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新技术在蒙古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宜坤,李宇乡,彭杨,于洋[1](2019)在《中国堵水调剖60年》文中研究表明记述了中国油田油井堵水、注水井调剖,以及调驱、深部液流转向等技术的起源、试验、发展、成熟、更替的过程。在这60年中,油井机械封隔器分层堵水技术、水玻璃-氯化钙化学堵水技术、聚丙烯酰胺-黏土注水井调剖技术、膨胀颗粒深部调剖、弱凝胶调驱技术、聚合物微球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区块整体调剖PI、RE、RS决策技术,以及近十年发展的水平井化学及机械控水技术、选择性堵水技术等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高温、深井、裂缝、海上等油藏的堵水调剖技术,水平井、气井的堵水技术,以及智能化学剂技术、高效选择性堵水技术、聚驱后的调驱技术等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宋红辉[2](2019)在《注聚井注聚压力上升规律及堵塞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驱是保证目标A油田稳产、高效开采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目标A油田当前最主要的增产措施。但随着聚合物溶液注入量的增加,注聚井注入压力升高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地层堵塞严重、产液量下降、注聚井注入压力上升幅度过大等。并有相当一部分井的注入压力已经接近或达到油层的破裂压力,但还是无法达到配注要求,进而影响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效果。本文对目标A油田注聚井注聚压力上升规律及堵塞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对目标A油田注聚井压力上升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注聚井存在注入压力上升的问题,其中最大上升压力为7.20MPa,同时对储层进行了潜在伤害分析,结果表明微粒运移、沉淀物及铁离子与聚合物的交联作用可能会引起地层堵塞。(2)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上升规律研究表明:聚合物溶液黏度增加会使注入压力大幅度上升;利用淀粉-碘化镉法测定了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静态吸附量,结果表明静态吸附量随聚合物浓度增大而增加;不同吸附滞留量的岩心驱替实验表明吸附滞留量越大聚合物注入压力越高;理论分析得出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会使注入压力上升。(3)通过岩心驱替实验测定了不溶物对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溶物的存在会使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上升,平稳压力和后续水驱压力比不含不溶物的聚合物溶液分别高0.15MPa、O.O1MPa;不同浓度的高价阳离子与聚合物溶液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Fe3+浓度达到3mg/L,CaC12溶液、MgC12溶液浓度达到400mg/L后聚合物溶液会产生絮凝物及胶团,增大了地层堵塞的可能性;不同溶解程度的聚合物溶液驱替实验表明,溶解程度越小注入压力越大,溶解程度50%比溶解程度90%的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高1.03MPa。(4)根据岩心堵塞时注入压力和出液流速的变化,建立了恒速注入条件下聚合物堵塞程度的评价方法,并通过驱替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聚合物的堵塞规律,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浓度越高、注入速度越大、多孔介质渗透率越小,聚合物的堵塞程度越大。(5)在恒压条件下提出了根据出液流速的大小来评价聚合物的堵塞效果,得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当压力梯度为0.05MPa/m时,将聚合物溶液的注入能力判断界限设定为0.05mL/min,出液流速大于0.05mL/min表明聚合物溶液注入性能良好,不会发生堵塞。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上升规律及产生堵塞的机理,进一步阐述了注入压力上升与堵塞之间的关系,建立的聚合物堵塞程度评价方法对聚合物的应用评价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为聚合物堵塞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韩玲[3](2018)在《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治理工艺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蒙古林油田的不断开发,出灰浆井日趋增多,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直接影响油井的产能和油田的产量,而且由于出灰浆导致的停产停注井造成了地下注采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最终采收率。本文以蒙古林油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地质构造、储层特征、流体特征和出砂(灰浆)机理,依次介绍了该油田采用过的三种机械防砂技术和准备引进试用的三种化学防砂技术。一方面,实地选取井号现场施工,取得第一手的录取资料;一方面,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固化剂的有效性相关实验、固化剂配方的优化实验、充填介质的优选实验、纤维各参数对砂体稳定性影响的系列实验、纤维砂体性能的研究等实验项目。根据现场和实验结果,制定合理的防砂方案,有针对性的选择技术类型:双效胶结砂工艺和高弹胶工艺治理,以已经关停的单井为主要治理对象,进行施工。通过治理和一年的采出量观察,对关停井恢复生产,并保持合理油气生产,起到了良好作用,达到了减缓油水井出灰浆,延长生产时间的目的,但是对于正常生产的出灰浆井效果并不明显,这些为最终形成适合蒙古林油田的治理技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李旭[4](2018)在《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解除凝胶堵塞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凝胶调剖堵水技术已成为部分老油田开发稳产、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取得了显着的增油降水效果。然而,随着凝胶注入量的不断增加、注入时间的延长,注凝胶井堵塞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该问题,大部分油田采用强氧化复合型化学解堵、增注措施,但是单独应用该措施存在成本高,波及系数小,解堵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功率超声波采油技术作为物理法采油的一种,具有适应性强、操作简便、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且可以对堵塞严重的层位进行重点解堵。基于此,本论文以Cr3+/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处理对凝胶结构及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对Cr3+/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对储层岩心堵塞的动态解堵效果,分析了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对Cr3+/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作用的动力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凝胶的降粘率达到99.95%,与强氧化剂单独降解相比,凝胶的交联节点更为疏松,空间层状密集结构受到了更严重的破坏且Cr(Ⅲ)低聚物单体与聚丙烯酰胺单体显着增多,聚集体明显减少。动态模拟实验中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解除凝胶堵塞效果显着,渗透率恢复率达到38.9%,超声波与强氧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凝胶的降解反应,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解除近井带聚合物凝胶堵塞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宋社民,吴洪彪,王哲,姚尚胜,李金奎,Чжан Бо[5](2016)在《深部调驱后续水驱渗流特征——以蒙古林砂岩油藏为例》文中认为深部调驱是改善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调驱后地层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后续水驱渗流规律与常用的化学驱技术又有所不同,剩余油分布认识更为困难。利用已大规模实施深部调驱技术的华北油田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井后续注水压降试井资料,采用双对数导数曲线和压力半对数曲线进行解释,并结合油井生产动态深入认识不同类型试井曲线对应的地层渗流特征。建立了砂岩油藏深部调驱后续水驱的渗流模式共5种类型,分别为无限导流型、有限导流型、双重介质型、凝胶段塞边界型及均质地层型。对于无限导流型和有限导流型渗流特征,需要进行注采井网调整和继续深部调剖;双重介质型压力导数曲线出现"凹"型特征,调驱后适当进行分注措施;凝胶段塞边界型和均质地层型,可以通过解除油井凝胶的堵塞来改善现有低压油井的地层能量状况。
吴忠正[6](2015)在《蒙古林油田调驱后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弱凝胶调驱技术可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近年来在油田获得了广泛应用。蒙古林砂岩油藏于1989年10月投入开发,到2002年12月底,累积产油258.14×104t,综合含水为92.90%。自2002年5月开始,油田采用弱凝胶调驱来提高采收率,直至08年10月完成调驱。调驱后,采出程度仅增加3.26%,剩余可采储量189.52×104t,区块仍有大量剩余油存在,具有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潜力。因而,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比研究调驱前后纵向及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并结合地质特征及油田开发实际,提出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方案,以提高最终采收率。弱凝胶调驱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弱凝胶对单个油层的封堵能力随油层渗透率增大而减小,当渗透率小于20×10-3μm2时,对油层的封堵能力达到了98%以上;随着渗透率级差增大,弱凝胶对高渗层封堵能力增大,对低渗层封堵能力减小,当渗透率级差大于4.3时,低渗管分液量大于高渗管分液量;弱凝胶对油相有一定程度的封堵,但封堵能力远小于对水相的封堵能力,当水驱至30PV时,水相封堵率下降;随着胶体老化,弱凝胶封堵性能降低,当老化时间大于80d时,弱凝胶封堵率下降明显。纵向及平面剩余油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调驱后总体上吸水剖面得到改善,这也与室内试验得出的结论一致,但改善效果不明显。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很多剩余油且分布不均,使调驱后有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改善条件及潜力。T1ys1-1小层剩余地质储量相对较少,为82.89×104t,且目前含水率高,为90.22%,不是进一步水驱开发的主力层;T1ys1-2-1小层剩余地质储量略高于T1ys1-1小层,为95.15×104t,但目前含水率低,为81.64%,可考虑作为进一步开发的主力层;T1ys1-2-2小层及T1ys2-1小层剩余地质储量较多,分别为176.70×104t及251.21×104t,且含水率不高,分别为91.18%及91.97%,是进一步开采的主力层;T1ys2-2小层及T1ys2-3小层剩余地质储量最多,分别为251.21×104t及278.81×104t,但含水率较高,分别为94.82%及95.46%,要在控制含水上升率的情况下进一步开采。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小断层遮挡带附近、局部构造高部位、南部边部及井网未受控制区。预测结果表明,周期注水与完善井网增油效果较好,为此将周期注水与完善井网叠加后形成综合开发方案,进一步研究对全区最终采收率及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到2054年9月21日综合含水上升到98%时,全区累积注水5599.45×104m3、累积产油489.22×104t、最终采收率33.65%。2014年5月27日到2054年9月21日期间,全区阶段注水2574.31×104m3、阶段产油108.44×104t、阶段采出程度7.46%、阶段含水上升率1.00%、阶段平均综合递减率6.40%、阶段平均自然递减率6.40%。与2013年相比,阶段平均综合递减率下降3.63个百分点,阶段平均自然递减率下降8.14个百分点。与未进行综合开发相比,累积注水量增加979.81×104m3、增油71.82×104t、最终采收率增加4.94%。
王秀伟[7](2015)在《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水驱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华北油田受区域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影响,开发砂岩油藏以复杂断块为主,构造破碎复杂,埋藏深,物性差,非均质性强,而且大多数已进入高含水期,有效开发难度大。因此,针对这类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征,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优化注采井网,对控制含水上升率,提高水驱波及范围,从而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华北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点与开发规律,借鉴国内外同类型油藏改善水驱技术经验,充分应用新的监测技术和丰富的开发动态资料,分析了典型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对剩余油进行了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室内试验,进行影响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开展了层系、井网、注采关系等开发技术政策优化研究,并制定了适合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技术政策优化流程。综合分析试验区目前开采特征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步实施,筛选出了适合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配套挖潜技术。选择典型区块进行实例应用,共在51个区块实施了整体调整,优化了井网,优化了注采关系。实施后,28个区块日产油量增加,40个区块综合递减减缓,35个区块实现了含水上升减缓,所有实施区块开发效果均得到改善。本论文研究成果对改善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琦[8](2015)在《螺杆泵采油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稠油是原油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胶质和沥青质,且具有较高粘度。稠油的地面密度要比0.943高,而且粘度要大于50厘泊。正是稠油具有较高密度,所以被又称作重油。重油矿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生物降解作用,导致原油中的天然气含量以及轻质原油成分受到破坏,导致原油轻质馏分低,且含气量也相对较低,一般在200℃环境下馏分要比10%小,其内含汽油比也要低于10m3/t,甚至有的低于5 m3/t,具有饱和压力相对较低,且天然能力较小的特性。当前针对稠油的开采技术中,螺杆泵无疑是其中较为新型的技术,而且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技术要比传统的油梁抽油机开采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开采效率,而且排砂能力和节能水平都相对较高,从管理上也相对简单,更容易操作。针对稠油为主的矿藏区域而言是非常合适的开采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加拿大开始研发并首先采用了这种开采技术,当时为了提升稠油的开采效益,减低采油成本而进行开发的一种新型开采技术。该项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变得相当成熟。加拿大不仅那些小型的石油公司广泛采用,如今那些Husky以及Suncor和Texaco等大型的石油公司也开始广泛运用这项技术。加拿大采用螺杆泵技术进行开采的油井就多达6000以上,产油量达到总产量的1/40。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螺杆泵开采技术在具有排砂重、油分稠的稠油矿藏区的具体应用,并对涉及到的参数进行研究和评价。这对于优化稠油的开采技术,推进螺杆泵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采油的经济收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刘露[9](2012)在《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后剩余油及其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蒙古林油田构造形态为宽缓穹隆状背斜,断层发育。岩心平均孔隙度22.4%;渗透率平均344.8×10-3μm2,属中孔中渗孔隙型储集层。原始油水界面海拔150m,压力梯度0.73Mpa,油藏压力系数0.972,属边水弱弹性驱动的低饱和层状油藏。蒙古林砂岩油藏于水驱累计产油258.14×104t,采出程度为20.29%。弱凝胶驱累计增油47.46×104t,采出程度为22.12%,调驱后采出程度仅增加了1.83%。则蒙古林砂岩油藏采用弱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后,仍然剩余有大量原油。因调驱所用弱凝胶体系与水驱开发所用注入水流体性质差异较大,对油藏平面和纵向的波及效率影响大,造成调驱后油层内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大大异于水驱后,为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本文在蒙古林砂岩油藏精细描述上建立砂岩油藏三维构造模型和储层属性参数模型,并对地质模型进行粗化和调整。模型粗化后X方向划分252个网格,Y方向190个网格,Z方向为12层,有效网格节点总数为287280个。模型地质储量1453.9×104t,与实际地质储量1381.34×104t相比,拟合误差4.99%。结合油藏实际地质情况和开发动态等参数,通过调整孔隙度、渗透率、相渗曲线、流体原始饱和度、弱凝胶体系的粘浓曲线、残余阻力系数及最大吸附量等参数分别进行水驱及弱凝胶驱历史拟合。其中拟合较好井120口,占全部模拟井140口的85.7%。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纵向上: T1ys1油组原始地质储量502.11×104t,水驱后剩余油402.56×104t,弱凝胶驱后剩余油371.88×104t。则调驱增油量为30.43×104t,采出程度提高了6.06%, T1ys2油组原始地质储量951.79×104t,水驱后剩余油758.6×104t,弱凝胶驱后剩余油714.47×104t。则调驱增油量为44.95×104t,采出程度提高了4.72%。但因T1ys1油组其地质储量本远远低于T1ys2油组,所以主要增油层为T1ys2油组。平面上:小断层遮挡,剩余油相对富集。如:北部蒙22-16井区,位于小断层上,能量供应不足;内部局部微构造高部位,注水开发中受重力影响,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如西北部蒙16-113井区附近,位于鼻状背斜构造的顶部,剩余油相对较富集;井网未控制部位。如:东南部蒙5-12井区附近,靠近砾岩层。
吴行才,王洪光,李凤霞,曾庆桥[10](2009)在《可动凝胶调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蒙古林严重非均质层状普通稠油油藏,在各种物理模型上研究了可动凝胶的调驱作用。实验用原油38℃密度0.8878 g/cm3,黏度255.4 mPa.s。可动凝胶由800 mg/L聚合物(北京恒聚EORPAM-4)和17.8 mg/L羧酸铬乳液在清水中配成。并联双管模型水驱至含水98%后注入0.2 PV可动凝胶,再水驱时高渗管(2.58μm2)产液量大幅下降,采出程度有所增大,低渗管(0.151μm2)产液量和采出程度大幅上升。在仿真微观模型上观测到了可动凝胶堵塞大孔道,扩大波及范围,残余油向出口富集等现象。在直径5 cm、长87.21 cm、水测渗透率0.639μm2的长填砂管中,注入0.3 PV可动凝胶及后续注水初期注入压力迅速升高,此后缓慢下降并稳定在较高水平,原油采收率提高6.6%。从2002年开始到2008年6月,在蒙古林油田先后开展了可动凝胶调驱先导试验、扩大试验、Ⅰ区推广、工业推广,预计提高采收率4.18%5.14%。讨论了可动凝胶的生产特征:注入压力上升,转注水后趋于稳定;堵塞大孔道;注采剖面调整。
二、测试新技术在蒙古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试新技术在蒙古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注聚井注聚压力上升规律及堵塞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聚合物驱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驱的应用现状 |
1.2.2 聚合物驱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目标A油田地质概况及压力上升分析 |
2.1 目标A油田油藏地质概况 |
2.1.1 目标A油田概况 |
2.1.2 储层微观特征 |
2.1.3 储层厚度及物性特征 |
2.1.4 储层流体性质 |
2.2 注聚井压力上升现状 |
2.3 储层潜在伤害分析 |
2.3.1 储层矿物敏感性分析 |
2.3.2 地层流体引起的堵塞分析 |
2.3.3 注入流体引起的储层损害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聚合物注入压力上升规律研究 |
3.1 聚合物溶液黏度对注入压力的影响 |
3.1.1 聚合物黏浓关系的测定 |
3.1.2 黏度对注聚压力的影响 |
3.2 吸附滞留对聚合物注入压力的影响 |
3.2.1 聚合物吸附滞留机理 |
3.2.2 聚合物溶液静态吸附研究 |
3.2.3 聚合物溶液动态滞留对注聚压力的影响研究 |
3.3 不可入孔隙体积对聚合物注入压力的影响 |
3.3.1 不可入孔隙体积的理想渗流模型 |
3.3.2 不可入孔隙体积对聚合物注入速度的影响 |
3.3.3 不可入孔隙体积对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影响 |
3.3.4 不可入孔隙体积对注入压力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注聚井堵塞机理及对注入压力的影响 |
4.1 聚合物不溶物对注聚压力的影响 |
4.1.1 聚合物不溶物的测试步骤 |
4.1.2 聚合物不溶物含量测试结果 |
4.1.3 不溶物对注聚压力的影响研究 |
4.2 聚合物与地层水相互作用研究 |
4.2.1 实验条件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聚合物不同溶解程度对注聚压力的影响 |
4.3.1 聚合物溶解程度的判断方法 |
4.3.2 不同溶解程度聚合物溶液的配制 |
4.3.3 聚合物不同溶解程度的驱替实验 |
4.4 小结 |
第5章 注聚堵塞评价方法及堵塞规律研究 |
5.1 恒速注聚堵塞程度的评价方法 |
5.1.1 注入速度对堵塞程度的影响 |
5.1.2 岩心渗透率对堵塞程度的影响 |
5.1.3 聚合物浓度对堵塞程度的影响 |
5.2 恒压注聚堵塞程度的评价方法 |
5.2.1 实验条件 |
5.2.2 实验方案 |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治理工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出砂对油田生产的影响和防砂工作的现实意义 |
1.1.2 出灰浆对蒙古林油田的影响 |
1.2 国内外出砂机理研究 |
1.2.1 根据地层特点分析出砂机理 |
1.2.2 由砂粒从骨架脱附情况分析地层出砂机理 |
1.2.3 根据出水后岩石性能的变化分析地层出砂机理 |
1.2.4 外在人为因素分析地层出砂机理 |
1.3 国内外防砂工艺技术研究 |
1.3.1 机械防砂 |
1.3.2 化学防砂 |
1.3.3 其它防砂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蒙古林油田地质特征和出灰浆机制分析 |
2.1 地理及区域构造位置 |
2.2 蒙古林油田基本储层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沉积 |
2.2.3 储层 |
2.3 蒙古林油田流体特征 |
2.3.1 流体性质 |
2.3.2 渗流规律 |
2.4 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机制分析 |
2.4.1 蒙古林油田灰浆物性概述 |
2.4.2 地质因素 |
2.4.3 工程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治理工艺研究与应用 |
3.1 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情况统计和分析 |
3.1.1 类型统计和分析 |
3.1.2 特征统计和分析 |
3.2 机械治理出灰浆工艺 |
3.2.1 筛管悬挂式治理工艺 |
3.2.2 治理泵治理工艺 |
3.2.3 简易治理工艺管柱 |
3.2.4 现场应用情况 |
3.3 化学治理的研究与应用 |
3.3.1 双效胶结砂防砂 |
3.3.2 高弹胶治理 |
3.3.3 纤维复合治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治理效果评价 |
4.1 油气井防砂效果评价方法体系研究思路 |
4.1.1 挡砂效果评价方法 |
4.1.2 增产效果评价方法 |
4.1.3 改善井底流动条件效果评价方法 |
4.2 蒙古林油田防砂效果综合评价指标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解除凝胶堵塞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声波采油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化学法解除凝胶堵塞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声波解除凝胶堵塞可行性分析 |
2.1 超声波解堵技术原理分析 |
2.2 凝胶静态降解实验研究 |
2.2.1 凝胶静态降解实验仪器及设计思路 |
2.2.2 强氧化剂静态降解凝胶实验研究 |
2.2.3 超声波静态降解凝胶实验研究 |
2.2.4 超声波工作参数对凝胶降解效果影响研究 |
2.3 注凝胶井堵塞位置的确定 |
2.4 超声波有效作用距离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解除凝胶堵塞实验研究 |
3.1 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解除凝胶堵塞动态模拟实验设计 |
3.2 原料、试剂与实验设备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设备介绍 |
3.2.3 主要技术参数 |
3.3 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解除凝胶堵塞动态模拟实验与结果 |
3.3.1 速敏、盐敏、水敏评价性实验 |
3.3.2 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解除凝胶堵塞动态模拟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强氧化剂复合解堵机理研究 |
4.1 微观表征实验 |
4.1.1 冷场扫描电镜实验(SEM) |
4.1.2 红外光谱分析测试实验(FT-IR) |
4.2 岩心样品微观表征 |
4.3 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降解凝胶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深部调驱后续水驱渗流特征——以蒙古林砂岩油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油田基本情况Basic conditions of the oilfield |
1.1 油藏地质特征Geologic features of the reservoir |
1.2 开发情况Development background |
2 深部调驱后地层渗流特征Seepage characteristics upon completion of deep profile control and oil displacement |
2.1 无限导流型Infinite flow type |
2.2 有限导流型Finite flow type |
2.3 双重介质型Double media type |
2.4 凝胶段塞边界型Gel plug boundary type |
2.5 均质地层型Homogeneous formation type |
3 不同类型渗流特征对应的挖潜对策Countermeasures for various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to explore reservoir potentials |
4 现场应用效果Field applications |
5 结论Conclusions |
(6)蒙古林油田调驱后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弱凝胶调驱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剩余油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认识 |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概况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1.1 构造形态及断裂特征 |
2.1.2 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
2.1.3 流体性质及油藏类型 |
2.1.4 储量及油层分布特征 |
2.2 油田开发简况及现状 |
2.2.1 开发简况 |
2.2.2 油田开发现状 |
第3章 弱凝胶调驱室内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条件及仪器 |
3.2 弱凝胶对地层渗透率下降的影响 |
3.3 渗透率级差对各层渗透率下降的影响 |
3.4 弱凝胶对油水封堵能力的影响 |
3.5 胶体老化对地层渗透率的影响 |
3.5.1 单管老化试验 |
3.5.2 双管老化试验 |
3.6 小结 |
第4章 地质建模及历史拟合 |
4.1 地质模型 |
4.1.1 模拟边界及网格设计 |
4.1.2 地质储量计算 |
4.2 历史拟合 |
4.2.1 模型粗化 |
4.2.2 水驱历史拟合 |
4.2.3 弱凝胶调驱历史拟合 |
4.2.4 历史拟合指标 |
4.3 小结 |
第5章 剩余油及剩余油分布特征 |
5.1 调驱后各小层吸水量变化特征 |
5.2 调驱后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 调驱后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
5.4 小结 |
第6章 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
6.1 水驱效果预测 |
6.2 补孔 |
6.2.1 油井补孔 |
6.2.2 油水井补孔 |
6.3 分层注水 |
6.3.1 两段式分层注水 |
6.3.2 三段式分层注水 |
6.4 周期注水 |
6.4.1 周期注水依据 |
6.4.2 周期注水效果 |
6.5 完善井网 |
6.5.1 完善井网依据 |
6.5.2 完善井网效果 |
6.6 恢复注水 |
6.6.1 水井恢复注水 |
6.6.2 部分恢复注水 |
6.7 方案对比 |
6.8 综合开发方案 |
6.9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水驱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概况 |
2.1 总体开发概况 |
2.2 水驱开发特征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改善水驱技术研究 |
3.1 剩余油量化研究 |
3.2 开发技术政策优化 |
3.2.1 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 |
3.2.2 开发技术政策优化 |
3.3 配套挖潜措施 |
3.3.1 注采优化 |
3.3.2 可动凝胶调驱 |
第四章 应用情况及实施效果 |
4.1 应用情况 |
4.2 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螺杆泵采油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外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开发现状 |
1.4 国内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开发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稠油开采理论与技术 |
2.1 尿素溶液蒸汽开采 |
2.2 声波采油技术 |
2.2.1 电脉冲仪冲击声波采油技术 |
2.2.2 低频声波采油技术 |
2.2.3 超声波采油技术 |
2.3 人工地震法采油技术 |
2.3.1 震动加快了地层中流体的流速 |
2.3.2 动能降低稠油粘度,改善流动性能 |
2.3.3 振动具有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的作用 |
2.4 井下催化反应法 |
2.5 电加热杆开采稠油技术 |
2.5.1 电加热杆技术特点及结构原理 |
2.5.2 电加热杆技术应用情况 |
2.6 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技术 |
2.6.1 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技术机理 |
2.6.2 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现场过程简介 |
2.7 THAI稠油开采技术 |
2.8 国内开采稠油发展方向 |
2.8.1 油藏监测 |
2.8.2 精细油藏描述 |
2.8.3 剩余油分布研究 |
2.8.4 热能管理 |
2.8.5 水平井技术的发展 |
2.8.6 化学驱技术基础研究 |
2.8.7 微生物驱油技术原理研究 |
第三章 螺杆泵工作原理及螺杆泵井生产管理 |
3.1 螺杆泵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
3.2 螺杆泵基本特征 |
3.3 螺杆泵采油井系统效率计算与分析 |
3.4 螺杆泵井采油生产管理及泵井标准 |
3.4.1 生产管理 |
3.4.2 泵井标准 |
第四章 螺杆泵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以二连油田为例 |
4.1 应用规模和现状 |
4.2 二连油田螺杆泵采油配套技术现状 |
4.2.1 优化设计技术 |
4.2.2 测试诊断技术 |
4.2.3 生产参数远程无线监控 |
4.2.4 变频调速 |
4.2.5 空心转子螺杆泵 |
4.2.6 法国PCM泵的应用情况 |
4.2.7 电潜螺杆泵采油技术(WGC) |
4.2.8 螺杆泵检测技术 |
4.2.9 清防蜡技术 |
4.2.10 其它配套工艺 |
4.3 螺杆泵井井口扭矩、载荷与生产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后剩余油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概况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断层特征 |
2.1.3 储层及渗流特征 |
2.1.4 储量及油层分布特征 |
2.1.5 流体性质及油藏类型 |
2.2 油田开发简况及特点 |
2.2.1 开发简况 |
2.2.2 滚动开发历程 |
2.2.3 油田开发现状 |
第3章 弱凝胶室内实验及评价 |
3.1 化学剂及仪器 |
3.2 弱凝胶驱油机理及特点 |
3.2.1 弱凝胶交联反应机理 |
3.2.2 弱凝胶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 |
3.2.3 弱凝胶调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微观机理 |
3.2.4 弱凝胶体系的特点 |
3.3 弱凝胶体系的筛选与评价 |
3.3.1 弱凝胶体系筛选 |
3.3.2 交联体系浓度对成胶时间及成胶强度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质建模 |
4.1 数据准备 |
4.2 模拟边界及网格设计 |
4.3 三维构造模型的建立 |
4.3.1 断层建模 |
4.3.2 构造层面建模 |
4.4 属性参数建模 |
4.4.1 离散化算法研究 |
4.4.2 孔隙度模型 |
4.4.3 渗透率模型 |
4.5 模型检验 |
4.6 模型地质储量计算 |
4.7 小结 |
第5章 数值模拟研究 |
5.1 模型方程 |
5.1.1 流动方程 |
5.1.2 状态方程 |
5.1.3 质量守恒方程 |
5.1.4 基础资料准备 |
5.2 模型粗化 |
5.3 数值模拟思路及方法 |
5.3.1 确定模型参数的可调范围 |
5.3.2 水驱历史拟合方法 |
5.3.3 弱凝胶驱历史拟合 |
5.3.4 拟合指标 |
5.4 小结 |
第6章 调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6.1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 |
6.2 水驱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 |
6.3 弱凝胶调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可动凝胶调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目标油藏特点 |
2 可动凝胶调驱机理实验 |
2.1 可动凝胶体系配方 |
2.2 并联双层填砂模型模拟调驱实验 |
2.2.1 模型设计及实验程序 |
2.2.2 实验结果分析 |
2.3 微观仿真模型模拟调驱实验 |
2.3.1 模型设计及实验程序 |
2.3.2 实验结果分析 |
2.4 长岩心填砂模型驱油实验 |
2.4.1 模型设计及实验程序 |
2.4.2 实验结果分析 |
3 可动凝胶调驱技术矿场应用 |
3.1 增油效果 |
3.2 调驱生产特征 |
3.2.1 注入压力变化 |
3.2.2 水窜大孔道的堵塞 |
3.2.3 注、采剖面的调整 |
4 结论 |
四、测试新技术在蒙古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堵水调剖60年[J]. 李宜坤,李宇乡,彭杨,于洋. 石油钻采工艺, 2019(06)
- [2]注聚井注聚压力上升规律及堵塞机理研究[D]. 宋红辉.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蒙古林油田出灰浆治理工艺研究与应用[D]. 韩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超声波辅助强氧化剂解除凝胶堵塞规律研究[D]. 李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深部调驱后续水驱渗流特征——以蒙古林砂岩油藏为例[J]. 宋社民,吴洪彪,王哲,姚尚胜,李金奎,Чжан Бо. 石油钻采工艺, 2016(02)
- [6]蒙古林油田调驱后进一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研究[D]. 吴忠正.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7]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水驱技术研究与应用[D]. 王秀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7)
- [8]螺杆泵采油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D]. 周琦.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9]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后剩余油及其分布规律研究[D]. 刘露.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10]可动凝胶调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J]. 吴行才,王洪光,李凤霞,曾庆桥. 油田化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