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政策效应论文_陈利锋,钟玉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率政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利率,效应,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凯恩斯,模型,机制。

利率政策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利锋,钟玉婷[1](2019)在《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超低利率环境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我国货币政策偏好支持经济增长的事实,构建包含超低利率环境的动态模型,考察了超低利率环境下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超低利率环境下,若央行选择最优相机抉择,央行是否偏好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而言无关紧要;2.最优承诺机制下,超低利率使得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降低了央行的福利水平,但逆向冲击发生之后,这一政策有效保障了经济增长,因而仍不失为央行面临逆向冲击时的明智之选;3.相对最优承诺机制,超低利率环境使得最优相机抉择机制下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引起产出缺口等变量更大的变化,因而也引致了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超低利率环境下,央行应选择信守承诺,并采用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以抵御逆向外生冲击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具有现实可行性,尽管这一政策带来了一定的政策成本。(本文来源于《江汉学术》期刊2019年06期)

杜莹[2](2019)在《欧洲中央银行负利率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6月11日,欧洲中央银行首次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为-0.1%,打破了名义零利率下限,标志着欧元区正式加入负利率阵营。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六家中央银行实施了负利率政策,分别是:瑞典、丹麦、瑞士、日本、匈牙利和欧洲中央银行,从小型经济体到大型经济体、从欧洲国家到亚洲国家,负利率作为新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目光。综观前人研究,负利率研究领域里的研究内容多集中于负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目标、有效性等;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研究领域里的研究对象几乎全是量化宽松政策,鲜有学者探究负利率政策给别国带来的溢出效应,因此本文的研究创新点是弥补了负利率研究领域里的溢出效应以及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研究领域里负利率政策作为研究对象的空白。本文首先梳理了负利率以及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负利率相关的利率决定理论、托宾Q理论、财富效应理论和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相关的蒙代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模型以及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接着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借鉴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思路和前沿的研究方法,基于欧央行在不同危机背景下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总结了对应结论。本文的实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叁部分,第一部分是欧央行负利率政策通过利差-汇率、国际贸易、资产价格叁条传导渠道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第二部分是对比研究欧央行同时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预期渠道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第叁部分是欧央行负利率政策对新加坡经济通过利差-汇率渠道的溢出效应研究,用以检验外汇管制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传导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本文将这5个研究的传导渠道中涉及的经济变量作为TVP-VAR模型中的变量,建立了5个时变参数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脉冲响应图得出3条结论:欧央行负利率政策对中国经济存在溢出效应且最有效的传导渠道是国际贸易渠道;欧央行同时实施的数量型量化宽松政策可通过预期渠道对中国产生溢出效应;外汇管制对负利率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具有阻碍作用。全文共有图28幅,表14个,参考文献87篇。(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30)

孙斌艺,余倩妮[3](2018)在《房价变动的利率和限购政策混合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供求模型定性分析利率、限购政策以及两者联动对房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均不明朗。使用2007—2014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全国层面上利率变动与房价呈负相关,限购政策反而拉高房价,但上调利率使限购政策变得有效。进一步对城市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进行分类后发现,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异质性。因此,房地产调控政策应综合考虑利率和限购政策的混合效应,全国范围可采用利率政策直接调控房价,而限购政策需配以其他措施。就单一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双高城市适合采用限购政策来抑制房价,而非双高城市可利用利率和限购政策共同来调控房价。(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苏小松,张楚雯[4](2018)在《货币政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效应研究——基于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传统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作用机制更加复杂,运用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即当货币政策调控的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较高时,货币政策趋紧,货币政策调控的短期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方向相反,它们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小;当货币政策宽松时,货币政策调控的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呈同方向波动,且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大;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因此,为了保持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有必要考虑货币政策的结构特征,审慎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8年10期)

李成,方蔚豪,党静静[5](2018)在《利率“双轨制”对我国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效应的动态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长期运行在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双轨制"道路上,影响着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通过构建MSIAH-VAR模型探索利率"双轨制"传导的体制转换特征,揭示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的动态效应变化。研究结论揭示,在2005年1月"体制转换"前,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通过管制利率渠道较之市场利率渠道效应显着;"体制转换"后,伴随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市场利率渠道的调控效应显着增强,管制利率渠道的调控效应逐渐减弱。主要原因在于,"体制转换"前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严重割裂,货币政策调控受到管制利率约束;"体制转换"后金融市场利率体系传导机制逐步完善,市场利率影响范围扩大力度增强,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平滑运行。为此,在"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战略进一步开放环境下,需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模式的市场传导机制,尽量减少管制性措施对市场的扭曲,稳步推进国际化法治步伐以维护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于奎杰[6](2018)在《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国汇率水平影响的机制及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率与汇率是国际间宏观经济影响的两个核心传导变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依据利率与汇率间关系的相关经典理论,两变量间的传导机制会使得大国的利率政策对其他国家的汇率水平产生溢出效应,利率政策对汇率水平影响的机制及产生的效应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此次加息意味着美国的利率政策开始转变,原来的低利率政策将被新一轮的加息政策所取代。作为美元话语权国,美国此番利率政策会对中国汇率水平产生影响,尤其在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经济对外开放,且人民币汇率水平未来将引入更多市场自由机制,朝着自由化、国际化不断迈进的背景下,研究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国汇率水平的影响,梳理两者间的作用机制以及溢出效应,理论上,能够进一步完善开放经济下两个大国间利率与汇率相连互动的研究,现实中,也能够在不断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前提下,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提供建议,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运行。本文以利率、汇率两个变量为切入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合了解并梳理两者之间传导机制的经典理论,在理论分析之后,探究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国汇率水平影响的路径,多角度分析二者间的传导机制,然后通过建立模型,实证检验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国汇率水平的影响,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美国利率对中国汇率水平产生影响的机制明晰;完全开放的条件下,两大国间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能够使得两国利率与汇率水平自动实现均衡;实证检验可知美国利率与中国汇率水平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即美国利率政策会对中国汇率水平产生影响,但影响有限,中国汇率水平更多的受中国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面对美国利率政策的变化,中国要变被动为主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坚定不移维持中国经济的整体平稳,为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提供支持;提高利率与汇率政策的灵活性,从而增强中国宏观经济的韧性;协调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宇[7](2018)在《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应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货币政策工具对调控我国宏观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主流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和选择一直存在争议。为了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货币政策效应,文章首先对比了主流经济学和后凯恩斯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发现它们最根本的区别集中在对货币供给内生性还是外生性的认识问题上。后凯恩斯经济学从货币内生供给理论的角度出发,批判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工具的理论依据——货币乘数论,同时为利率政策工具的货币政策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得出了与主流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不同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为理解央行弱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控而将利率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文章梳理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调整实践。近年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频率有所下降,而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完善,利率政策的运用逐渐频繁。为了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分别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文章构建了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货币政策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效应较弱,且滞后期内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制度性问题和货币内生性日益增强;而利率工具的货币政策效应相对较优,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都有较显着的影响。上述研究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工具在现实中的作用逐渐弱化,而利率政策工具在现实中的作用逐渐强化,因此,利率政策工具更应受到国家调控的重视。我国应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探寻和确定更适应我国发展的基准利率。(本文来源于《天津财经大学》期刊2018-05-01)

韩晓峰,黄薇薇[8](2018)在《中国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区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了具有区制转换的宏观金融模型,详细考察了在不同货币政策和外生冲击区制状态下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响应问题。结果表明,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冲击开始阶段的反应更多受到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而随冲击期限推移,政策的区制性信息占据主导;此外,在面对产出冲击时,利率期限结构的反应曲线主要体现外生经济不确定性的区制信息,货币政策区制则属于从属地位,并且冲击反应具有较长的持续性。(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8年08期)

覃美玲,王鸾凤[9](2018)在《利率政策对房价影响的区域差异效应研究——以北京、上海、武汉、长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同样的利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对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不一。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利率政策对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的差异性。因此选取2000-2015年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四个城市的年度数据,建立有效的VAR模型,探讨利率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区域差异效应。结果表明利率政策变动对不同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深度和强度差异较大,其对北京和上海的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大,对武汉和长沙的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8年12期)

王华[10](2018)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率政策实施效应研究——基于广西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实施效果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文章选取1991~2010年间利率以及广西相关经济变量的年度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利率政策实施对广西产出、投资、消费、物价等经济变量的影响,认为利率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广西的实施效应有待提高,利率传导渠道受阻,不够畅通。最后就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利率政策的积极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市场论坛》期刊2018年04期)

利率政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4年6月11日,欧洲中央银行首次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为-0.1%,打破了名义零利率下限,标志着欧元区正式加入负利率阵营。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六家中央银行实施了负利率政策,分别是:瑞典、丹麦、瑞士、日本、匈牙利和欧洲中央银行,从小型经济体到大型经济体、从欧洲国家到亚洲国家,负利率作为新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目光。综观前人研究,负利率研究领域里的研究内容多集中于负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目标、有效性等;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研究领域里的研究对象几乎全是量化宽松政策,鲜有学者探究负利率政策给别国带来的溢出效应,因此本文的研究创新点是弥补了负利率研究领域里的溢出效应以及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研究领域里负利率政策作为研究对象的空白。本文首先梳理了负利率以及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负利率相关的利率决定理论、托宾Q理论、财富效应理论和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相关的蒙代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模型以及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接着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借鉴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思路和前沿的研究方法,基于欧央行在不同危机背景下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总结了对应结论。本文的实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叁部分,第一部分是欧央行负利率政策通过利差-汇率、国际贸易、资产价格叁条传导渠道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第二部分是对比研究欧央行同时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预期渠道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第叁部分是欧央行负利率政策对新加坡经济通过利差-汇率渠道的溢出效应研究,用以检验外汇管制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传导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本文将这5个研究的传导渠道中涉及的经济变量作为TVP-VAR模型中的变量,建立了5个时变参数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脉冲响应图得出3条结论:欧央行负利率政策对中国经济存在溢出效应且最有效的传导渠道是国际贸易渠道;欧央行同时实施的数量型量化宽松政策可通过预期渠道对中国产生溢出效应;外汇管制对负利率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具有阻碍作用。全文共有图28幅,表14个,参考文献87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率政策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陈利锋,钟玉婷.支持增长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超低利率环境的视角[J].江汉学术.2019

[2].杜莹.欧洲中央银行负利率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孙斌艺,余倩妮.房价变动的利率和限购政策混合效应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苏小松,张楚雯.货币政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效应研究——基于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8

[5].李成,方蔚豪,党静静.利率“双轨制”对我国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效应的动态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于奎杰.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国汇率水平影响的机制及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8

[7].王宇.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应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8

[8].韩晓峰,黄薇薇.中国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区制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8

[9].覃美玲,王鸾凤.利率政策对房价影响的区域差异效应研究——以北京、上海、武汉、长沙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

[10].王华.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率政策实施效应研究——基于广西的实证分析[J].市场论坛.2018

论文知识图

信贷消费下利率政策效应(左)、PPI(中)和PMI(右)的脉冲响应函...美国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变化情况股票价格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与法定...资产效应的宏观经济效果投资时机效应的宏观经济效果

标签:;  ;  ;  ;  ;  ;  ;  

利率政策效应论文_陈利锋,钟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