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摘要]本文采用《马勒斯职业倦怠问卷》为工具,对某民办高校的中青年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民办高校中青年英语教师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其中情绪衰竭最为严重,其次为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作者在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认为,教师的性别、工作量、工作压力、角色地位和学校性质等是造成民办高校中青年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关键词]民办高校中青年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
1前言
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和Pine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1]中国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2]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也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降低。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我国高校英语教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但研究对象大多为公办院校的教师,而对民办高校中青年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有必要对这一人群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2.1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由Maslach和Jackson所制作的MBI-ES的问卷[3],并参考了台湾学者的中译修订本。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性别、教龄、学位、职称、婚姻、工作时间、角色地位、工作量、科研要求等方面调查了可能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第二部分根据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从三个部分评估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情绪衰竭9个题目,去人性化5个题目;低成就感8个题目。其中前两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高;反之,倦怠程度越低。最后一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低;反之,倦怠程度越高。
2.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某高校发放问卷35份,回收32份,回收率91%,其中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94%。其中,男教师30%,女教师70%;已婚73%,未婚27%;本科学历40%,硕士学历60%;教龄5年以下的12人,6-10年的11人,11-15年的6人,16-20年的1人;助教职称15人,讲师15人。
3研究结果与讨论
根据问卷结果,情绪衰竭的平均值为2.2,标准差为11.097;去人性化的平均值为0.9,标准差为5.046;低成就感的平均值为4,标准差为9.174。其中女教师在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上要高于男性,已婚教师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高于未婚教师;教龄在11-15年间的教师情绪衰竭偏高与其他教龄段的教师;本科学历的教师情绪衰竭高于硕士学历的教师,原因可能是他们在语言基本功、教科研经验方面通常逊于硕士学历的教师,因此在工作中需投入更多,也就更容易陷入疲劳的状态。
4倦怠探因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作为社会的特定群体,证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与挑战: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岗位的竞争、聘任制、量化管理等举措的实施,使教师在知识经验、教学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常常预支、透支。由于工作量大,琐碎事务多,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因而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界限十分模糊,很多教师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有的教师连续几周不能好好休息。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
4.1社会期望与角色的高定位
面对社会对教师较高的期望值,如果教师的抱负水平总是高于自己的实际能力,多次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那么心理上就容易体验到挫折感。而教师在面临挫折时,最经常的体验是随之而来的倦怠感。抱负水平过高和工作准备不足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挫折感的产生,而挫折感的产生是职业倦怠来临的前兆,有些人可能会在内心化解掉挫折感,而另外一些人则自己化解不了这种挫折感,一旦这种挫折心理表现为行为异常后,就标志着教师职业倦怠的到来。
4.2办学性质及条件
学校是教师的工作环境之一,但由于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使得教学秩序经常被一些其他事情扰乱,教师有不被重视感。在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的主体性得不到实现,感觉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权,缺少工作上的反馈与鼓励,这些都直接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另一方面,各部门协调不好,教师与辅导员、后勤人员、机关人员之间相互不理解,教师间因利益上的分配引起冲突等,这些紧张的人际关系让人产生压抑和焦虑感,从而形成职业倦怠。[4]
4.3绩效滞后
教育本质上是个“化”的过程,是一个春风化雨式的活动,学生的身心改变往往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难分彼此,总是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汇聚而成,而不可能实现“大跃进”。教育的真正效果是在学生离开了学校之后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毕业之后表现出来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然而还很少有学校以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评价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指标。这是教师评价现实和教育本质的矛盾,当然也是教师倦怠感产生的一个原因。
5缓解对策
5.1社会方面
虽然身兼教书和育人两项职责,但社会也不宜对教师提出太多的苛求,应该强调教师的有限责任。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再说学生的陶铸仅靠学校教师是不行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浸染甚至更加关键。应该将教师从业的标准和其所在阶段的教育目标来期待。社会应关注民办高校中青年英语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提高其社会地位,改善民办高校教师待遇。
5.2学校方面
随着教师职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教师群体已经成为一个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的职业群体,这就需要学校采取有效措施,疏通教师的心理情绪,消除教师的倦怠心理。首先,可建立开放的教师心理咨询机构。学校可以根据教师使用现代技术信息的交流方式,建立“聊天室”并设专职的心理教师,与教师进行群聊或单独沟通,帮助前来求助的教师进行个人疏导,使教师有倾述自己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场所。其次,有效地引导和发展教师的高层次需要。职业可以指有酬劳的工作,却未必全然如此。它也有可能代表一种自愿的承诺。因此,要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就必须激发教师的职业动机,尊重教师精神层面的需要,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来制定学校的管理策略。再次,通过在职培训和其他继续教育途径,为教师创造各种进修学习的机会,满足教师才华提升和能力塑造的自我发展需求,激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5.3个人
教师首先应具有交往和沟通能力。课程改革使教师从“表演者”角色转变为“导演者”角色。这种转变意味着对教师各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与学生之间进行课堂教学对话、沟通,能够进行渠道畅通的思想情感交流。其次要具备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打破被课前预设的教案摆布、成为教案奴隶的境地,强调充分有效地利用师生在对话融通过程中产生的课堂资源,主张“弹性预设,动态生成。”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有效践履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新思维。最后要具备主动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的知识不断涌现,那种“一朝学成而终身受用”、职前教育与职后工作完全脱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实现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挥、主动进步的能力。面临着社会对教师行业的全新要求,教师必须将原来那套已经形成无意识的思维和做法变成有意识的内容,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改变,以适应新的要求。
6结语
中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其队伍的建设对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对预防和缓解其工作倦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注:
[1]Maslach,C.&Pines,A.“TheBurnoutSyndromeintheDayCareSettting.”ChildCareQuarterly,2007(6):100-113.
[2]文研.我人生的第一目标是活到50岁第二目标活到70岁[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EDU-c/975256.htm,2005-9-20/2011-09-27.
[3]Maslach,C.&Jackson,S.E.“Themeasurementofexperiencedburnout.”JournalofOccupationalBehavior,1981(2):99-113.
[4]王雪松.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4-65.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邮编:450063
(责任编辑刘华山)
本论文为2011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1240045042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