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杯芳烃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芳烃,聚合物,粒子,动力学,纳米,主客,尺度。
杯芳烃聚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宁宁[1](2019)在《基于柱[5]芳烃聚合物的主客体体系的构筑及其荧光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柱芳烃是一类新颖的超分子大环主体。刚性柱状结构、富电子空腔和独特的主客体络合能力使其可与多种中性客体和缺电子客体选择性络合。萘酚吡喃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光开关、光学镜片等的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此外,萘酰亚胺是一类多功能化合物,因其抗癌活性和独特的光物理特征而被持续关注。在此,基于柱五芳烃的主客体作用构筑了一个包含上述叁个组分的超分子体系。此超分子体系实现了通过光谱重迭导致的能量转移和聚集荧光淬灭等不同方式调节主体的荧光。首先,我们设计合成了一个含有柱[5]芳烃单元的单体和一个含有苯并咪唑单元的单体。两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后获得了聚合物主体。随后,合成了光致变色萘酚吡喃衍生物客体和荧光性萘酰亚胺衍生物客体。最后,证实了柱五芳烃可与两客体进行有效识别并探究了两客体对主体荧光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质谱(MS)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主客体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1H NMR证实了柱[5]芳烃和萘酰亚胺客体分子可有效进行主客体识别。并且,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主客体自组装过程的形貌变化,进一步佐证了主客体可进行有效识别。3.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证实萘酰亚胺客体G1、萘酚吡喃客体G2可通过不同方式有效淬灭聚合物主体中苯并咪唑单元的荧光。(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许林贤[2](2019)在《基于AIEE性质的柱[5]芳烃聚合物主体的超分子网络结构的构建以及在纳米粒子荧光-粒径可调控、高效光捕获应用方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化学是化学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探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之间通过弱相互作用力的主客体行为。有空腔/空穴的大环主体分子在超分子化学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可以说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同时伴随这大环主体分子的发展。50余年的发展,历经冠醚/穴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四代经典的大环分子,人们对超分子化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已经从基础的主客体行为研究扩展到纷繁复杂的超分子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一门交叉学科。柱芳烃作为第五代大环主体分子,自2008年被发现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明星,备受关注。由于柱芳烃高度对称的空腔结构和优异的主客体络合能力,以及易于功能化修饰的特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药物负载与释放、光能捕获、刺激响应、分子识别、生物成像等许多领域。本论文中工作意在将柱芳烃进行进一步功能化,设计合成新型的基于柱芳烃的聚合物主体分子,并将能体现主客体络合形成超分子自组装聚集结构的AIEE信号引入聚合物,得到AIEE性质柱芳烃聚合物主体分子。通过高灵敏性、方便、快捷、易于观察的荧光探究超分子自组装过程,并设计制备新型的柱芳烃光学材料。(1)合成制备了新型主链含有柱[5]芳烃和四苯基乙烯(TPE)单元的线型聚合物P1,和一系列含有氰基-叁氮唑络合位点的多枝化分子GMs(包含二枝化客体G2和两个叁枝化客体G3-1和G3-2)。通过P1与GMs超分子自组装,成功的制备了AIEE性质和自组装粒径可控的基于超分子聚合物主体的超分子纳米球体系,我们称之为PASS(Polymeric AIEE-tunable and Size-tunable Suprasphere)体系。PASS自组装纳米球的尺寸和AIEE特性可以在两个维度上同时控制:通过改变GMs的结构和改变P1浓度。在不使用任何模板分子的情况下,可以将PASS纳米球的直径从几十纳米精细调控到几百纳米。通过主客体结合研究表明,PASS的光学和结构特性(荧光能力,密度和粒径)与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相关,但与主客体络合常数大小无关。PASS自组装球可以通过添加竞争性单位点客体而解离,导致AIEE的猝灭。该现象用于探测对P1系统荧光沉默的己二腈与主体聚合物P1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作为原理证明研究。(2)实现能量从供体到受体的超高效转移是人工光能捕获体系(ALHS)成功构建的重要目标。本工作中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共轭高分子超分子网络(Conjugated Polymeric Supramolecular Network,CPSN)作为ALHS,它具有迄今为止最高的天线效应(AE)——在供体/受体比例为1000:1时,溶液状态下和薄膜形态下天线效应分别高达35.9和90.4。CPSN首次由巧妙设计的基于柱[5]芳烃的共轭聚合物主体P4和共轭客体自组装而成。P4由于其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E)基团和共轭聚合物链,可作为分子导线,具有信号放大效应,在痕量受体的情况下(供体/受体为10000:1),也能保证高效的能量传递。此外,由于CPSN的超高天线效应,其对受体检测到十分灵敏,检测限低至0.24 nM。因此,CPSN有望成为高效ALHS、超高灵敏荧光探针等新型多功能材料。(3)在CPSN高效的光捕获能力基础之上,我们设计合成了有蓝光发射的双枝化共轭客体GB。GB与另外两种黄光、红光共轭客体一起,与共轭聚合物主体P4自组装成为CPSN体系。在此体系中,存在两种不同能量传递方式:蓝光客GB体到P4的不好的能量传递,和由主体P4到黄光客体和红光客体(GY、GR)良好的能量传递,通过调节不同的受体分子和不同的供体/受体比例,CPSN可以实现精准的发射可调,色域面积达到约96%的sRGB色域面积,其中包括纯白色发射(0.33,0.33)。CPSN有望成为高效的广色域发光材料。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CPSN的共轭结构充当着有效的能量传递桥梁。在GB-P4-GR叁组分体系中,可以明显的观察到由不符合FRET条件的蓝光客体GB向红光客体GR的FRET过程。(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1)
蒋婧,程锦程[3](2018)在《多孔柱[5]芳烃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柱[5]芳烃为单体,四氟对苯二腈为交联剂,制备一种新型多孔柱[5]芳烃聚合物吸附材料,具有高疏水性、富含电子空腔、更大比表面积,并对其进行FT-IR、13C NMR、BET等一系列结构性能表征,然后用于吸附一系列有机污染物,如双酚A、亚甲基蓝等,其吸附能力优异,且能快速吸附,并易于分离脱附。(本文来源于《铜陵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廖小娟,常军霞,刘利婧[4](2015)在《柱芳烃聚合物稳定的金纳米粒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柱芳烃自2008年被Ogoshi等首次报道以来,以其刚性结构、独特的主客体络合性质、以及易于修饰等特性吸引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对柱芳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柱芳烃衍生物的合成,柱芳烃与客体分子的络合行为以及构筑各种超分子体系等。但迄今为止,含柱芳烃聚合物的研究为数不多。本研究以叁硫代碳酸酯(EMP)修饰的柱[5]芳烃衍生物P5A-CTA为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方法,将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进行活性聚合,得到端基为柱芳烃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5A-PNIPAM)。它可用于制备柱芳烃聚合物杂化的金纳米粒子,这种杂化的金纳米粒子同时结合了金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聚合物的温敏性以及柱芳烃的分子识别性能,可用作可循环使用的催化剂。(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 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期刊2015-10-17)
郭磊[5](2014)在《含柱芳烃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柱芳烃主客体络合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化学是创造新物质、实现新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核心内容是主客体化学。在超分子化学发展的过程中,研究最早的主体分子是冠醚,随后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等主体分子相继吸引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柱芳烃是一类新的主体分子,其组成类似杯芳烃,富含π电子,可以和阳离子以及中性分子进行络合;同时,柱芳烃的羟基类似于环糊精的羟基,很容易修饰。自2008年Ogoshi首次报道以来,柱芳烃吸引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正逐渐成为第五代主体分子。本论文主要涉及将柱芳烃引入高分子中,并对柱芳烃的主客体络合行为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在第二章中,设计并合成了柱芳烃的衍生物P5A-CTA,并以其为链转移剂,采用RAFT活性聚合方法,对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进行聚合,得到端基含柱芳烃的温敏性聚合物P5A-PNIPAM。通过1HNMR,13C NMR和MS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表明P5A-CTA已成功合成。通过1HNMR以及GPC对P5A-PNIPAM的结构、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P5A-PNIPAM分子量分布较窄。此外,通过DLS,TEM、UV等研究了P5A-PNIPAM与客体分子吡嗪盐的包结络合行为,并进一步研究其温敏性。结果表明,由于柱芳烃的疏水作用,P5A-PNIPAM在水中可以自组装成胶束,加入客体分子后,由于柱芳烃与客体分子形成了络合物,胶束尺寸由原来的15nm增加到24nm,而聚合物的浊点也由原来的31℃下降到了30℃。本章研究工作首次将柱芳烃引入到聚合物中,拓展了柱芳烃的研究范围。在第叁章中,利用P5A-PNIPAM的叁硫酯基团与金纳米粒子结合,制备具有识别功能的杂化金纳米颗粒。通过TGA,DLS,TEM、UV等表明P5A-PNIPAM成功地负载到了金纳米粒子的表面。进一步,研究了杂化金纳米粒子的形态和性能。加入客体分子后,由于柱芳烃与客体分子形成了络合物,杂化金纳米粒子的浊点由原来的30.5℃下降到了29℃,同时表现出更高的温度敏感性。本章研究工作首次制备了含柱芳烃聚合物稳定的金纳米粒子,同时温敏性的聚合物也赋予了金纳米粒子温度响应性,为制备具有识别功能的有机-无机杂化体系提供了一种方法。在第四章中,运用核磁滴定法研究了不同阴离子客体分子(G-Br、G-PF6)与甲基柱芳烃的络合常数,发现阴离子为PF6-的客体分子与甲基柱芳烃的络合能力(Ka=1425±482M-1)强于阴离子为Br-的客体分子(Ka=420±39M-1)。这是因为相对于PF6-, Br-与吡嗪环形成更强的氢键,因此DMP5A不易与G-Br中的阳离子进行络合,因而DMP5A与G-Br的络合能力较弱。本章研究工作对柱芳烃络合行为研究中客体分子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2)
陈维霞,黄民[6](2009)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杯芳烃聚合物膜中残留溶剂行为的多尺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耗散力动力学(DPD)模拟,研究只有少量溶剂之下,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杯芳烃聚合物膜的介观结构。溶剂包括氯仿(CHCl_3)和四氢呋喃(THF)。在DPD模拟中,聚合物和溶剂分子采用粗粒化模型。Flory-Huggins理论中的相互作用参数χ是用计算组分之间的内聚能而求。模拟得到了不同溶剂与丙烯酰胺杯芳烃(CA)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之间的斥力参数。在DPD模拟得到的介观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溶剂、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杯芳烃的浓度分布曲线,通过杂化蒙特卡罗(Hybrid Monte Carlo)方法映射,求得溶剂存在下聚合物的微观结构。通过分子力学(MM)和分子动力学(MD)计算求得径向分布函数以及溶剂的自扩散系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09年01期)
吴英绵,陈玉峰[7](2008)在《酰胺型杯[6]芳烃聚合物合成及阳离子吸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杯[6]芳烃六乙酸乙酯与多乙烯多胺进行氨解反应,合成了系列酰胺型杯[6]芳烃聚合物,它们对软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其吸附能力与聚合物中杯芳烃的含量成正比,在吸附过程中杯芳烃单元起决定性作用.(本文来源于《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朱蔚璞,苟鹏飞,沈之荃[8](2008)在《含杯芳烃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杯芳烃在主客体化学中是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被广泛关注的第叁代主体分子,能够选择性地与客体分子或离子形成络合物。近年来,含杯芳烃聚合物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聚合物稳定性好和易于加工的特性,含杯芳烃聚合物将有望被开发成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本文详细介绍了含杯芳烃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08年05期)
陈维霞[9](2008)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杯芳烃聚合物膜的多尺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酰胺杯芳烃组成的聚合物膜的质子传输机理进行研究,从叁个尺度下(介观、微观和量子)重点考察了溶剂对聚合物膜的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链长及构像对杯芳烃解离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构造了代表PMMA、丙烯酰胺杯芳烃以及溶剂的模型分子,建立了相应的化合物模型。确定了DPD计算的截止半径为0.76nm。通过计算各组分之间的内聚能,得到了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和DPD计算所需的斥力参数。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DPD)方法对这个体系进行了介观尺度模拟计算。得到了聚合物膜的介观结构图以及各组分的浓度分布曲线。考察了溶剂在聚合物膜中的分布情况。根据DPD所得到的浓度分布曲线,利用混合蒙特卡罗方法,映射得到了相应的聚合物膜的微观结构图。采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微观结构下的溶剂的行为。通过聚合物膜的微观结构和径向分布函数分析了溶剂在体系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溶剂对膜的微观结构的影响。计算了溶剂在膜中的自扩散系数。结合介观尺度模拟的结果得到,氯仿主要聚集在杯芳烃得周围,并可能以簇的形式存在。随着溶剂含量的增加,形成的簇增大,在膜中形成了微通道。自扩散系数随着溶剂含量的增多而变大。应用密度泛函法(DFT)和半经验的量子计算方方法(VAMP)计算了聚合物分子中杯芳烃上羟基的解离能,DFT方法中选用了PBE交换相关势能和DNP基组对4个MMA以下的聚合物体系进行计算。半经验方法选用了AM1,PM3,AM1*对相同的体系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比两种方法计算出的解离能,得出PM3计算结果与DFT得到的结果最接近。因此选用PM3方法对PMMA链长超过4个小于8个的聚合物体系分别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PMMA的链长对丙烯酰胺杯芳烃的解离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随着PMMA链长增加而减弱,当链长达到8个时,影响不再明显。同时PMMA的构像对丙烯酰胺杯芳烃的解离能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8-03-01)
高平[10](2006)在《磺化芳烃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质子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起到传导质子、分隔燃料和催化剂的双重作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采用的Nafion磺酸质子交换膜,其性能和成本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Nafion膜虽具有很高的质子传导率和使用稳定性,但是燃料甲醇通过Nafion膜从阳极到阴极的渗透非常的严重,从而在阴极发生电化学氧化造成混合电位,导致电池放电性能下降。为减小甲醇从阳极到阴极的渗透,同时降低膜的成本,本文制备了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醚酮和磺化聚醚砜膜,为了降低磺化聚醚醚酮和聚醚砜的溶涨,增加其强度,并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磺化聚醚醚酮与聚醚砜、聚偏氟乙烯和不同比例的磺化聚醚砜与聚醚砜、聚偏氟乙烯的共混膜。杂多酸是已知常温下的质子导电率最高的无机酸,但杂多酸就有可溶性,本文成功的制备了可在甲醇水溶液中稳定存在的磷钨酸掺杂磺化聚醚醚酮的复合膜,并研究了膜的组成对膜的吸水率、电导率、甲醇渗透系数的影响,与目前普遍使用的Nafion117膜相比,这些共混膜不但可以降低膜的成本、提高膜的阻醇性能,同时有具有一定的电导率。交联改性方法的成功运用,不仅丰富了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技术,而且对质子交换膜的性能、降低膜的成本、促进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6-12-01)
杯芳烃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分子化学是化学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探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之间通过弱相互作用力的主客体行为。有空腔/空穴的大环主体分子在超分子化学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可以说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同时伴随这大环主体分子的发展。50余年的发展,历经冠醚/穴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四代经典的大环分子,人们对超分子化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已经从基础的主客体行为研究扩展到纷繁复杂的超分子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一门交叉学科。柱芳烃作为第五代大环主体分子,自2008年被发现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明星,备受关注。由于柱芳烃高度对称的空腔结构和优异的主客体络合能力,以及易于功能化修饰的特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药物负载与释放、光能捕获、刺激响应、分子识别、生物成像等许多领域。本论文中工作意在将柱芳烃进行进一步功能化,设计合成新型的基于柱芳烃的聚合物主体分子,并将能体现主客体络合形成超分子自组装聚集结构的AIEE信号引入聚合物,得到AIEE性质柱芳烃聚合物主体分子。通过高灵敏性、方便、快捷、易于观察的荧光探究超分子自组装过程,并设计制备新型的柱芳烃光学材料。(1)合成制备了新型主链含有柱[5]芳烃和四苯基乙烯(TPE)单元的线型聚合物P1,和一系列含有氰基-叁氮唑络合位点的多枝化分子GMs(包含二枝化客体G2和两个叁枝化客体G3-1和G3-2)。通过P1与GMs超分子自组装,成功的制备了AIEE性质和自组装粒径可控的基于超分子聚合物主体的超分子纳米球体系,我们称之为PASS(Polymeric AIEE-tunable and Size-tunable Suprasphere)体系。PASS自组装纳米球的尺寸和AIEE特性可以在两个维度上同时控制:通过改变GMs的结构和改变P1浓度。在不使用任何模板分子的情况下,可以将PASS纳米球的直径从几十纳米精细调控到几百纳米。通过主客体结合研究表明,PASS的光学和结构特性(荧光能力,密度和粒径)与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相关,但与主客体络合常数大小无关。PASS自组装球可以通过添加竞争性单位点客体而解离,导致AIEE的猝灭。该现象用于探测对P1系统荧光沉默的己二腈与主体聚合物P1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作为原理证明研究。(2)实现能量从供体到受体的超高效转移是人工光能捕获体系(ALHS)成功构建的重要目标。本工作中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共轭高分子超分子网络(Conjugated Polymeric Supramolecular Network,CPSN)作为ALHS,它具有迄今为止最高的天线效应(AE)——在供体/受体比例为1000:1时,溶液状态下和薄膜形态下天线效应分别高达35.9和90.4。CPSN首次由巧妙设计的基于柱[5]芳烃的共轭聚合物主体P4和共轭客体自组装而成。P4由于其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E)基团和共轭聚合物链,可作为分子导线,具有信号放大效应,在痕量受体的情况下(供体/受体为10000:1),也能保证高效的能量传递。此外,由于CPSN的超高天线效应,其对受体检测到十分灵敏,检测限低至0.24 nM。因此,CPSN有望成为高效ALHS、超高灵敏荧光探针等新型多功能材料。(3)在CPSN高效的光捕获能力基础之上,我们设计合成了有蓝光发射的双枝化共轭客体GB。GB与另外两种黄光、红光共轭客体一起,与共轭聚合物主体P4自组装成为CPSN体系。在此体系中,存在两种不同能量传递方式:蓝光客GB体到P4的不好的能量传递,和由主体P4到黄光客体和红光客体(GY、GR)良好的能量传递,通过调节不同的受体分子和不同的供体/受体比例,CPSN可以实现精准的发射可调,色域面积达到约96%的sRGB色域面积,其中包括纯白色发射(0.33,0.33)。CPSN有望成为高效的广色域发光材料。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CPSN的共轭结构充当着有效的能量传递桥梁。在GB-P4-GR叁组分体系中,可以明显的观察到由不符合FRET条件的蓝光客体GB向红光客体GR的FRET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杯芳烃聚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宁宁.基于柱[5]芳烃聚合物的主客体体系的构筑及其荧光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许林贤.基于AIEE性质的柱[5]芳烃聚合物主体的超分子网络结构的构建以及在纳米粒子荧光-粒径可调控、高效光捕获应用方面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蒋婧,程锦程.多孔柱[5]芳烃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8
[4].廖小娟,常军霞,刘利婧.柱芳烃聚合物稳定的金纳米粒子[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2015
[5].郭磊.含柱芳烃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柱芳烃主客体络合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6].陈维霞,黄民.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杯芳烃聚合物膜中残留溶剂行为的多尺度模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
[7].吴英绵,陈玉峰.酰胺型杯[6]芳烃聚合物合成及阳离子吸附性能[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8].朱蔚璞,苟鹏飞,沈之荃.含杯芳烃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J].化学进展.2008
[9].陈维霞.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杯芳烃聚合物膜的多尺度模拟[D].同济大学.2008
[10].高平.磺化芳烃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