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地震后台湾经济前景不容乐观(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园[1](2021)在《试论救灾外交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刘秀珍[2](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许丽华[3](2018)在《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把台湾报纸的大陆新闻报道置于两岸交流的背景下观察,发现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变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对隔绝期(1949年-1987年),第二个阶段是解冻交流期(1988年-1992年),第三个阶段是起伏成长期(1993年-2005年),第四个阶段是稳定发展期(2006年-2016年)。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发展演变的过程正是两岸关系从敌对隔绝到相互交流的缩影,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和两岸交流已经形成了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的良性互动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稳定下来而且不可逆转。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从宏观上勾勒出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变迁的趋势,运用叙事学理论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大陆新闻报道的具体呈现方式。从叙事分析中,本研究发现叙事框架以隐含的叙事者的身份,影响着四家报纸大陆新闻报道的具体呈现方式。《中央日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对共产党的敌意渐弱。《中国时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对大陆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宏观性的期望。《联合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反对共产党但是不反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自由时报》的叙事框架是主张“一中一台”,抗拒两岸交流,对大陆不友善,九十年代初刻画大陆的贫穷落后和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大陆经济崛起、国际地位提高后突出大陆对台湾对威胁。从变迁的总趋势上看,自从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之后,大陆新闻朝着内容更丰富、报道更客观的方向发展。虽然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阶段、不同报纸呈现的特点各异,中间也有起伏波折;但是随着两岸交流层次的丰富和交流程度的加深,两岸共同的意义空间不断加大,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成为台湾新闻市场上重要的新闻产品已成定局。不论报纸的立场和定位如何,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提供经得住受众检验的产品,即必须按照事实本身来报道新闻。
单玉丽[4](2017)在《从缺电危机看蔡英文的执政困境》文中研究表明电能是民生之需,亦是经济发展之基。2017年夏天台湾发生的缺电危机,不仅引发民众对能源政策的不满,更揭穿了蔡英文当局为捞取选票而编织的"非核家园"谎言,导致人们对蔡英文执政能力的质疑和对台湾经济前景的担忧。目前,面对缺电危机,蔡英文仍一筹莫展,其执政之路能走多远正面临严峻考验。
齐钢[5](2016)在《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文中认为台湾电影从1980年代开始衰退,青释成长电影却在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一技独秀,长期受到观众欢迎,这与台湾电影年轻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够健全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怀旧的社会心理相关。在分析青春成长电影流行台湾社会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从1982年新电影的青春成长片切入,以台湾电影三十年历史发展为纵轴,把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按时间顺序依次归类为80年代新电影、90年代新新电影和新世纪后新电影,研究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与社会的关系,以文化视角挖掘青春成长电影隐含的文化现象,分析台湾地区在不同世代社会政治体制、意识形态语境下影片的文化意蕴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新电影借用青少年个体的自我成长以及伴随自我意识觉醒而崛起的女性主义暗示了80年代台湾社会正在形成的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体性。这种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体性让台湾民众开始刘国民党宣传的大中华身份认同表示怀疑,本土意识和反对美日新殖民的民族主义有所显现。由于独立的主体意识的追求和反感西方新殖民主义,新电影有意与现代文化保持距离,这使它在审美旨趣上偏向于传统的东方主义美学,然而难以回避的现代文明又让新电影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之间。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而现代负而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变得唯利是图、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台湾解严后政治体制的转变使台湾社会的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政经混乱。新新电影着重表现乱象纷呈下的台湾都市青少年的犯罪、暴力等越轨行为,关注他们在威权崩溃、家国解体的语境中青少年个体颓废、迷茫的精神世界以及无处逃遁的囚徒困境。新新电影的这种“反成长”叙事虽然终结了经典成长电影给人的正面引导,但并不意味教育意义的消亡。影片中时间的压缩停滞、空间的变形以及青少年被社会机器撕裂的命运昭示了影片在哲学层而叩问了人的存在本质和生命的本真,赋予影片另一层面的成长意义。然而新新电影缺少对青少年越轨等偏差行为背后人性方面的深入剖析,留下艺术缺陷,而且它过度的自我重复和强烈的作者论风格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新世纪后本土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台湾社会表现出“去中国化”迹象。本土主义抬头与台湾民众盲目热爱本土岛屿影响了后新电影的创作。后新电影通过影片画面木土符号(地理、人文景观)视觉元素的呈现、切割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和塑造标志台湾在地人身份的“台客’人物,寄寓意欲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后新电影通过叙述青年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再次把青年人的成长与在地意识的台湾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排斥大陆强调本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不无耦合。同时以多元文化为借口,后新电影描写台湾社会的亲日媚日以及原住民、同性恋等亚文化现象,其实质前者恰好反映了台湾的后殖民心结和企图在政治上拉拢日本对抗中国的目的,后者因为回避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使亚文化只成了多元文化的补充;或者把亚文化转化成消费元素,让亚文化难以充分传达出颠覆与解构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意味有所淡化。总之,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一方面和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了联结,另一方而却回避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矛盾,而且越往后越丧失残酷青春物语,导致电影由轻浅滑向浪漫唯美。台湾电影应放下形塑“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包袱,放宽视野制作更多类型、更多题材面向大陆、东南亚国家的影片,而不是充满本上主义倾向的在地化电影,这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之路。
许剑峰[6](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吕晶[7](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苏美祥[8](2013)在《经济一体化视角下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现状与前景》文中指出依据形成的动力机制不同,经济一体化可以划分为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一般而言,功能性一体化主要体现出经济体之间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自然形成的经济密切互动的关系,而制度性一体化则反映出公权力在一体化中的主导作用。[1]ECFA的签署,开启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新纪元,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进程实现了从功能性向制度性的转变。
单玉丽[9](2011)在《ECFA后的两岸经济形势与未来影响因素探析》文中指出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和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步入一个全新时代。然而与此同时,由于两岸经济关系正面临着新的国际形势的挑战,以及两岸关系发展中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的困扰,因此,后ECFA时代两岸经济合作前景如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一、ECFA对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成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中的里程碑,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对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机制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深远意
陈威荣[10](2011)在《台湾巨灾风险管理证券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一直以来,台湾地区自然环境处于频繁且多样的自然灾害之下,加上最近十年来全球气候变迁使得台湾气候变化更为严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呈递增趋势,灾害造成的损失也一直在增大;根据台湾中央气象局历年台风袭击统计表明,台湾每年平均发生台风灾害事件约3.7次,平均损失超过新台币200亿元。而1999年9月21日的地震,更造成逾2500人罹难,经济损失则高达新台币3000亿元。因此,如何透过引入新的巨灾风险管理方法,分散和转移巨灾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巨灾风险损失,实践台湾巨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始终是政府、实务界以及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台湾保险或再保险市场总资本,尚不足以赔付重大巨灾损失。尽管2003年台湾首次发行住宅地震巨灾债券,但由于法规、监理等问题,使得其发行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有效实现其分散巨灾风险、降低巨灾损失的目的。因此,唯有透过政府、企业及非营利组织及环境的变化,创新巨灾风险管理工具与机制,通过保险与资本市场,实现巨灾风险债券的合理证券化,并结合巨灾衍生性商品创新,才能实现移转巨灾风险、减低巨灾损失的目的。本文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一方面通过对台湾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借鉴,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2003年台湾发行三年期住宅地震巨灾债券的前置作业、发行过程及发行效果进行前、中、后检讨分析,另一方面重点研究了巨灾风险债券发行中存在的高成本问题以及巨灾衍生性商品在台湾地区发行的可行性和体系保障问题。从而建立“再保为主,债券为辅,衍生性商品为补充”的完善的台湾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地震风险为主,通过对日、美、纽、法等国家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与工具进行总结,并结合台湾巨灾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传统巨灾风险管理手段,台湾保险或再保险市场总资本,目前不足以赔付重大巨灾损失,故在今后巨灾风险管理发展中,台湾地区应继续发行巨灾风险债券,并扩大债券的保障范围,延长债券保障时间。同时,应通过不断改善市场环境,辅以发行巨灾衍生性商品,更好的实现移转、分散巨灾风险、降低巨灾损失的风险管理目的。(2)运用成本效益实证分析,采用情境分析,横向以发行债券成本与传统再保险成本的风险解决方案,纵向则依悲观与乐观情境逐项比较优劣,对2003年台湾发行的住宅地震巨灾债券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台湾2003年发行的住宅地震巨灾风险的中枢组织运作体系由地震基金担任,而投资人所得债息尚包括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IBOR),且发行多委托发行经理人办理,需支付发行费用,使得发行巨灾债券所需支付总成本仍较传统巨灾超额再保险高。为此,本文提出了以SPV为核心的巨灾风险债券发行组织架构,通过平衡市场参与者、评等、税赋以及法规等利弊关系,改进巨灾债券发行的高成本问题,为台湾地区再次发行巨灾风险债券提供解决方案。(3)通过将台湾巨灾风险管理现状与不同类型的巨灾衍生性商品的适用条件相结合,对台湾发行巨灾选择权、巨灾损失交换以及气候期货与选择权等六种巨灾衍生性商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巨灾风险交换、有限期间责任公司及产业损失保证等三种巨灾衍生性商品可作为风险移转工具,而气候期货与选择权仅可作为移转台风、雨量和风速的风险移转工具,而巨灾选择权和或有资本则不适合在台湾地区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同时,以可行性分析结果为基础,从商品收益、风险权益、市场参与者、评等作业、税赋稽征、法规性质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完善的巨灾衍生性商品发行的运行体系,从而确保台湾巨灾衍生性商品透明定价、合理评等、减轻税费、遵循法令,实现移转风险及风险融资的目的。
二、大地震后台湾经济前景不容乐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地震后台湾经济前景不容乐观(论文提纲范文)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两岸新闻交流回顾 |
第二节 研究动机和目的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对大陆新闻的界定 |
二、研究媒体的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主要的研究方法 |
二、研究样本的抽取 |
三、类目的构建 |
四、信度检验 |
第五节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叙事学研究 |
第二节 新闻叙事研究 |
第三节 新闻生产研究 |
一、关于新闻的生产 |
二、关于再现、建构与真实 |
第四节 台湾媒体大陆新闻研究 |
一、大陆学者的研究 |
二、台湾学者的研究 |
三、台湾媒体大陆新闻研究特点 |
第三章 两岸交流背景下的大陆新闻变迁 |
第一节 敌对隔绝期(1949年-1987年) |
一、1949年至1987年的两岸关系 |
二、束缚大陆新闻传播的台湾政策 |
三、敌对隔绝中的大陆新闻 |
第二节 解冻交流期(1988年-1992年) |
一、禁令解除开启两岸交流 |
二、两岸融洽氛围中的新闻交流 |
三、解冻交流期的大陆新闻 |
第三节 起伏成长期(1993年-2005年) |
一、一波三折的两岸关系 |
二、两岸新闻交流迈入新阶段 |
三、起伏成长期的大陆新闻 |
第四节 稳定发展期(2006年-2016年) |
一、两岸关系进入稳定期 |
二、新闻交流开创新局面 |
三、稳定发展期的大陆新闻 |
第四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呈现 |
第一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数量 |
一、四份报纸报道总量 |
二、不同阶段大陆新闻数量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二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内容 |
一、大陆新闻的内容分布 |
二、《中央日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三、《中国时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四、《联合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五、《自由时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六、小结 |
第三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来源 |
一、大陆新闻的来源 |
二、不同阶段新闻来源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四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体裁 |
一、大陆新闻的体裁 |
二、不同阶段大陆新闻体裁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五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的倾向 |
一、大陆新闻的报道倾向 |
二、不同阶段倾向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五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分析 |
第一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话语 |
一、叙事话语 |
二、新闻事件的筛选 |
三、名称和词汇的使用 |
第二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一、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二、大陆新闻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三、叙事框架是隐含的叙事者 |
第三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交流 |
一、叙事交流 |
二、大陆新闻和台湾民间的交流 |
三、大陆新闻和两岸官方的交流 |
四、大陆新闻和学界业界的交流 |
第六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叙事语境 |
第一节 两岸社会历史语境 |
一、大陆社会变革 |
二、台湾社会变革 |
三、两岸交流历程 |
第二节 台湾报业生态语境 |
一、台湾报业生态变迁 |
二、报纸内部机制 |
第七章 发现和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
一、本文的主要论点 |
二、本文的其他发现 |
第二节 局限和不足 |
一、学科交叉研究难度大 |
二、研究对象特殊资料获取不便 |
三、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阶段划分不易 |
附录: 大陆新闻奖获奖名单(01届-14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从缺电危机看蔡英文的执政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蔡英文民调支持率呈持续下跌之势 |
(一) 总体满意度雪崩式下滑 |
(二) 施政满意度差强人意 |
(三) 两岸政策不满意度日趋上升 |
二、政治算计下的台湾电力之困 |
(一) 台湾电力危机四伏 |
(二) 政治算计加剧缺电危机 |
(三) “鸵鸟式”节电措施 |
三、电力掣肘下的蔡英文之危 |
(一) 核电存废已成岛内政党斗争工具 |
(二) 能源政策无所适从 |
(三) 电力危机冲击民众对蔡英文信任度 |
(5)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台湾电影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和青春片流行探析 |
第一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与社会时代特征 |
一、80 年代新电影与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生成 |
二、90 年代新新电影和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破碎 |
三、新世纪后新电影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
第二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流行探析 |
一、年轻的创作群体 |
二、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与台湾电影观众 |
三、不够健全的台湾电影工业 |
四、文化怀旧与青春追忆 |
第二章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青少年的成长 |
一、身体的呈现 |
二、规训与反叛 |
三、出走与闯入 |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的崛起 |
一、传统女性:赞美抑或批判? |
二、男女银幕形象的翻转 |
三、新女性:女性的自我独立和性别意识的凸显 |
四、性欲政治和女性欲望 |
第三节 台湾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
一、台语VS国语 |
二、乡土/本土意识的呈现与台湾身份的认同 |
三、去殖民的民族主义 |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第三章 威权崩溃下都市青少年的反成长 |
第一节 威权的崩溃和父亲、家国的解构 |
一、父亲的缺席/式微 |
二、家国的崩解 |
三、父亲/家国解构的文化再审视 |
第二节 都市青少年的另一种成长:台湾青春电影的反成长叙事 |
一、都市青少年的犯罪 |
二、性放纵:怎一个“性”字了得 |
三、越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和社会失范 |
第三节 成长并未终结:台湾青春电影的存在论 |
一、叙事时间:破碎、倒转和停滞 |
二、都市空间:人类的生存困境 |
三、人物死亡:一种存在方式 |
第四章 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青少年亚文化 |
第一节 视觉元素中的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去中国化 |
一、从台北都市到地方乡村 |
二、在地人文景观的商业、政治选择 |
三、消失的眷村和活跃的台客 |
第二节 后殖民图景里的台湾意识 |
一、后殖民世代台湾的日本想象 |
二、作为修辞的殖民历史言说 |
三、过客心态与台湾意识 |
第三节 缺少抵抗的青年亚文化:原住民和同性恋 |
一、原住民:从他者到自我 |
二、浪漫、喜剧与被消费的同性恋 |
结语 有待成长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台湾电影不完全目录(1982~2012)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项目 |
致谢 |
(6)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运动研究 |
(一) 集体行为论 |
(二) 资源动员论 |
(三) 政治过程论 |
(四) 政治机会论 |
(五) 框架建构论 |
(六) 新社会运动论 |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
(八) 抗争政治 |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
(三) 新旧媒体关系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媒体研究 |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 分析框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过程 |
(六)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
(十) 对“中天”的小结 |
二、TVBS:流动的框架 |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
(十) 对TVBS的小结 |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
一、内容层面 |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
二、行动层面 |
(一) 新旧媒体之间 |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经济一体化视角下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现状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理论探讨 |
(一)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二)ECFA效应的理论分析 |
二、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现实检视 |
(一) ECFA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议 |
(二)ECFA及后续发展只是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进程的初始阶段 |
(三)ECFA短期内不能解决两岸经贸交流中的结构性问题 |
(四)ECFA不是台湾经济解困的唯一“药方” |
三、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近期热点 |
(一)关于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和“货物贸易协议”的预期 |
(二)关于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后续执行问题 |
(三)关于“货币清算机制”下两岸金融合作问题 |
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前景展望 |
(9)ECFA后的两岸经济形势与未来影响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ECFA对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成效 |
(一)提升台湾经济增长,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水平 |
1、推动经济整体增长。 |
2、改善投资环境, |
3、提升台湾国际竞争力。 |
(二)推动大陆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 |
(三)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共创互利双赢新局面 |
二、两岸关系发展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
三、国际政经因素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
(一)国际政治因素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
(二)国际经济形势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
(10)台湾巨灾风险管理证券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问题 |
1.1.4 研究的创新点 |
1.2 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架构 |
1.2.2 研究流程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2 研究限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巨灾风险的理论 |
2.2 巨灾风险管理 |
2.2.1 巨灾风险管理定义 |
2.2.2 传统巨灾风险管理手段 |
2.2.3 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手段 |
2.3 文献综述 |
2.3.1. 西方国家研究 |
2.3.2 台湾与大陆地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台湾巨灾风险管理现状与体系构建 |
3.1 巨灾风险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影响 |
3.1.1 巨灾风险影响台湾的社会安定 |
3.1.2 巨灾风险影响台湾经济的发展 |
3.2 台湾巨灾风险管理现状 |
3.2.1 台湾再保险为主的传统风险管理系统 |
3.2.2 台湾巨灾风险管理证券化现状 |
3.2.3 台湾巨灾风险管理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 建构完善的台湾巨灾风险管理体系 |
3.3.1 西方国家巨灾风险管理对台湾借鉴 |
3.3.2 构建“再保为主,债券为辅,衍生性商品为补充”的管理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台湾巨灾风险债券发行的检讨分析与改进研究 |
4.1 对台湾巨灾风险债券发行的检讨分析 |
4.1.1 台湾巨灾债券发行前预期效益评估 |
4.1.2 台湾首次发行巨灾债券后检讨分析 |
4.1.3 巨灾风险债券到期后再次发行评估 |
4.2 基于SPV核心的巨灾风险债券发行架构的设计 |
4.2.1 全球巨灾风险债券发行现状分析 |
4.2.2 巨灾风险债券的SPV发行架构设计与内容 |
4.2.3 巨灾风险债券的订价与评等 |
4.2.4 巨灾风险债券的起动方式 |
4.3 对台湾发行巨灾风险债券完善体系与改进研究 |
4.3.1 以市场的参与者发展债券组织 |
4.3.2 信用评等机构辅助作业 |
4.3.3 以西方国家与台湾税务和税赋稽征分析 |
4.3.4 以台湾法规和监理的法律性质分析 |
4.3.5 巨灾风险债券收益 |
4.3.6 巨灾风险债券的风险权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台湾巨灾衍生性商品发行的体系构建研究 |
5.1 台湾发行巨灾衍生性商品的必要性分析 |
5.1.1 台湾地震与台风灾害频繁 |
5.1.2 再保险承保能量不足,再保险保费高涨 |
5.1.3 巨灾风险债券发行成本高 |
5.1.4 获得巨灾衍生性商品融资补充 |
5.2 台湾发行巨灾衍生性商品的可行性分析 |
5.2.1 巨灾选择权 |
5.2.2 风险损失交换 |
5.2.3 气候期货与选择权 |
5.2.4 有限期间责任(侧挂车)公司("Limited Lifespan(Sidecar)Company") |
5.2.5 产业损失保证(ILW) |
5.2.6 或有资本(Contingent Capital)模式 |
5.3 台湾巨灾衍生性商品发行的体系架构 |
5.3.1 维护市场的参与者权益保障 |
5.3.2 以评等的作业衡量信用标准 |
5.3.3 西方国家与台湾税赋稽征的法令遵循 |
5.3.4 西方国家与台湾监理法规的法律性质 |
5.3.5 商品收益与风险权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台湾数据的巨灾风险管理债券化实证分析 |
6.1 基于台湾数据的台风债券价格仿真分析 |
6.1.1 台风经验分布函数的建立 |
6.1.2 台风损失分布模拟 |
6.1.3 台风灾害债券收益率的确定 |
6.1.4 台风债券价格的确定 |
6.2 基于台湾数据的地震债券价格仿真分析 |
6.2.1 地震风险债券模拟 |
6.2.2 地震损失分布模拟 |
6.2.3 地震灾害债券收益率的确定 |
6.2.4 地震债券价格计算公式及确定 |
6.3 基于台湾数据的巨灾风险债券价格敏感性分析 |
6.3.1 巨灾风险债券的模型及数据 |
6.3.2 巨灾风险债券价格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大地震后台湾经济前景不容乐观(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救灾外交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 王梦园. 外交学院, 2021
-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D]. 许丽华. 厦门大学, 2018(07)
- [4]从缺电危机看蔡英文的执政困境[J]. 单玉丽. 现代台湾研究, 2017(06)
- [5]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D]. 齐钢. 上海大学, 2016(04)
- [6]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 [7]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8]经济一体化视角下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现状与前景[J]. 苏美祥. 台湾研究, 2013(04)
- [9]ECFA后的两岸经济形势与未来影响因素探析[J]. 单玉丽. 现代台湾研究, 2011(05)
- [10]台湾巨灾风险管理证券化问题研究[D]. 陈威荣. 中南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