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和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酸碱,氢氧化钠,传感器,素养,学科,精馏,核心。
中和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董海[1](2019)在《实施“素养为本”课堂教学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课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依据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结合课程内容等确定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出发创设学习情境,由学习情境和学习内容生成学习任务,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并运用化学学科特征思维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实施多元有效评价,可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来源于《化学教与学》期刊2019年12期)
钱彩霞[2](2019)在《以旧知搭建阶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以《认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启发学生设计方案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用旧知识习得新知识,自己构建起知识之间的关联。(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9期)
王小炼,陈云贵,杨安春,刘虎成,程铭[3](2019)在《LiAlH_4与NH_4Cl在醚类溶剂中反应制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iAlH_4与NH_4Cl在醚类溶剂中反应放氢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高储氢容量、能室温放氢的可控制氢技术。研究了摩尔比为1∶1的LiAlH_4与NH_4Cl(LiAlH_4-NH_4Cl)在二乙二醇二甲醚(dimethyl carbitol, DC)、正丁醚(dibutyl oxide, DO)和二恶烷(diethylene dioxide,DD)中反应的放氢行为。研究表明,LiAlH_4-NH_4Cl在DC中反应(LiAlH_4-NH_4Cl-DC)具有良好的放氢性能,在25,40,60℃的放氢量分别可以达到4.01%,4.53%和4.99%(质量分数)。LiAlH_4-NH_4Cl在DD和DO中反应(LiAlH_4-NH_4Cl-DD/DO)的放氢速率较慢、放氢量较低。LiAlH_4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影响体系放氢性能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刘京[4](2019)在《乙二醇生产工艺中反应精馏工艺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乙二醇是一种很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在很多化工产品的生产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阶段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是国内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工艺,但是其工艺已经滞后,对于水以及能源的消耗都较高,无法满足当前节能降耗生产的要求,这就需要优化生产工艺,提升工艺技术水平,降低对能源以及水的损耗,文章就分析了乙二醇生产工艺中反应精馏工艺的可行性,希望能够优化乙二醇生产工艺,促进国内乙二醇产业发展。(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33期)
陈柏羽,袁彦杰,谭文生[5](2019)在《在实验探究中知其所以然——以探究中和反应热测定试剂选择实验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为出发点对中和反应热测定实验中试剂的选择设计了若干探究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与数据,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不仅对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有很大帮助,同时使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装备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陈云[6](2019)在《常温下钠在空气中反应的实验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原理,运用自制叁口瓶改进传统实验,利用O_2传感器、CO_2传感器和相对湿度传感器进行实验探究。发现钠与空气中的O_2、 CO_2、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碳酸钠,且同时可能发生多个反应。初始相对湿度越大,钠与空气中O_2、 CO_2、水蒸气反应速率也越快。(本文来源于《化学教学》期刊2019年11期)
靳辉[7](2019)在《核心素养为本的“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要素。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联系紧密,知识相互衔接,培养目标基本相似,因此上述核心素养需要从初中阶段就开始逐步渗透和建立。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的核心概念,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也是高中化学中和滴定等教学内容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8期)
贺臻,任文君,杨士强,宋剑萍,仵美阳[8](2019)在《体育学中反应时研究的重要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客观要求,反应时的研究在体育学中发展日益重要。反应时的研究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向,扩展了体育学研究的宽度。对于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及运动选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提高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也有推进作用。本文从概念梳理到反应时的叁类研究,来探讨体育学中反应时研究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9年08期)
陈晓锋,何贵明,林建芬[9](2019)在《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教学背景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实践创新。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4期)
李中占[10](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该课题教材内容呈现的顺序是:验证酸碱发生反应(实验)—酸碱反应微观本质—酸碱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含"盐"的概念)—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本课题的教学内容,教材没有穿插安排在酸的化学性质或碱的化学性质中,单独列为一个课题,其目的是:(1)通过核心概念"中和反应"的形成,完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验证没有明显现象反应的实验(本文来源于《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期刊2019年Z1期)
中和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启发学生设计方案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用旧知识习得新知识,自己构建起知识之间的关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和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董海.实施“素养为本”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9
[2].钱彩霞.以旧知搭建阶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以《认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王小炼,陈云贵,杨安春,刘虎成,程铭.LiAlH_4与NH_4Cl在醚类溶剂中反应制氢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9
[4].刘京.乙二醇生产工艺中反应精馏工艺的可行性研究[J].化工管理.2019
[5].陈柏羽,袁彦杰,谭文生.在实验探究中知其所以然——以探究中和反应热测定试剂选择实验设计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
[6].陈云.常温下钠在空气中反应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19
[7].靳辉.核心素养为本的“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学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
[8].贺臻,任文君,杨士强,宋剑萍,仵美阳.体育学中反应时研究的重要性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9].陈晓锋,何贵明,林建芬.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
[10].李中占.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设计[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