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排料的混合机论文和设计-李军秀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排料的混合机,包括支架和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混合料筒;所述混合料筒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混合机构及出料机构,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机构的出料口和筒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筒体的端盖上的至少一道叶片,所述叶片和筒体的端盖围设成排料通孔,所述排料通孔和筒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至少一条设置在筒体内的螺旋桨叶,所述螺旋桨叶从筒体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所述螺旋桨叶为反向螺旋,所述螺旋桨叶的前段倾斜面和筒体的侧壁围设成第一导料槽,所述螺旋桨叶的后段倾斜面和筒体的侧壁围设成第二导料槽,所述第二导料槽和排料通孔连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易于排料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混合料筒;所述混合料筒包括筒体(2)和设置在筒体(2)内的混合机构及出料机构,所述筒体(2)的一端设有进料口(21),另一端设有出料口(22),所述出料机构的出料口和筒体(2)的出料口(22)连通;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至少一条设置在筒体内的螺旋桨叶(4),所述螺旋桨叶(4)从筒体(2)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所述螺旋桨叶(4)为反向螺旋,所述螺旋桨叶(4)的前段倾斜面和筒体(2)的侧壁围设成第一导料槽,所述螺旋桨叶(4)的后段倾斜面和筒体(2)的侧壁围设成第二导料槽;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与螺旋桨叶(4)数量对应的叶片(3),所述叶片(3)固定设置在筒体(2)的出料端盖(23)上,所述叶片(3)和出料端盖(23)围设成排料通孔(31),所述排料通孔(31)的进料口和第二导料槽连通,所述排料通孔(31)的出料口和筒体(2)的出料口(22)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易于排料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混合料筒;

所述混合料筒包括筒体(2)和设置在筒体(2)内的混合机构及出料机构,所述筒体(2)的一端设有进料口(21),另一端设有出料口(22),所述出料机构的出料口和筒体(2)的出料口(22)连通;

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至少一条设置在筒体内的螺旋桨叶(4),所述螺旋桨叶(4)从筒体(2)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所述螺旋桨叶(4)为反向螺旋,所述螺旋桨叶(4)的前段倾斜面和筒体(2)的侧壁围设成第一导料槽,所述螺旋桨叶(4)的后段倾斜面和筒体(2)的侧壁围设成第二导料槽;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与螺旋桨叶(4)数量对应的叶片(3),所述叶片(3)固定设置在筒体(2)的出料端盖(23)上,所述叶片(3)和出料端盖(23)围设成排料通孔(31),所述排料通孔(31)的进料口和第二导料槽连通,所述排料通孔(31)的出料口和筒体(2)的出料口(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排料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叶(4)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所述螺旋桨叶(4)均匀的布置在所述筒体(2)内,对应设置的叶片(3)的数量为四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易于排料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观察窗,两个所述观察窗(5)相对设置在筒体(2)的侧壁上,所述观察窗(5)上设有密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易于排料的混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气锤,所述气锤(6)设置在筒体(2)的外侧,所述气锤(6)垂直朝向筒体(2)的外侧壁。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排料的混合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混合机混合料筒一般会在筒体的下方开设出料口,当混合完成后打开出料口上的阀门将混合物料放出来。但是受料筒结构的限制,一般远离出料口的物料不易排除干净,料筒中所残留的物料比较多,容易污染后续的混合物料。

同时,目前的混合方式一般是通过搅拌叶对粉体进行搅拌混合,粉体对搅拌叶的摩擦比较大,也增加杂质产生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排料的混合机,在完成混合后,使混合物料100%排除干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于排料的混合机,包括支架和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混合料筒;

所述混合料筒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混合机构及出料机构,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机构的出料口和筒体的出料口连通;

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至少一条设置在筒体内的螺旋桨叶,所述螺旋桨叶从筒体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所述螺旋桨叶为反向螺旋,所述螺旋桨叶的前段倾斜面和筒体的侧壁围设成第一导料槽,所述螺旋桨叶的后段倾斜面和筒体的侧壁围设成第二导料槽;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与螺旋桨叶对应数量的叶片,所述叶片固定设置在筒体的出料端盖上,所述叶片和出料端盖围设成排料通孔,所述排料通孔的进料口和第二导料槽连通,所述排料通孔的出料口和筒体的出料口连通。

进一步优化,所述螺旋桨叶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所述螺旋桨叶均匀的布置在所述筒体内,对应设置的叶片的数量为四道。

进一步优化,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观察窗,两个所述观察窗相对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所述观察窗设有密封板。

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至少一个气锤,所述气锤设置在筒体的外侧,所述气锤垂直朝向筒体的外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易于排料的混合机在混料的时候,随着筒体的回转,固定在筒体内的螺旋桨叶随着转动,第一导流槽内的粉体随着筒体的旋转被抬升,抬升至于螺旋桨叶的切线方向后,自由落下,形成沿筒体径向的对流混合,实现粉体的混合;完成混合后,筒体反转,粉体进入第二导料槽中,并顺着第二导料槽进入排料通孔被排出;

直至粉体被全部排出后,筒体停止转动,筒体中的物料可以全部排出,不会产生积料。同时,粉体是通过螺旋桨叶抬升后自由落下,不是通过搅拌混合,粉体对螺旋桨叶的摩擦小,因此螺旋桨叶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图3是混合料筒省掉出料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混合料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4所示的易于排料的混合机,包括支架1和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混合料筒;

混合料筒包括筒体2和设置在筒体2内的混合机构及出料机构,筒体2的一端设有进料口21,另一端设有出料口22,出料机构的出料口和筒体2的出料口22连通;

混合机构包括至少一条设置在筒体内的螺旋桨叶4,螺旋桨叶4从筒体2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螺旋桨叶4为反向螺旋,螺旋桨叶4的前段倾斜面和筒体2的侧壁围设成第一导料槽,螺旋桨叶4的后段倾斜面和筒体2的侧壁围设成第二导料槽;

出料机构包括与螺旋桨叶4数量对应的叶片3,叶片3固定设置在筒体2的出料端盖23上,叶片3和出料端盖23围设成排料通孔31,排料通孔31的进料口和第二导料槽连通,排料通孔31的出料口和筒体2的出料口22连通。

混合机在混料的时候,随着筒体2的回转,固定在筒体2内的螺旋桨叶4随着转动,筒体2内壁侧的粉体在螺旋桨叶4的作用下,由进料口21向出料口22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导流槽内的粉体随着筒体2的旋转被抬升,抬升至于螺旋桨叶4的切线方向后,自由落下,形成沿筒体2径向的对流混合,实现粉体的混合;

完成混合后,筒体2反转,粉体进入第二导料槽中,粉体顺着第二导料槽进入排料通孔31被排出,直至粉体被全部排出后,筒体2停止转动,筒体2中的物料可以全部排出,不会产生积料。

同时,粉体是通过螺旋桨叶4抬升后自由落下,不是通过搅拌混合,粉体对螺旋桨叶4的摩擦小,因此螺旋桨叶4的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优化,螺旋桨叶4的数量为四条,四条螺旋桨叶4均匀的布置在筒体2内,对应设置的叶片3的数量为四道,可以优化产品结构,可以提高混合效率,减少混合时间,同时可以提高了排料的效率。螺旋桨叶4的数量也可以为其他,四道只是一个优化组。

进一步的,筒体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观察窗,两个观察窗5相对设置在筒体2的侧壁上,观察窗5上设有密封板。两个观察窗5相对的设置在筒体2的侧壁上,筒体2转动到任意角度就可以看到筒体2内的情况。

还包括至少一个气锤,气锤6设置在筒体2的外侧,气锤6垂直朝向筒体2的外侧壁。气锤6优选为两个,对称布置在筒体2的一侧。随着筒体2的旋转,气锤6以3-10次\/min频率捶打筒体2,使得筒体2内部粘附的物料脱落,避免物料粘附在筒内,提升混合均匀性和提升排料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易于排料的混合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5590.1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612783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01F 9/08

专利分类号:B01F9/08;B01F15/02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湖南德景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湖南德景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0600湖南省长沙市宁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沙西路068号

发明人:李军秀;程文财;朱性宇;罗方辰

第一发明人:李军秀

当前权利人:湖南德景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伍传松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易于排料的混合机论文和设计-李军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