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咸通十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诗歌,诗人,生平事迹,行旅,艺术,隐逸,边塞。
咸通十哲论文文献综述
赵敏[1](2016)在《“咸通十哲”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咸通十哲"以"十哲"为关键能指来反向建构并封存这一能指结构的意义,"十哲"具有丰富的互文性。"咸通十哲"整个能指结构链都缺乏相应的确定性和理据性,都与常规所指断裂,使得这一语符充满了反讽意义。"咸通十哲"不是一个诗派,缺乏成派的必要条件,《唐摭言》、《唐才子传》等文献资料也从未视其为诗派。"咸通十哲"自身诗歌的"个性"劣势不符合传统政治诗学观,加之符号资本缺乏,成就不高,因此在文学场域的各级占位中败下阵来,最终湮没于文学史。(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殷晓光[2](2013)在《“咸通十哲”隐逸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咸通十哲”,晚唐时期一个较松散的诗歌流派,成员有许棠与张乔,及喻坦之、剧燕、任涛、吴罕、张蠙、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咸通十哲”十二人共存诗十二卷,现存诗歌832首和8个断句,其隐逸诗数量为222首,占了“咸通十哲”诗歌的1/4。“咸通十哲”的隐逸诗以其清新明丽、纤柔温婉的诗风抗争着靡丽浓艳的晚唐诗歌风尚,有积极的意义。但目前国内对“咸通十哲”隐逸诗的研究较为薄弱,没有关于“咸通十哲”隐逸诗的研究专着,仅有对“咸通十哲”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反映出的士人心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若干。本文以“咸通十哲”隐逸诗为研究对象,对“十哲”隐逸诗歌进行系统性研究,力图展现“咸通十哲”隐逸诗中的心灵世界和艺术风采。本文共有叁章。第一章研究“咸通十哲”的心灵世界,概括出其隐逸动机和隐逸心态。“咸通十哲”的隐逸动机大致为两种:一是为坚持操守而隐逸;二是为求身心安宁而隐逸。“咸通十哲”的隐逸心态大致为四个方面:一是羞愧迷惘的心理;二是不系沉浮的暮年心态;叁是无法回避现实的感伤情绪;四是平衡仕与隐双重理想的折中心态。通过这两种隐逸动机和四方面隐逸心态,笔者意图探求“咸通十哲”复杂多变的隐逸心理和情感世界。第二章主要对“咸通十哲”隐逸诗艺术特点的概括。笔者从艺术追求、艺术技巧及艺术缺失入手,概括其艺术追求的两方面:其一是色彩清丽,追求清新明丽的气韵美;其二是格调纤柔,追求细腻柔婉的风格,探求出其艺术技巧大致表现为叁点:一是以禅入诗;二是语言多采用通俗口语、少用典故;叁是语言的精心锻炼。总结“咸通十哲”隐逸诗艺术上的不足之处,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第二章内容与第一章丰富的心灵世界相配合,突出“咸通十哲”隐逸诗的个性艺术风格。第叁章在纵向上寻找“咸通十哲”隐逸诗对前人诗歌的继承,探求其对后人的影响,深入分析“咸通十哲”隐逸诗的诗歌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曹琰,李德辉[3](2011)在《论咸通十哲的边塞行旅诗》一文中研究指出咸通十哲是晚唐时期颇具特色的诗人群体,他们大都来自南方,出身贫寒,久经科场,涉迹边塞,留有描写塞外风光的边塞行旅诗,其中多有对边塞自然风光的独特描写、对社会现实及诗人心态的如实反映,这叁个方面体现了此类诗歌的文学价值。(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1年04期)
张彩霞[4](2009)在《晚唐“咸通十哲”诗歌的语言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咸通十哲"是活跃于晚唐宣宗至昭宗年间的寒士诗人群体,包括诗人许棠、喻坦之、任涛、温宪、郑谷、李昌符、张乔、周繇、张、剧燕、吴罕、李栖远十二人。当时曾享誉一时。(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09年22期)
张彩霞[5](2004)在《意象与意境——“咸通十哲”诗歌意象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咸通十哲”是活跃于晚唐宣宗至昭宗年间的寒士诗人群体 ,其诗歌不仅带有晚唐五代特有的衰飒凄苦的色彩 ,而且因其取象造境时对意象的精心选择而显现出清冷淡雅、清空朦胧、清苦萧瑟等独特的审美特点 ,从而折射出晚唐时代的精神风貌(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曾维刚[6](2003)在《“咸通十哲”及其诗歌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咸通十哲”是晚唐诗坛的一个作家群。他们以诗得名,“十哲”而十二人,分别为:张乔、许棠、喻坦之、剧燕、任涛、吴罕、张蠙、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他们生活于自唐穆宗(821—824)至唐亡后数年的八、九十年间。“咸通十哲”是一个生活比较贫寒的诗人群体,没有政治背景,只能寄希望于通过科举及第改善自己的境遇。他们现存的作品,主要有赠答送别、感叹抒怀、写景咏物和反映社会现实等四类。“咸通十哲”的诗歌创作,不以反映社会现实见长,而写景咏物则多有佳构,大多以此出名。艺术上,“咸通十哲”的诗歌以五律为主,格调比较卑弱,气象衰飒,意思浅近,语言较平易。虽然成就不高,但是,与同期诗人相比,他们的诗具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作品,继承了李商隐感伤的基调,却未流于其后继者韩偓《香奁》诗的绮艳香靡;沿袭了元白诗语言的浅切通俗,却没有其后继者皮陆的愤世嫉俗。相对而言,他们的诗风更近于贾岛与姚合。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没有显赫的地位,只做过小官或根本没有做过官,经常过的是山林幽栖或羁旅江湖的生活,他们才气不大,作诗的天分也一般,故苦吟求切、诗意浅近,因此,在作诗时自然而然地走到了贾岛、姚合这一条道路上来,成为联系贾岛、姚合与宋初“晚唐体”诗人之间的一座桥梁。(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吴在庆[7](2001)在《论唐末文人的愁苦心态——从咸通十哲看唐末文人的处境与风貌》一文中研究指出咸通十哲的人生道路和诗歌创作 ,展现了唐末兵连祸结、帝王文人播迁漂寓、民生哀艰的末世景象 ,以及文人的独特境况。这一时期的一般文人 ,其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日益下降。家境出身低微贫寒者 ,人生出路更为狭窄单一 ,科举道路更加艰难险恶。因此这一时期的文人气局志向不高 ,自卑、自贱、自疑 ,时尔有之 ,他们常是悲凄愁苦、精神萎弱 ,以致失路绝望 ,其笔下呈现出的多是末世的面影风貌(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2期)
李小荣[8](1997)在《贾岛对“咸通十哲”影响之检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中唐诗人贾岛对晚唐诗人群“咸通十哲”的创作发生深刻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他们相同的自卑人格,二是他们相同的诗歌思想———苦吟。(本文来源于《淮阴师专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臧清[9](1997)在《论唐末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以咸通十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咸通十哲”的形成缘起、创作倾向和审美趣尚,揭示唐末诗派与其社会文化的附生关系、“十哲”的艺术得失,指出:唐诗已到了求新求变的境地(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1997年05期)
臧清[10](1997)在《咸通十哲诗歌艺术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人们对“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看法,所谓“唐诗”似乎主要指唐代一些着名的大诗人的作品,甚至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把盛唐诗的兴象、气骨之类特色作为诗歌艺术的典范和诗歌批评的尺度。这固然有助于树立诗尚清新刚健的正气,却也忽略了诗歌作为多姿多彩的文学形式的充分伸展。事实上,唐诗至中晚唐创变纷起,至宋、明、清更有反盛(本文来源于《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1997-06-30)
咸通十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咸通十哲”,晚唐时期一个较松散的诗歌流派,成员有许棠与张乔,及喻坦之、剧燕、任涛、吴罕、张蠙、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咸通十哲”十二人共存诗十二卷,现存诗歌832首和8个断句,其隐逸诗数量为222首,占了“咸通十哲”诗歌的1/4。“咸通十哲”的隐逸诗以其清新明丽、纤柔温婉的诗风抗争着靡丽浓艳的晚唐诗歌风尚,有积极的意义。但目前国内对“咸通十哲”隐逸诗的研究较为薄弱,没有关于“咸通十哲”隐逸诗的研究专着,仅有对“咸通十哲”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反映出的士人心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若干。本文以“咸通十哲”隐逸诗为研究对象,对“十哲”隐逸诗歌进行系统性研究,力图展现“咸通十哲”隐逸诗中的心灵世界和艺术风采。本文共有叁章。第一章研究“咸通十哲”的心灵世界,概括出其隐逸动机和隐逸心态。“咸通十哲”的隐逸动机大致为两种:一是为坚持操守而隐逸;二是为求身心安宁而隐逸。“咸通十哲”的隐逸心态大致为四个方面:一是羞愧迷惘的心理;二是不系沉浮的暮年心态;叁是无法回避现实的感伤情绪;四是平衡仕与隐双重理想的折中心态。通过这两种隐逸动机和四方面隐逸心态,笔者意图探求“咸通十哲”复杂多变的隐逸心理和情感世界。第二章主要对“咸通十哲”隐逸诗艺术特点的概括。笔者从艺术追求、艺术技巧及艺术缺失入手,概括其艺术追求的两方面:其一是色彩清丽,追求清新明丽的气韵美;其二是格调纤柔,追求细腻柔婉的风格,探求出其艺术技巧大致表现为叁点:一是以禅入诗;二是语言多采用通俗口语、少用典故;叁是语言的精心锻炼。总结“咸通十哲”隐逸诗艺术上的不足之处,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第二章内容与第一章丰富的心灵世界相配合,突出“咸通十哲”隐逸诗的个性艺术风格。第叁章在纵向上寻找“咸通十哲”隐逸诗对前人诗歌的继承,探求其对后人的影响,深入分析“咸通十哲”隐逸诗的诗歌艺术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咸通十哲论文参考文献
[1].赵敏.“咸通十哲”新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殷晓光.“咸通十哲”隐逸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3].曹琰,李德辉.论咸通十哲的边塞行旅诗[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4].张彩霞.晚唐“咸通十哲”诗歌的语言特点[J].名作欣赏.2009
[5].张彩霞.意象与意境——“咸通十哲”诗歌意象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
[6].曾维刚.“咸通十哲”及其诗歌创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7].吴在庆.论唐末文人的愁苦心态——从咸通十哲看唐末文人的处境与风貌[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8].李小荣.贾岛对“咸通十哲”影响之检讨[J].淮阴师专学报.1997
[9].臧清.论唐末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以咸通十哲为例[J].文学评论.1997
[10].臧清.咸通十哲诗歌艺术论[C].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