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燃生命之火的地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巡礼(论文文献综述)
夏颖[1](2019)在《“恨”文化视域下的韩国电影研究 ——以奉俊昊电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国“恨”文化伴随着怨恨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饱受亡国之痛、分裂之恨与政治之殇使其民族逐渐形成郁结于心的“恨”文化情绪。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情感状态,而是多种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怨恨、悲伤、遗憾、奋进……都成为“恨”情感的一部分。“恨”的民族情绪不是低级消沉的负面注解,它是企图改变不满现状而产生的积极奋进精神。这种精神状态对韩国各方面都产生着不置可否的影响。经济建设、政治参与、文学作品、传统艺术以及影视作品中都渗透着“恨”的民族情绪。韩国电影伴随着1996年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开始向世界电影市场辐射,“优质电影”所建立的口碑使韩国电影体系获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而“恨”文化在电影艺术中所呈现的民族羸弱之痛、国家分裂之恨、现实批判之殇与女性命运之坎都成为韩国电影有别于他国的电影特色。奉俊昊作为获得韩国三大电影节最佳影片的电影导演,他对人物群像的描写,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难以立足于男权社会的女性生存状态的瞩目、对“身土不二”精神隐喻足以使他成为韩国“恨”文化电影的代表。奉俊昊是韩国社会变革的亲历者,也是“恨”文化形成过程的见证者。一方面,他通过极具社会问题意识的触点将“恨”这一民族文化熔铸于其电影文本中,揭露民族伤痕与社会隐痛的同时又彰显出对韩国历史与社会现实的考量:《杀人回忆》中随处可见的全斗焕执政时期的历史元素,《汉江怪物》里政治博弈所带来的民族隐患;另一方面,科班出身的他又凭借其独有的审美意识与扎实的叙事技巧为观众打造一个又一个电影神话:科幻预言的《雪国列车》,奇趣怪诞的《玉子》……韩国电影的崛起正是因为有许多像奉俊昊这样善于思考又饱含激情的电影创作人,他们将扎根于民族土壤的“恨”文化情结所呈现的审美追求:“悲情”、“疏离”、“反叛”和“重生”等多种情绪相融合,在多样风格表达中领悟“恨”的精神内核,从而创作出契合时代意义的电影佳作。
张明纯,李敏[2](2018)在《竭诚推动慈善事业,着力点燃慈善火种 李嘉诚的公益情: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文中认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生涯中,李嘉诚先生以其精睿的商业智慧打造了一个巨大的商业王国,每天的时间安排精细到以分钟计算,但李嘉诚每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时,都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坦言,自己是快乐的,内心平静。这份平静来自哪里?来自于"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人生态度,来自于"在工作上得到的金钱除了足够家人生活使用外,其它的钱有正确用途,能够帮助别人"的自足之心。为了心无旁骛做慈善,上世纪80年代,李嘉诚基金
谭舒[3](2017)在《焦虑的“道-德”现象学形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焦虑的“道-德”现象学形态研究最初缘起于对“道德焦虑”的研究,在选定现象学作为贯穿始终的研究方法并重新梳理了“道德”的内涵及意义后,得出“道-德”现象学作为基本研究基底的整全架构及其内部结构,将生命的展开置于“一域三界”之中进行审视,由此将焦虑视为生命在“一域三界”及其内在发展诸环节中的若干特殊体验形态,清晰地看出焦虑一方面被视为需要超越的负面体验,另一方面则在推动具有自否定性的生命之自身发展中有着积极意义。“一域三界”的划分及其阐释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具有核质作用,“一域三界”指的是“道-德”现象学视域下的生命展开环节,具体而言:“一域”是“道-德”生命流衍的整全领域,它的划定建基于对“道”与“德”的区分与厘定(即先天意识与后天意识之分,以及相应的生命发展之先天理路与后天理路之分)。一般而言,先天意识是主体生成之前的、以自然契入并体证的方式所开显的生命本真存在之域,被切身体验为松、静、软、悦的存在状态,而后天意识是从先天意识之中跌落出来、在自然且无限的存在之中划定界限、起意并认同为“我”的存在者状态,表现为有限人格的生成。先天意识与后天意识共同构成在整全意义上理解人自身的两重维度,其内在基底同一,只是根据意向的不同表现而有先天与后天的体证路径之别。“三界”是“德”之生命(即后天意识)从“道”中跌落而自身演进的三个后天环节,分别是象征界、自为界和现实界。象征界是奠基于主体效果总量“我”之基础上的发展环节,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主体始终从对其对象的认同出发而认同自身,以镜像关系作为中介而认识并塑造自身。自为界是主体经过象征界的扬弃而力图找到自身在世存在根基的一个阶段,建基于作为主体人格的我之上,充分调用各人格层面(意志、感知、感受、意向)的功能及其一致性表达己身的契机以建立在世存在感。现实界是主体经过自为界扬弃而身体力行地开始与现实他者、环境互动并以价值为导向进行社会性创造活动的阶段,是主体人格实现自身需求与兑现社会价值成果的较高级发展阶段。“三界”分别代表着主体生命展开中的联结度、情绪度、真实度。基于对“一域三界”的理论奠基与探讨,本文进入相应的机制研究与形态研究,在继续深化“一域三界”之细分结构的基础上,将焦虑纳入其中并视之为推动“一域三界”之自身演绎的必要环节。在“道-德”域之整全架构中,先天意识与后天意识的区分是两重基本生命境界的分水岭,基于此,“道-德”域的基本发展原则为自然(和合于“道”的状态而不加人伪),动力表现为以先天意识统摄后天意识,以及后天意识随顺反映先天意识,相应地,“道”与“德”的内部割裂表现为存在焦虑,它的产生原因在于意向固化与后天意识选择失真,表现为与先天存在力量割裂的主体于世间存在中所不可避免地体验到的无根感、无力感等。当后天意识开始无依地流落世间,它便容易开启象征界的帷幕,在一种向往与想象的意义上为己身之存在张开一个期求完美力量的舞台,并成为配合自身演技的演员。象征界建基于既非根植于先天生命“道”之中、又非完全落脚于在世存在中的、只作为主体效果总量而被认同的“我”之上,作为从“道”中跌落而出的第一个后天境界,象征界有着迅速回归“道”与迷失无着的双重涵义,后者指向迷失焦虑的诸种表现,如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等。当迷失焦虑不胜生命力外耗之苦而寻求自我之同一性根基之建立时,便有了建立作为主体人格我的内部动力,进入自为界。自为界中的主体人格我开始有了对自身存在于世的明晰存在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个整全的人格结构及其功能。自为界中的我拥有有限自由之权限,但所面临的困难表现为在有限觉察力条件下、人格各层面可能不在意识范围之中、或各人格层面运用有限自由能力而压抑或扭曲自身、或各人格层面之间产生冲突等,由此而导致自身状态失控且存在自欺可能的虚伪焦虑。对治虚伪焦虑的方式在于主体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带动自身进入实践领域,建立相对客观、可控的外部生命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锚定自身身份(以此作为对接现实界的入口),在不断的行动过程中兑现社会价值,由此而契入现实界。现实界中所可能遭受的焦虑形态为实现焦虑,表现为拖延、病态优越感、好高骛远等。如果继续探讨下去,则对治实现焦虑的出路在于对伦理界的建构,然而这并非本文专攻,因此只做为研究展望而提出。焦虑作为推动“一域三界”自身发展的必要及特殊环节,从横向铺展的角度而言,它们在“道-德”现象学视域下表现出一条明晰的发展路径,表现为在前一阶段焦虑向后一阶段焦虑演进的过程中,虽伴随有主体体验的痛苦,但亦同时不断推动并开启新的存在者状态,并最终使生命在一种整全的视域下、有可能产生涌现效应意义上的、新的生命境界之打开并创造重新逼近“道”的生命状态。这些焦虑形态按照推进顺序而言,分别为:“道”向“德”的陨落焦虑、“德”的有限自由焦虑、“德”的自我建构失败焦虑、“我”对世界的原初恐惧、投射关系中的焦虑、投射认同中的失落焦虑、永不满足的焦虑、自我扭曲的焦虑、自我逃避的焦虑、现实入口模糊或滑动的焦虑、知行割裂的焦虑、社会性创造过程中的焦虑。在对全篇的展望中,从应用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象征界与自为界之基本结构、具有组合创新意义上的“道-德”现象学视域下的焦虑自测模板。作为一个建构性、开放性研究,本文在“道-德”现象学基础上对焦虑的形态把握有多种可能的视角,这一点既是不定性的,亦是深刻的,力图在理论架构、机制及形态分析、应用诸领域为整全人之生命状态、使焦虑兑现其应有的价值而不止停留在负向体验的桎梏之中。
王琰[4](2014)在《天才歧路》文中提出1.少年游青城是座古老的城市,一条运河穿城而过。高大的拱形石桥横跨运河,几乎每隔几条街就有一座。一眼望去,青城没什么高楼大厦,全是一排排平整低矮的白房子,白墙黑瓦,宁静得近乎肃穆。青城人爱走路,边走边聊天,语速平淡缓慢,落进小巷深处,很快被一巷的幽静吞噬。许氏祖孙最初落脚的地方,是在城北下只角的一条运河边上。那些临河而筑的房子也算白墙黑瓦,大多已陈旧不堪,给人简陋、破烂、寒酸之感。他们的房间总共只有九平米,前后没有窗户。刚搬进去,许氏一个人忙前忙
邱亚娇[5](2013)在《论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文中研究指明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20世纪美国着名作家。作为本土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却往往选择与美国现实有诸多差异的异域作为其作品的描写对象。其中海明威去非洲旅行的经历对海明威人生及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但海明威非洲归来后所作作品却毁誉参半。《非洲的青山》被评论家说成是海明威失败的个人英雄主义寓言,现在多数学者多从生态批评角度进行解读。相对于《非洲的青山》,《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和《乞力马扎罗的雪》却得到了评论家们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少有的佳作。《一个非洲故事》则大多数被认为是海明威潜意识下的生态觉醒,对其早先狩猎行为的反思。《曙光示真》作为虚构与真实相交的回忆录则被视为了解海明威后期创作及心理状况的难得资料。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学者从形象学角度把海明威笔下的异域形象作为整体来研究海明威的作品。因此本文以海明威的三篇短篇小说和两篇长篇小说具体分析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表达,并力图挖掘出海明威非洲表达的个性化色彩,以允实海明威非洲形象的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正文三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第一章:非洲书写传统。西方非洲书写传统有想象、有赞美、有歪曲;而非洲人的非洲表达在不断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非洲。非洲书写传统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凸显了海明威的非洲表达。第二章:海明威的非洲表达。自然、原始、生命力的非洲是景观化的,白人在非洲拥有着主体性权力,黑色的非洲充满着白人的欲望,他们可以在非洲狩猎竞技,可以在非洲搭建白色王国,非洲在浑然不觉中沦为了被动非洲。第三章:海明威非洲表达的个人特色。海明威将成长主题置放在非洲的背景下,把非洲塑造成了拯救他者的理想家园。同时海明威的非洲表达充满边疆色彩。此外,二次非洲之行后海明威自身产生了思想、内容、态度方面的诸多变化也反映在海明威的非洲表达之中。结语部分,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对非洲形象传统既有继承又有突破,由于美国现状及作家自身特点的影响非洲形象之中又形成了海明威的个性化色彩。
刘志学[6](2012)在《重视血糖管理,降低“沉默杀手”的发生率——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赵兴胜教授》文中研究说明前不久,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疾病管理委员会、内蒙古卫生厅心血管病诊疗质控中心、包头医学会、包头医学会心脏介入与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内蒙古大草原心血管病论坛暨第三届包头市心脏介入与起搏电生理学术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基层委员会专科医师培训、内蒙古卫生厅心血管疾病介入诊
闫金华[7](2012)在《自由理想与传记人生 ——卢梭的符号化身份研究》文中提出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群星璀璨,卢梭是倍受关注和引起争议最多的一个,国内外对卢梭思想的研究已经非常之多,各个方面都比较深入,而对其符号化身份的研究却不多见。笔者认为,对卢梭物质形态下生活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管窥卢梭在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透过倍受争议的表象,还原、认识卢梭的另一面。而且,卢梭本人把对自己的“内视”推而广之,开启了人种学研究的范式,按照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卢梭在提出研究最遥远的人类的同时,投身于对一个似乎最贴近、特殊的个人的研究-—他自己”。因此对卢梭身份的研究不仅拓宽了研究卢梭思想的空间,而且为人类研究自身提供很好的范式和借鉴意义。笔者尝试通过对卢梭自我认知的两种不同观点及历史上对卢梭形象的矛盾认识中提炼出“卢梭的符号化身份”这一概念,并对之进行解读。分别以卢梭的肖像、卢梭的身体、卢梭的服装、卢梭的住所等具体化的物质符码为依托,对卢梭进行逐步解读,在解读过程中,针对这些符号所展示的不同意义,联系前人的研究成果,做深度剖析。从中发现卢梭在生活当中其实是有意识的将自身与思想疏离——形成一个对象化的独立个体。因此,我们发现卢梭内心的分裂,不仅仅是被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种种压制和伤害所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刻意为之。透过操控这些对象化的身份符号,卢梭高举理想的大旗,对不平等的社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因此,卢梭的身体和身份本身成了斗争的场域,卢梭对自我身份的争夺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对话语权的争夺,卢梭的身体是其思想的有力武器。笔者尝试着将卢梭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他作为小人物的心态和命运、作为知识分子的尖锐和深邃。卢梭是不朽的,他的分裂人格归根结底是社会造成的,在酿成他悲剧的道路上,他自己不知不觉成了罪恶的帮凶,也正因如此,卢梭的悲剧是人类的悲剧,是每个人的悲剧,卢梭生命的被摧残和信念的不背叛必将引导人们进行灵魂的反思,得到思想的净化。因此,对卢梭符号化身份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认可和发挥。
阿依努尔古力·卡得尔[8](2011)在《塔吉克族麻扎文化研究 ——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例》文中提出本篇论文主要内容是我国帕米尔高原地区塔吉克族麻扎朝拜文化。在文献研究中我发现关于塔吉克族麻扎文化研究的资料少之又少,而其麻扎文化又与新疆其他穆斯林民族有着明显的区别,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也是我以此为题的目的。本篇论文是我在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基础上,以塔吉克族麻扎形式、麻扎传说、仪式为研究的切入点,来搜集、整理、分析大量的塔吉克族有关麻扎的资料,并对其功能、特点进行分类研究。麻扎朝拜是塔吉克族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宗教活动,是包括民俗文化、民间文学、哲学、宗教、娱乐体育等各方面汇集而成的文化凝聚点。本论文运用民俗学与宗教人类学研究方法系统地描述有关麻扎的民俗并较为全面的分析了有关习俗。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的是塔吉克族麻扎的地域特征。首先阐述的是塔吉克族文化与历史背景,塔吉克族生活在高原地区并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这对于塔吉克族麻扎文化的独特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其次是国内外学者对麻扎的学术定义以及麻扎在民间的定义,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是对麻扎进行系统分类,逐一分析其特点。第二章主要分析塔吉克族的麻扎传说与麻扎附属物品。在这一章中,本人主要以民间文学理论基础为划分,分析塔吉克族有关麻扎的传说,并从人类学角度来阐释塔吉克族麻扎中常见的附属物品并分析它们的文化涵义。第三章主要是讨论塔吉克族麻扎上的朝拜仪式。以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将麻扎朝拜仪式划分为不同种类,并对各个种类的过程和仪式进行描述和分析,并通过对不同种类仪式的对比来分析塔吉克族麻扎朝拜仪式的异同与功能。在这一章中,也将对塔吉克族近代史中的麻扎游览活动进行描述与分析,这也是首次对这项活动进行的文字记录与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塔吉克族麻扎与宗教信仰的关系。通过对前几章中提到的塔吉克族麻扎的历史、传说、种类、功能等进行分析,并推出塔吉克族麻扎朝拜文化与原始宗教、萨满教、琐罗亚斯德教、伊斯兰教什叶派和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的之间的关系,了解塔吉克族麻扎朝拜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种宗教痕迹。通过塔吉克族麻扎朝拜的形式和内容得出,塔吉克族麻扎朝拜文化是塔吉克族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火的崇拜、英雄崇拜以及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圣人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从不同的宗教里吸取“神圣”的理念,深受各种宗教及文化的积淀与影响,虽然它的形式也随着塔吉克族的社会与宗教生活的发展而不断的变迁,但却仍保留有最原始的文化意义。本篇论文不仅是首次对塔吉克族麻扎文化进行详细的田野调查、整理分析及研究,并对当中国塔吉克族研究与国际麻扎文化研究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赵周宽[9](2011)在《后形而上学与美学 ——立足西方思想的美学发生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试图立足形而上学存在本体论,探讨美学的可能性。“可能性”问题框架决定了,美学既不是一个僵化体系的残骸,也不是彻底的“无”。在形而上学存在本体论基础上自我生长着的美学,介于这两者之间。形而上学给美学提供了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往复并激活这一“中间地带”思想张力的潜能。但如果对形而上学做“形而上”(抽象、僵化)的理解,以上的构想就根本不可能付诸实施。“后形而上学”破除了对形而上学所做的“形而上”的理解,将形而上学视为西方思想无限自反、一再回归自身根基之批判性的标示;而“后形而上学”恰恰是对这一标示之“标示性”的自觉。这样,以“后形而上学”对西方思想所做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为美学可能性问题提供了本体论保障。在本体论基础之上伸展开来的美学学科,并不能彻底将形而上学的思想“债务”一笔勾销。美学在对这笔债务的承认和担当中进行着自我建构。这门学科的自我建构过程,也是承继了形而上学传统的现代性所进行的自我辩白。美学的自我生长,作为现代性的标志性事件,在这种“建构”和“辩白”中,将形而上学的债务以“后形而上学”的方式予以重述。这些债务包括,第一,对整全世界的追求和这一追求的辩证表达。形而上学所预设的非中介的整体世界,美学以对“感性”、“美”、“自由”等所做的辩证表达,赋予其现代性的血肉。第二,近代认识论所提供的理论言说框架,仍然是美学自我表达的基本语法。任何试图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不仅从存在层面、而且从表述层面轻率抛弃的理论,都忽视了美学自我建构的复杂性。第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设定(理式、存在、上帝、主体、语言等等),从“形式化”的外在先天设定,转换为内在精神之“魂”。在“形而上学”已经不具有社会机体凝聚力和意义构型力的现代性中,辩证地表达这种精神性追求,具有为现代性“招魂”的意义。以上“债务”并非仅仅具有消极意义,在建构现代世界方面,它们同样会转化为积极因素。要想实现这种转化,就需要深入形而上学自我批判的内在史中,完整而本质地经历形而上学自啮其心的艰难历程,经受这一历程中重重辩证法的折磨。本研究在海德格尔和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程序中经受了这一过程。尼采对形而上学毒害史作出系统诊断,并以“生命”为号召,呼吁对西方思想进行根本性疗救。在疗救的极端处境中,尼采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疗救本身的“形而上学性”。疗救的强烈愿望和疗救自身的毒害性,两厢对照,使尼采自陷绝境。尼采被逼到思想的边缘,也将形而上学带到边缘。这一边缘站位,正是“形而上学”自反性的极端呈露。“生命”成为尼采用以警惕任何一种形而上学迷误的醒目灯塔。尼采以“凡有生命之处,就有美”作为生命美学的总纲。由于“生命”时刻提醒对形而上学的迷误的警惕,生命美学就成为形而上学极端可能性的标示,生命美学也成为对于形而上学极端可能性的“经受”。海德格尔以“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差异”激活了形而上学中内蕴的自反性。在有可能掉入“无”的“存在”,与定形化的“存在者”之间,用“真理”和“艺术”作诱饵,诱使我们进入美学得以萌生的本体论领域之中。在形而上学自我批判的历史中,海德格尔确认了古希腊意义上的本质性的“美”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美学”的弹性对峙,即,正是在本质性的“美”不再可能的现代性中,“美学”科学诞生了;“美学”既是对本真“美”的回应和保存,又是对它的“遮蔽”和“遗忘”。海德格尔将这一遗忘过程与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作了互文性阐发,提示了回归本真美的可能性,要求我们至少对这一“遗忘”本身不再遗忘。这样,海德格尔的美学就是形而上学自反性即“后形而上学”的映照。“存在论差异”既是对形而上学自反本质的揭发和呈现,也是对美学自我生长之可能性的本质确认。海德格尔以形而上学自我嬗递的历史为背景进行的美学发生学探源,天然具有现代性批判的意义。通过对海德格尔和尼采的形而上学极端可能性的“经受”,在形而上学存在本体论基础上阐发的“美学发生学”,与以鲍姆伽登为标志和开山者的“美学发生学”,形成呼应。参照后一种美学发生学,前一种发生学可以看作是美学的“内史”和“前史”。作为“前史”的“美学发生学”,自觉地与任何一种僵化的美学体系保持距离。把美学保持在“前史”状态中,是一项本质而艰辛的思想任务。
蒋文娟[10](2011)在《有容乃大 和而不同 ——论张翎创作中的“文学世界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誉为“北美地区新移民文学的扛鼎作家”的张翎是一名大器晚成、颇有创作实绩的作家,其作品屡获殊荣。笔耕不辍的创作势头和稳中求变的创作风格,让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更是一跃成为热点。学界关于张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单一作品、某一主题或者某一种文学样式的阐释,较少出现具有穿透力的整体观点。张翎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和推进。整体观照张翎创作,作家轻松自如地游弋于短、中、长篇之间,充分展现了她所拥有的卓越的创作能力;张翎更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表现了自己对“人”以及“人性”的坚持,在凸显那些具有真、善、美等普世意味的价值观的追求中,在流溢着自身民族文化品格的魅力中,形成了具有文学世界性意蕴的叙事文本。因此,本论文着力于其整体创作的“文学世界性”对于海外华文文学及其“参与”世界文学对话的意义的探究。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缘起与理论言说,主要概述研究对象,梳理“文学世界性”及其相关概念,重点阐释它与文学民族性是一体同构的关系;第二部分论述张翎本身具有的民族主体意识及丰富的生活经历使她以一种混合交错的文化视角来呈现文本中的民族品格;第三部分是以张翎的整体创作为观照对象,通过其贯穿创作始终的“寻找”之思来揭示其“文学世界性”的意义所在;第四部分着重阐述故土想象与新土经验对张翎创作具有的意义,重点分析故土地理坐标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力图客观地看待其文本中存在的缺陷。强调张翎创作中内含的“文学世界性”新质已经代表了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新走向。
二、重燃生命之火的地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巡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燃生命之火的地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1)“恨”文化视域下的韩国电影研究 ——以奉俊昊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恨”文化与韩国电影 |
1.1 “恨”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 |
1.1.1 亡国之痛 |
1.1.2 分裂之恨 |
1.1.3 政治之殇 |
1.2 “恨”文化在艺术中的呈现 |
1.2.1 民族羸弱之痛 |
1.2.2 国家分裂之恨 |
1.2.3 现实批判之殇 |
1.2.4 女性命运之坎 |
1.3 “电影作者”奉俊昊导演综述 |
1.3.1 电影概述 |
1.3.2 审美呈现 |
第2章 奉式电影的主题意蕴及人物建构 |
2.1 奉式电影的叙事主题 |
2.1.1 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 |
2.1.2 时代创伤的集体记忆 |
2.1.3 “身土不二”的情结隐喻 |
2.2 奉式电影的人物建构 |
2.2.1 悲情化的“母亲角色” |
2.2.2 病态化的“弱者形象” |
2.2.3 极端化的“公权人物” |
第3章 奉式电影的叙事奇观 |
3.1 悲情荒诞的黑色幽默 |
3.2 悬疑惊悚的叙事张力 |
3.3 压抑闭塞的空间呈现 |
第4章 韩国电影的审美追求 |
4.1 悲情·伤感美学 |
4.2 疏离·冷峻风格 |
4.3 反叛·对抗精神 |
4.4 重生·开放结局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奉俊昊作品创作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竭诚推动慈善事业,着力点燃慈善火种 李嘉诚的公益情: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论文提纲范文)
人间有情——“能够帮助贫困病人减轻痛楚, 实在是有意义的事。” |
星星之火——“我还留下有生命的基金会, 足以长久地进行公益事业。” |
大学使命——“建立自我能让个人梦想成真, 追求无我能让更大的理想成真。” |
(3)焦虑的“道-德”现象学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焦虑”研究综述 |
二、“道德困境”研究综述 |
三、“道德焦虑”研究综述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启发 |
第三部分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难点、重点与创新点 |
第四部分 研究总纲 |
第一章 现象学近现代肇始及其内在发展理路梳理 |
一、现象学近现代肇始——从康德的实践理性及道德宗教说起 |
二、现象学的形式形态与质料形态之争——以胡塞尔与舍勒为例 |
三、现象学的情感流变形态与范畴分析形态之较——以爱德华·哈特曼与尼古拉·哈特曼为例 |
四、现象学的横向显现形态与直灌体验形态之辩——以黑格尔与萨特为例 |
五、现象学的道德心理流变与伦理心态转向之别——以萨提亚与海灵格为例 |
第二章 “道-德”现象学旨归 |
一、现象学中的“道德”意涵阐发及一种中国哲学式的诠释构想 |
(一) 道德意识的特点 |
(二) 先天意识与后天意识的区分 |
二、“道” |
(一) “道”的内涵 |
(二) “道”的特点与结构 |
三、“德” |
(一) “德”的内涵 |
(二) “德”的特点与结构 |
四、“道-德”现象学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态度与方法论 |
五、焦虑作为“道-德”现象学的衍进形态 |
第三章 “道”向“德”下贯的源初焦虑——存在焦虑 |
一、“道-德”域的运作机制 |
(一) “道-德”域的基本结构 |
(二) “道-德”域基本结构的原则——自然 |
(三) “道-德”域基本结构间的发展动力 |
二、存在焦虑的表现 |
(一) 被外界环境影响 |
(二) 易怒而焦躁 |
(三) 为未能达成的沟通懊恼 |
(四) 为未完成的事情沮丧 |
(五) 为成长中的错谬无奈 |
三、存在焦虑的特点 |
(一) 无根性 |
(二) 主客对立性 |
(三) 无力感 |
四、存在焦虑的形成原因 |
(一) 意向固化 |
(二) 后天意识选择失真 |
五、“道-德”域中存在焦虑的演化路径 |
(一) “道”向“德”的陨落焦虑 |
(二) “德”的有限自由焦虑 |
(三) “德”的自我建构失败焦虑 |
第四章 主体进入象征界的焦虑——迷失焦虑 |
一、象征界的运作机制 |
(一) 象征界的基本结构 |
(二) 象征界基本结构的原则 |
(三) 象征界各结构间的发展动力——合:与先天意识渐次合一 |
二、迷失焦虑的表现 |
(一) 讨好 |
(二) 指责 |
(三) 超理智 |
(四) 打岔 |
三、迷失焦虑的特点 |
(一) 迷失焦虑的发生具有延时性和弥散性 |
(二) 迷失焦虑具有强迫性 |
(三) 迷失焦虑中存在着自我证明的成分 |
(四) 迷失焦虑的人格中自负与自卑共存 |
四、迷失焦虑的形成原因 |
(一) 迷失焦虑的分层研究 |
(二) 迷失焦虑的动力研究 |
五、象征界中迷失焦虑的演化路径 |
(一) “我”对世界的原初恐惧 |
(二) 投射关系中的焦虑 |
(三) 投射认同中的失落焦虑 |
第五章 主体进入自为界的焦虑——虚伪焦虑 |
一、自为界的运行机制 |
(一) 自为界的基本结构 |
(二) 自为界基本结构的原则 |
(三) 自为界各结构间的发展动力——和:寻求内部一致性表达 |
二、虚伪焦虑的表现 |
(一) 回归自我感的悲怆 |
(二) 悲剧感的丧失 |
(三) 喜剧感的扭曲 |
(四) 不良身体反应 |
三、虚伪焦虑的特点 |
(一) 否定 |
(二) 荒谬与厌倦 |
(三) 焦躁与愤怒 |
四、虚伪焦虑的形成原因 |
(一) 虚伪焦虑的分层研究 |
(二) 虚伪焦虑的动力研究 |
五、自为界中虚伪焦虑的演化路径 |
(一) 永不满足的焦虑 |
(二) 自我扭曲的焦虑 |
(三) 自我逃避的焦虑 |
第六章 主体进入现实界的焦虑——实现焦虑 |
一、现实界的运行机制 |
(一) 现实界的基本结构 |
(二) 现实界基本结构的原则 |
(三) 现实界各结构间的发展动力——现实即实现 |
二、实现焦虑的表现 |
(―) 拖延 |
(二) 病态优越感 |
(三) 好高骛远 |
三、实现焦虑的特点 |
(一) 缺乏自律性 |
(二) 缺乏战略性思维能力和理性决策能力 |
(三) 缺乏社会感 |
(四) 过度消耗意志力储量 |
四、实现焦虑的形成原因 |
(一) 实现焦虑的分层研究 |
(二) 实现焦虑的动力研究 |
五、现实界中实现焦虑的演化路径 |
(一) 现实入口模糊或滑动的焦虑 |
(二) 知行割裂的焦虑 |
(三) 社会性创造过程中的焦虑 |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感怀与致谢 |
(5)论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的综述及意义 |
第一章 非洲书写传统 |
第一节 西方作家笔下的非洲 |
第二节 非洲人的“非洲”表达 |
第二章 海明威的非洲表达 |
第一节 景观非洲 |
第二节 欲望非洲 |
第三节 被动非洲 |
第三章 海明威非洲表达的个人特色 |
第一节 非洲中的个人成长 |
第二节 边疆色彩 |
第三节 异托邦情结 |
第四节 二次非洲之行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6)重视血糖管理,降低“沉默杀手”的发生率——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赵兴胜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草原盛会:新理念、新起点、新指南 |
高血压发病率:内蒙古的“地方特色” |
血糖管理: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的关键一课 |
业务院长的“学科建设经” |
专家简介 |
(7)自由理想与传记人生 ——卢梭的符号化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念提出和研究价值 |
第二章 卢梭的物态化身份符号 |
第一节 卢梭的肖像 |
第二节 卢梭的身体 |
第三节 卢梭的服装 |
第四节 卢梭的住所 |
第三章 历史语境下的卢梭解读 |
第一节 小人物与下层阶级 |
第二节 少数派与知识分子 |
结语 自传体与叙事治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塔吉克族麻扎文化研究 ——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与本题难度 |
(一) 塔吉克族麻扎国内外研究概况 |
(二) 本题难度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塔吉克族麻扎的地域特征 |
第一节 塔吉克族文化背景 |
一、历史背景 |
二、地理背景 |
三、人文背景 |
第二节 塔吉克族麻扎的解释 |
一、"麻扎"学术定义 |
二、塔吉克麻扎民间解释 |
三、塔吉克麻扎与栏杆尔 |
第三节 塔吉克族麻扎分类 |
一、圣人麻扎 |
二、圣物麻扎 |
三、圣迹麻扎 |
第三章 塔吉克族麻扎传说与附属物品 |
第一节 传说种类 |
一、麻扎来历传说 |
二、麻扎显灵传说 |
第二节 麻扎附属物品 |
一、树木 |
二、动物角 |
三、石头 |
第四章 塔吉克族麻扎朝拜仪式 |
第一节 日常麻扎朝拜 |
第二节 节日中的麻扎朝拜 |
一、"皮里克节"中的麻扎朝拜 |
二、"祖吾尔节"中的麻扎朝拜 |
三、"古尔邦节"中的麻扎活动 |
第二节 大型麻扎游览仪式 |
第五章 塔吉克族麻扎与宗教信仰 |
第一节 塔吉克族麻扎与原始宗教 |
第二节 塔吉克族麻扎与琐罗亚斯德教 |
第三节 塔吉克族麻扎与伊斯兰教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塔什库尔干诸麻扎介绍 |
附录二、塔吉克族麻扎调查访谈照片 |
附录三、塔合克族麻扎分布图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后形而上学与美学 ——立足西方思想的美学发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什么是问题? |
二 作为现代性科学的美学的问题 |
三 中国当代美学与问题 |
四 美学与后形而上学 |
五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
六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后形而上学论域勾勒 |
第一节 谁需要美学 |
一 美学的提问方式 |
二 需要结构分析 |
三 美学与形而上学的先天缺失 |
第二节 形而上学的等级制度 |
一 形而上学等级制的僵局 |
二 作为"静力学"的美学 |
三 审美超越 |
第三节 美学的辩证言说与科学体系的建构 |
一 感性辩证法 |
二 垂直模式与水平模式 |
三 美学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
第四节 后形而上学与形而上学 |
一 后形而上学的"后" |
二 形而上学之"内"与"外" |
三 形而上学与思想 |
四 一元论与思想的(不)可能性 |
第五节 现代世界的重建与美学 |
一 分化的现时代 |
二 美学与整一世界建构 |
三 美学在现代语境中的理论增殖 |
第六节 后形而上学美学的基本论题 |
一 美学作为学科形态的后形而上学 |
二 感性真实性的重新赢获 |
三 确定性模式的革新 |
第七节 形而上学与历史 |
一 形而上学有历史吗? |
二 形而上学历史性的动力结构 |
三 形而上学历史的叙述法 |
第二章 尼采 |
引言 |
第一节 尼采与疾病:或,作为文化医生的哲学家尼采 |
一 尼采的肉身之病与西方思想的观念之病 |
二 苏格拉底病例 |
三 瓦格纳病例 |
四 双面尼采:病人和医生 |
第二节 生命与道德:或,尼采的阿里阿德涅线团 |
一 道德毒化简史 |
二 轻松快乐的"非道德论者"尼采 |
三 为了生命而认真说谎 |
第三节 显白与隐微:或,作为柏拉图的学生的尼采 |
一 作为"主体性"的权力意志 |
二 显与隐: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 |
三 生命底色的展露 |
第四节 回旋舞曲:或,尼采与形而上学的周旋 |
一 复数的形而上学 |
二 尼采与不同形而上学的周旋 |
三 处于形而上学"边缘"的"生命形而上学" |
四 "生命"和"理论":生命形而上学结构分析 |
第五节 现代性舞池中的"另一支舞曲":或,美学作为快乐的科学 |
一 生命主题的呈示 |
二 生命美学爱的"永恒三角" |
三 "创造"与"痛苦":不竭的生命力之源 |
四 生命"还乡",或,美学之舞 |
第六节 多重紧张驱动着的生命之轮:或,生命美学的动力结构分析 |
一 生命等级问题 |
二 作为诱饵的查拉图斯特拉 |
三 生命美学与形而上学深层矛盾的相互激发 |
四 艺术形而上学 |
五 查拉图斯特拉的"个性" |
第七节 生命的高寒品质:或,作为崇高的生命美学 |
一 超越悲喜的崇高 |
二 生命美学与公正 |
三 形而上学的痊愈,或,自由鸟之歌 |
第三章 海德格尔 |
引言 回到/来到海德格尔 |
第一节 在形而上学中定位海德格尔 |
一 对遮蔽史的解蔽 |
二 形而上学与西方思想 |
三 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基本原则"同一律"的执守 |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探灯(差异性原则的运用) |
一 差异性原则和原则性差异 |
二 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差异性统一 |
三 海德格尔不同形象的差异性统一 |
四 由差异性原则探到"存在" |
第三节 形而上学的神秘梦乡(存在之"无化"或"幽冥之境") |
一 重获存在二重性 |
二 从"后面"切近"存在" |
三 从"侧面"切近"存在" |
四 让存在"动起来" |
第四节 与辩证法角力 |
一 "思存同一"中的"此在" |
二 辩证法与存在之神秘 |
三 海德格尔的辩证言说和对海德格尔的辩证言说 |
第五节 美学的林中空地 |
一 作为美学"前史"的形而上学批判 |
二 艺术的形而上学意义 |
三"美"与"美学"的弹性对峙 |
第六节 揭蔽与覆盖:海德格尔的美学解释和对海德格尔美学的解释 |
一 海德格尔论美学的动力结构 |
二 对海德格尔美学的多角度透视 |
三 在通向美学之无蔽的途中 |
第四章 美学的诞生 |
引言 |
第一节 从尼采到海德格尔:对一段美学诞生史的回忆 |
一 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差异性同一 |
二 两人在形而上学极端可能性问题上的默契 |
三 "存在真理"与生命"力"的相互阐发 |
第二节 显隐二重性:美学发生学的问题结构 |
一 两种美学发生史的对勘 |
二 美学与现代性主体之"光" |
三 先锋派的形而上学意义 |
第三节 黑格尔艺术难题的形而上学意义 |
一 黑格尔的艺术难题 |
二 艺术难题,或,黑格尔与希腊人的对峙 |
三 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完成和遮蔽 |
第四节 美学发生元点上的三场争辩 |
一 搭建形而上学的擂台 |
二 第一场争辩:康德vs鲍姆伽登(知性完善问题) |
三 第二场争辩:黑格尔vs康德(主体性问题) |
四 第三场争辩:尼采vs黑格尔(矛盾性问题) |
第五节 在后形而上学旗帜下 |
一 "反形而上学"的现代起点:孔德 |
二 "交往理性"中的"后形而上学思想":哈贝马斯 |
三 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补救:阿多诺与韦尔默 |
四 后形而上学一脉九流 |
第六节 不同于审美救赎的美学的救赎 |
一 处于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之间"的美学 |
二 "审美救赎"省思 |
三 美学的救赎与西方思想的"自我救赎" |
第七节 后形而上学之后 |
一 "后"的思想谱系 |
二 中国当代美学的形而上学诉求 |
三 "后"的终结或"终结论"之后 |
余论:回顾中国当代美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有容乃大 和而不同 ——论张翎创作中的“文学世界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缘起与理论言说 |
一、研究对象扫描 |
二、论文问题的提出 |
三、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
(一) 世界文学 |
(二) 文学世界性 |
(三) 文学民族性 |
(四) 文学世界性与文学民族性的关系 |
第二章 中西文化的宁馨儿 |
第一节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一、时间的馈赠 |
二、空间的远离 |
三、女性意识的自觉 |
第二节 灵根自植的中华文化身份 |
一、坚持汉语写作的立场 |
二、展示诗情画意的古典神韵 |
三、重视重构华人史的文学书写 |
第三章 “寻找”——人之初,性本善 |
第一节 绚烂短暂的爱情之“花” |
一、绮丽爱情的真相:缤纷中国梦 |
二、夹在世俗与脱俗之间的爱情故事 |
三、那些与印第安有关的情感纠结 |
第二节 “空巢”父母的婚姻之“树” |
一、同是天涯人的艰难感情 |
二、空巢父亲的黄昏之恋 |
第四章 故土想象与新土经验的融汇 |
第一节 文化精神的审美故土 |
第二节 不止一地的地理——人物谱系图 |
一、披着“金缕绣衣”的江南 |
二、来自北方的救赎 |
第三节 瑕不掩瑜——张翎小说文本的不足 |
一、细节的相似性 |
二、情节的重复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重燃生命之火的地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巡礼(论文参考文献)
- [1]“恨”文化视域下的韩国电影研究 ——以奉俊昊电影为例[D]. 夏颖. 南昌大学, 2019(02)
- [2]竭诚推动慈善事业,着力点燃慈善火种 李嘉诚的公益情:建立自我追求无我[J]. 张明纯,李敏. 潮商, 2018(02)
- [3]焦虑的“道-德”现象学形态[D]. 谭舒. 东南大学, 2017(12)
- [4]天才歧路[J]. 王琰. 百花洲, 2014(01)
- [5]论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D]. 邱亚娇.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8)
- [6]重视血糖管理,降低“沉默杀手”的发生率——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赵兴胜教授[J]. 刘志学. 中国医药导报, 2012(27)
- [7]自由理想与传记人生 ——卢梭的符号化身份研究[D]. 闫金华. 西南大学, 2012(09)
- [8]塔吉克族麻扎文化研究 ——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例[D]. 阿依努尔古力·卡得尔. 新疆大学, 2011(12)
- [9]后形而上学与美学 ——立足西方思想的美学发生学研究[D]. 赵周宽.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10]有容乃大 和而不同 ——论张翎创作中的“文学世界性”[D]. 蒋文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