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联盟论文_乔耀章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农联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工农联盟,工农,安源,恩格斯,法兰西,路矿,托洛茨基。

工农联盟论文文献综述

乔耀章[1](2019)在《城乡融合发展与新式工农联盟——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决定的。社会发展水平及其性质最终决定着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与性质样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工农关系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迄今,工农关系已由传统的、建国初期的和改革开放之前的联盟形式转变为工农平等、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城乡关系也由原先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转变为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首次将"城乡融合发展"写入党的文献,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农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坚持、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工农联盟的政治社会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知识分子工农化与工农知识化,成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政治特色,将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铺平道路。(本文来源于《阅江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吴奕佳[2](2018)在《建设执政合法性: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1954)“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工农联盟在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生政权稳固的需要和国家恢复、发展经济的要求逐步对过渡时期巩固工农联盟的方式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巩固实践活动(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活动)。基于此,本文以建国初期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中共所推动的巩固实践开展的缘由及1951-1954年间巩固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途径、方式与策略。本文具体沿着纵向历史维度从巩固工农联盟实践开展的背景与原因、1949-1953年巩固实践活动的早期探索、1954年巩固实践活动的成熟化叁个层次展开,以期探讨在过渡时期,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是如何承接革命传统,以及在具体政治环境中呈现出怎样的张力。具体而言,第一章首先分时段对建国初期的城乡状况和工农状况进行简要交代,揭示出中共当时所面临的执政有效性缺失和复杂的工农状况。并由此指出,建国初时段的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被中共视为一种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法。第二章,通过梳理1949-1953年间的经验材料,将中共早期的巩固实践大致分为日常实践和运动式实践两种类型。并以1951年华北区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为运动式实践的主要实例,认为此类巩固实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共执政有效性的提高,并有利于加强工农对工农联盟的认同。第叁章以1954年春节前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工农之间的交往互动为主要实例,指出中共主要通过面对面和非面对面的互动实践对工农联盟进行巩固。并认为,中共通过更为有计划地组织工农联盟实践活动,使其在此过程中逐渐规范化、日常化。最后,论文总结指出,中共试图通过巩固实践活动在提高自身的执政有效性的同时进一步建构起工农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同。总的来说,建国初期由中共推动的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本质上是一个对政党执政合法性进行建设的过程。(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吴奕佳,李放春[3](2018)在《建国初期工农联盟的巩固——以1954年春节前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实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工农联盟在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1954年春节前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工农之间的交往互动为主要实例,并结合1949—1954年其他地区的实践状况,可初步考察并呈现建国初期中共巩固工农联盟的具体途径、方式与策略。一方面,中共继承了革命年代的宝贵财富,将工农联盟实践与生产运动紧密结合;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推动工农互访与生产参观、工农联欢、工农座谈等工农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以及工农通信这一非面对面的互动,中共试图在巩固实践的过程中重塑工农对工农联盟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谢虹,龙泽慧[4](2018)在《岳北农工会:中国最早的工农联盟革命团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岳北农工会旧址位于衡阳市衡山县白果镇,岳北农工会为湖南最早的农民革命组织、全国第一个工农联盟革命组织。"湖南农民运动是从1923年成立岳北农工会开始的,岳北农工会与广东海陆丰齐名,是我国农民起来革命最早的地方。岳北农民为开创农运作出(本文来源于《衡阳通讯》期刊2018年03期)

侯俊伟[5](2017)在《让工人先锋号旗帜在脱贫攻坚战中更加鲜艳》一文中研究指出左权县是革命老区,抗日烽火岁月里,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150多个党政军机关在这里驻扎近五年之久。这里的人民为民族解放和自由独立做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然而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多年来徘徊在贫困线以下,向贫困宣战,实现小康目标,就成(本文来源于《晋中日报》期刊2017-11-08)

吕新雨[6](2016)在《托洛茨基主义、工农联盟与“一国社会主义”——以苏联20世纪二叁十年代党内斗争为视角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欧洲社会主义实践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工农联盟/城乡关系对于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历史与实践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它构成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核心,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基础。本文梳理和检讨了20世纪二叁十年代苏联党内布哈林、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之间就社会主义与工农联盟问题展开的激烈的路线斗争、各自不同的理论视野,以及对共产国际运动(特别是中国)的巨大历史影响。中、俄两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都处于一战前后全球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扩张的巨大压力之下,有着共同爆发社会革命的历史条件,并由此卷入共同的历史逻辑。作为20世纪世界历史中至为重大的事件,这一历史逻辑并没有被真正深刻地阐述和辨析,正因此,我们需要回到作为"中国道路"的世界共运史,或作为国际共运史的"中国道路"。(本文来源于《开放时代》期刊2016年05期)

宫玉涛[7](2016)在《《法兰西内战》系列着作中的工农联盟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系列着作中对巴黎公社的工农联盟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就巴黎公社在工农联盟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深刻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相关思想。现实中,没有处理好工农联盟问题是导致工人阶级主导的巴黎公社最终失利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为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视工农联盟的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巴黎公社的实际做法则提供了历史性的实践警示。(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德育)》期刊2016年Z1期)

陈维智,孙文[8](2016)在《岩屋村构建新型“工农联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陈维智孙文)针对新形势下推进脱贫攻坚中出现的农民增收“短路”问题,镇安县大坪镇岩屋村大力培育和扶持“工农联盟”产业联带模式,积极培育、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种养专业合作社,联结市场、基地、农户,有效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本文来源于《商洛日报》期刊2016-08-11)

王宇雄[9](2015)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的基本思想包括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需要农民阶级支持,农民阶级的解放需要无产阶级领导,他们二者的共同诉求是工农联盟建立的基础,无产阶级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是建立工农联盟的必要条件等。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对农民在革命斗争中的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位,指出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并深化了对农民阶级内部不同阶层革命性的分析,强调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要代表和实现农民阶级的利益,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联盟的思想。(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张可[10](2014)在《浅议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是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源头活水,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发展历程是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要求的,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体现。(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34期)

工农联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工农联盟在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生政权稳固的需要和国家恢复、发展经济的要求逐步对过渡时期巩固工农联盟的方式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巩固实践活动(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活动)。基于此,本文以建国初期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中共所推动的巩固实践开展的缘由及1951-1954年间巩固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途径、方式与策略。本文具体沿着纵向历史维度从巩固工农联盟实践开展的背景与原因、1949-1953年巩固实践活动的早期探索、1954年巩固实践活动的成熟化叁个层次展开,以期探讨在过渡时期,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是如何承接革命传统,以及在具体政治环境中呈现出怎样的张力。具体而言,第一章首先分时段对建国初期的城乡状况和工农状况进行简要交代,揭示出中共当时所面临的执政有效性缺失和复杂的工农状况。并由此指出,建国初时段的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被中共视为一种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法。第二章,通过梳理1949-1953年间的经验材料,将中共早期的巩固实践大致分为日常实践和运动式实践两种类型。并以1951年华北区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为运动式实践的主要实例,认为此类巩固实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共执政有效性的提高,并有利于加强工农对工农联盟的认同。第叁章以1954年春节前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工农之间的交往互动为主要实例,指出中共主要通过面对面和非面对面的互动实践对工农联盟进行巩固。并认为,中共通过更为有计划地组织工农联盟实践活动,使其在此过程中逐渐规范化、日常化。最后,论文总结指出,中共试图通过巩固实践活动在提高自身的执政有效性的同时进一步建构起工农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同。总的来说,建国初期由中共推动的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本质上是一个对政党执政合法性进行建设的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农联盟论文参考文献

[1].乔耀章.城乡融合发展与新式工农联盟——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J].阅江学刊.2019

[2].吴奕佳.建设执政合法性: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1954)“巩固工农联盟”的实践活动研究[D].重庆大学.2018

[3].吴奕佳,李放春.建国初期工农联盟的巩固——以1954年春节前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实践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谢虹,龙泽慧.岳北农工会:中国最早的工农联盟革命团体[J].衡阳通讯.2018

[5].侯俊伟.让工人先锋号旗帜在脱贫攻坚战中更加鲜艳[N].晋中日报.2017

[6].吕新雨.托洛茨基主义、工农联盟与“一国社会主义”——以苏联20世纪二叁十年代党内斗争为视角的历史考察[J].开放时代.2016

[7].宫玉涛.《法兰西内战》系列着作中的工农联盟思想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6

[8].陈维智,孙文.岩屋村构建新型“工农联盟”[N].商洛日报.2016

[9].王宇雄.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张可.浅议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兰台世界.2014

论文知识图

工农联盟农牧场服务业孙娴工农联盟纪念童孙娴王艺光工农联盟团结建设纪念章

标签:;  ;  ;  ;  ;  ;  ;  

工农联盟论文_乔耀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