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屋面,所述屋面上设置有若干檩条,所述檩条横竖交错成呈网格状分布,每个所述网格内设置有屋面瓦单元,所述屋面瓦单元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檩条上,所述檩条上设置有固定相邻两屋面瓦单元的固定组件。通过设置有屋面瓦单元,将原来由工人直接在屋顶进行检修或安装的方式,改变为在地面进行,方便了工人的检修,提高了工人的可操作性,同时增加的工人工作的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包括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上设置有若干檩条(100),所述檩条(100)横竖交错成呈网格状分布,每个所述网格内设置有屋面瓦单元(200),所述屋面瓦单元(200)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檩条(100)上,所述檩条(100)上设置有固定相邻两屋面瓦单元(200)的固定组件。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包括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上设置有若干檩条(100),所述檩条(100)横竖交错成呈网格状分布,每个所述网格内设置有屋面瓦单元(200),所述屋面瓦单元(200)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檩条(100)上,所述檩条(100)上设置有固定相邻两屋面瓦单元(200)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瓦单元(200)包括与所述网格相适配的安装板(210),以及设置在安装板(210)上的屋瓦,所述屋瓦包括筒瓦(220)和板瓦(230),所述筒瓦(220)和板瓦(230)采用铝镁锰合金板冲压而成;
所述筒瓦(220)采用纵剖半筒状,筒内壁通过紧固件连接有支撑骨架(240),所述筒瓦(22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卡槽(221);
所述板瓦(230)呈弯弧片形,且沿板瓦(230)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槽(221)相适配的卡块(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240)靠近板瓦(230)的一侧延伸设置有支架(241),所述支架(241)靠近板瓦(230)一端呈弧形且与板瓦(230)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41)靠近板瓦(23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222),所述板瓦(230)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222)相适配的定位块(2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瓦(230)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提拉部(23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瓦单元(200)两侧靠边处均采用板瓦(230),且相邻两屋面瓦单元(200)的连接处的板瓦(230)设置有搭接部(223),所述搭接部(223)与板瓦(230)一次挤压成型并设置在筒板瓦(230)靠近外部的一侧,两相邻的搭接部(223)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密封片(300),所述密封片(300)设置在相邻两所述屋面瓦单元(200)之间并采用铝镁锰合金板冲压而成的密封片(300),所述密封片(300)下表面设置有容纳搭接部(223)的容纳槽(310),所述容纳槽(310)可在压力作用下可以张开和自动回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300)呈弧形设置,且弧形朝向外部凸起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的许多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古镇游的热度一直不减,其中优美的古建筑是吸引人们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青瓦白墙式住宅。
目前,公告为CN2017469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铝镁锰合金板仿古屋面瓦,所述筒瓦和板瓦为铝镁锰合金板冲压而成;所述板瓦为弯弧片形,在瓦体两边向正上方延伸有L形压边,其边缘有宽度为瓦厚的下弯边,瓦体的下表面焊接有加强筋,加强筋的长度与瓦体宽度相同;所述筒瓦为纵剖半筒状,其筒沿有宽度为瓦厚的弯边,筒内壁通过紧固件连接有支撑骨架,所述筒瓦的两侧边支撑在板瓦之L形压边的横肢上,L形压边的竖肢与筒瓦内的支撑龙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采用螺钉、铆钉、螺栓或销。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筒瓦和板瓦之间的固定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的,而筒瓦和板瓦的数量较多,在检修时,需要先将紧固件取下后,才可以更换或检修破坏的筒瓦或板瓦,检修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通过设置有屋面瓦单元,将原来由工人直接在屋顶进行检修或安装的方式,改变为在地面进行,方便了工人的检修,提高了工人的可操作性,同时增加的工人工作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包括屋面,所述屋面上设置有若干檩条,所述檩条横竖交错成呈网格状分布,每个所述网格内设置有屋面瓦单元,所述屋面瓦单元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檩条上,所述檩条上设置有固定相邻两屋面瓦单元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检修时,只需将有破损的屋瓦的屋面瓦单元拆下,在更换新的屋面瓦单元,或在地面将其修补完后,在将其安装上去,无需工人在屋顶进行检修,提高了工人的可操作性,同时增加的工人工作的安全性。当要安装屋瓦时,先在地面上将屋瓦安装完成,形成一个个屋面瓦单元,再将屋面瓦单元放置在由若干檩条形成的网格中,并用紧固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面瓦单元包括与所述网格相适配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屋瓦,所述屋瓦包括筒瓦和板瓦,所述筒瓦和板瓦采用铝镁锰合金板冲压而成;
所述筒瓦采用纵剖半筒状,筒内壁通过紧固件连接有支撑骨架,所述筒瓦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卡槽;
所述板瓦呈弯弧片形,且沿板瓦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筒瓦和板瓦采用铝镁锰合金板冲压而成,而铝镁锰合金板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板瓦在安装时,由于弹性的存在会卡接在两筒瓦之间,方便板瓦的安装。当在安装时,将板瓦放置在两筒瓦之间向下挤压,板瓦由于弹性的存在会向内靠拢,使得其可以进入两筒瓦之间的间隙处。当板瓦运动到筒瓦端部时,由于板瓦两端不再受到相邻两筒瓦对其的压力,板瓦的弹性势能的到释放,使其两端向外扩展,恢复到原来形状。设置在板瓦端部的卡块与设置在筒瓦上的卡槽相卡接,实现板瓦的固定。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配合插接,方便的屋瓦的安装与更换,提高了工人的可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骨架靠近板瓦的一侧延伸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靠近板瓦一端呈弧形且与板瓦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以对板瓦的位置进行限定,对板瓦的下表面进行一定的支撑,提高屋瓦的安装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靠近板瓦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板瓦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支架的卡接,进一步提高了屋瓦的安装牢固度,提高的屋顶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瓦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提拉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更换或安装新的板瓦时,由于板瓦卡接在筒瓦上,且板瓦具有一定的弹性,工人可直接通过提拉部将板瓦的两端从筒瓦的卡槽内取出,使板瓦与筒瓦分离,方便板瓦和筒瓦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面瓦单元两侧靠边处均采用板瓦,且相邻两屋面瓦单元的连接处的板瓦设置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与板瓦一次挤压成型并设置在筒板瓦靠近外部的一侧,两相邻的搭接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相邻两屋面瓦单元之间的固定,提高相邻两屋面瓦单元之间的固定强度,提高屋顶的安装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密封片,所述密封片设置在相邻两所述屋面瓦单元之间并采用铝镁锰合金板冲压而成的密封片,所述密封片下表面设置有容纳搭接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可在压力作用下可以张开和自动回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屋面瓦单元在屋面上的安装完成时,将密封片放置在两相邻的屋面瓦单元之间,并向下挤压密封片,使得设置在密封片下表面上的抵触部在压力作用下可以张开,将搭接部的顶端容纳在容纳槽内,进一步提高了屋顶的安装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片呈弧形设置,且弧形朝向外部凸起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片弧形设置,对雨水进行一定的导流和阻挡,防止雨水流入到相邻两屋面瓦单元之间,腐蚀金属,影响屋面瓦单元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设置有屋面瓦单元,将原来由工人直接在屋顶进行检修或安装的方式,改变为在地面进行,方便了工人的检修,提高了工人的可操作性,同时增加的工人工作的安全性;
2、通过设置在板瓦端部的卡块与设置在筒瓦上的卡槽相卡接,实现板瓦的固定方便的屋瓦的安装与更换,提高了工人的可操作性;
3、通过设置有搭接部和密封片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相邻两屋面瓦单元之间的固定,提高相邻两屋面瓦单元之间的固定强度,提高屋顶的安装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0、檩条;200、屋面瓦单元;210、安装板;220、筒瓦;221、卡槽;222、定位槽;223、搭接部;230、板瓦;231、卡块;232、定位块;233、提拉部;240、支撑骨架;241、支架;300、密封片;310、容纳槽;311、抵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便于修复的仿古屋面结构,包括屋面,屋面上设置有若干檩条100,在本实施例中,檩条100采用钢条制成,表面涂覆有防水涂料,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屋面上。檩条100横竖交错成呈网格状分布,每个网格内皆设置有屋面瓦单元200,屋面瓦单元200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檩条100上,同时檩条100上设置有固定相邻两屋面瓦单元200之间的固定组件。
参照图1和图2,屋面瓦单元200包括与网格相适配的安装板210,以及设置在安装板210上的屋瓦。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10采用铝镁锰合金制成,紧固件采用螺栓,在安装时,螺栓穿过安装板210与檩条100螺纹连接。屋瓦包括筒瓦220和板瓦230,筒瓦220和板瓦230采用铝镁锰合金板冲压而成。
参照图2和图3,筒瓦220采用纵剖半筒状,筒内壁内设置有支撑骨架240,支撑骨架240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10和筒瓦220上,实现了筒瓦220的安装与固定。且筒瓦22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皆设置有卡槽221。板瓦230呈弯弧片形,且沿板瓦230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卡槽221相适配的卡块231,卡块231与卡槽221卡接,实现了筒瓦220与板瓦230之间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皆采用螺栓固定。
参照图2和图3,支撑骨架240靠近板瓦230的一侧延伸设置有支架241,支架241靠近板瓦230一端呈弧形且与板瓦230贴合,用以对板瓦230的位置进行一定的限定,对板瓦230提供有一定的支撑力。同时支架241靠近板瓦230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222,板瓦230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槽222相适配的定位块232,定位块232与定位槽222相卡接,进一步提高筒瓦220与板瓦230之间的固定,提高屋面组装强度。为方便拆卸和安装屋瓦,板瓦230上表面的两侧还一体设置有提拉部233。
参照图3和图4,为方便相邻两屋面瓦单元200之间的固定,屋面瓦单元200两侧靠边处均采用板瓦230,且相邻两屋面瓦单元200的连接处的筒瓦220设置有搭接部223,搭接部223与板瓦230一次挤压成型并设置在板瓦230靠近外部的一侧。相邻两板瓦230之间的搭接部223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固定组件包括采用铝镁锰合金板冲压而成的弧形密封片300,密封片300设置在相邻两屋面瓦单元200之间,且弧形朝向外部凸起设置,密封片300下表面设置有容纳搭接部223的容纳槽310。容纳槽310底端一体设置呈倒八字设置的具有弹性的抵触部311,在安装时,抵触部311在压力作用下可以张开和自动回缩,且其两端端部与相邻两屋面瓦单元200上的板瓦230的搭接部223相抵接。
工作过程:
当要检修时,先将含有破损的屋瓦的屋面瓦单元200周围的密封片300拆下。工人可用手直接将密封片300向上拉起,从而使设置在密封片300下表面的容纳槽310与固定组件以及搭接部223分离;再将设置在安装板210上的螺栓拧下,工人取下安装板210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装板210位置,使得与插接部相卡接的搭接部223与插接部分离,实现屋面瓦单元200与网格的分离。
当屋面瓦单元200取下后,工人可在地面对屋瓦进行检修和更换,或直接更换新的屋面瓦单元200,无需工人在屋顶进行检修,提高了工人的可操作性,同时增加的工人工作的安全性。
当要更换屋瓦时,虽然板瓦230与筒瓦220卡接,但板瓦230具有一定的弹性,工人可直接通过提拉部233将板瓦230的两端从筒瓦220的卡槽221内取出,使板瓦230与筒瓦220分离,方便板瓦230和筒瓦220之间的安装与拆卸。在将设置在支撑骨架240和筒瓦220之间的紧固件取下,实现了筒瓦220与安装板210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当拆卸完成后,将新的筒瓦220或板瓦230安装在安装板210上。先将筒瓦220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安装板210上,再将板瓦230放置在两筒瓦220之间并向下挤压,板瓦230由于弹性的存在会向内靠拢,使得其可以进入两筒瓦220之间的间隙处。当板瓦230运动到筒瓦220端部时,由于板瓦230两端不再受到相邻两筒瓦220对其的压力,板瓦230的弹性势能的到释放,使其两端向外扩展,恢复到原来形状。设置在板瓦230端部的卡块231与设置在筒瓦220上的卡槽221相卡接,实现板瓦230的固定。
当屋面瓦单元200安装完成后,将屋面瓦单元200先放置在网格内,调整安装板210的位置,使相邻两屋面瓦单元200上的板瓦230的搭接部223相接触,通过螺栓将安装板210固定在屋面上,实现了屋面瓦单元200的安装。
屋面瓦单元200在屋面上的安装完成时,将密封片300放置在两相邻的屋面瓦单元200之间,并向下挤压密封片300,使得设置在密封片300下表面上的抵触部311在压力作用下可以张开,将搭接部223的顶端容纳在容纳槽310内。当将搭接部223的顶端放置容纳槽310后,抵触部311自动回缩,使得抵触部311两端与相邻两屋面瓦单元200上的板瓦230的搭接部223相抵接,进一步提高了屋顶的安装牢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6260.5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837481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E04D1/34
专利分类号:E04D1/34;E04D1/02;E04D1/36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绍兴市第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绍兴市第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镜湖新区金滩大厦501-502室
发明人:黄一颀;潘怀颖;沈红英
第一发明人:黄一颀
当前权利人:绍兴市第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