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峰河北省涉县第二中学
摘要: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也应该跟随新课改的步伐,深刻理解新课改的思想,注重在平日的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学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全面落实新课改理念。
关键词:高中地理推行素质教育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拉开了帷幕。常言道,不破不立,只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树立起地理素质教育的新旗帜。但素质教育在中国倡导了多年,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究其根本原因是考试制度和教材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没有突破传统的地理教学误区,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注重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其宗旨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在我国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作为高考科目的地理教学,坚定努力地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于教学始终,这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是一场考验。
作为直接耕耘于高中地理教育阵地的每一位教师,应当积极,理智且勇敢地闯出一条新路,在全国全面改革的大背景下,认识到高考科目的设置方案。积极多方争取国家尽快地出台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有利于中学地理教学的高考新方案,把地理教育作为高考的学科,而是应当面对现实,充分利用考地理的机会,在认真总结过去地理教学经验基础上,根据当前的教育改革,教学形势,适时地抓住时机,发挥各种有利因素,努力使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全面提高和发展。
二、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为此我坚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目标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地理教师与其它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教育。
三、重新认识教材
毫无疑问,教材内容若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更新,不反映先进的思想和当代产生的新成果,将无法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目标。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的更新应有以下几方面。
1、地理学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等,教材有所反映,但并非意味着新知识的过度增加,而应当体现于思想观念、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改进上,不断充实新的科学内容,修正陈旧、老化的知识体系,使学生通过这种变化,认识和理解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科学。
2、从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的大方向来看,新教材不仅渗透现代地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反映世界地理的最新面貌和现代社会的最新问题,并引用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解释现象、分析问题,以深化和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路。
因此,教师应重新认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四、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新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的是“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教学推行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教学过程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大力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等符合课改精神与要求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1、设计“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激发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科学精神,养成科学态度,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人生规划能力。”在这些新理念的指导下,要求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将探究活动引入现代地理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提供的信息,利用教材和地图册等学习资料,围绕问题收集、加工、处理信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或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最终得出有效结论,获得新地理知识。
2、把握地理学科特色,运用地图教学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填图、记图、读图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的习惯。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将一幅幅地图变成“意境地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填图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有意识地学习。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的画图,添图,分析图的比例增加了,地理课堂应重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向学生进行地图教学过程时,更要细微、深入,思路明确。
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教会学生触类旁通,形成有创见的思维和创造个性(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等),落实到地理教学中,则是让学生懂得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地理教师应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根本的转变,把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掌握地理基本技能、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地理教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符合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素质性人才的标准。
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也应该跟随新课改的步伐,深刻理解新课改的思想,注重在平日的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学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全面落实新课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