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接式脚轮,包括第一轮辐、第二轮辐和外轮,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结合成一轮毂,外轮设置在轮毂外圆周上。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轮辐上的环形凸台或环形凹槽和设置在第二轮辐上的与所述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或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台。本实用新型在生产过程中,将轮辐的环形凸台与环形凹槽相组合,组合完成后对结合部位进行压接,使得两轮辐之间形成稳固的卡扣结构,这一过程可替代传统的铆钉安装的过程,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产品的同心度提高,脚轮在滚动时摆动以及跳动会减小,质量更加可靠,使用寿命提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卡接式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轮辐(1)、第二轮辐(2)和外轮(3),所述第一轮辐(1)和第二轮辐(2)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结合成一轮毂,所述外轮(3)设置在轮毂的外圆周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卡接式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轮辐(1)、第二轮辐(2)和外轮(3),所述第一轮辐(1)和第二轮辐(2)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结合成一轮毂,所述外轮(3)设置在轮毂的外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接式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轮辐(1)上的环形凸台(11)或环形凹槽(21)和设置在第二轮辐(2)上的与所述环形凸台(11)相配合的环形凹槽(21)或与所述环形凹槽(21)相配合的环形凸台(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接式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台(11)和环形凹槽(21)通过压接的方式形成所述卡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接式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中心设置有轴孔(4),所述轴孔(4)内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轴套(5)和轴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卡接式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6)为滚子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接式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辐(1)和第二轮辐(2)的外形均呈碗状,所述第一轮辐(1)和第二轮辐(2)碗口朝外地背对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接式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3)由橡胶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动车用车轮构件,特别是一种卡接式脚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便于移动,脚轮随之在全世界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各行各业几乎离不开脚轮。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也越来越多功能和高利用率,脚轮就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部件。脚轮的发展也就更为专业化而成为了一个特殊的行业。脚轮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任何行业。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人们不断地发明各式各样的脚轮,脚轮的轮毂作为脚轮的核心部件,通常由两幅轮辐铆接而成,但是现有生产过程中,两轮辐的铆接前需要工人把铆钉逐个穿到两轮辐的孔内,再对接,这种对接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铆接后两轮辐同心度低,质量差且实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接式的、拼接简单且结构简单的脚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接式脚轮,包括第一轮辐、第二轮辐和外轮,所述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结合成一轮毂,所述外轮设置在轮毂外圆周上。
进一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轮辐上的环形凸台或环形凹槽和设置在第二轮辐上的与所述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或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台。
再进一步,所述环形凸台和环形凹槽通过压接的方式形成所述卡扣结构。
进一步,所述轮毂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内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轴套和轴承。
再进一步,所述轴承为滚子轴承。
进一步,所述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的外形均呈碗状,所述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碗口朝外地背对结合。
进一步,所述外轮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卡接式脚轮的两轮辐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结合成一轮毂,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轮辐上的环形凸台和设置在另一轮辐上的与所述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在生产过程中,将轮辐的环形凸台与环形凹槽相组合,组合完成后对结合部位进行压接,使得两轮辐之间形成稳固的卡扣结构,这一过程可替代传统的铆钉安装的过程,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产品的同心度提高,脚轮在滚动时摆动以及跳动会减小,质量更加可靠,使用寿命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未压接的剖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接前的爆炸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图1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卡接式脚轮,包括第一轮辐1、第二轮辐2和外轮3,所述第一轮辐1和第二轮辐2的外形呈碗状,所述第一轮辐1和第二轮辐2碗口朝外地背对结合,所述第一轮辐1和第二轮辐2之间通过一卡扣结构结合成一轮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轮辐1上的环形凸台11和设置在第二轮辐2上的与所述环形凸台11相配合的环形凹槽2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轮辐1上的环形凹槽21和设置在第二轮辐2上的与所述环形凹槽21相配合的环形凸台11,在生产过程中,所述环形凸台11和环形凹槽21组装后通过压接的方式形成稳固的卡扣结构,这一过程可替代传统的铆钉安装的过程,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产品的同心度提高,脚轮在滚动时摆动以及跳动会减小,质量更加可靠,使用寿命提升。进一步地,所述外轮3设置在所述轮毂外圆周上,所述外轮3由软质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外轮3由橡胶制成,由于组合成轮毂的两轮辐呈碗状且两轮辐碗口朝外滴背对结合,使得两轮辐结合而成的轮毂外侧形成一凹槽位,所述外轮3设置在上述凹槽位上,因为凹槽位的存在,所述外轮3不易滑出,更加实用可靠。同时,所述轮毂内设置有轴孔4,所述轴孔4内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轴套5和轴承6,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轴承6为滚子轴承。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将制得的带有环形凸台11的第一轮辐1安入由橡胶制成的外轮3内,然后将内孔套有轴套5的轴承6装入轮辐1的轴孔4内,再将带有环形凹槽21的第二轮辐2安入相应的位置,完成轮毂压接前的组装工序。最后,将组装完成的脚轮,在机床上完成对环形凸台11和环形凹槽21的压接工序,以形成稳定的卡扣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9212.8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83345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60B33/00
专利分类号:B60B33/00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中山市威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山市威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同兴西路72号
发明人:欧阳莫根
第一发明人:欧阳莫根
当前权利人:中山市威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海文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