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鄂尔多斯婚礼源于古代蒙古族婚礼仪式,元朝时完全形成。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在人与自然和人与神的互动中呈现出来。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冲击着草原人民的生态意识,只有持续优化发展畜牧业以及积极看待传统信仰的回归,才能保存鄂尔多斯婚礼中的生态意识,最终实现人、畜、草三者和谐的美好夙愿。
关键词:蒙古族 鄂尔多斯婚礼 生态意识
鄂尔多斯婚礼中的生态意识是鄂尔多斯婚礼文化的一部分,鄂尔多斯婚礼也是这种生态意识的产物。草原民族想要在恶劣的草原环境生存,发展,就需要认识草原生态环境,并遵从草原生态环境。长期以来,鄂尔多斯蒙古族在与草原联系与对立中,不断地认识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掌握了在草原生态系统下生产生活的技巧,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和民族智慧的草原生态意识。鄂尔多斯蒙古族顺应草原生态环境,把逐渐积累下来的草原生态意识应用到婚礼中,不仅推动民族生存与发展,也保持了民族文化传统。
一、鄂尔多斯婚礼概况
鄂尔多斯婚礼源于古代蒙古族婚礼仪式,元朝时完全形成。随着15世纪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①安放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鄂尔多斯蒙古婚礼就在这一地区以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至今都较完整地保留。它是集语言、音乐、舞蹈、饮食、服饰和礼仪于一体的婚礼习俗。传统鄂尔多斯婚礼通常长达三天,有诸多礼仪习俗,分别是男方婚礼准备阶段,包括结亲习俗、择婿、派萨达克队②习俗;结亲和择婿的诸多礼仪,突出表现了鄂尔多斯文化的宫廷贵族性质。对庶民来说尽量从简的过程,贵族则是让每个过程都像正式婚礼,不仅有美酒馐斯的款待,而且还要诵唱表达美好祝愿的祝颂辞。派萨达克队伍娶亲,沿袭古代游牧民族的抢婚习俗,也是婚礼中重要的前序,极具民族特色。女方婚礼阶段包括求名问庚照日克③习俗、出嫁女之保克陶拉呼④仪式、送亲习俗;女方婚礼开始阶段同南方派来的萨达克队伍举行了许多有趣的仪式,其中最有趣也是女方婚礼最高潮部分就是求名问庚照日克习俗。这一仪式是在男方婚晋和女方四位嫂子及女方婚晋的唇枪舌剑中进行的,直到嫂嫂们道出姑娘的名字和生辰。其中,他们的对话朴实且有趣,引得宾客阵阵欢笑。随后,女方婚礼的礼仪都表现由女方来完成将生养大的亲生闺女嫁到别人家的义务和过程。男女合宴阶段包括合宴开幕仪式、祭奠官印⑤仪式、摆过夜馐斯⑥等仪式;蒙古族婚礼不同于传统的汉族婚礼,蒙古族不仅有男女双方单独的婚礼,还包括合宴,女方送亲队伍很庞大,还包括女方的父母。这个阶段有许多丰富的习俗,体现了鄂尔多斯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音乐、舞蹈、饮食、服饰和礼仪。新人头夜及婚礼闭幕仪式包括新人祭灶仪式、白马公宴仪式⑦、贺拜宴、祝颂托罗克毡⑧仪式;回门仪式等。这一阶段表现了父母及宾客对新郎新娘的美好祝愿,也同时进入了婚礼的结尾阶段。在为新人举行新人头夜仪式时,新人为了得到天神的保佑,首先要祭祀灶神达到净宅的目的。然后进入高潮“白马公宴”,蒙古族认为动物同人一样具有灵魂,就准备了白色的公马和白色的骡马拴在新人房外,并通过两段白色绸缎将两只马联起,绸缎的端头压在新人枕头下。他们选择蒙古人最重视的牲畜作为象征,无不体现着蒙古人民对自然的尊重崇拜。鄂尔多斯婚礼虽然仪式复杂,但当你身在其中,不但感受到蒙古族的豪放和热情,同时你会被多样的草原文化的魅力吸引。
二、生态意识的呈现
从农耕、渔猎,再到游牧,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草原游牧文化逐步形成。蒙古族传统文化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人民与自然不断互动的过程,所以对待自然的态度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虽然蒙古族的生态意识最终没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哲学观,但蒙古族的生态意识从来就是维系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纽带,当然鄂尔多斯婚礼也不例外。
根据《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3]中的相关内容对两组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1)优:,关节活动度超过100°。(2)良:关节活动度为81°~100°。(3)中:关节活动度为51°~80°。(4)差:关节活动度小于50°。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生态意识形成于人们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观中,这种自然观是其生存的环境决定的。长期以来,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在游牧和畜牧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深入认识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规律,于是便形成了禁止“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而是以草原生态环境的调节者和管理者的身份,从当时的生态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调节草、畜、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大化。鄂尔多斯婚礼将这种自然观突出表现在蒙古族对待与他们共生的万物的态度中。婚姻是人类社会再生产前序,鄂尔多斯蒙古族认为婚姻是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过程,所以给予足够的重视。婚礼常常盛大地举行三天三夜,亲戚、朋友、邻居都要来参加。尤其在部落时代,婚礼就是整个部落的大事,要经过更加繁琐复杂的仪式。牲畜既是蒙古族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在草原生态环境下,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在婚礼中,这种生态意识主要表现在饮食上。饮食通常承担着两种职责,一是它的美味要“笼络”人心,二是它要作为祭祀品的重要作用。婚礼的饮食有红食和白食两种。红食,即肉食,是由牛羊肉为原料做成的食物,包括羊背子、手抓羊肉、烤全羊等。白食,即奶食,包括酥油、酸奶、奶酪、奶皮等。蒙古族在吃东西前都要举行仪式祭拜天地,蒙古语称作萨楚里。在婚礼中,总会有婚晋操刀分解馐斯,在宾客享用美味佳肴之前,都象征性地将德吉向天地进献。还有在新人蒙古包祭灶仪式中,新娘将事先准备的绵羊胸脯投入灶火中,行叩拜里。因此不管在人们的生态伦理中,还是制度化的法则中,人们都保持着与牲畜的平等关系。同时五畜本身就具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所以蒙古族认为这些从草原上产出的洁净之物神一定也会喜欢。尤其对于蒙古族这样具有法治传统的文明民族,为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生态自觉意识,他们通过习惯法和成文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环境。主要体现在《大札撒》《大元统制》《经世大典》《元章典》《阿拉坦汗法典》《卫拉特法典》《喀尔喀吉如姆》《阿拉善蒙古律则》等法律上。[1]
(二)人与神的关系
在当前幼儿教育中,语言教学是一项重点内容,这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1]。为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幼儿园应当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此调动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让幼儿想说、敢说、能说和会说,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实现语言教学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的全面发展。
三、生态意识的保存
推动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合理开发利用了草原资源,发展了游牧畜牧业。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族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牧民认识到人与万物都出于天地,所以人与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也不再是自然的中心。尤其在古代,蒙古族的朴素思想充斥着人与自然是平等的的思想。由此在生产生活中,只有处理好自然、人、畜三者之间的关系,草原生态环境与蒙古族的生存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平衡。在鄂尔多斯婚礼的复杂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婚晋一次又一次祭拜天神地母,高吟颂词赞美自然给予人们的恩赐。这些祭拜活动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们草原生态系统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资本,只有合理开发利用草原才能维持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人们积极将人与自然平等落实到生产生活中,集中体现着蒙古族主动“迎合”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3]生活中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蒙古族主动“迎合”自然,选择游牧经济。游牧最充分地利用了自然生态规律,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五畜作为游牧经济的主要产品,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使得游牧经济运转为循环经济。在婚礼的各种祭祀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看待人与神的关系中,人们崇尚自然神。蒙古族最初的精神世界中就形成了生态意识,这都源于古老的萨满教。他们认为天神可以主宰世间万物,并赋予万物灵魂,操控着人类及万物,做什么都受到天神的护佑。在鄂尔多斯婚礼中最突出的意识就是萨楚里。同时为了得到天神护佑,当女儿挥泪告别父母家乡时,母亲也祭拜天地保佑女儿及送亲队伍一路顺利。
会议期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废弃物与资源化利用岗位专家王占武、华裕有机肥公司总经理李明、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教授宋金祥、省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畜禽废弃物资源化项目技术负责人袁兴茂、中机华丰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强等分别作了题为 《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及关键技术》、《华裕公司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汇报》、《养殖场有害气体(臭气)检测与控制》、《养殖场粪污快递发酵工艺与装备研究》、《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及其关键技术》等的精彩报告。
鄂尔多斯婚礼源于古老的蒙古族婚礼,完全形成于元朝时期。在鄂尔多斯婚礼中,蒙古族对自然系统的态度主要源于他们古老的宗教——萨满教,也是从人和神的关系中看到蒙古族对自然的态度。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往往将人类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认为人类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然赐予的。尤其在渔猎时期,蒙古族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对自然呈现无限感激和敬畏之心。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大自然就是天地父母,甚至将他们神化成偶像。所以,蒙古学者马桂英提出:“天父赋予人以生命,地母则赋予人以形体。在生物圈共同体中,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犹如婴儿与父母的关系,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婴儿一天也无法生存。父母呵护孩子,孩子也应关爱父母。”[2]到了13世纪天父地母上升到了长生天,认为长生天是天神地位中最高的,自然界和人类都以长生天的意志为转移。在婚礼中,蒙古族人民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落实为崇拜习俗。人们直接的崇拜天地的仪式就有很多,除了之前提到的萨楚里外,人们都会请沟通天地的萨满来选定大吉的日子,由此象征着得到了神的肯定和护佑。还有,在送亲队伍离开后母亲要跪拜天地,保佑送亲队伍顺利抵达,女儿可以得到幸福。鄂尔多斯蒙古族家家都建有苏力德,它是鄂尔多斯特有的,立于门前的祭坛。它也是鄂尔多斯人精神的象征,是吉祥和兴旺的象征,也是家庭的保护神,集中体现着蒙古族古老的原始信仰,突出表现了以五色旗幡为代表的游牧民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心灵和祝愿。蒙古族认为天神可以赋予人类和万物灵魂,由此产生万物有灵的观念。所以在婚礼中很多仪式都是来歌颂每一个对生活有益的物。在派扎萨克队伍的仪式上,不仅有两位婚晋对贵族新郎唱祝颂辞,施弥利亚礼,还要给新郎所背的弓箭和所骑的公马祝颂并行弥利亚礼。蒙古族对于火的崇拜,表明他们相信天神赐予火很大的力量,火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灾难。在鄂尔多斯婚礼中对火神的崇拜表现在多种仪式中。在新媳妇登门习俗中,在娶亲和送亲队伍快要到来之前,在院落外两三百米有两堆干柴,队伍抵达时燃起,举行希利格火仪式,这是一种火洗仪式。在大火燃烧时,女方一位有经验的嫂嫂将新娘乘骑的缰绳末端挽成一个环从两堆火中间扔过去,新郎则绕过火堆用黄竹马棒挑起新娘的缰绳,然后亲手牵着新娘从希利格火中穿过。在新媳妇拜堂的仪式中,也要拜火神。当婚晋吟诵圣火颂词时,新媳妇开始拜火神,向着火撑里的火行三拜九叩之礼,并得到婆婆的赏赐。还有通过灶火来祭拜火神的礼仪,例如新人蒙古包祭灶仪式和扎萨克队到来时对女方煮婚宴的大绵羊馐斯的锅台和锅灶吟诵颂词。人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次仪式强化了蒙古族的生态意识,使之逐渐走向生态自觉。
③照日克:献辞之古时称谓。
图书馆员不应该只是提供读者服务,还要肩负着对读者法律意思的培养,灌输读者树立法制观念。读者要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清楚明朗自己享有哪些权利,懂得哪些权利不被侵害而能得到法律保护,读者很有必要坚持有关图书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熟悉图书馆员的读者服务工作以及约束馆员纪律的法律机制,特别是有关读者服务的法律条款。读者如果发现馆员服务工作存在不良行为,及时向图书馆或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批评或整改建议,有严重侵犯读者权利的违法行为,向法律部门通过合法程序提起诉讼,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任何侵犯。
②萨达克队:萨达克,原意为箭囊、箭筒。蒙古人古时有抢亲的习俗,需要荷弓背箭武力娶亲,称作萨达克队。
随着民族认同的不断强化,各民族都极力保护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自北元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鄂尔多斯地区,就不断扩散影响,使得鄂尔多斯蒙古族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都融入了藏传佛教的因素。同时伴随着蒙古族其他传统信仰的削弱,尤其是萨满教。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宗教改革的实现,使得曾经繁荣兴盛的藏传佛教逐渐式微,由此也使得蒙古族传统信仰回归。随后,祭敖包、祭天、祭火等信仰活动不断开展,深受蒙古人民的欢迎。同时在政策的推动下,这些信仰活动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且促进文化有效保护。最重要的是,这些信仰活动都包含着深刻的生态观,是蒙古民族对其生态观的实践,最终实现人畜兴旺的美好夙愿。
3.3 舒适度较低 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时,由于操作时操作者不可避免地会在固定气管套管时对于切口产生压迫,引起患者呛咳等不适,对照组30例患者中仅13例表示耐受。由于患者的不适也对于操作的顺利完成增加了阻碍。
注释:
①八白室: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的灵堂,即今日之成吉思汗陵。
经济和文化的互动中,经济发展逐渐促进文化的保存发展。当前的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中,畜牧业经济仍然占很大比例,并且不断地融入市场经济,趋于精细化。同时,畜牧业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发展畜牧业成为蒙古族的美好诉求。发展畜牧业有利于蒙古族以及与其为邻的其他民族保存游牧文化,尤其其中的生态意识。畜牧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再次建立和强化生态意识,生态意识反过来又会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虽然蒙古族发展畜牧业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只有持续的发展才能掌握生态规律,最终才能平衡人畜与草原的关系。由此反映出,即使是在人们极力追求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依然本能维持。
④保克陶拉呼:蒙古语,指姑娘出嫁的仪式。
⑤祭奠官印:指在管辖旗札萨克诺彦的婚礼上务必要举行的仪式,且将成为可汗和诺彦婚礼的高潮,分开印仪式、献整牛哈图仪式、敬献托勒馐斯三步进行。
⑥馐斯:蒙古语,用以招待贵宾的整羊做成的珍馐。
⑦白公马宴仪式:是男方婚礼中的高潮仪式。届时,两位新人坐上正位,双方的嫂嫂和女亲家坐右侧,随从坐左侧,然后婚晋吟诵颂词,诵毕,对白公马、白骡马、新人蒙古包及新人施弥利亚礼。
⑧托罗克毡:对蒙古毡的尊称。
参考文献:
[1]刘高,孙兆文,陶克套.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53.
[2]马桂英.试析蒙古草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8):20.
[3]刘高,孙兆文.陶克套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20.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089-03
作者简介:陈乐,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学。
责任编辑:赵慧敏
标签:蒙古族论文; 鄂尔多斯论文; 婚礼论文; 仪式论文; 生态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民族学论文; 民族社会形态论文; 社会制度论文; 《现代交际》2019年第1期论文;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