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强度曲线论文-樊静,蒋晓春,史点顺,洪建军,汤晓晴

时间强度曲线论文-樊静,蒋晓春,史点顺,洪建军,汤晓晴

导读:本文包含了时间强度曲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

时间强度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樊静,蒋晓春,史点顺,洪建军,汤晓晴[1](2019)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与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生成及区域分布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与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VM)生成及区域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67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记录患者临床病理特征、CD34/PAS双染色结果、乳腺肿瘤边缘区、中央区和乳腺病灶旁正常组织的始增时间(initial time,IT)、峰值强度(peakintensity,PI)、达峰时间(peaktime,PT)、上升斜率(risingslope,RS)、消除斜率(descendingslope,DS)、平均渡越时间(meantransittime,MTT)、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t检验或χ2分析比较VM阳性组和阴性组特征的差异,ANOVA方差分析乳腺病灶边缘区、中央区和乳腺病灶旁正常组织的差异。结果:VM阳性组患者病理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发生淋巴结转移更为常见(P <0.05)。TIC结果显示VM阳性组患者PI明显增高、PT显着缩短、AUC明显增大(P <0.05)。此外,VM阳性组患者肿瘤边缘区、中心区和乳腺病灶旁正常组织IT、PT、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VM阴性组患者仅PI、AUC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VM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更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更为常见。VM阳性乳腺病灶及其边缘区CEUS TIC显示PT显着缩短、AUC明显增大。CEUS可作为VM生成和分布的有效评估方法。(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齐宝文,吕娟,张利[2](2019)在《血清学指标联合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联合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65例)和良性组(111例),检测2组血清学指标,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以及糖类抗原125。观察比较2组患者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联合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以及糖类抗原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23±6)μg/L比(14±3)μg/L、(18±4)μg/L比(15±3)μg/L、(38±7) k U/L比(22±5) k U/L](均P <0. 05)。恶性组患者峰值时间明显短于良性组[(31±8) s比(44±10) s],峰值强度、增强速率、消退速率均明显大于良性组[(72±6) d B比(58±4) d B、(2. 1±0. 6) d B/s比(1. 1±0. 3) d B/s、(0. 134±0. 040) d B/s比(0. 083±0. 021) d B/s](均P <0. 0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达峰时间、峰值强度诊断肝脏恶性肿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71、0. 623、0. 765、0. 701、0. 844,各指标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 903。结论血清学指标与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二者联合运用可有效提高对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欧阳萱艺,张珍东[3](2019)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相对参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相对参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06个甲状腺结节)均接受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测量并记录甲状腺结节的时间-强度曲线绝对参数: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始增时间,以邻近甲状腺组织作为基准,计算相对峰值强度、相对达峰时间、相对始增时间,并与术后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峰值强度、相对峰值强度均明显高于恶性甲状腺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相对始增时间、相对达峰时间均明显短于恶性甲状腺结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超声造影能客观反映甲状腺结节的血流灌注状态,可为临床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曾燕妮,张卜天,王娟婷,袁强,谭敏仪[4](2019)在《MRI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评估骨肉瘤化疗效果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TIC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患者24例,均于实施新辅助化疗前和化疗4个周期后行DCE-MRI检查。通过后处理软件观察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的强化形态和TIC类型。根据病理肿瘤坏死率(TNR)分级法,分为反应良好组(TNR≥90%)和无反应组(TNR<90%)。采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2组间化疗前后及2组组内化疗前后TIC类型分布差异。结果:反应不良组共12例,化疗前TIC以Ⅱ、Ⅲ型(33.3%、58.3%)为主,化疗后仍以Ⅱ、Ⅲ型(41.7%、33.3%)居多,化疗前后TIC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0);反应良好组共12例,化疗前TIC以Ⅱ型(66.7%)为主,化疗后以Ⅰ型(83.3%)为主,化疗前后TI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组间化疗前TIC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而化疗后TI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的TIC类型可评估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Ⅰ型曲线反映新辅助化疗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李振华,梁宇霆,李博超,孟颖,王新莲[5](2019)在《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间于我院超声检查发现盆腔附件肿块的71例女性病人,年龄14~78岁,中位年龄52岁。所有病人行MRI常规及动态增强检查后经手术获得病理结果。利用工作站在肿块实性区和正常子宫外肌层设置兴趣区获取TIC,以子宫外肌层强化曲线为基准,对卵巢肿块实性区的TIC类型进行校正,分析曲线类型与良恶性卵巢肿瘤的关系。采用χ~2检验比较良恶性肿瘤间3种TIC类型差异。结果 71例病人中包括卵巢恶性肿瘤40例,良性肿瘤26例,交界性肿瘤5例。上述3种肿瘤的TIC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以Ⅰ型TIC为主(73.1%),恶性肿瘤以Ⅲ型TIC为主(77.5%)。MRI+TIC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较单独常规MRI检查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动态增强MRI及其TIC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孙楚桐[6](2019)在《强度时间曲线及表面肌电图对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试验验证脑卒中后处于痉挛状态的肱二头肌的强度-时间曲线及表面肌电图的各项指标在肉毒毒素治疗前后是否发生显着变化;探讨强度-时间曲线及表面肌电图的各项指标评价肉毒毒素缓解痉挛效果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本试验为观察性试验,分别在注射肉毒毒素前、注射后2周及注射后4周对受试对象肱二头肌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强度-时间曲线(S-D curve)及表面肌电图(sEMG)的评价,比较上述相关指标注射前后的变化,以及注射剂量对这些指标变化差值的影响。结果: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2周及注射后4周的改良Ashworth评分(MAS)显着降低(P<0.025);注射后2周及注射后4周的基强度(Rb)显着升高(P<0.025);注射后2周及注射后4周的肱二头肌最大等长收缩时的均方根平均值(RMS_(avg收缩))显着降低(P<0.025);注射后2周的静息状态下肱二头肌的均方根平均值(RMS_(avg静息))显着降低(P<0.025),但注射后4周的静息状态下肱二头肌的均方根平均值(RMS_(avg静息))较前无明显变化(P>0.025);注射后2周及注射后4周的时值(C)较前无明显变化(P>0.025)。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2周的基强度(Rb)的变化与注射剂量成正相关,回归系数b为0.015(P<0.05),决定系数R~2为0.242;注射后4周的基强度(Rb)的变化与注射剂量成正相关,回归系数b为0.013(P<0.05),决定系数R~2为0.245。注射后2周的静息状态下肱二头肌的均方根平均值(RMS_(avg静息))与注射剂量成负相关,回归系数b为-0.023(P<0.05),决定系数R~2为0.461。注射后4周的静息状态下肱二头肌的均方根平均值(RMS_(avg静息))与注射剂量成负相关,回归系数b为-0.027(P<0.05),决定系数R~2为0.290。结论:肱二头肌的基强度(Rb)在肉毒毒素注射后升高,且注射剂量越大,基强度变化越大;静息状态下肱二头肌的均方根平均值(RMS_(avg静息))在肉毒毒素注射后降低,且注射剂量越大,静息状态下肱二头肌的均方根平均值(RMS_(avg静息))变化越大。从而证实了基强度可以客观评价肉毒毒素注射前后痉挛肱二头肌肌张力的变化,且注射前后基强度的变化差值与注射剂量成正相关关系;静息状态下的均方根平均值可以客观评价肉毒毒素注射前后痉挛肱二头肌肌张力的变化,且注射前后静息状态下的均方根平均值的变化差值与注射剂量成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彭红艳,李小晶,贾海珍,余松远,李蕾[7](2019)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量化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探讨斑块稳定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就诊的87例CAD患者分为两组:CAD合并Hcy组(合并组,45例),CAD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其中75例有颈动脉斑块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SonoLiver声学定量软件测量斑块达峰时间(TTP)、最大峰值强度比(IMAX%)、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组间比较,量化分析CAD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Hcy的相关关系。结果合并组斑块发生率及软斑个数较CA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斑块TTP、IMAX%、AUC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可对CAD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及斑块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价,斑块不稳定性和Hcy是CAD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01期)

梅丽丽,聂磊,曾书娥[8](2018)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超声科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61例,均经影像学手段、肝穿刺行组织学病理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恶性肿瘤,共81个病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共46个病灶,利用超声造影检查后行RFA,做出TIC;对照组患者31例,共35个病灶,常规超声检查后行RFA。比较观察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RFA前后正常肝实质与肿瘤组织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结果的差异,同时比较肝脏恶性肿瘤患者RFA治疗后1个月肝脏肿瘤残留病灶与正常肝实质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结果,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射频消融疗效的差异,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RFA治疗前,运用超声造影对观察组46个肝脏病灶和肝脏肿瘤周边区的正常肝实质进行量化分析,术前肿瘤病灶造影剂灌注初始时间(IT)、最大峰值到达时间(PT)、灌注加速时间(AT)[(13.21±3.47) s,(17.56±7.12) s,(19.02±3.35) s]低于术前正常肝实质IT、PT、AT值[(18.75±3.68) s,(31.20±6.13) s,(34.50±3.12) s],灌注加速斜率(AS)(2.89±0.94)高于术前正常肝实质AS值(1.28±0.58),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3,9.85,22.93,9.89;均P <0.01)。RFA治疗1个月后,81个病灶中,有67个病灶未出现造影剂增强情况,8个病灶周边出现高增强,另外4个病灶出现内部不均匀高增强,2个病灶均匀性高增强; TIC分析显示肿瘤完全消融部分动脉相、门脉相及延迟相均无造影剂充填,肿瘤残留部位的IT、PT、AT值[(15. 11±2. 57) s,(20. 97±3.33) s,(18.32±0.27) s]小于正常肝实质[(19.90±3.96) s,(35.68±2.92) s,(31.28±0.16) s],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29.89,37.17;均P <0.01)。随访3~6个月,以增强CT/MRI为判断肿瘤消融程度的对照指标,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完全消除率为91.30%(42/46),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完全消除率为71.43%(25/3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49,P <0. 05)。RFA术前超声造影与增强CT/MRI检出率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 87,P <0. 05),RFA术后超声造影与增强CT/MRI检出率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 93,P <0. 05)。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能有效识别肝脏恶性肿瘤组织,与增强CT/MRI检查具有较高一致性,在指导肝脏恶性肿瘤患者RFA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何燕莲,余岳芬,刘振华[9](2018)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价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肝癌患者85例,RAF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行超声造影(CEUS)及增强CT(CECT)检查,比较RAF治疗前后病灶组织与同期周围肝实质的TIC定量参数值。结果原发性肝癌造影参数RT、TTP、MTT值明显低于转移性肝癌(P均<0.05),而DT/2值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肝癌患者治疗前病灶造影参数RT、TTP和MTT值明显低于周围肝组织(P均<0.05),而DT/2、PI、WIS和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FA治疗后病灶造影参数TTP、MTT和RT值呈降低趋势且明显低于周围肝组织(P均<0.05),而WIS值呈增高趋势且明显高于周围肝组织(P均<0.05)。TIC诊断肝癌的准确性优于超声造影,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8.4%,84.8%,91.7%,98.2%,93.3%。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能客观地显示肝癌微循环的血流灌注情况,在肝癌的诊断及评估射频消融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24期)

刘娟[10](2018)在《乳腺磁共振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级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乳腺磁共振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与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级2种分析方法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患者的104个病灶在术前行乳腺动态增强扫描,绘制病灶区的TIC曲线并进行BI-RADS分级评估。以病理或手术活检为金标准,通过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比较二者诊断效能。结果 TIC与BI-RADS-磁共振成像(MRI)分级的最佳诊断临界点分别为TIC的Ⅱ型曲线和BI-RADS 4b级,二者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638和0.814。结论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BI-RADS-MRI分级的最佳诊断临界点4b,优于TIC曲线的诊断效能。(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时间强度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联合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65例)和良性组(111例),检测2组血清学指标,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以及糖类抗原125。观察比较2组患者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联合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以及糖类抗原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23±6)μg/L比(14±3)μg/L、(18±4)μg/L比(15±3)μg/L、(38±7) k U/L比(22±5) k U/L](均P <0. 05)。恶性组患者峰值时间明显短于良性组[(31±8) s比(44±10) s],峰值强度、增强速率、消退速率均明显大于良性组[(72±6) d B比(58±4) d B、(2. 1±0. 6) d B/s比(1. 1±0. 3) d B/s、(0. 134±0. 040) d B/s比(0. 083±0. 021) d B/s](均P <0. 0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达峰时间、峰值强度诊断肝脏恶性肿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71、0. 623、0. 765、0. 701、0. 844,各指标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 903。结论血清学指标与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二者联合运用可有效提高对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间强度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1].樊静,蒋晓春,史点顺,洪建军,汤晓晴.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与乳腺癌血管生成拟态生成及区域分布的相关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齐宝文,吕娟,张利.血清学指标联合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2019

[3].欧阳萱艺,张珍东.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相对参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中的临床价值[J].健康研究.2019

[4].曾燕妮,张卜天,王娟婷,袁强,谭敏仪.MRI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评估骨肉瘤化疗效果的临床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

[5].李振华,梁宇霆,李博超,孟颖,王新莲.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6].孙楚桐.强度时间曲线及表面肌电图对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的疗效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19

[7].彭红艳,李小晶,贾海珍,余松远,李蕾.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9

[8].梅丽丽,聂磊,曾书娥.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8

[9].何燕莲,余岳芬,刘振华.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10].刘娟.乳腺磁共振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级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8

标签:;  ;  ;  ;  

时间强度曲线论文-樊静,蒋晓春,史点顺,洪建军,汤晓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