桂林市金融安全区的几点思考[J]. 王玮,谢基煜. 社会科学家, 2002(S1)
- [8]创建桂林市金融安全区的几点思考[J]. 王玮,谢基煜. 广西金融研究, 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