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论文和设计-耿飞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包括主渠道、搅碎过滤装置、泥沙过滤装置、浮力阀、水流口、铰接轴、分流管和第一连接杆,所述主渠道的内部由左至右分别设置有搅碎过滤装置和泥沙过滤装置,所述搅碎过滤装置和泥沙过滤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搅碎过滤装置和泥沙过滤装置,配合不同孔径的过滤网使用,实现对山洪、泥水、杂草和碎石等进行多重的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并且,通过滑槽和滑块式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过滤网的更换,同时,通过浮力阀配合副渠道的设计,实现了水的分流,避免了汛期水流过多发生溢出主渠道的情况,且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很高,易于推广应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包括主渠道(1)、搅碎过滤装置(2)、泥沙过滤装置(3)、浮力阀(7)、水流口(8)、铰接轴(9)、分流管(11)和第一连接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渠道(1)的内部由左至右分别设置有搅碎过滤装置(2)和泥沙过滤装置(3),所述搅碎过滤装置(2)和泥沙过滤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箱(4),且污水箱(4)顶部与主渠道(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泥沙过滤装置(3)右侧的主渠道(1)内部设置有分流段(5),所述分流段(5)两侧主渠道(1)的外壁位置处均设置有副渠道(12),所述分流段(5)底部与主渠道(1)的连接处焊接有隔板(6),且隔板(6)的正面位置处通过铰接轴(9)与第一连接杆(13)铰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13)远离铰接轴(9)的一端与浮力阀(7)焊接固定,所述铰接轴(9)远离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0),且第二连接杆(10)远离铰接轴(9)的一端铰接有挡板(14),所述分流段(5)上设置有与挡板(14)相互配合的水流口(8),所述分流管(11)的一端与水流口(8)相连通,所述分流管(11)的另一端贯穿分流段(5)和副渠道(12),且分流管(11)与副渠道(12)相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包括主渠道(1)、搅碎过滤装置(2)、泥沙过滤装置(3)、浮力阀(7)、水流口(8)、铰接轴(9)、分流管(11)和第一连接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渠道(1)的内部由左至右分别设置有搅碎过滤装置(2)和泥沙过滤装置(3),所述搅碎过滤装置(2)和泥沙过滤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箱(4),且污水箱(4)顶部与主渠道(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泥沙过滤装置(3)右侧的主渠道(1)内部设置有分流段(5),所述分流段(5)两侧主渠道(1)的外壁位置处均设置有副渠道(12),所述分流段(5)底部与主渠道(1)的连接处焊接有隔板(6),且隔板(6)的正面位置处通过铰接轴(9)与第一连接杆(13)铰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13)远离铰接轴(9)的一端与浮力阀(7)焊接固定,所述铰接轴(9)远离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0),且第二连接杆(10)远离铰接轴(9)的一端铰接有挡板(14),所述分流段(5)上设置有与挡板(14)相互配合的水流口(8),所述分流管(11)的一端与水流口(8)相连通,所述分流管(11)的另一端贯穿分流段(5)和副渠道(12),且分流管(11)与副渠道(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碎过滤装置(2)设置有两组,所述搅碎过滤装置(2)与泥沙过滤装置(3)的面积大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9)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杆(10)和第一连接杆(13)的长度大小一致,所述铰接轴(9)关于浮力阀(7)呈中心对称布局。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碎过滤装置(2)包括有第一滑槽(21)、第一滑块(22)、第一固定杆(23)、第一盖板(24)、切割刀片(25)、防撞网架(26)和大孔过滤网(27),所述主渠道(1)的内壁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21),且第一滑槽(21)内嵌有第一滑块(22),所述第一滑块(22)之间焊接有第一固定杆(23),所述第一固定杆(23)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固定杆(23)的顶部贯穿主渠道(1),且第一固定杆(23)与第一盖板(24)焊接固定,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23)之间焊接有防撞网架(26),且防撞网架(26)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均等安装有切割刀片(25),且切割刀片(25)背面的防撞网架(26)上内嵌有大孔过滤网(27)。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沙过滤装置(3)包括有第二滑槽(31)、第二滑块(32)、第二固定杆(33)、第二盖板(34)、过滤网架(35)和小孔过滤网(36),所述主渠道(1)的内壁两侧设置有第二滑槽(31),且第二滑槽(31)内嵌有第二滑块(32),所述第二滑块(32)之间焊接有第二固定杆(33),所述第二固定杆(33)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固定杆(33)的顶部贯穿主渠道(1),且第二固定杆(33)与第二盖板(34)焊接固定,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33)之间焊接有过滤网架(35),且过滤网架(35)上内嵌有小孔过滤网(36)。

6.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过滤网(27)的四周通过锁紧螺栓与防撞网架(26)固定连接,所述小孔过滤网(36)的四周通过锁紧螺栓过滤网架(35)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多位于山区或偏远地区,引水渠道结构简单,在汛期或雨季形成的山洪、泥水、杂草和碎石等容易进入引水渠道,造成引水渠道堵塞的情况,并且汛期水流过多,水溢出引水渠道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易造成引水渠道堵塞,汛期水流过多溢出引水渠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包括主渠道、搅碎过滤装置、泥沙过滤装置、浮力阀、水流口、铰接轴、分流管和第一连接杆,所述主渠道的内部由左至右分别设置有搅碎过滤装置和泥沙过滤装置,所述搅碎过滤装置和泥沙过滤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箱,且污水箱顶部与主渠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泥沙过滤装置右侧的主渠道内部设置有分流段,所述分流段两侧主渠道的外壁位置处均设置有副渠道,所述分流段底部与主渠道的连接处焊接有隔板,且隔板的正面位置处通过铰接轴与第一连接杆铰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铰接轴的一端与浮力阀焊接固定,所述铰接轴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远离铰接轴的一端铰接有挡板,所述分流段上设置有与挡板相互配合的水流口,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与水流口相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贯穿分流段和副渠道,且分流管与副渠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搅碎过滤装置设置有两组,所述搅碎过滤装置与泥沙过滤装置的面积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铰接轴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的长度大小一致,所述铰接轴关于浮力阀呈中心对称布局。

优选的,所述搅碎过滤装置包括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固定杆、第一盖板、切割刀片、防撞网架和大孔过滤网,所述主渠道的内壁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嵌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之间焊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部贯穿主渠道,且第一固定杆与第一盖板焊接固定,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焊接有防撞网架,且防撞网架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均等安装有切割刀片,且切割刀片背面的防撞网架上内嵌有大孔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泥沙过滤装置包括有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第二固定杆、第二盖板、过滤网架和小孔过滤网,所述主渠道的内壁两侧设置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嵌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之间焊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部贯穿主渠道,且第二固定杆与第二盖板焊接固定,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焊接有过滤网架,且过滤网架上内嵌有小孔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大孔过滤网的四周通过锁紧螺栓与防撞网架固定连接,所述小孔过滤网的四周通过锁紧螺栓过滤网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通过设置有搅碎过滤装置和泥沙过滤装置,配合不同孔径的过滤网使用,实现对山洪、泥水、杂草和碎石等进行多重的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并且,通过滑槽和滑块式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过滤网的更换,同时,通过浮力阀配合副渠道的设计,实现了水的分流,避免了汛期水流过多发生溢出主渠道的情况,且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很高,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碎过滤装置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泥沙过滤装置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主渠道;2、搅碎过滤装置;21、第一滑槽;22、第一滑块;23、第一固定杆;24、第一盖板;25、切割刀片;26、防撞网架;27、大孔过滤网;3、泥沙过滤装置;31、第二滑槽;32、第二滑块;33、第二固定杆;34、第二盖板;35、过滤网架;36、小孔过滤网;4、污水箱;5、分流段;6、隔板;7、浮力阀;8、水流口;9、铰接轴;10、第二连接杆;11、分流管;12、副渠道;13、第一连接杆;1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包括主渠道1、搅碎过滤装置2、泥沙过滤装置3、浮力阀7、水流口8、铰接轴9、分流管11和第一连接杆13,主渠道1的内部由左至右分别设置有搅碎过滤装置2和泥沙过滤装置3,作为优选,搅碎过滤装置2设置有两组,搅碎过滤装置2与泥沙过滤装置3的面积大小一致,便于搅碎过滤装置2与泥沙过滤装置3的统一安装。

搅碎过滤装置2和泥沙过滤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箱4,且污水箱4顶部与主渠道1的底部相连通,作为优选,搅碎过滤装置2包括有第一滑槽21、第一滑块22、第一固定杆23、第一盖板24、切割刀片25、防撞网架26和大孔过滤网27,主渠道1的内壁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槽21,且第一滑槽21内嵌有第一滑块22,第一滑块22之间焊接有第一固定杆23,第一固定杆23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第一固定杆23的顶部贯穿主渠道1,且第一固定杆23与第一盖板24焊接固定,两组第一固定杆23之间焊接有防撞网架26,且防撞网架26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均等安装有切割刀片25,且切割刀片25背面的防撞网架26上内嵌有大孔过滤网27,水流经过搅碎过滤装置2时,随着水流不断冲击切割刀片25,使切割刀片25传动,从而将水流中将会携带泥水、杂草和碎石等各种其他杂质进行旋转搅碎,搅碎后较小的杂质通过大孔过滤网27进入主渠道1内,较大的则落入污水箱4内。

作为优选,泥沙过滤装置3包括有第二滑槽31、第二滑块32、第二固定杆33、第二盖板34、过滤网架35和小孔过滤网36,主渠道1的内壁两侧设置有第二滑槽31,且第二滑槽31内嵌有第二滑块32,第二滑块32之间焊接有第二固定杆33,第二固定杆33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第二固定杆33的顶部贯穿主渠道1,且第二固定杆33与第二盖板34焊接固定,两组第二固定杆33之间焊接有过滤网架35,且过滤网架35上内嵌有小孔过滤网36,水流带动较小的杂质经过泥沙过滤装置3,从而使得水流中的较小杂质通过小孔过滤网36的过滤,并掉落在污水箱4内,通过设置有搅碎过滤装置2和泥沙过滤装置3,配合不同孔径的过滤网使用,实现对山洪、泥水、杂草和碎石等进行多重的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作为优选,大孔过滤网27的四周通过锁紧螺栓与防撞网架26固定连接,小孔过滤网36的四周通过锁紧螺栓过滤网架35固定连接,工作人员手持第一盖板24,通过第一滑块22在第一滑槽21内竖向抽拉出整个防撞网架26,并拧松锁紧螺栓,将大孔过滤网27从防撞网架26上取下,同时清理切割刀片25上的杂质,然后如上述,依次取出泥沙过滤装置3即可,方便简捷,省时省力,方便工作人员清理使用。

泥沙过滤装置3右侧的主渠道1内部设置有分流段5,分流段5两侧主渠道1的外壁位置处均设置有副渠道12,分流段5底部与主渠道1的连接处焊接有隔板6,且隔板6的正面位置处通过铰接轴9与第一连接杆13铰接固定,第一连接杆13远离铰接轴9的一端与浮力阀7焊接固定,铰接轴9远离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0,且第二连接杆10远离铰接轴9的一端铰接有挡板14,分流段5上设置有与挡板14相互配合的水流口8,分流管11的一端与水流口8相连通,分流管11的另一端贯穿分流段5和副渠道12,且分流管11与副渠道12相连通。

作为优选,铰接轴9设置有两组,第二连接杆10和第一连接杆13的长度大小一致,铰接轴9关于浮力阀7呈中心对称布局,通过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0配合浮力阀7的使用,实现了水的分流,避免了汛期水流过多发生溢出主渠道1的情况。

工作原理:在汛期或雨季期间使用时,由于汛期或雨季形成的山洪、泥水、杂草和碎石随着水不断注入主渠道1内,水流首先经过搅碎过滤装置2,随着水流不断冲击切割刀片25,使切割刀片25传动,从而将水流中将会携带泥水、杂草和碎石等各种其他杂质进行旋转搅碎,搅碎后较小的杂质通过大孔过滤网27进入主渠道1内,较大的则落入污水箱4内,紧接着随着水流的方向,水流带动较小的杂质经过泥沙过滤装置3,从而使得水流中的较小杂质通过小孔过滤网36的过滤,并掉落在污水箱4内,通过设置有搅碎过滤装置2和泥沙过滤装置3,配合不同孔径的过滤网使用,实现对山洪、泥水、杂草和碎石等进行多重的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长时间使用的搅碎过滤装置2和泥沙过滤装置3,工作人员手持第一盖板24,通过第一滑块22在第一滑槽21内竖向抽拉出整个防撞网架26,并拧松锁紧螺栓,将大孔过滤网27从防撞网架26上取下,同时清理切割刀片25上的杂质,然后如上述,依次取出泥沙过滤装置3即可,方便简捷,省时省力,方便工作人员清理使用,且装置结构相对简单。

如果水流过多,水流通过分流段5时,当水位上升超过隔板6,并与浮力阀7接触时,使得上升到水流带动浮力阀7上升,使得浮力阀7通过第一连接杆13上身,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13通过铰接轴9带动第二连接杆10下降,使得第二连接杆10带动挡板14下降,并离开水流口8的位置,使得水流通过水流口8进入分流管11内,最后水流通过分流管11向两侧副渠道12内,从而实现了水的分流,避免了汛期水流过多发生溢出主渠道1的情况,且结构上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很高,易于推广应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4208.6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619966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E02B 9/02

专利分类号:E02B9/02;E02B5/08

范畴分类:36B;37B;

申请人:耿飞

第一申请人:耿飞

申请人地址:450000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航海南路2号院27号楼5号

发明人:耿飞;徐涛

第一发明人:耿飞

当前权利人:耿飞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新型水利水电工程引水渠道结构论文和设计-耿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