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包括第一绝缘外壳、连接集合器、连接杆、第二绝缘外壳、旋紧柱、第一内环、第二内环、底部连接空间、旋紧柱连接孔、连接转环、绝缘环空挡、阻隔板和第三外环,所述第一绝缘外壳的内部固定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上方固定设有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和第三外环,所述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第二内环和第三外环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绝缘环空挡,所述阻隔板的下方固定设有底部连接空间,所述阻隔板下方的第三外环内侧固定设有螺纹,所述阻隔板上开凿有通孔,通孔上固定设有旋紧柱连接孔,所述第一绝缘外壳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绝缘外壳,该种实用新型具备将各个绝缘子进行连接是更加简单、方便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包括第一绝缘外壳(1)、连接集合器(2)、连接杆(3)、第二绝缘外壳(4)、旋紧柱(5)、第一内环(6)、第二内环(7)、底部连接空间(8)、旋紧柱连接孔(10)、连接转环(11)、绝缘环空挡(12)、阻隔板(13)和第三外环(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的内部固定设有阻隔板(13),所述阻隔板(13)的上方固定设有第一内环(6)和第二内环(7)和第三外环(14),所述第一内环(6)和第二内环(7)、第二内环(7)和第三外环(14)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绝缘环空挡(12),所述阻隔板(13)的下方固定设有底部连接空间(8),所述阻隔板(13)下方的第三外环(14)内侧固定设有内螺纹(9),所述阻隔板(13)上开凿有通孔,通孔上固定设有旋紧柱连接孔(10),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绝缘外壳(4),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和第二绝缘外壳(4)结构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的和第二绝缘外壳(4)之间通过连接集合器(2)相互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包括第一绝缘外壳(1)、连接集合器(2)、连接杆(3)、第二绝缘外壳(4)、旋紧柱(5)、第一内环(6)、第二内环(7)、底部连接空间(8)、旋紧柱连接孔(10)、连接转环(11)、绝缘环空挡(12)、阻隔板(13)和第三外环(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的内部固定设有阻隔板(13),所述阻隔板(13)的上方固定设有第一内环(6)和第二内环(7)和第三外环(14),所述第一内环(6)和第二内环(7)、第二内环(7)和第三外环(14)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绝缘环空挡(12),所述阻隔板(13)的下方固定设有底部连接空间(8),所述阻隔板(13)下方的第三外环(14)内侧固定设有内螺纹(9),所述阻隔板(13)上开凿有通孔,通孔上固定设有旋紧柱连接孔(10),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绝缘外壳(4),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和第二绝缘外壳(4)结构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的和第二绝缘外壳(4)之间通过连接集合器(2)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柱(5)为合金制成的实心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集合器(2)由连接转环(11)和连接杆(3)组成,所述连接杆(3)粘接在第二绝缘外壳(4)最外层的绝缘环空挡(12)内,所述连接转环(11)螺纹连接在第一绝缘外壳(1)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和第二绝缘外壳(4)下方的旋紧柱连接孔(10)内均固定设有内螺纹(9),所述旋紧柱(5)螺纹连接在第一绝缘外壳(1)和第二绝缘外壳(4)下方的旋紧柱(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和第二绝缘外壳(4)均为深色玻璃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集合器(2)为塑料材料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绝缘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
背景技术
用来支持导线并使其绝缘的器件称为绝缘子。该绝缘子器件由玻璃制成,称为玻璃绝缘子;目前用在线路中最广泛的是钢化玻璃绝缘子。
以往的玻璃绝缘子连接过程复杂,连接不紧固,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具备将各个绝缘子进行连接是更加简单、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包括第一绝缘外壳、连接集合器、连接杆、第二绝缘外壳、旋紧柱、第一内环、第二内环、底部连接空间、旋紧柱连接孔、连接转环、绝缘环空挡、阻隔板和第三外环,所述第一绝缘外壳的内部固定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上方固定设有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和第三外环,所述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第二内环和第三外环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绝缘环空挡,所述阻隔板的下方固定设有底部连接空间,所述阻隔板下方的第三外环内侧固定设有螺纹,所述阻隔板上开凿有通孔,通孔上固定设有旋紧柱连接孔,所述第一绝缘外壳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绝缘外壳,所述第一绝缘外壳和第二绝缘外壳结构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绝缘外壳的和第二绝缘外壳之间通过连接集合器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紧柱合金制成的实心柱体。
优选的,所述连接集合器由连接转环和连接杆组成,所述连接杆粘接在第二绝缘外壳内的最外层的绝缘环空挡内,所述连接转环螺纹连接在第一绝缘外壳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外壳和第二绝缘外壳下方的旋紧柱连接孔内均固定设有螺纹,所述旋紧柱螺纹连接在第一绝缘外壳和第二绝缘外壳下方的旋紧柱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外壳和第二绝缘外壳均为深色玻璃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集合器为塑料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种实用新型通过下方的第二绝缘子粘接连接杆,连接杆上方连接的连接转环,转动第二绝缘子,从而带动连接杆和连接转环,连接转环螺纹连接在第一绝缘子上,再将旋紧柱螺纹连接在第一绝缘外壳和第二绝缘外壳内的旋紧柱连接孔内,起到加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中第一绝缘外壳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中连接集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绝缘外壳;2、连接集合器;3、连接杆;4、第二绝缘外壳;5、旋紧柱;6、第一内环;7、第二内环;8、底部连接空间;9、内螺纹;10、旋紧柱连接孔;11、连接转环;12、绝缘环空挡;13、阻隔板;14、第三外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玻璃绝缘子,包括第一绝缘外壳1、连接集合器2、连接杆3、第二绝缘外壳4、旋紧柱5、第一内环6、第二内环7、底部连接空间8、旋紧柱连接孔10、连接转环11、绝缘环空挡12、阻隔板13和第三外环14,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的内部固定设有阻隔板13,所述阻隔板13的上方固定设有第一内环6和第二内环7和第三外环14,所述第一内环6和第二内环7、第二内环7和第三外环14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绝缘环空挡12,所述阻隔板13的下方固定设有底部连接空间8,所述阻隔板13下方的第三外环14内侧固定设有内螺纹9,所述阻隔板13上开凿有通孔,通孔上固定设有旋紧柱连接孔10,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绝缘外壳4,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和第二绝缘外壳4结构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的和第二绝缘外壳4之间通过连接集合器2相互连接。
所述旋紧柱5合金制成的实心柱体,实心柱体重量更重,不易被高处的风吹掉落,所述连接集合器2由连接转环11和连接杆3组成,所述连接杆3粘接在第二绝缘外壳4内的最外层的绝缘环空挡12内,所述连接转环11螺纹连接在第一绝缘外壳1内侧,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和第二绝缘外壳4下方的旋紧柱连接孔10内均固定设有内螺纹9,所述旋紧柱5螺纹连接在第一绝缘外壳1和第二绝缘外壳4下方的旋紧柱5内,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和第二绝缘外壳4均为深色玻璃材料制成,所述连接集合器2为塑料材料制成,塑料更加廉价,塑形简单。
工作原理:通过下方的第二绝缘子粘接连接杆3,连接杆3上方连接的连接转环11,转动第二绝缘子,从而带动连接杆3和连接转环11,连接转环11螺纹连接在第一绝缘子上,再将旋紧柱5螺纹连接在第一绝缘外壳1和第二绝缘外壳4内的旋紧柱5连接孔内,起到加固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0993.6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266113U
授权时间:20190816
主分类号:H01B 17/00
专利分类号:H01B17/00;H01B17/38
范畴分类:38A;
申请人:日照市茂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日照市茂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艺海街8号
发明人:崔为成
第一发明人:崔为成
当前权利人:日照市茂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张艳梅
代理机构:44409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绝缘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