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发病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疾病发病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疾病发病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发病率,疾病,免疫,血液科,因素,新生儿,医师。

疾病发病率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石芳,杨琦芳,张燕[1](2019)在《孕期营养干预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某医院门诊做孕检的200例孕妇的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孕期营养干预对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在案例中,一半的孕妇会选择孕期营养干预,另一半孕妇则拒绝孕期营养干预而只选择常规健康教育。从结果来看,选择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无论是在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上,还是在子痫、脑血管等方面的并发症的发病率上,以及胎儿发育不良的发病率上都远远低于仅选择常规健康教育的孕妇。本文认为让孕妇选择孕期营养干预既能使其在妊娠期内减少发生高血压等疾病,又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保证孕妇能够顺利进行分娩,希望此结论对相关研究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张丽霞[2](2019)在《70年来,我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持续下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市免疫规划70年成绩斐然。70年来,大连市的免疫预防工作经历了计划免疫初期(1950年-1977年)、计划免疫发展时期(1978年-1996年)和免疫规划时期(1997年至今)叁个时期,经过几代人的心血付出和不懈努力,我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在持续下降(本文来源于《大连日报》期刊2019-09-17)

钟锦平,傅清流,林壹明[3](2019)在《福建省泉州地区新生儿有机酸血症的发病率与疾病谱筛查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地区新生儿有机酸血症(organic academia,OA)筛查的发病率及疾病谱特征。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泉州地区364 545例新生儿干血斑样本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Sanger测序法对可疑阳性患儿进行致病基因检测,统计分析泉州及其他地区OA的新生儿筛查数据。结果 364 545例筛查的新生儿中,明确诊断OA患儿39例,OA总发病率为1∶9 347。共确诊OA 7种,其中最常见的为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2例(30.8%),其次为戊二酸血症I型7例(17.9%),其余的分别为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6例(15.4%)、3-甲基巴豆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5例(12.8%)、异戊酸血症4例(10.3%)、甲基丙二酸血症3例(7.7%)和丙酸血症2例(5.1%)。此外,该研究检出4例母源性OA,分别为戊二酸血症I型和3-甲基巴豆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各2例。结论该研究系统回顾分析了泉州地区新生儿OA的筛查概况,泉州地区OA的总发病率较高,OA疾病谱与其他地区不同,最常见的叁种OA为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戊二酸血症I型和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OA临床异质性大,发病率及疾病谱的阐明将为该地区的新生儿筛查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本文来源于《现代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韩芳,张映辉,艾文,林思瑶,文红蕾[4](2019)在《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30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中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50例为A组,未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50例为B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中, 50例患者在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250例未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发病率为16.6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孕产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50岁占比84.00%、术后腹压增高占比56.00%、术后并发症占比54.00%高于B组的35.60%、4.80%、4.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占比30.00%低于B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腹压增高、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术后并发症是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术后腹压增高、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术后并发症均是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术后应该告知患者早期参与康复锻炼,同时积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6期)

钟锡鹏[5](2019)在《龈下喷砂对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的影响及疾病发生风险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龈下喷砂对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的影响,分析疾病发生风险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种植体周围病患者74例作为炎症组研究对象,种植体共计142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碳纤维头超声洁治和氯己定冲洗,研究组给予甘氨酸颗粒龈下喷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口腔种植修复而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112例作为无炎症组,分析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天然牙治疗前后附着丧失差异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种植体出血指数改幅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牙周病史、糖尿病、种植部位、角化牙龈情况、种植体咬合情况、种植体使用时间、定期洁牙等有关,其中吸烟、饮酒、牙周病史、糖尿病、不定期洁牙和种植体使用时间长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多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中除了应严格遵循适应证外,还应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卫生宣教,同时做到定期复查,以尽早发现和治疗。而对于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龈下喷砂可达到与超声联合氯己定冲洗治疗相近的效果,可有效控制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和出血,这对于种植体周围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侯雨生,邓为民[6](2019)在《大港地区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分析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分析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到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年龄、腹围、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结论:年龄、腹围、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均是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降低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率。(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5期)

刘昶荣[7](2019)在《游戏成瘾也是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青少年游戏成瘾问题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在我国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7月23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指出,造成我国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原因主要是“电子游戏可及性比较高,就是说(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9-07-26)

吴杰炜[8](2019)在《结缔组织疾病并发结核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并发结核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搜集中英文等已发表的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等主要结缔组织疾病疾病患者并发结核的文献。用stata软件进行结核发病率及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对总样本量为66575人的20篇文献计算出结缔组织疾病合并结核患病率为1.88%,(95%CI:1.46-2.30),分组显示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比率分别为系统性红斑狼疮3.15%(95%CI:2.17-4.13)、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49%(95%CI:1.19-3.78)、系统性硬化症1.43%(95%CI:0.63-2.24)、干燥综合征0.97%(95%CI:0.78-1.15)、类风湿关节炎0.41%(95%CI:0.35-0.47)。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结核的发病率最高。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结核的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结核与既往结核病史、贫血、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的日均计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缔组织疾病并发结核的风险较高,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容易并发结核感染,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结核的危险因素为既往结核病史、贫血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日均计量。(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秦洋,李静芳[9](2019)在《为“医学孤儿”汇聚起温暖力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家人”共抗罕见病“血友病患者和家属有一个微信群,我们在群里都以‘家人们’相称,每当有人遇到困难,‘家人们’都会互相帮助。”栗朋(化名)的妈妈告诉记者。栗朋今年17岁,是省内某中学的高中生,在他刚出生7个月时,就被确诊为重症血友病。“因为药物(本文来源于《山西日报》期刊2019-04-11)

苏丹丹,程小军[10](2019)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不同人群双心疾病发病率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我院心血管内科双心疾病的发病现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入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 2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将其分为中年组男性、老年组男性、中年组女性和老年组女性四组,分析和比较各组间双心疾病的发病率。结果共纳入1 280例患者中,男性780例(60.93%),女性500例(39.06%),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共264例,占总调查人数的20.62%。中年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双心病发病率最高,达30.34%(108/356)。女性患者双心病发病率为29.60%(148/500),显着高于男性的14.87%(116/780)(P<0.05)。老年男性组双心病的发病率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不同性别、年龄段双心疾病的发病率不同,中年女性双心疾病的发病率最高,老年男性双心疾病的发病率最低。(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疾病发病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市免疫规划70年成绩斐然。70年来,大连市的免疫预防工作经历了计划免疫初期(1950年-1977年)、计划免疫发展时期(1978年-1996年)和免疫规划时期(1997年至今)叁个时期,经过几代人的心血付出和不懈努力,我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在持续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疾病发病率论文参考文献

[1].石芳,杨琦芳,张燕.孕期营养干预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

[2].张丽霞.70年来,我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持续下降[N].大连日报.2019

[3].钟锦平,傅清流,林壹明.福建省泉州地区新生儿有机酸血症的发病率与疾病谱筛查结果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9

[4].韩芳,张映辉,艾文,林思瑶,文红蕾.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5].钟锡鹏.龈下喷砂对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的影响及疾病发生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

[6].侯雨生,邓为民.大港地区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7].刘昶荣.游戏成瘾也是病[N].中国青年报.2019

[8].吴杰炜.结缔组织疾病并发结核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

[9].秦洋,李静芳.为“医学孤儿”汇聚起温暖力量[N].山西日报.2019

[10].苏丹丹,程小军.我院心血管内科不同人群双心疾病发病率调查[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标签:;  ;  ;  ;  ;  ;  ;  

疾病发病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